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本草:修订间差异
小无编辑摘要 |
小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 |||
第8行: | 第8行: | ||
|卷数 = 三卷 |
|卷数 = 三卷 |
||
|版本 = 现存版本较多 |
|版本 = 现存版本较多 |
||
⚫ | |||
}} |
|||
《'''汤液本草'''》,是一本简明的综合性本草专著,是我国金元时期本草学的代表著作之一。 |
|||
⚫ | |||
==内容== |
==内容== |
||
第23行: | 第20行: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
||
|- |
|- |
||
!序号 |
|||
! scope="col" width="300" | 版本 |
! scope="col" width="300" | 版本 |
||
! scope="col" | 藏馆/出版机构 |
! scope="col" | 藏馆/出版机构 |
||
! scope="col" width="50" | 参考 |
! scope="col" width="50" | 参考 |
||
|- |
|- |
||
|1 |
|||
| 元后至元元年乙亥(1335)刻本 ||浙江图书馆,辽宁中医学院图书馆 || rowspan="20" | <ref>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00.{{ISBN|978-7-5326-2422-5}}</ref> |
| 元后至元元年乙亥(1335)刻本 ||浙江图书馆,辽宁中医学院图书馆 || rowspan="20" | <ref>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00.{{ISBN|978-7-5326-2422-5}}</ref> |
||
|- |
|- |
||
|2 |
|||
| 明嘉靖辽藩朱宠瀼梅南书屋刻本(二卷)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大连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存下卷) |
| 明嘉靖辽藩朱宠瀼梅南书屋刻本(二卷)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大连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存下卷) |
||
|- |
|- |
||
|3 |
|||
| 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新安[[吴勉学]]校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济南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镇江市图书馆 |
| 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新安[[吴勉学]]校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济南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镇江市图书馆 |
||
|- |
|- |
||
|4 |
|||
| 明刻本 || 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二卷有抄配),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 |
| 明刻本 || 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二卷有抄配),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 |
||
|- |
|- |
||
|5 |
|||
| 清初刻本 || 吉林市图书馆 |
| 清初刻本 || 吉林市图书馆 |
||
|- |
|- |
||
|6 |
|||
| 清光绪七年辛巳(1881)广州云林阁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杭州图书馆 |
| 清光绪七年辛巳(1881)广州云林阁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杭州图书馆 |
||
|- |
|- |
||
|7 |
|||
| 清光绪三年戊申(1908)肇经堂校刻本 || 重庆市图书馆,四川大学医学图书馆 |
| 清光绪三年戊申(1908)肇经堂校刻本 || 重庆市图书馆,四川大学医学图书馆 |
||
|- |
|- |
||
|8 |
|||
| 清江阴朱文震校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
| 清江阴朱文震校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
||
|9 |
|||
| 清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陕西省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
| 清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陕西省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
||
|- |
|- |
||
|10 |
|||
| 清抄本 ||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 |
| 清抄本 ||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
||
|11 |
|||
| 清石印本 ||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
| 清石印本 ||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
||
|- |
|- |
||
|12 |
|||
| 民国石印本 || 济南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 |
| 民国石印本 || 济南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
||
|13 |
|||
| 刻本 || 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管,泸州市图书馆 |
| 刻本 || 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管,泸州市图书馆 |
||
|- |
|- |
||
|14 |
|||
|日本刻本 |
|日本刻本 |
||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 |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 |
||
|- |
|- |
||
|15 |
|||
|日本抄本 |
|日本抄本 |
||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
||
|- |
|- |
||
|16 |
|||
|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
|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
||
| |
| |
||
|- |
|- |
||
|17 |
|||
|1996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明刻本影印本 |
|1996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明刻本影印本 |
||
| |
| |
||
|- |
|- |
||
|18 |
|||
|见《[[东垣十书]]》 |
|见《[[东垣十书]]》 |
||
| |
| |
||
|- |
|- |
||
|19 |
|||
|见《[[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
|见《[[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
||
| |
| |
||
|- |
|- |
||
|20 |
|||
|见《四库全书》 |
|见《四库全书》 |
||
| |
| |
||
第81行: | 第99行: | ||
<references /> |
<references /> |
||
[[Category:本草 |
[[Category:本草]] |
||
[[Category:元代中医书籍]] |
[[Category:元代中医书籍]] |
2022年6月4日 (六) 11:42的最新版本
《汤液本草》 | |
---|---|
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新安吴勉学校刻本 | |
基本信息 | |
作者 | 王好古 |
类型 | 本草类 |
成书年代 | 约1248年(元定宗三年) |
篇卷数 | 卷数:三卷 |
版本 | 现存版本较多 |
《汤液本草》全书共三卷,由元代医学家王好古(字进之,号汝庄,晚号海藏老人)编撰。成书于1248年[1](元定宗三年戊申)。是一本简明的综合性本草专著,是我国金元时期本草学的代表著作之一。因“殷·伊尹用本草为汤液,汉·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此医家之正学,虽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自序一),故以“汤液”命名。
内容
《汤液本草》上卷先列“五脏苦欲补泻药味”、“脏腑泻火药”,概括地阐释性味对五脏的影响,亦明确指出泻“心火”、“肺火”、“肝火”、“脾火”、“肾火” 与“小肠火”、“大肠火”、“胆火”、“胃火”、“膀胱火”具体药味;次列李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记录和承袭了易水学派学术著述和思想;其后为“海藏老人汤液本草”、“服药可慎”、“论药所生”、“论天地生物有厚薄堪用不堪用”、“气味生成流布”、“七方”、“十剂”等篇,体现了王氏用药宜忌与方剂配伍的心得体会。中、下二卷载药二百四十二种,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虫九部,各药阐明气味、厚薄、阴阳、有毒无毒、归经、性能、主治等,并引述历代本草文献,尤以张元素、李东垣学说为主。书中注明“象云”者,出自《药类法象》;“心云”者,出自《用药心法》;“珍云”者,取自《珍珠囊》;“海藏云”、“液云”则为王氏论述,主要阐述药物治病机理、用药要点及炮制等内容。本书对张元素、李东垣药学理论进行了阐述发挥,反映了金元时期药物学理论发展成就。
评价
《汤液本草》 秉持学派传承,总结了张元素、李东垣等金元诸名医的药学理论,汇集金元时期药理学说主要成就,于用药宜忌及方剂配伍尤多心得。《四库全书总目题要》评价该书“此书所列,皆从名医试验而来。虽为数无多,而条例分明,简而有要,亦可云适乎实用之书矣”,可谓评价中肯。该书既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草学著作,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是研究古代本草学颇有价值的参考书。
版本
《汤液本草》于《本草纲目》、明《国史经籍志》、《医藏书目》、《百川书志》等均记为二卷。现存者多记为三卷本、六卷本。卷数虽异,但内容相同。本书现存版本较多,最早者为至元元年(1335年)刻本,常见者为《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四库全书》本。
序号 | 版本 | 藏馆/出版机构 | 参考 |
---|---|---|---|
1 | 元后至元元年乙亥(1335)刻本 | 浙江图书馆,辽宁中医学院图书馆 | [2] |
2 | 明嘉靖辽藩朱宠瀼梅南书屋刻本(二卷)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大连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存下卷) | |
3 | 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新安吴勉学校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济南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镇江市图书馆 | |
4 | 明刻本 | 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二卷有抄配),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 | |
5 | 清初刻本 | 吉林市图书馆 | |
6 | 清光绪七年辛巳(1881)广州云林阁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杭州图书馆 | |
7 | 清光绪三年戊申(1908)肇经堂校刻本 | 重庆市图书馆,四川大学医学图书馆 | |
8 | 清江阴朱文震校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 |
9 | 清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陕西省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 |
10 | 清抄本 |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 | |
11 | 清石印本 |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 |
12 | 民国石印本 | 济南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 | |
13 | 刻本 | 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管,泸州市图书馆 | |
14 | 日本刻本 |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 | |
15 | 日本抄本 |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 |
16 | 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 ||
17 | 1996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明刻本影印本 | ||
18 | 见《东垣十书》 | ||
19 | 见《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 ||
20 | 见《四库全书》 |
全文阅读
|
|
参考资料
- ↑ [1]赵有臣.王好古生卒年及生平略考[J].中医药文化,1993,(04):32-34.
- ↑ 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00.ISBN 978-7-5326-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