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本草/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首页 | 《汤液本草》 | |
◀上一篇 | 元·王好古 | 下一篇▶ |
用药法象
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1]。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
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者,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于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于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
轻清成象味薄,茶之类本乎天者亲上。
重浊成形味厚,大黄之类本乎地者亲下。
气味辛甘于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清阳于腠理,清之清者也。
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
浊阴歸六腑,浊之浊者也。
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
药性要旨
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
甘辛药平降,甘寒泻火。
苦寒泻湿热,苦甘寒泻血热。
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2]
升降者天地之气交
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泄下?《经》云: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體,故入手太阳。
麻黄苦,为在地之阴也。阴当下行,何谓于汗而升上?《经》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升上而于汗。然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體,故入手太阴。
粥淡,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
茶苦,为阴中之阳,所以清頭目。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三焦命门补泻同。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3]。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逆从互换,入求责法。
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
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4]。又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将行[5],常有天命矣。
五味所用
苦泄,甘缓,酸收,咸软,淡渗泄,辛散。
药类法象
风升生
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
防风,纯阳,性温,味甘辛。
升麻,气平,味微苦。
葛根,气平,味甘。
独活,气微温,味苦甘平。
细辛,气温,味大辛。
白芷,气温,味大辛。
藁本,气温,味大辛。
鼠黏子,气平,味辛。
蔓荆子,气清,味辛。
川芎,气温,味辛。
天麻,气平,味苦。
麻黄,气温,味甘苦。
荊芥,气温,味苦辛。
前胡,气微寒,味苦。
薄荷,气温,味苦辛。
热浮长
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于热,辛甘温热是也。
黑附子,气热,味大辛。
乌头,气热,味大辛。
干姜,气热,味大辛。
干生姜,气温,味辛。
良姜,气热,味辛。本味甘辛。
肉桂,气热,味大辛。
桂枝,气热,味甘辛。
草豆蔻,气热,味大辛。
丁香,气温,味辛。
厚朴,气温,味辛。
木香,气热,味苦辛。
益智,气热,味大辛。
白豆蔻,气热,味大辛。
川椒,气热温,味大辛。
吴茱萸,气热,味苦辛。
茴香,气平,味辛。
延胡索,气温,味辛。
缩砂,气温,味辛。
红蓝花,气温,味辛。
神曲,气大暖,味甘。
湿化成
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12],其兼味辛甘咸苦,在人以脾应之。
黄芪,气温平,味甘。
人参,气温,味甘。
甘草,气平,味甘。
当归,气温,味辛,一作味甘。
熟地黄,气寒,味苦。
半夏,气微寒,味辛平。
白术,气温,味甘。
苍术,气温,味甘。
陈皮,气温,味微苦。
青皮,气温,味辛。
藿香,气微温,味甘辛。
槟榔,气温,味辛。
京三棱,气平,味苦。
阿胶,气微温,味甘辛。
诃子,气温,味苦。
杏仁,气温,味甘苦。
大麦糵,气温,味咸。
桃仁,气温,味甘苦。
紫草,气寒,味苦。
苏木,气平,味甘咸。一作味酸。
燥降收
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于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
茯苓,气平,味甘。
泽泻,气平,味甘。
猪苓,气寒,味甘。
滑石,气寒,味甘。
车前子,气寒,味甘。
灯心草,气平,味甘。
五味子,气温,味酸。
桑白皮,气寒,味苦酸。
天门冬,气寒,味微苦。
白芍药,气微寒,味酸。
犀角,气寒,味苦酸。
乌梅,气平,味酸。
牡丹皮,气寒,味苦。
地骨皮,气寒,味苦。
枳壳,气寒,味苦。
琥珀,气平,味甘。
连翘,气平,味苦。
枳实,气寒,味苦酸。
木通,气平,味甘。
寒沉藏
味之厚[17]者,阴中之阴,味厚[17]则泄,酸苦咸气寒是也。
大黄,气寒,味苦。
黄柏,气寒,味苦。
黄芩,气寒,味苦。
黄连,气寒,味苦。
草龙胆,气寒,味大苦。
生地黄,气寒,味苦。
知母,气寒,味大辛。
防己,气寒,味大苦。
茵陈,气微寒,味苦平。
朴硝,气寒,味苦辛。
瓜蒌根,气寒,味苦。
牡蛎,气微寒,味咸平。
玄参,气寒,味微苦。
山栀子,气寒,味微苦。
川楝子,气寒,味苦平。
香豉,气寒,味苦。
标本阴阳论
天,阳,无,圆,气,上,外,升,生,浮,昼,动,轻,燥,六腑。
地,阴,有,方,血,下,内,降,杀,沉,夜,静,重,湿,五脏。
夫治病者,当知标本。以身论之,则外为标、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故六腑属阳为标,五脏属阴为本,此脏腑之标本也。又脏腑在内为本,各脏腑之经络在外为标,此脏腑经络之标本也。更人身之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各有标本也。以病论之,先受病为本,后传流病为标。凡治病者[20],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邪气滋甚,其病益畜。若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虽病有十数证皆去矣。谓如先生轻病,后滋生重病,亦先治轻病,后治重病,如是则邪气乃伏。盖先治本故也。若有中满,无问标本,先治中满,谓其急也。若中满后有大小便不利,亦无问标本,先利大小便,次治中满,谓尤急也。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满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可不慎也。
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此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是也。《治法》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从前来者为实邪,当泻其子火也。然非直泻其火,十二经中各有金木水火土,当木之分,泻其火也。故《标本论》云: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既肝受火邪,先于肝经五穴中泻荥心[21],行间穴是也。后治其标者,于心经五穴内泻荥火,少府穴是也。以药论之,入肝经药为之引,用泻心火药为君,是治实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肾邪,是从后来者,为虚邪,虚则当补其母。故《标本论》云: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既受水邪,当先于肾经涌泉穴补水[22],是先治其标。后于肝经曲泉穴中泻水,是后治其本。此先治其标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其本也。以药论之,入肾经药为引用,补肝经药为君是也。
五方之正气味制方用药附
东方:甲风、乙木,其气温,其味甘,在人以肝、胆应之。
南方:丙热、丁火,其气热,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肠、三焦、包络应之。
中央: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
中央: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气凉,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肠应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气寒,其味苦,在人以肾、膀胱应之。
人乃万物中之一也,独阳不生,独阴不长,须禀两仪之气而生化也。圣人垂世立教,不能浑说,必当分析,以至理而言,则阴阳相附不相离,其实一也。呼则因阳出,吸则隨阴入。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此上说止明补泻用药君之一也。故曰:主病者为君。用药之机会,要明轻清成象,重浊成形。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其天真;清中浊者,荣华腠理;浊中清者,荣养于神;浊中浊者,坚强骨髓。故《至真要大论》云:五味阴阳之用,辛甘于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咸味涌泄为阴,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各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详見本论。
- ↑ 皆象于天:此句原脱,据东垣十书本补。
- ↑ 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此图内“味之厚肾”中“肾”字原作“胃”,据东垣十书本、四库本和《医学启源》改。
- ↑ 温热补,寒凉泻:此二句原脱,诸本同,据《医学启源·用药备旨》补。
- ↑ 居:四库本作“主”。
- ↑ 将行:四库本作“安”。
- ↑ 苦辛:四库本作“苦平”,《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微苦”,宜从。
- ↑ 平: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辛”,宜从。
- ↑ 苦: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此字后作“甘”。
- ↑ 甘辛: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辛苦”。
- ↑ 温: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寒”。
- ↑ 辛平: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此二字无。
- ↑ 咸: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淡”,义长。
- ↑ 莪术:东垣十书本作“蓬莪术”。
- ↑ 平:东垣十书本和四库本作“寒”。
- ↑ 甘:四库本作“苦平”,东垣十书本喝《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苦辛”,宜从。
- ↑ 苦: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此字后作“甘”。
- ↑ 17.0 17.1 厚: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浓”。
- ↑ 辛: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此字后作“甘”。
- ↑ 咸:诸本同,《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作“酸”。
- ↑ 病:此字原脱,据东垣十书本和四库本补。
- ↑ 荥心:诸本同,疑作“荥水。”
- ↑ 水:四库本作“木”,宜从。
◀上一篇 | 下一篇▶ |
|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