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金丹
《洪氏集验方》卷一引张真甫方:一粒金丹
异 名 | 大圣一粒金丹、保命丹(《是斋百一选方》卷三)。 |
组 成 | 大川乌头炮,去皮脐,大黑附子炮裂,去皮脐、新罗附子炮裂,各二两,五灵脂一两,白僵蚕一两,去丝,炒,白蒺藜一两,炒,去刺,没药半两,研,朱砂半两,研,白矾一两,枯,研,麝香半两,净肉,研,细香墨半两,金箔二百片 |
制 法 | 上药前六味同为末,后四味研匀,同合和令匀,用井花水一大盏,研墨尽为度,将汁搜和,杵臼内捣五百下,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窨干。 |
用 法 | 每服一丸,用生姜一两去皮,榨取自然汁,将药丸子于汁内磨化尽,用无灰热酒一大盏,同浸化,温服。更量性多少,吃温酒一二升,投之以助药力,用衣被盖覆,汗出为效。痛势重者,日进二服。不拘时候。 |
功 用 | 《是斋百一选方》:补益五脏,固密真元,通流关节,祛逐风邪,壮筋续骨。 |
主 治 | ①《洪氏集验方》引张真甫方:中风瘫痪,口眼歪斜,涎潮语涩,浑身疼痛,及一切风疾。 ②《是斋百一选方》:癫痫倒卧,目瞑不开,涎盛作声,或角弓反张,目睛直视,口噤闷绝,牙关紧急;风搏于阳经,目眩头痛,耳作蝉鸣,皮肤𥆧搐,频欠喜睡,项强拘急,不能回顾;及肾脏风虚,脚膝疼痛,步履艰难,偏风流注,屈伸不得,无问新久。 |
宜 忌 | 《女科百问》:忌发风物,孕妇不可服。 |
摘 录 | 《洪氏集验方》卷一引张真甫方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三:一粒金丹
异 名 | 无名丹(《袖珍方》卷一)、捉虎丹(《臞仙活人方》卷下)、秘传捉虎丹(《松崖医径》卷下)、捉虎丸(《医学入门》卷七)、一粒金(《万病回春》卷五)、乌龙串(《串雅内编》卷三)。 |
组 成 | 草乌头、五灵脂各一斤,木鳖子四两,白胶香半斤,地龙四两,去土,炒,细墨一两,乳香一两,当归二两,焙,没药二两,麝香一钱 |
制 法 | 上为末,再研一千下,糯米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一丸至二丸,温酒送下。吃药罢,遍身微汗有验。 |
主 治 | 风寒湿痹,腰膝走注疼痛,脚气,痛风,白虎历节,及中风瘫痪、麻痹不仁。 ①《皇帝素问宣明论方》:腰膝走注疼痛如虎啮。 ②《袖珍方》:寒湿脚气,无问远年日近,一切走注疼痛不可忍;及风重瘫痪,麻木不仁,手足不能屈伸,偏枯;初风不省人事,牙关不开。 ③《丹溪心法附余》:一切风疾,及白虎历节。 ④《医碥》:痹证。 ⑤《伤科补要》:周身筋骨疼痛,诸药不效。 |
备 考 | 按:方中白胶香,《伤科补要》作“白松香”。《袖珍方》用法有:寒湿脚气,一切走注疼痛,临发时空心服一丸;赶到脚面上赤肿痛不散,再服一丸,赶至脚心出黑汗乃除根。如病在上,食后、临卧酒下,汗出定疼为验。风重瘫痪,麻痹不仁,手足不能屈伸,偏枯,酒下二丸,进二服。初风不省人事,牙关不开,研二丸,酒调灌下,以省为验。 |
摘 录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三 |
《幼科类萃》卷六:一粒金丹
组 成 | 人参、犀角、玳瑁、琥珀、防风、茯苓、寒水石煅、甘草、龙脑、朱砂水飞,各一钱 |
制 法 | 上为细末,加麝香半钱,用陈米糊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二十五片为衣。 |
用 法 | 麦门冬去心煎汤送下。 |
主 治 | 小儿五脏蕴热,胸膈烦闷,五心烦热。 |
摘 录 | 《幼科类萃》卷六 |
《摄生众妙方》卷四:一粒金丹
来 源 | 为原书同卷“遇仙丹”之异名。见该条。 |
摘 录 | 《摄生众妙方》卷四 |
《解围元薮》卷三:一粒金丹
异 名 | 赤龙丸、一锭金(原书同卷)、一粒金丸(《青囊秘传》)。 |
组 成 | 麝香二钱五分,乳香六钱,没药、当归各七钱,地龙、白檀香各二两五钱,木鳖子五钱,草乌、五灵脂各二两,京墨、线胶麸炒、紫萍各二两五钱 |
制 法 | 上为末,用去节麻黄二两煎汁,煮枣肉、米饭为丸,如龙眼大,朱砂为衣。 |
用 法 | 每服一丸,酒送下,每日二次,至黑汁从足底出,乃为验。 |
主 治 | 遍身亸曳,鱼鳞刺风,远年寒湿,手足痿痛,走注叫唤。 |
备 考 | 《疡医大全》有阿胶,无线胶、当归。方中白檀香,《青囊秘传》作“白胶香”。 |
摘 录 | 《解围元薮》卷三 |
《古今医鉴》卷十五引桑文台方:一粒金丹
组 成 | 砒以荞麦面包,灰火煨令焦,取出去面秤,一两,雄黄、朱砂各一钱半,荞面炒,一钱 |
制 法 | 上为末,水煮荞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
用 法 | 每服一丸,空心凉水送下,每日一次。七日效。 |
主 治 | 杨梅恶疮及疟疾。 |
摘 录 | 《古今医鉴》卷十五引桑文台方 |
《古今医鉴》卷十六:一粒金丹
组 成 | 阿芙蓉要真正者,一分 |
制 法 | 用粳米饭同捣烂为丸,分作三丸。 |
用 法 | 每服一丸,未效,更进一丸。不可多服。宜照引服,大有奇效。中风瘫痪,热酒送下;口眼喁斜,羌活汤送下;百节酸痛,独活汤送下;四时伤寒,姜、葱汤送下;恶寒无汗,麻黄、葛根汤送下;恶风自汗,桂枝、芍药汤送下,阳毒伤寒,栀子汤送下;阴毒伤寒,炒黑豆淋酒送下;伤暑,滑石汤送下;偏头风,川芎汤送下;正头风,羌活汤送下;雷头风,薄荷汤送下;晕头风,防风汤送下;头风遍身寒热,麻黄汤送下;肠风下血,槐花汤送下;肠风痔漏,薄荷汤送下;小肠气,川楝子汤送下;膀胱气,小茴香汤送下,疝气,肉苁蓉汤送下;痢疾去红,黄连汤送下,痢疾去白,干姜汤送下;痢疾噤口,白术汤送下;痢后肿,白茯苓汤送下;食物所伤,随伤物汤送下;霍乱吐泻,藿香汤送下;脾胃不和,热酒选下;转筋,木瓜汤送下;疟疾,桃、柳汤送下;劳咳,款冬花汤送下;咳嗽,生姜汤送下;热嗽,桑白皮]]汤送下;虚嗽,干姜、阿胶汤送下;痰嗽,枳实、生姜汤送下;一切气痛,木香磨酒送下;热痛,山栀子汤送下,脐下痛,灯心汤送下;两胁痛,热酒送下,腰痛,木瓜汤送下;脚气,槟榔、木瓜汤送下;腹胀痛,姜汤送下;呕吐酸水,陈皮、生姜汤送下;十种水气,桑白皮汤送下;风肿,防风汤送下;血肿,红花汤送下;虚肿,白茯苓汤送下;小便不通,瞿麦汤送下;大便不通,枳壳汤送下;淋漓,车前子汤送下;沙淋,萱草汤送下;石淋,海金砂汤送下;上焦热,桔梗、薄荷汤送下;下元虚,热酒送下;积病,黑牵牛汤送下;气虚,白术汤送下;吐血,茶或陈皮汤送下;酒劳,甘遂汤送下;色劳,石燕子汤送下;气劳,木香汤送下;损劳,乳香汤送下;脾劳,当归汤送下;心劳,远志汤送下;四肢无力,牛膝汤送下;消渴,赤小豆汤送下;破伤风,黄蜡煎汤送下;肚热痛,山栀子汤送下;衄血,茅花汤送下;眼痛,谷精草汤送下;青盲眼,密蒙花汤送下;内障,石决明汤送下;翳膜,木贼汤送下;羞明怕日,荆芥汤送下;眼目赤痛,陈皮汤送下;攀睛胬肉,石决明汤送下;口痛,井花水或砂糖送下;牙痛,良姜汤送下,花椒汤亦可;牙肿,羌活汤送下;喘急,葶苈汤送下;血气痛,乳香汤送下;噎食,生姜、丁香汤送下;遍身生疮,金银花汤送下;痈疽,黄耆汤送下;瘰疬,连翘、夏枯草汤送下;杨梅疮,黄连、栀子汤送下;妇人月水不调,香附子汤送下;月事或前或后,红花汤送下;漏下,当归汤送下;血崩,续断汤送下;血不止,五灵脂汤送下;败血冲心,红花汤送下;血气痛,桃仁、生地黄汤送下;经闭不通,生地黄汤送下;血虚,当归汤送下;血热,柴胡汤送下;血枯,牛膝汤送下;胎死腹中,牛膝、红花汤送下;胎衣不下,童便酒送下;产后热,井花水送下;产后寒,吴茱萸汤送下;产后虚劳,热酒送下;骨蒸劳热,青蒿汤送下;惊痫,杏仁汤送下;狂风,麝香,朱砂汤送下;小儿急惊风,薄荷、朱砂汤送下;慢脾风,砂仁汤送下;暗风,吴茱萸汤送下。 |
主 治 | 中风,四时伤寒,头风,气痛,肠风,痔漏,疝气,疟疾,痢疾,霍乱,咳嗽,劳损,青盲;翳障,梅疮,痈疽,经闭,崩漏,产后诸疾,及小儿急、慢惊风。 |
宜 忌 | 《本草纲目》:忌醋。 |
摘 录 | 《古今医鉴》卷十六 |
《万病回春》卷三:一粒金丹
组 成 | 鸦片即阿芙蓉,二钱半,阿魏一钱,木香九分,沉香五分,牛黄二分半 |
制 法 | 上将沉香、木香、牛黄为末,以鸦片放碗内滴水溶化,阿魏溶化,炼蜜为丸,如绿豆大,金箔为衣。 |
用 法 | 每服一丸,热气痛,凉水送下;冷气痛,滚水送下。 |
主 治 | 诸气。 |
宜 忌 | 忌酒、醋、青菜。 |
摘 录 | 《万病回春》卷三 |
《鲁府禁方》卷四:一粒金丹
组 成 | 沉香、木香、血蝎各一钱,牛黄、狗宝各五分,鸦片一钱五分,麝香二分 |
制 法 | 上为末,用头生小儿乳汁为丸,如黄豆大,朱砂为衣。 |
用 法 | 每服一丸,舌下押之,先嚼梨汁送下。 |
主 治 | 吐血吐脓,咳嗽气喘,胸膈膨闷,噎食虫症,妇人室女经闭。 |
摘 录 | 《鲁府禁方》卷四 |
《证治准绳·疡医》卷一:一粒金丹
异 名 | 玉枢丹、紫金锭(《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
组 成 | 沉香、木香、乳香各五分,巴豆霜一钱五分 |
制 法 | 上药各为细末,和匀,用黑肥枣一个半,去皮核,捣烂为丸,如芡实大。 |
用 法 | 每服一丸,量人虚实,先呷水一口,行泻一次。胃气壮实者,只可呷水三四口,不可太过,后用水一口送药,下行尽数次,以米饮补之。 |
主 治 | 恶疮痈疽,无名肿毒。 ①《证治准绳·疡医》:一切恶疮痈肿,无名肿毒。 ②《医宗金鉴》:中搭手(一名龙疽)。③《杂病源流犀烛》:耳痈,夹肢痈,对口疮,石疽,臀痈,腓腨疽。 |
摘 录 | 《证治准绳·疡医》卷一 |
《济阳纲目》卷三十六:一粒金丹
组 成 | 黄丹三钱,水飞三次,狗宝一个 |
制 法 | 共为一丸,金箔为衣。 |
用 法 | 韭菜汤送下。 |
主 治 | 翻胃。 |
摘 录 | 《济阳纲目》卷三十六 |
《良朋汇集》卷一:一粒金丹
组 成 | 木香、沉香各一钱,麝香四分,阿芙蓉四钱,朱砂四分,飞过,冰片八分,雄黄、牛黄各六分 |
制 法 | 上为细末,用妇人乳为丸,如樱桃大,以金箔为衣。 |
用 法 | 姜汤化下;如白痢,白糖汤送下;红痢,西瓜水送下;妇人产后经脉不调者,红花汤送下。 |
主 治 | 男妇左瘫右痪,噎食,虚损劳役,痢疾。 |
宜 忌 | 孕妇莫服。忌气恼,油腻、椒、酒。 |
摘 录 | 《良朋汇集》卷一 |
《灵验良方汇编》卷一:一粒金丹
组 成 | 巴豆去壳,压去油净,五钱,明矾五钱,雄黄一钱,青黛五钱,肉桂五钱,白芷二钱,硫黄五钱,川乌三分,麝香一分 |
制 法 | 上为细末,用五家粽子取尖为丸,如胡椒大,朱砂为衣。收藏勿令出气。 |
用 法 | 患疟者,临发日用绵裹药,自塞鼻内,男左女右。 |
主 治 | 疟疾。 |
宜 忌 | 忌鸡、鹅、猪、鱼、发物等半月。 |
摘 录 | 《灵验良方汇编》卷一 |
《惠直堂经验方》卷一:一粒金丹
组 成 | 雄精、乳香去油、没药去油、砂仁、羌活各一钱,半夏姜汁炒、乌药各二钱,巴豆去心衣,炒黑,一两五钱,山豆根五钱,苍术米泔浸,四钱,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尖,麝香三分 |
制 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
用 法 | 每服一丸,病在上部,研碎服;中风痰厥暴死,但心头有微热,用清汤送下;心气疼痛,艾醋汤送下;痢疾,甘草汤送下;气不顺,木香汤送下;身热,白汤送下;肚胀,香附汤送下;口眼歪斜,麻黄汤送下;诸般肿毒,老酒送下;蛇伤,雄黄汤送下;身肿,荆芥汤送下;疯犬咬,斑蝥七个(炒),防风汤送下;疟疾,井水送下;小儿惊风,薄荷汤送下;头痛,川芎汤送下;酒肉食积,盐汤送下;喉症,薄荷汤送下;痄腮红肿,赤芍汤送下。 |
功 用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解毒,消肿,止痛。 |
主 治 | ①《惠直堂经验方》:中风,痰厥,心气痛,痢疾,身热,肚胀,各种肿毒,蛇伤,疯犬伤,疟疾,小儿惊风,喉症,痄腮。 ②《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胃气冲痛,疫疠温毒。 |
宜 忌 | 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猪、羊、鹅、牛、鸡、糟、面、生冷、油煎;服药后勿饮冷茶水。 |
摘 录 | 《惠直堂经验方》卷一 |
《梅氏验方新编》卷七:一粒金丹
组 成 | 巴豆肉研烂,纸压去油,取霜,一钱半,沉香、乳香各五分 |
制 法 | 上为极细末,拌巴豆霜再研匀,剥枣肉三四个,捣膏糊为丸,如芡实大。 |
用 法 | 每用一丸,口嚼细,以滚水一口送下。若饮滚水二口,即泻二次,胃壮毒盛,可连饮滚水三四口,令泻三四次,待毒滞泻尽,即吃米粥补住。 |
主 治 | 背疽,诸发气寒而实者。 |
摘 录 | 《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
《青囊秘传》:一粒金丹
组 成 | 沉香二钱,木香二钱,檀香七钱五分,大黄七钱五分,巴豆霜七钱五分,乳香二钱,没药二钱,麝香少许 |
制 法 |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黄豆大,朱砂为衣,金箔贴匀。 |
用 法 | 每服五七丸,酒送下。 |
主 治 | 无名肿毒。 |
摘 录 | 《青囊秘传》 |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一粒金丹
组 成 | 滴乳香、明雄黄、猪牙皂、生川乌、明月石、上辰砂、上沉香、官桂、良姜、巴豆、大黄、细辛各四分;麝香二分 |
制 法 | 上为细末,以小红枣肉打和为丸,如黄豆大。 |
用 法 | 每用一丸,用新棉花包,塞鼻中,男左女右。 |
主 治 | 浑身痛,心中刺痛,绞肠痧,水泻,痢疾,牙痛,及妇人赤白带下。 |
摘 录 |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 |
《江氏伤科方书》:一粒金丹
组 成 | 半两钱醋炙,土鳖炙,一两半,瓜蒌仁去油,三钱 |
制 法 | 上为细末,以饭为丸,如粟米大。 |
用 法 | 上部一钱,下部一钱五分,酒送下。 |
主 治 | 跌打损伤。 |
备 考 | 方中半两钱用量原缺。 |
摘 录 | 《江氏伤科方书》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一粒金丹
组 成 | 广木香、沉香、乳香各五分,巴豆霜一钱五分,雄黄三钱四分,郁金三钱四分,没药、陈皮、皂角、公丁香各一钱 |
制 法 | 上为极细末,临用时以枣肉为丸,如芡实大。 |
用 法 | 每服一丸,细嚼,白开水送下。毒气泄尽,即以米汤补之。 |
功 用 | 清血解毒,开瘀散滞。 |
主 治 | 痈疽、疔毒、恶疮、无名肿毒、手搭、腰搭等疮毒初起,大便燥结者。 |
宜 忌 | 病久身体虚弱者勿用。 |
摘 录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