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金匱方論/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首頁 新編金匱方論
◀上一篇 ·張仲景 下一篇▶

[1]血痹[2]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論一首 脈證九條 方九首

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3]:夫尊榮人[4],骨弱肌膚盛,重因[5]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6]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血痹,陰陽俱微[7],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8],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

黃耆桂枝五物湯方

黃耆三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參。

夫男子平人[9],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男子面色薄[10]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11],脈浮者,里虛[12]也。○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13]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14]精自出,酸削[15]不能行。○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一作「泠」。○夫失精家[16],少腹弦急,陰頭寒[17],目眩,一作「目眶痛」。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18],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

小品》云:虛羸[19]浮熱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龍骨湯。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20]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天雄散方

天雄三兩,炮白朮八兩桂枝六兩龍骨三兩

右四味,杵為散,酒服半錢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善盜汗也。○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俠背行[21],苦腸鳴,馬刀俠癭[22]者,皆為勞得之。○脈沉小遲,名脫氣[23],其人疾行則喘喝[24],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摶,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25],男子則亡血失精。

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26]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生薑二兩膠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千金》療男女,因積冷氣滯,或大病後不復常,苦四肢沉重,骨肉痠疼,吸吸少氣,行動喘乏,胸滿氣急,腰背強痛,心中虛悸,咽干脣燥,面體少色,或飲食無味,脅肋腹脹,頭重不舉,多臥少起,甚者積年,輕者百日,漸致瘦弱。五藏氣竭,則難可復常,六脈俱不足,虛寒乏氣,少腹拘急,羸瘠百病,名曰黃耆建中湯,又有人參二兩[27]

虛勞里急,諸不足,黃耆建中湯主之。於小建中湯內,加黃耆一兩半,余依上法。○氣短胸滿者加生妻,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方見腳氣中。

虛勞諸不足,風氣[28]百疾,薯蕷丸主之。

薯蕷丸方

署蕷[29]三十分當歸桂枝干地黃[30]豆黃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人參七分芎藭芍藥白朮麥門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膠七分乾薑三分白蘞二分防風六分大棗百枚,為膏

右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湯主之。

酸棗湯方

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芎藭二兩,○深師》有生薑二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干血,肌膚甲錯[31],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䗪蟲丸主之。

大黃蜃蟲丸方

大黃十分,蒸黃芩二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干地黃十兩乾漆一兩蝱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䗪蟲半升

右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32]

千金翼》炙甘草湯[33]

一云:復脈湯。

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四兩,炙桂枝生薑各三兩麥門冬半升麻仁半升人參阿膠各二兩大棗三十枚生地黃一斤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肘後》獺肝散[34]

治冷勞[35],又主鬼疰[36],一門相染。

獺肝一具,炙干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1. ○:趙開美本前無「○」。
  2. 血痹:是由於營衛氣血的不足,血行凝滯,或微風外侵,引起肢體麻木不仁。《靈樞·五臟生成》:「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
  3. 師曰:趙開美本前有「○」。
  4. 尊榮:指好逸惡勞、養尊處優的人。
  5. 因:趙開美本為「困」。
  6. 脈自微澀:自,本來的意思。微,衛陽不足。澀,血行澀滯。
  7. 陰陽俱微:指病機,即氣血營衛皆虛。
  8. 小緊:指脈搏微現緊象。
  9. 平人:指從外形看來好像無病,其實內臟氣血已經虛損。即《難經》所云:「脈病行不病。」
  10. 面色薄:面色淡白而無華。
  11. 卒喘悸:指病人稍一動作,即突然氣喘,心悸。卒,同「猝」。
  12. 里虛:指氣血虛。
  13. 目瞑:即目眩,瞑、眩通用。一釋「目瞑」為病人畏光,時常要閉上眼睛。
  14. 陰寒:「陰」指前陰,「寒」應作「虛」字解。
  15. 酸削:指兩腿酸痛之極。
  16. 失精家:指經常夢遺、滑精之人。
  17. 陰頭寒:指前陰寒冷。
  18. 夢交:夜夢性交。
  19. 虛羸:趙開美本為虛弱。
  20. 龍骨,牡蠣:藥後無劑量,趙開美本同。
  21. 痹俠背行:指脊柱兩旁有麻木感。
  22. 馬刀俠癭:「瘰癧」症。其生於腋下,形如馬刀的名為「馬刀」,又稱「馬刀瘡」;生於頸旁如貫珠的名為「俠癭」。語出《靈樞·經脈篇》。
  23. 脫氣:指病機,陽氣虛衰。
  24. 喘喝:氣喘有聲。
  25. 漏下:指非月經期間下血,淋漓不斷。
  26. 痠:趙開美本為「酸」。
  27.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腎藏·補腎第八》:「凡男女因積勞虛損,或大病後不復,常苦四體沉滯,骨肉疼酸,吸吸少氣,行動喘慢,或少腹拘急,腰背強痛,心中虛悸,咽千唇燥,而體少色,或飲食無味,陰陽廢弱,悲優慘戚,多臥少起。久者積年,輕者百日,漸致瘦削,五藏氣竭,則難可復振,治之以小建中湯方:甘草(一兩),桂心(三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膠飴(一升)右六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飴。一服一升,日三。間三日,復作-劑,後可將諸丸散。(仲景雲:嘔家不可服,《肘後》雲:加黃耆、人參各二兩為佳。若患痰滿及溏泄,可除膠飴。《胡洽方》有半夏六兩,黃耆三兩。《古今錄驗》名芍藥湯)。」又:未經宋臣校改的《孫真人千金方》本卷佚。
  28. 風氣:泛指病邪,因風為百病之長,邪入人體,能引起多種疾病。
  29. 署:趙開美本為「薯」。
  30. 干地黃:趙開美本此藥在「曲」前。
  31. 甲錯:即皮膚枯燥如魚鱗交錯之狀。
  32. 附:趙開美本為「附方」。
  33. 孫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五·五藏氣虛第五》:「復脈湯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心悸, 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二十一日死方:生地黃(壹斤細切),生薑(叄兩切),麥門冬(去心)、麻子仁(各叄兩),阿膠(叄兩炙),大棗(叄拾枚擘),人參、桂心(各貳兩),甘草(肆兩炙)右玖昧,㕮咀,以水壹斗煮取陸升,去滓分陸服,日三夜三。若脈未復,隔日又服一劑,力弱者三日一劑,乃至五劑十劑,以脈復為度,宜取汗。越公楊索因患失脈,七日服五劑而復(仲景名炙甘草湯,一方以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見傷寒中)」。
  34. ①參葛洪肘後救急方·卷一·治屍注鬼注方第七》:「屍注鬼注病者,葛雲:即是五屍之中屍注,又挾諸鬼邪為害……方:獺肝一具,陰乾搗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一具未差,更作。姚雲:神良。」
  35. 冷勞:屬寒性虛勞證。
  36. 鬼疰:一人死,一人復得,交相移易,交相灌注。,因其病邪隱僻難見,似有鬼邪作祟,故名。疰,病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