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液本草》 |
---|
明萬曆二十九年辛丑新安吳勉學校刻本 |
|
基本信息 |
---|
作者 | 王好古 |
---|
類型 | 本草類 |
---|
成書年代 | 約1248年(元定宗三年) |
---|
篇卷數 | 卷數:三卷 |
---|
版本 | 現存版本較多 |
---|
《湯液本草》,是一本簡明的綜合性本草專著,是我國金元時期本草學的代表著作之一。
《湯液本草》全書共三卷,由元代醫學家王好古(字進之,號海藏老人)編撰。成書於1248年[1](元定宗三年戊申)。因「殷·伊尹用本草為湯液,漢·仲景廣湯液為大法,此醫家之正學,雖後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自序一),故以「湯液」命名。
內容
《湯液本草》上卷先列「五臟苦欲補瀉藥味」、「臟腑瀉火藥」,概括地闡釋性味對五臟的影響,亦明確指出瀉「心火」、「肺火」、「肝火」、「脾火」、「腎火」 與「小腸火」、「大腸火」、「膽火」、「胃火」、「膀胱火」具體藥味;次列李東垣《藥類法象》、《用藥心法》,記錄和承襲了易水學派學術著述和思想;其後為「海藏老人湯液本草」、「服藥可慎」、「論藥所生」、「論天地生物有厚薄堪用不堪用」、「氣味生成流布」、「七方」、「十劑」等篇,體現了王氏用藥宜忌與方劑配伍的心得體會。中、下二卷載藥二百四十二種,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獸、蟲九部,各藥闡明氣味、厚薄、陰陽、有毒無毒、歸經、性能、主治等,並引述歷代本草文獻,尤以張元素、李東垣學說為主。書中註明「象雲」者,出自《藥類法象》;「心雲」者,出自《用藥心法》;「珍雲」者,取自《珍珠囊》;「海藏雲」、「液雲」則為王氏論述,主要闡述藥物治病機理、用藥要點及炮製等內容。本書對張元素、李東垣藥學理論進行了闡述發揮,反映了金元時期藥物學理論發展成就。
評價
《湯液本草》 秉持學派傳承,總結了張元素、李東垣等金元諸名醫的藥學理論,匯集金元時期藥理學說主要成就,於用藥宜忌及方劑配伍尤多心得。《四庫全書總目題要》評價該書「此書所列,皆從名醫試驗而來。雖為數無多,而條例分明,簡而有要,亦可雲適乎實用之書矣」,可謂評價中肯。該書既是一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本草學著作,對後世本草學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是研究古代本草學頗有價值的參考書。
版本
《湯液本草》於《本草綱目》、明《國史經籍志》、《醫藏書目》、《百川書志》等均記為二卷。現存者多記為三卷本、六卷本。卷數雖異,但內容相同。本書現存版本較多,最早者為至元元年(1335年)刻本,常見者為《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四庫全書》本。
版本
|
藏館/出版機構
|
參考
|
元後至元元年乙亥(1335)刻本 |
浙江圖書館,遼寧中醫學院圖書館 |
[2]
|
明嘉靖遼藩朱寵瀼梅南書屋刻本(二卷) |
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大連市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存下卷)
|
明萬曆二十九年辛丑(1601)新安吳勉學校刻本 |
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首都醫科大學圖書館,濟南圖書館,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中國醫科大學圖書館,哈爾濱市圖書館,鎮江市圖書館
|
明刻本 |
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二卷有抄配),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黑龍江省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天一閣博物館
|
清初刻本 |
吉林市圖書館
|
清光緒七年辛巳(1881)廣州雲林閣刻本 |
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河南中醫學院圖書館,甘肅中醫學院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中國醫科大學圖書館,蘇州市中醫醫院圖書館,杭州圖書館
|
清光緒三年戊申(1908)肇經堂校刻本 |
重慶市圖書館,四川大學醫學圖書館
|
清江陰朱文震校刻本 |
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首都醫科大學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廣西中醫學院圖書館
|
清刻本 |
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陝西省圖書館,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內蒙古中蒙醫研究所圖書館,遼寧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安徽醫科大學圖書館,安徽中醫學院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
|
清抄本 |
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福建中醫學院圖書館
|
清石印本 |
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
民國石印本 |
濟南圖書館,安徽中醫學院圖書館,
|
刻本 |
山東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醫學分管,瀘州市圖書館
|
日本刻本
|
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首都圖書館
|
日本抄本
|
中國醫學科學院圖書館
|
195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
|
|
1996年中醫古籍出版社據明刻本影印本
|
|
見《東垣十書》
|
|
見《古今醫統正脈全書》
|
|
見《四庫全書》
|
|
全文閱讀
|
---|
| 目錄 | | | | 底本:明萬曆二十九年辛丑(1601 年)新安吳勉學校刊《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校本:明嘉靖梅南書屋東垣十書刊本;《四庫全書》文津閣本,2005年商務印書館影印 |
|
參考資料
- ↑ [1]趙有臣.王好古生卒年及生平略考[J].中醫藥文化,1993,(04):32-34.
- ↑ 薛清錄.中國中醫古籍總目[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200.ISBN 978-7-5326-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