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匮要略方》 | |
◀上一篇 | 汉·张仲景 | 下一篇▶ |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三[1]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4],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5]及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下满[6],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7],愈。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方[8]:
半夏厚朴汤方[9]
半夏一升,洗[10],厚朴三两,炙[11],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切[12],干苏叶二两
右五味,㕮咀[13],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14],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一作治胸满,心下坚,咽中怗怗,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15]。
妇人脏燥[16],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草小麦大枣汤[17]主之。方[18]: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9]
右三味,㕮咀[13],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14],分温三服[20]。亦补脾气。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宜小青龙汤[21]。方见肺痈中[22]。涎沫止,乃治痞,宜泻心汤[23]。方见惊悸中[24]。
妇人之病,因虚稍入结气[25],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在中[26],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27],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或奄忽眩冒[28],状如厥癫;或有郁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痛[29],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方[30]:
温经汤方[9]
吴茱萸三两,当归、芎䓖、芍药各二两,麦门冬[31]一升,去心,人参、桂枝去皮[32]、阿胶、牡丹去心、生姜、甘草炙[11],各二两[33]
右十二味,㕮咀[13],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14],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作躯[34],兼主崩中去血[35],或月水来过多及过期不来[36]。
妇人带下[37],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方[38]:
土瓜根散方[9]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阴颠肿亦主之[40]。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41],脉即名为革[42],妇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方[43]:
旋复花汤方[9]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14],顿服之。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臣亿等按[44]:诸本无胶姜汤[45],恐是前妊娠中胶艾汤也[46]。
妇人少腹满,如敦敦音堆[47]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并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方[48]:
大黄甘遂汤方[9]
右三味,㕮咀[13],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14],顿服[49],其血当下。
抵挡汤方[9]
水蛭三十枚[53],熬,虻虫三十枚,去足翅,熬[54],桃仁二七枚,去皮尖,熬[55],大黄三两[56]
右四味,㕮咀[13],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当血下,不下再服[57]。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58]。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方[59]:
矾石丸方[9]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枣核大[61],内脏中,剧者再内之。
治妇人六十二种风[62],兼主腹中血气刺痛[63],红蓝花酒[64]。方[65]:
红蓝花酒方[9]
右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强半[67],顿服,不止再服[68]。疑非仲景方[69]。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方见妊娠中[70]。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方见劳中[71]。
问曰:妇人病,食饮如故[72],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病转胞[73],不得尿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以中有茯苓故也[74]。方见脚气中[75]。
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方[76]:
蛇床子散方[9]
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矣[77]。
师曰[78]: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
狼牙汤方[9]
狼牙三两
右一味,㕮咀[13],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箸大如茧[81],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师曰[82]: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83]。见黄疸中。
小儿疳虫蚀齿方:
右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和镕[85],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占药烙之。疑非仲景方[86]。
- ↑ 第二十三:邓珍本作“第二十二”。
- ↑ 脉证合一十四条:邓珍本作“脉证合十四条”,在“论一首”下。
- ↑ 方一十二首:邓珍本作“方十六首”。
- ↑ 续得寒热:邓珍本作“续来寒热”。
- ↑ 无犯胃气:邓珍本“无”上有“治之”二字。
- ↑ 胸胁下满:邓珍本无“下”字。
- ↑ 濈然汗出:邓珍本“出”下有“者”字。
- ↑ 方:邓珍本作“半夏厚朴汤”。
-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此标题为整理者所加,原书无。
- ↑ 洗:邓珍本无。
- ↑ 11.0 11.1 11.2 炙:邓珍本无。
- ↑ 切:邓珍本无。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㕮咀:邓珍本无。
- ↑ 14.0 14.1 14.2 14.3 14.4 去滓:邓珍本无。
- ↑ “一作治胸满”以下小注,邓珍本在前“半夏厚朴汤方”下,且“一作治胸满”作“《千金》作胸满”。
- ↑ 脏燥:邓珍本作“脏躁”。
- ↑ 甘草小麦大枣汤:邓珍本作“甘麦大枣汤”。
- ↑ 方:邓珍本作“甘草小麦大枣汤方”。
- ↑ 擘:邓珍本无。
- ↑ 分温三服:邓珍本作“温分三服”。
- ↑ 宜小青龙汤:邓珍本作“小青龙汤主之”。
- ↑ 方见肺痈中:邓珍本无。
- ↑ 宜泻心汤:邓珍本作“泻心汤主之。小青龙汤方,见肺痈中。泻心汤方,见惊悸中。”
- ↑ 方见惊悸中:邓珍本无。
- ↑ 因虚稍入结气:邓珍本作“因虚积冷结气”,应是。当行天头朱笔附笺:“‘稍入’二字误,当作‘积冷’。”
- ↑ 或结热在中:邓珍本无“在”字。
- ↑ 令阴掣痛:邓珍本“令”作“冷”。
- ↑ 或奄忽眩冒:邓珍本无“或”字。
- ↑ 少腹里急痛:邓珍本无“痛”字。
- ↑ 方:邓珍本作“温经汤方”。
- ↑ 麦门冬:邓珍本在本方末。
- ↑ 32.0 32.1 去皮:邓珍本无。
- ↑ 各二两:邓珍本其下有“半夏,半升”一味,应是。
- ↑ 作躯:邓珍本作“受胎”。
- ↑ 兼主崩中去血:邓珍本“主”作“取”。
- ↑ 及过期不来:邓珍本“过”作“至”。
- ↑ 妇人带下:邓珍本无“妇人”二字。
- ↑ 方:邓珍本作“土瓜根散方”。
- ↑ 熬:邓珍本无。
- ↑ 阴颠肿亦主之:邓珍本在前“土瓜根散方”之下,其中“颠”作“癫”。
- ↑ 虚寒相抟:邓珍本作“寒虚相抟”。
- ↑ 脉即名为革:邓珍本作“此名曰革”。
- ↑ 方:邓珍本作“旋复花汤方”。
- ↑ 臣亿等按:邓珍本作“臣亿等校”。
- ↑ 诸本无胶姜汤:邓珍本“汤”下有“方”字。
- ↑ 恐是前妊娠中胶艾汤也:邓珍本“恐”作“想”,无“也”字。
- ↑ 敦音堆:邓珍本无。
- ↑ 方:邓珍本作“大黄甘遂汤方”。
- ↑ 顿服:邓珍本“服”下有“之”字。
- ↑ 妇人经水不利:邓珍本“利”下有“下”字。
- ↑ 抵当汤:邓珍本作“抵党汤”。
- ↑ 方:邓珍本作“抵挡汤方”。
- ↑ 三十枚:邓珍本作“三十个”。
- ↑ 三十枚,去足翅,熬:邓珍本作“三十,熬,去翅、足”。
- ↑ 二七枚,去皮尖,熬:邓珍本作“廿个,去皮尖”。
- ↑ 三两:邓珍本其下有“酒浸”二字。
- ↑ 当血下,不下再服:邓珍本无。
- ↑ 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此十二字,邓珍本在前“抵党汤主之”下,且为小注。
- ↑ 方:邓珍本作“矾石丸方”。
- ↑ 去皮尖,熬:邓珍本无。
- ↑ 如枣核大:邓珍本无“如”字。
- ↑ 治妇人六十二种风:邓珍本无“治”字。
- ↑ 兼主腹中血气刺痛:邓珍本“兼主”作“及”。
- ↑ 红蓝花酒:邓珍本“酒”下有“主之”二字。
- ↑ 方:邓珍本作“红蓝花酒方”。
- ↑ 一大两:邓珍本作“乙两”。
- ↑ 煎强半:邓珍本作“煎减半”。
- ↑ 顿服,不止再服:邓珍本作“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 ↑ 疑非仲景方:邓珍本在前“红蓝花酒方”下。
- ↑ 方见妊娠中:邓珍本作“当归芍药散方见前妊娠中”。
- ↑ 方见劳中:邓珍本作“小建中汤方见前虚劳中”,“劳”字上有“虚”字,当是。
- ↑ 食饮如故:邓珍本作“饮食如故”。
- ↑ 此病转胞:邓珍本作“此名转胞”。
- ↑ 宜肾气丸。以中有茯苓故也:邓珍本作“宜肾气丸主之。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乙两。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 ↑ 方见脚气中:邓珍本无。
- ↑ 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方:邓珍本为“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
- ↑ 自然温矣:邓珍本无“矣”字。
- ↑ 师曰:邓珍本无。
- ↑ 妇人阴中蚀疮烂:邓珍本“烂”下有“者”字。
- ↑ 方:邓珍本作“狼牙汤方”。
- ↑ 以绵缠箸大如茧:邓珍本无“大”字。
- ↑ 师曰:邓珍本无。
- ↑ 膏发煎导之:邓珍本“之”下有“膏发煎方”四字。
- ↑ 各少许:邓珍本无。
- ↑ 取腊月猪脂和镕:邓珍本作“取腊日猪脂镕”。
- ↑ 疑非仲景方:邓珍本在前“小儿疳虫蚀齿方”下。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