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方/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第十七
首頁 | 《金匱要略方》 | |
◀上一篇 | 漢·張仲景 | 下一篇▶ |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1]第十七
論一首 脈證二十七條 方二十三首
夫嘔家有癰膿者[2],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吐也[3]。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病人慾吐者,不可下之。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嘔而胸滿者,茱萸湯主之。方[4]:
茱萸湯方[5]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大棗[6]十二枚,擘[7],生薑六兩,切[8]
右四味,㕮咀[9],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10],溫服七合,日三服。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11]。方見上。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方[12]:
半夏瀉心湯方[5]
半夏半升,洗,黃芩、人參[13]、甘草炙[14]、乾薑各二兩[15],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7]
右七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16]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方[17]: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5]
黃芩三兩,芍藥[18]、甘草炙,各二兩[19],大棗十二枚,擘[20],半夏半升,洗[21],生薑一兩半,切[22]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23],日再夜一服。
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飲中。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方[24]:
豬苓散方[5]
右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方[26]:
四逆湯方[5]
甘草[27]炙,二兩[28],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29]
右三味,㕮咀[9],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方[30]:
小柴胡湯方[5]
柴胡八兩[31],人參[32]、黃芩[33]、甘草炙[34]、生薑切,各二兩[35],半夏半升,洗[36],大棗十二枚,擘[7]
右七味,㕮咀[9],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方[37]:
大半夏湯方[5]
右三味,以泉水[39]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40],去滓[10],溫服一升,余分再服。《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口即吐。《外台》云:治嘔,心下痞硬者[41]。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方[42]:
大黃甘草湯方[5]
右二味,㕮咀[9],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10],分溫再服。《外台》:又治吐水[44]。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方[45]:
茯苓澤瀉湯方[5]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二兩,炙[43],桂枝二兩,去皮[25],白朮三兩,生薑四兩,切[8]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去滓[10],溫服八合,日三服。《外台》云:主消渴脈絕,胃反吐食,又有小麥一升[46]。
吐後渴欲得飲而貪水者[47],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48],頭痛。方[49]:
文蛤湯方[5]
文蛤五兩,麻黃三兩,去節[50],甘草三兩,炙[51],杏人[52]五十枚,去皮尖[53],石膏五兩,碎[54],大棗十二枚,擘[7],生薑三兩,切[55]
右七味,㕮咀[9],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10],溫服一升,汗出愈。
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方[56]:
半夏乾薑散方[5]
右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汁半夏湯[57]主之。方[58]:
生薑汁半夏湯方[5]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去滓[10],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若一服[61]止,停後服。
橘皮湯方[5]
右二味,切[8],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10],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噦逆者,橘皮竹筎[64]湯主。方:
橘皮竹茹湯方[5]
橘皮二升,竹筎三升[65],大棗三十枚,擘[66],生薑半斤,切[8],甘草五兩,炙[43],人參一兩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10],溫服一升,日三服。
夫六府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脈緊,為未解。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67],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四逆湯方見上[68]。
桂枝湯方:
桂皮[69]去皮[70],芍藥、生薑切,各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飲熱稀粥一升余,取微似汗。
下利,脈三部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見痙病中。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見上。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方見上。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方見上。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故也,小承氣湯主之。方:
小承氣湯方[5]
右三味,㕮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一服譫語止,若更衣者,停後服。
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方:
桃花湯方[5]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溫取七合,赤石脂末一方寸匕,和服,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方:
白頭翁湯方[5]
右四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方:
梔子豉湯方[5]
右二味,以水四升煮梔子,取二升半,內豉,更煮取一升,去滓,分再服,溫進一服,得快吐,止後服。
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方:
通脈四逆湯方[5]
甘草二兩,炙,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方:
紫參湯方[5]
右二味,㕮咀,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三服。疑非仲景方。
主氣利,訶梨勒散。方:
訶梨勒散方[5]
訶梨勒十枚,以面裹煻灰火中煨之令面熟去核
右一味,細為散,粥飲和,頓服之。疑非仲景方。
附方:
治大便不通,噦,數譫語,小承氣湯主之。方見上。見《千金翼》。
乾嘔下利,黃芩湯主之。方:《玉函經》云:人參黃芩湯。
黃芩湯方[5]
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去皮,二兩,大棗十二枚,擘[7],半夏半升,洗[21]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七升[71],煮取三升,去滓[10],溫分三服。見《外台》[72]。
- ↑ 脈證並治:鄧珍本無「並」字。
- ↑ 有癰膿者:鄧珍本無「者」字。
- ↑ 故吐也:鄧珍本無「吐」字。
- ↑ 方:鄧珍本作「吳茱萸湯方」。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此標題為整理者所加,原書無。
- ↑ 大棗:鄧珍本此下兩味的順序為生薑、大棗。
- ↑ 7.0 7.1 7.2 7.3 7.4 擘:鄧珍本無。
- ↑ 8.0 8.1 8.2 8.3 8.4 切:鄧珍本無。
-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㕮咀:鄧珍本無。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去滓:鄧珍本無。
- ↑ 吳茱萸湯主之:鄧珍本無「吳」字。
- ↑ 方:鄧珍本作「半夏瀉心湯方」。
- ↑ 人參:鄧珍本此下五味的孫旭為乾薑、人參、黃連、大棗、甘草。
- ↑ 炙:鄧珍本其上有「三兩」二字。
- ↑ 各二兩:鄧珍本無。
- ↑ 再煎取:鄧珍本作「再煮取」。
- ↑ 方:鄧珍本作「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 ↑ 芍藥:鄧珍本此下五味的順序為甘草、芍藥、半夏、生薑、大棗。
- ↑ 炙,各二兩:鄧珍本作「二兩,炙」。
- ↑ 十二枚,擘:鄧珍本作「二十枚」。
- ↑ 21.0 21.1 21.2 洗:鄧珍本無。
- ↑ 一兩半,切:鄧珍本作「三兩」。
- ↑ 分溫三服:鄧珍本作「溫服一升」。
- ↑ 方:鄧珍本作「豬苓散方」。
- ↑ 25.0 25.1 去皮:鄧珍本無。
- ↑ 方:鄧珍本作「四逆湯方」。
- ↑ 甘草:鄧珍本此方三味的順序為附子、乾薑、甘草。
- ↑ 炙,二兩:鄧珍本作「二兩,炙」。
- ↑ 去皮,破八片:鄧珍本無。
- ↑ 方:鄧珍本作「小柴胡湯方」。
- ↑ 八兩:鄧珍本作「半斤」。
- ↑ 人參:鄧珍本此下六味的順序為黃芩、人參、甘草、半夏、生薑、大棗。
- ↑ 黃芩:鄧珍本其下有「三兩」二字。
- ↑ 炙:鄧珍本作「三兩」。
- ↑ 切,各二兩:鄧珍本作「三兩」。
- ↑ 半升,洗:鄧珍本作「半斤」。
- ↑ 方:鄧珍本作「大半夏湯方」。
- ↑ 三升:鄧珍本作「二升」。
- ↑ 以泉水:鄧珍本作「以水」。
- ↑ 二升半:鄧珍本作「升半」。
- ↑ 「《千金》雲」以下小注,鄧珍本在前「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下,切「食入口即吐」作「食入即吐」。
- ↑ 方:鄧珍本作「大黃甘草湯方」。
- ↑ 43.0 43.1 43.2 炙:鄧珍本無。
- ↑ 《外台》:又治吐水:鄧珍本在前「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下,切「《外台》」作「《外台》方」。
- ↑ 方:鄧珍本作「茯苓澤瀉湯方」。
- ↑ 「《外台》雲」以下小注,鄧珍本在前「茯苓澤瀉湯方」下。另「主消渴脈絕」鄧珍本作「治消渴脈絕」;「胃反吐食」鄧珍本作「胃反吐食之」;「又有小麥一升」鄧珍本作「有小麥乙升」。
- ↑ 吐後渴欲得飲而貪水者:鄧珍本作「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
- ↑ 脈緊:鄧珍本作「脈腎」,誤。
- ↑ 方:鄧珍本作「文蛤湯方」。
- ↑ 三兩,去節:鄧珍本無。
- ↑ 三兩,炙:鄧珍本無。
- ↑ 杏人:鄧珍本此下四味的順序為生薑、石膏、杏仁、大棗。
- ↑ 去皮尖:鄧珍本無。
- ↑ 碎:鄧珍本無。
- ↑ 三兩,切:鄧珍本作「各三兩」。
- ↑ 方:鄧珍本作「半夏乾薑散方」。
- ↑ 生薑汁半夏湯:鄧珍本無「汁」字。
- ↑ 方:鄧珍本無。
- ↑ 生薑汁:鄧珍本此方兩味的順序為半夏、生薑汁。
- ↑ 半升,洗,切:鄧珍本作「半斤」。
- ↑ 若一服:鄧珍本無。
- ↑ 若手足厥冷:鄧珍本無「冷」字。
- ↑ 方:鄧珍本作「橘皮湯方」。
- ↑ 竹筎:鄧珍本作「竹茹」。
- ↑ 三升:鄧珍本作「二升」。
- ↑ 三十枚,擘:鄧珍本作「三十個」。
- ↑ 病人必微厥:鄧珍本作「病人必微熱」。
- ↑ 四逆湯方見上:鄧珍本作「四逆湯方,方見上」,其中前四字為大字,後三字為小注。
- ↑ 桂皮:鄧珍本作「桂枝」,當是。
- ↑ 去皮:鄧珍本其上有「三兩」二字。
- ↑ 以水七升:鄧珍本無「水」字,誤。
- ↑ 見《外台》:鄧珍本無。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