新編金匱方論/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首頁 新編金匱方論
◀上一篇 ·張仲景 下一篇▶

新編金匱方論卷中

尚書司封郎中充秘閣校理林億等詮次

王叔和

張仲景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論二首 脈證十七條 方二首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1],冐[2]而腫脹。○肺中寒,吐濁涕。○肺死藏[3],浮之[4]虛,按之[5]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肝中風者,頭目瞤[6],兩脅痛,行常傴[7],令人嗜甘。○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8],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脈經》、《千金》云:時盜汗、咳,食已吐其汁。[9][10]○肝死藏,浮之[11]弱,按之[12]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肝著,其人常欲蹈[13]其胸上,先未苦時[14],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臣億等校諸本旋覆花湯方皆問[15]

心中風者,翕翕[16]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17]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18]。其脈浮者,自吐乃愈。○心傷者[19],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20],心中痛[21]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藏傷所致也。○心死藏,浮之[22]實,如麻豆[23],按之益躁疾者,死。○邪哭[24]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25]妄行。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瞤瞤而短氣。○脾死藏,浮之大堅,按之如覆盃[26],潔潔[27]狀如搖者死。臣億等祥五藏各有中風中寒,今脾只載中風,腎中風、中寒俱不載者,以古文簡亂極多,去古即遠,無文可以補綴也。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28],浮澀相摶,大便則堅[29],其脾為約[30],麻子仁[31]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32]

麻子仁貳升[33]芍藥半斤[34]枳實[35]乙斤[36]大黃乙斤[37]厚朴[38]乙尺杏仁[39]乙升

右六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以知為度。

腎著[40]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41]如帶五千錢,甘姜苓術湯[42]主之。

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方

甘草白朮各貳兩[43]乾薑茯苓各四兩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腎死藏,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44],益下入尺中者死。

問曰:三焦竭部[45],上焦竭[46],善噫[47],何謂也?師曰[48]: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師曰[49]: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秘[50]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鶩溏[51];有熱者,便腸 垢[52]。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㯏氣[53],何謂也?師曰:積者,藏病也,終不移;聚者,府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㯏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罄氣。諸積[54]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傍;上關上[55],積在心下,微下關[56],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沖。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齣,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1. 身運而重:「運」即眩暈。徐忠可云:「運者,如在車船之上不能自主也。」
  2. 冐:昏冒,沉悶。
  3. 死藏:指真髒脈。
  4. 浮之:指輕按、浮取之義。
  5. 按之:指重按、沉取之義。
  6. 瞤:《說文解字》:「目動也,從木閏聲。」即眼皮跳動之義。
  7. 行常傴:走路時不能挺直,常曲背而行。傴,《說文解字》:僂也。指背曲。
  8. 太息:嘆長氣之義。
  9. 王叔和脈經·卷第六·肝足厥陰病證第一》:「肝中寒,兩臂不舉,舌本(又作大)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時盜汗,咳,食巳吐其汁」
  10.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一肝藏·肝藏脈論第一》:「肝中寒者, 其人兩臂不舉,舌本(又作大)燥,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時盜汗,咳,食已吐其汁。」末經宋臣校改的《孫真人千金方·卷第十一肝藏·肝藏脈論第一》:「又曰: 肝中寒,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不舉則盜汗,咳,食吐其汁。」
  11. 浮之:《脈經》卷六此下有「脈」字。
  12. 按之:《脈經》卷六、《千金要方》卷十一此下有「中」字。
  13. 蹈:《說文解字》:「踐也。從足舀聲。」本義指踩、踏。
  14. 先未苦時:指疾病未發作前的時候。
  15. 問:趙開美本為「同」。
  16. 翕翕(xī):形容鳥羽開合之狀,此處形容發熱輕微。
  17. 噉(dàn):「啖」的異體字。吃。
  18. 蠱註:證候名。《諸病源候論》云:「常乏力羸憊,骨節沉重,發則心腹煩懊而痛,令人所食之物亦變化為蠱,漸侵食府髒盡而死,死則病流注染著傍人,故謂之蠱注。」
  19. 心傷者:《脈經》卷六此上有「愁憂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苦驚,喜忘善怒」十六字。
  20. 下重:指身體下部沉重無力。
  21. 心中痛:《脈經》卷六此下無「而」字,有「徹背」二字。
  22. 浮之:《脈經》卷六此下有「脈」字。
  23. 如麻豆:《脈經》、《千金要方》卷十三均作「如豆麻擊手」。《醫統正脈》「麻豆」作「丸豆」。曹穎甫云:「此雲脈之實如麻豆,即以堅實言之。」
  24. 邪哭:屬精神失常,無故悲傷地哭泣,有如邪鬼作祟,故稱邪哭。
  25. 魂魄:人體精神活動的一部分。《靈樞·本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
  26. 盃:「杯」的異體字。
  27. 潔潔:清白之義,此處形容裡面空無所有。《醫宗金鑒》引李註:「……潔潔者,空而無有之象也。狀如搖者,脈躁疾不寧,氣將散也,故死。」
  28. 數:頻繁。
  29. 堅:《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作「難」。《傷寒論》一般作「鞭」。
  30. 其脾為約:脾約,指病名。指因脾的功能收胃熱津傷的約束,既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也不能轉輸水津上歸於肺,由於水津不能四布,胃熱盛而脾弱所產生的大便燥結,小便頻數細長的症狀。《脈經》卷八、《千金要方》卷十五此下有「脾約者,其人大便堅,小便利而不渴者也」十六字。
  31. 麻子仁:趙開美本為「麻子人」,方中藥名亦同。
  32. 麻子仁丸方:《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無「子」字。
  33. 貳升:鄧珍本中藥量「貳升」及「弍升」,趙開美本為「二升」,下均同。《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此下有「甘平」二字。
  34. 芍藥半斤:《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此下有「酸平」二字。
  35. 枳實:《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枳」下有「半斤,炙、苦寒」五字。
  36. 乙斤:趙開美本均為「一斤」。本篇中藥量凡見「乙」者,趙開美本均為「一」。
  37. 大黃乙斤:《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此下有「去皮、苦寒」四字。
  38. 厚朴:《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此下有「一斤,炙,去皮。苦寒(《醫統正脈》本作溫)七字。」
  39. 杏仁:《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此下有「一斤,去皮尖,熬,別做脂,甘溫」十一字。方後雲「右六味,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40. 著:留滯附著之義。
  41. 腹重:《脈經》卷八、《千金要方·腎臟脈論門》作「腰重」。《三因極一病症方論·傷濕證治》「腹重如帶五千錢」為「腰重如帶五貫錢」。
  42. 甘姜苓術湯:《千金要方》卷十九作「腎著湯」。
  43. 各貳兩:趙開美本為「甘草二兩,白朮二兩」,下「各四兩」亦分別為「四兩」。
  44. 亂如轉丸:形容脈象躁動,如彈丸之亂轉。
  45. 三焦竭部:三焦各部所屬臟腑的功能暫時衰退。
  46. 竭:曹注本「竭字當為寒字之誤」。
  47. 噫:指食氣上逆,其聲啞啞沉長,氣從咽中而出,不似呃逆聲急短促。噫,又稱噯氣。
  48. 師曰:趙開美本此二字前有「○」
  49. 師曰:趙開美本此文未分段,此二字前以「○」緊接前文
  50. 淋秘:「淋」指小便淋漓澀痛,「秘」指癃閉不通。
  51. 鶩溏:指大便如鴨糞,稀溏如水。「鶩」即「鴨」。
  52. 腸垢:指粘液垢膩的糞便。
  53. 㯏氣:指停積留滯的飲食之氣,以肋下痛和復發為特徵。「䅽」同「谷。」
  54. 諸積:《難經·五十六難》所分五積,心積曰伏梁,肝積曰肥氣,脾積曰痞氣,肺積曰息賁,腎積曰奔豚。其病因皆由氣血食痰蟲等積滯所引起。
  55. 上關上:「關上」即關脈。上關上,指關脈的上部。
  56. 下關:指關脈的下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