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首页 金匮要略方
◀上一篇 ·张仲景 下一篇▶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1]第十七

论一首 脉证二十七条 方二十三首

夫呕家有痈脓者[2],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吐也[3]。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方[4]

茱萸汤方[5]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大枣[6]十二枚,擘[7]生姜六两,切[8]

右四味,㕮咀[9],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10],温服七合,日三服。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11]方见上。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方[12]

半夏泻心汤方[5]

半夏半升,洗黄芩人参[13]甘草[14]干姜各二两[15]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7]

右七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16]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方[17]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5]

黄芩三两芍药[18]甘草炙,各二两[19]大枣十二枚,擘[20]半夏半升,洗[21]生姜一两半,切[22]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23],日再夜一服。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方[24]

猪苓散方[5]

猪苓去皮[25]茯苓白术各等分

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方[26]

四逆汤方[5]

甘草[27]炙,二两[28]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29]

右三味,㕮咀[9],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方[30]

小柴胡汤方[5]

柴胡八两[31]人参[32]黄芩[33]甘草[34]生姜切,各二两[35]半夏半升,洗[36]大枣十二枚,擘[7]

右七味,㕮咀[9],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方[37]

大半夏汤方[5]

半夏三升[38],洗,完用人参三两,切[8]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泉水[39]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40],去滓[10],温服一升,余分再服。《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口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41]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方[42]

大黄甘草汤方[5]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炙[43]

右二味,㕮咀[9],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10],分温再服。《外台》:又治吐水[44]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方[45]

茯苓泽泻汤方[5]

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炙[43]桂枝二两,去皮[25]白术三两生姜四两,切[8]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去滓[10],温服八合,日三服。《外台》云: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又有小麦一升[46]

吐后渴欲得饮而贪水者[47],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48],头痛。方[49]

文蛤汤方[5]

文蛤五两麻黄三两,去节[50]甘草三两,炙[51]杏人[52]五十枚,去皮尖[53]石膏五两,碎[54]大枣十二枚,擘[7]生姜三两,切[55]

右七味,㕮咀[9],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10],温服一升,汗出愈。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方[56]

半夏干姜散方[5]

半夏[21]干姜各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汁半夏汤[57]主之。方[58]

生姜汁半夏汤方[5]

生姜汁[59]一升半夏半升,洗,切[60]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去滓[10],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若一服[61]止,停后服。

干呕哕,若手足厥冷[62]者,橘皮汤主之。方[63]

橘皮汤方[5]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

右二味,切[8],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10],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哕逆者,橘皮竹筎[64]汤主。方:

橘皮竹茹汤方[5]

橘皮二升竹筎三升[65]大枣三十枚,擘[66]生姜半斤,切[8]甘草五两,炙[43]人参一两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10],温服一升,日三服。

夫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67],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四逆汤方见上[68]

桂枝汤方:

桂皮[69]去皮[70]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取微似汗。

下利,脉三部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痉病中。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上。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方见上。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上。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故也,小承气汤主之。方:

小承气汤方[5]

大黄四两枳实三枚,炙厚朴二两,炙

右三味,㕮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一服谵语止,若更衣者,停后服。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方:

桃花汤方[5]

赤石脂一斤,一半完用,一半末用干姜一两,切粳米一升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温取七合,赤石脂末一方寸匕,和服,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方:

白头翁汤方[5]

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

右四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方:

栀子豉汤方[5]

肥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内豉,更煮取一升,去滓,分再服,温进一服,得快吐,止后服。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方:

通脉四逆汤方[5]

甘草二两,炙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方:

紫参汤方[5]

紫参半斤甘草三两,炙

右二味,㕮咀,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主气利,诃梨勒散。方:

诃梨勒散方[5]

诃梨勒十枚,以面裹煻灰火中煨之令面熟去核

右一味,细为散,粥饮和,顿服之。疑非仲景方。

附方:

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小承气汤主之。方见上。见《千金翼》。

干呕下利,黄芩汤主之。方:《玉函经》云:人参黄芩汤。

黄芩汤方[5]

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桂枝去皮,二两大枣十二枚,擘[7]半夏半升,洗[21]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七升[71],煮取三升,去滓[10],温分三服。见《外台》[72]


  1. 脉证并治:邓珍本无“并”字。
  2. 有痈脓者:邓珍本无“者”字。
  3. 故吐也:邓珍本无“吐”字。
  4. 方:邓珍本作“吴茱萸汤方”。
  5.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此标题为整理者所加,原书无。
  6. 大枣:邓珍本此下两味的顺序为生姜、大枣。
  7. 7.0 7.1 7.2 7.3 7.4 擘:邓珍本无。
  8. 8.0 8.1 8.2 8.3 8.4 切:邓珍本无。
  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㕮咀:邓珍本无。
  10.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去滓:邓珍本无。
  11. 吴茱萸汤主之:邓珍本无“吴”字。
  12. 方:邓珍本作“半夏泻心汤方”。
  13. 人参:邓珍本此下五味的孙旭为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
  14. 炙:邓珍本其上有“三两”二字。
  15. 各二两:邓珍本无。
  16. 再煎取:邓珍本作“再煮取”。
  17. 方:邓珍本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18. 芍药:邓珍本此下五味的顺序为甘草、芍药、半夏、生姜、大枣。
  19. 炙,各二两:邓珍本作“二两,炙”。
  20. 十二枚,擘:邓珍本作“二十枚”。
  21. 21.0 21.1 21.2 洗:邓珍本无。
  22. 一两半,切:邓珍本作“三两”。
  23. 分温三服:邓珍本作“温服一升”。
  24. 方:邓珍本作“猪苓散方”。
  25. 25.0 25.1 去皮:邓珍本无。
  26. 方:邓珍本作“四逆汤方”。
  27. 甘草:邓珍本此方三味的顺序为附子、干姜、甘草。
  28. 炙,二两:邓珍本作“二两,炙”。
  29. 去皮,破八片:邓珍本无。
  30. 方:邓珍本作“小柴胡汤方”。
  31. 八两:邓珍本作“半斤”。
  32. 人参:邓珍本此下六味的顺序为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33. 黄芩:邓珍本其下有“三两”二字。
  34. 炙:邓珍本作“三两”。
  35. 切,各二两:邓珍本作“三两”。
  36. 半升,洗:邓珍本作“半斤”。
  37. 方:邓珍本作“大半夏汤方”。
  38. 三升:邓珍本作“二升”。
  39. 以泉水:邓珍本作“以水”。
  40. 二升半:邓珍本作“升半”。
  41. “《千金》云”以下小注,邓珍本在前“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下,切“食入口即吐”作“食入即吐”。
  42. 方:邓珍本作“大黄甘草汤方”。
  43. 43.0 43.1 43.2 炙:邓珍本无。
  44. 《外台》:又治吐水:邓珍本在前“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下,切“《外台》”作“《外台》方”。
  45. 方:邓珍本作“茯苓泽泻汤方”。
  46. “《外台》云”以下小注,邓珍本在前“茯苓泽泻汤方”下。另“主消渴脉绝”邓珍本作“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邓珍本作“胃反吐食之”;“又有小麦一升”邓珍本作“有小麦乙升”。
  47. 吐后渴欲得饮而贪水者:邓珍本作“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
  48. 脉紧:邓珍本作“脉肾”,误。
  49. 方:邓珍本作“文蛤汤方”。
  50. 三两,去节:邓珍本无。
  51. 三两,炙:邓珍本无。
  52. 杏人:邓珍本此下四味的顺序为生姜、石膏、杏仁、大枣。
  53. 去皮尖:邓珍本无。
  54. 碎:邓珍本无。
  55. 三两,切:邓珍本作“各三两”。
  56. 方:邓珍本作“半夏干姜散方”。
  57. 生姜汁半夏汤:邓珍本无“汁”字。
  58. 方:邓珍本无。
  59. 生姜汁:邓珍本此方两味的顺序为半夏、生姜汁。
  60. 半升,洗,切:邓珍本作“半斤”。
  61. 若一服:邓珍本无。
  62. 若手足厥冷:邓珍本无“冷”字。
  63. 方:邓珍本作“橘皮汤方”。
  64. 竹筎:邓珍本作“竹茹”。
  65. 三升:邓珍本作“二升”。
  66. 三十枚,擘:邓珍本作“三十个”。
  67. 病人必微厥:邓珍本作“病人必微热”。
  68. 四逆汤方见上:邓珍本作“四逆汤方,方见上”,其中前四字为大字,后三字为小注。
  69. 桂皮:邓珍本作“桂枝”,当是。
  70. 去皮:邓珍本其上有“三两”二字。
  71. 以水七升:邓珍本无“水”字,误。
  72. 见《外台》:邓珍本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