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竹茹湯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壽世保元》卷三:橘皮竹茹湯

組 成 陳皮(去白)3分,人參2錢,甘草(炙)1錢,竹茹1錢,柿蒂1錢,丁香5分。
用 法 上銼1劑。加生薑5片,大棗2枚,水煎,溫服。[br]身熱發渴,加柴胡、黃芩,去丁香。
主 治 因吐利後,胃虛膈熱而呃逆者。
摘 錄 《壽世保元》卷三

《麻症集成》卷四:橘皮竹茹湯

組 成 竹茹、麥冬、建曲、鮮斛、炙草、橘紅、沙參、谷芽、茯苓、杷葉。
用 法 加生薑,水煎服。
主 治 麻疹胃虛羸瘦,嘔逆不已。
摘 錄 《麻症集成》卷四

《金匱要略》卷中:橘皮竹茹湯

異 名 竹茹湯、陳皮湯、竹茹橘皮湯
組 成 橘皮2斤,竹茹2升,大棗30枚,生薑半斤,甘草5兩,人參1兩。
用 法 竹茹湯(《醫學入門》卷七)、陳皮湯(《醫學綱目》卷十六)、竹茹橘皮湯(《中國醫學大辭典》)。本方方名,《醫學綱目》引作「陳皮竹茹湯」。
主 治 傷寒病後虛羸,噦逆不已;或吐利後,胃虛膈熱呃逆;或產後呃逆;或四時傷風咳逆。
方論選錄 1.《醫方考》:橘皮平其氣,竹茹清其熱,甘草和其逆,人參補其虛,生薑正其胃,大棗益其脾。[br]2.《成方切用》:此胃虛而沖逆為噦,然非真元衰弱之比,故以參、甘培胃中元氣,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溫,下其上逆之氣,以姜、棗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陽漸暢而下達,謂上焦因受氣於中焦,而中焦亦稟承於上焦,上焦既宣,則中氣自調也。
摘 錄 《金匱要略》卷中

《醫宗金鑒》卷六十二:橘皮竹茹湯

組 成 橘紅2錢,竹茹3錢,生薑1錢,柿蒂7個,人參1錢,黃連1錢。
用 法 水2鍾,煎8分,空心溫服。
主 治 潰瘍,胃火上逆氣沖,以致時時呃逆,身熱煩渴,口乾唇焦,此熱呃也。
摘 錄 《醫宗金鑒》卷六十二

《嚴氏濟生方》卷二:橘皮竹茹湯

異 名 麥門冬竹茹湯
組 成 赤茯苓(去皮)1兩,橘皮(去白)1兩,枇杷葉(拭去毛)1兩,麥門冬(去心)1兩,青竹茹1兩,半夏(湯洗7次)1兩,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
用 法 麥門冬竹茹湯(《古今醫統大全》卷二十七)。
主 治 胃熱多渴,嘔噦不食。體強新病,未經苦寒攻下,或誤投熱藥滯藥,脈見洪數滑實,呃逆聲重相連者。
方論選錄 《醫方集解》:此足陽明藥也。胃火上沖,肝膽之火助之,肺金之氣不得下降,故嘔。竹茹、枇杷葉、麥門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則肝氣亦平矣;二陳所以散逆氣;赤茯苓所以降心火;生薑嘔家之聖藥;久病虛羸,故以人參、甘草、大棗扶其胃氣也。
摘 錄 《嚴氏濟生方》卷二

《活人書》卷十六:橘皮竹茹湯

組 成 橘皮2兩,竹茹1升,甘草2兩(炙),人參半兩,半夏1兩(湯洗)。
制 法 上銼如麻豆大。
用 法 每服5錢,加生薑6片,大棗1枚,以水2大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3次。
主 治 噦逆,呃逆,妊娠惡阻。
摘 錄 《活人書》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