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首页 金匮要略方
◀上一篇 ·张仲景 下一篇▶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论二首 脉证一十四条[1] 方七首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必小便难[2],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3],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即愈。

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下[4]如啖蒜齑齑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

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脉浮[5],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腹满,舌痿黄,燥不得睡,属黄家。“舌痿”疑作“身痿”。

师曰[6]黄疸[7]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为差[8],反剧[9]为难治。又曰[10]: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11]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方[12]

茵陈蒿汤方[13]

茵陈蒿六两大黄[14]三两[15]栀子十四枚,擘[16]

右三味,㕮咀[17],以水一斗二升[18],煮茵陈,减半[19],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利[20],尿如皂荚汁状[21],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22]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消石矾石散主之。方[23]

消石矾石散方[13]

消石矾石烧,各等分[24]

右二味,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

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枳实豉[25]大黄汤主之。方[26]

栀子枳实豉大黄汤方[13]

栀子十四枚,擘[16]枳实[27]五枚,炙[28]一升,绵裹[29]大黄一两

右四味,㕮咀[17],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30],分温三服。

师曰[31]: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方见上[32]水病中。

诸黄,猪膏发煎主之。方:

猪膏发煎方[13]

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右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去[33]

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方[34]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13]

茵陈蒿末五分[35]五苓散五分[36]

右二物,和,先食饮服[37]方寸匕,日三服。五苓散,方见痰饮中[38]

黄病[39]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黄蘖栀子消石汤[40]。方:

大黄黄蘖栀子消石汤方[13]

大黄黄蘖各四两[41]栀子[42]十五枚,擘[16]消石四两[43]

右四味,㕮咀[17],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消,更煮取一升,顿服。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消渴中。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也[44]。方见后[45]呕吐中。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方见虚劳中。

附方:

诸黄,瓜蒂汤主之[46]方见暍病中,出《删繁[47]

黄疸,麻黄醇酒汤主之[48]。方[49]

麻黄醇酒汤方[13]

麻黄三两,去节,绵裹[50]

上一味,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30],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见《千金方》[51]



  1. 一十四条:邓珍本作“十四条”。
  2. 必小便难:邓珍本作“小便必难”。
  3. 靖言了了:邓珍本作“请言了”,误。当行天头朱笔附笺:“靖言了了,‘靖’字误,当作‘清’。”
  4. 心下:邓珍本作“心中”。
  5. 脉浮:邓珍本作“脉沉”。
  6. 师曰:邓珍本无。
  7. 黄疸病:邓珍本作“黄疸之病”。
  8. 为差:邓珍本作“瘥”。
  9. 反剧:邓珍本作“反极”。
  10. 又曰:邓珍本无。
  11. 发于:邓珍本无。
  12. 方:邓珍本作“茵陈蒿汤方”。
  13.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此标题为整理者所加,原书无。
  14. 大黄:邓珍本此下两味的顺序为栀子、大黄。
  15. 三两:邓珍本作“二两”。
  16. 16.0 16.1 16.2 擘:邓珍本无。
  17. 17.0 17.1 17.2 㕮咀:邓珍本无。
  18. 一斗二升:邓珍本作“一斗”。
  19. 煮茵陈,减半:邓珍本作“先煮茵陈,减六升”。
  20. 小便利:邓珍本作“小便当利”。
  21. 尿如皂荚汁状:邓珍本作“尿如皂角汁状”。
  22. 黄从小便去:邓珍本“去”下有“也”字。
  23. 方:邓珍本作“消石矾石散方”
  24. 各等分:邓珍本无“各”字。
  25. 枳实豉:邓珍本无。
  26. 方:邓珍本作“栀子大黄汤方”。
  27. 枳实:邓珍本此下三味的顺序为大黄、枳实、豉。
  28. 炙:邓珍本无。
  29. 绵裹:邓珍本无。
  30. 30.0 30.1 去滓:邓珍本无。
  31. 师曰:邓珍本无。
  32. 上:邓珍本无。
  33. 病从小便去:邓珍本作“病从小便出”。
  34. 方:邓珍本作“茵陈五苓散方”。
  35. 五分:邓珍本作“十分”。
  36. 五苓散五分:邓珍本“五分”下有“方见痰饮中”五字。
  37. 服:邓珍本无。
  38. 五苓散,方见痰饮中:邓珍本无。
  39. 黄病:邓珍本作“黄疸”。
  40. 大黄黄蘖栀子消石汤:邓珍本作“大黄消石汤”。
  41. 各四两:邓珍本无。
  42. 栀子:邓珍本此下两味的顺序为消石、栀子。
  43. 四两:邓珍本作“各四两”。
  44. 必小柴胡汤也:邓珍本无“也”字。
  45. 后:邓珍本无。
  46. 诸黄,瓜蒂汤主之:邓珍本作“瓜蒂汤治诸黄”。
  47. 出《删繁》:邓珍本无。
  48. 黄疸,麻黄醇酒汤主之:邓珍本作“《千金》麻黄醇酒汤治黄疸”。
  49. 方:邓珍本无。
  50. 去节,绵裹:邓珍本无。
  51. 见《千金方》:邓珍本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