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本草/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首页 汤液本草
◀上一篇 ·王好古 下一篇▶

用药法象

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1]。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

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者,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于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于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

轻清成象味薄,之类本乎天者亲上。

重浊成形味厚,大黄之类本乎地者亲下。

气味辛甘于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清阳于腠理,清之清者也。

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

浊阴歸六腑,浊之浊者也。

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

药性要旨

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

甘辛药平降,甘寒泻火。

苦寒泻湿热,苦甘寒泻血热。

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2]

升降者天地之气交

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泄下?《》云: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體,故入手太阳。

麻黄苦,为在地之阴也。阴当下行,何谓于汗而升上?《》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升上而于汗。然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體,故入手太阴。

附子,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故《》云:于热。

大黄,味之厚者,乃阴中之阴,故《》云:泄下。

淡,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

苦,为阴中之阳,所以清頭目。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三焦命门补泻同。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3]。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逆从互换,入求责法。

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

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4]。又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将行[5],常有天命矣。

五味所用

苦泄,甘缓,酸收,咸软,淡渗泄,辛散。

药类法象

风升生

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

防风,纯阳,性温,味甘辛。

升麻,气平,味微苦。

柴胡,气平,味苦辛[6]

羌活,气微温,味苦甘平[7]

威灵仙,气温,味苦[8]

葛根,气平,味甘。

独活,气微温,味苦甘平。

细辛,气温,味大辛。

桔梗,气微温,味甘辛[9]

白芷,气温,味大辛。

藁本,气温,味大辛。

鼠黏子,气平,味辛。

蔓荆子,气清,味辛。

川芎,气温,味辛。

天麻,气平,味苦。

秦艽,气微温[10],味苦辛平[11]

麻黄,气温,味甘苦。

荊芥,气温,味苦辛。

前胡,气微寒,味苦。

薄荷,气温,味苦辛。

热浮长

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于热,辛甘温热是也。

黑附子,气热,味大辛。

乌头,气热,味大辛。

干姜,气热,味大辛。

干生姜,气温,味辛。

良姜,气热,味辛。本味甘辛。

肉桂,气热,味大辛。

桂枝,气热,味甘辛。

草豆蔻,气热,味大辛。

丁香,气温,味辛。

厚朴,气温,味辛。

木香,气热,味苦辛。

益智,气热,味大辛。

白豆蔻,气热,味大辛。

川椒,气热温,味大辛。

吴茱萸,气热,味苦辛。

茴香,气平,味辛。

延胡索,气温,味辛。

缩砂,气温,味辛。

红蓝花,气温,味辛。

神曲,气大暖,味甘。

湿化成

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12],其兼味辛甘咸苦,在人以脾应之。

黄芪,气温平,味甘。

人参,气温,味甘。

甘草,气平,味甘。

当归,气温,味辛,一作味甘。

熟地黄,气寒,味苦。

半夏,气微寒,味辛平。

白术,气温,味甘。

苍术,气温,味甘。

陈皮,气温,味微苦。

青皮,气温,味辛。

藿香,气微温,味甘辛。

槟榔,气温,味辛。

莪术[13],气平平:四库本作“温”。,味苦辛。

京三棱,气平,味苦。

阿胶,气微温,味甘辛。

诃子,气温,味苦。

杏仁,气温,味甘苦。

大麦糵,气温,味咸。

桃仁,气温,味甘苦。

紫草,气寒,味苦。

苏木,气平,味甘咸。一作味酸。

燥降收

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于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

茯苓,气平,味甘。

泽泻,气平,味甘。

猪苓,气寒,味甘。

滑石,气寒,味甘。

瞿麦,气平[14],味甘[15]

车前子,气寒,味甘。

灯心草,气平,味甘。

五味子,气温,味酸。

桑白皮,气寒,味苦酸。

天门冬,气寒,味微苦。

白芍药,气微寒,味酸。

麦门冬,气寒,味微苦[16]

犀角,气寒,味苦酸。

乌梅,气平,味酸。

牡丹皮,气寒,味苦。

地骨皮,气寒,味苦。

枳壳,气寒,味苦。

琥珀,气平,味甘。

连翘,气平,味苦。

枳实,气寒,味苦酸。

木通,气平,味甘。

寒沉藏

味之厚[17]者,阴中之阴,味厚[17]则泄,酸苦咸气寒是也。

大黄,气寒,味苦。

黄柏,气寒,味苦。

黄芩,气寒,味苦。

黄连,气寒,味苦。

石膏,气寒,味辛[18]

草龙胆,气寒,味大苦。

生地黄,气寒,味苦。

知母,气寒,味大辛。

防己,气寒,味大苦。

茵陈,气微寒,味苦平。

朴硝,气寒,味苦辛。

瓜蒌根,气寒,味苦。

牡蛎,气微寒,味咸平。

玄参,气寒,味微苦。

山栀子,气寒,味微苦。

川楝子,气寒,味苦平。

香豉,气寒,味苦。

地榆,气微寒,味甘咸[19]

标本阴阳论

天,阳,无,圆,气,上,外,升,生,浮,昼,动,轻,燥,六腑。

地,阴,有,方,血,下,内,降,杀,沉,夜,静,重,湿,五脏。

夫治病者,当知标本。以身论之,则外为标、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故六腑属阳为标,五脏属阴为本,此脏腑之标本也。又脏腑在内为本,各脏腑之经络在外为标,此脏腑经络之标本也。更人身之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各有标本也。以病论之,先受病为本,后传流病为标。凡治病者[20],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邪气滋甚,其病益畜。若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虽病有十数证皆去矣。谓如先生轻病,后滋生重病,亦先治轻病,后治重病,如是则邪气乃伏。盖先治本故也。若有中满,无问标本,先治中满,谓其急也。若中满后有大小便不利,亦无问标本,先利大小便,次治中满,谓尤急也。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满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可不慎也。

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此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是也。《治法》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从前来者为实邪,当泻其子火也。然非直泻其火,十二经中各有金木水火土,当木之分,泻其火也。故《标本论》云: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既肝受火邪,先于肝经五穴中泻荥心[21]行间穴是也。后治其标者,于心经五穴内泻荥火少府穴是也。以药论之,入肝经药为之引,用泻心火药为君,是治实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肾邪,是从后来者,为虚邪,虚则当补其母。故《标本论》云: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既受水邪,当先于肾经涌泉穴补水[22],是先治其标。后于肝经曲泉穴中泻水,是后治其本。此先治其标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其本也。以药论之,入肾经药为引用,补肝经药为君是也。

五方之正气味制方用药附

东方:甲风、乙木,其气温,其味甘,在人以肝、胆应之。

南方:丙热、丁火,其气热,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肠、三焦、包络应之。

中央: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

中央: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气凉,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肠应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气寒,其味苦,在人以肾、膀胱应之。

人乃万物中之一也,独阳不生,独阴不长,须禀两仪之气而生化也。圣人垂世立教,不能浑说,必当分析,以至理而言,则阴阳相附不相离,其实一也。呼则因阳出,吸则隨阴入。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此上说止明补泻用药君之一也。故曰:主病者为君。用药之机会,要明轻清成象,重浊成形。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其天真;清中浊者,荣华腠理;浊中清者,荣养于神;浊中浊者,坚强骨髓。故《至真要大论》云:五味阴阳之用,辛甘于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咸味涌泄为阴,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各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详見本论。


  1. 皆象于天:此句原脱,据东垣十书本补。
  2. 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此图内“味之厚肾”中“肾”字原作“胃”,据东垣十书本、四库本和《医学启源》改。
  3. 温热补,寒凉泻:此二句原脱,诸本同,据《医学启源·用药备旨》补。
  4. 居:四库本作“主”。
  5. 将行:四库本作“安”。
  6. 苦辛:四库本作“苦平”,《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微苦”,宜从。
  7. 平: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辛”,宜从。
  8. 苦: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此字后作“甘”。
  9. 甘辛: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辛苦”。
  10. 温: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寒”。
  11. 辛平: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此二字无。
  12. 咸: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淡”,义长。
  13. 莪术:东垣十书本作“蓬莪术”。
  14. 平:东垣十书本和四库本作“寒”。
  15. 甘:四库本作“苦平”,东垣十书本喝《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苦辛”,宜从。
  16. 苦: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此字后作“甘”。
  17. 17.0 17.1 厚: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浓”。
  18. 辛: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此字后作“甘”。
  19. 咸: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酸”。
  20. 病:此字原脱,据东垣十书本和四库本补。
  21. 荥心:诸本同,疑作“荥水。”
  22. 水:四库本作“木”,宜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