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方/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第十七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於 2023年4月6日 (四) 09:31 由 鹿野耕云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首頁 金匱要略方
◀上一篇 ·張仲景 下一篇▶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1]第十七

論一首 脈證二十七條 方二十三首

夫嘔家有癰膿者[2],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吐也[3]。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病人慾吐者,不可下之。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嘔而胸滿者,茱萸湯主之。方[4]

茱萸湯方[5]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大棗[6]十二枚,擘[7]生薑六兩,切[8]

右四味,㕮咀[9],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10],溫服七合,日三服。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11]方見上。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方[12]

半夏瀉心湯方[5]

半夏半升,洗黃芩人參[13]甘草[14]乾薑各二兩[15]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7]

右七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16]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方[17]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5]

黃芩三兩芍藥[18]甘草炙,各二兩[19]大棗十二枚,擘[20]半夏半升,洗[21]生薑一兩半,切[22]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23],日再夜一服。

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飲中。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方[24]

豬苓散方[5]

豬苓去皮[25]茯苓白朮各等分

右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方[26]

四逆湯方[5]

甘草[27]炙,二兩[28]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29]

右三味,㕮咀[9],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方[30]

小柴胡湯方[5]

柴胡八兩[31]人參[32]黃芩[33]甘草[34]生薑切,各二兩[35]半夏半升,洗[36]大棗十二枚,擘[7]

右七味,㕮咀[9],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方[37]

大半夏湯方[5]

半夏三升[38],洗,完用人參三兩,切[8]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泉水[39]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40],去滓[10],溫服一升,余分再服。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口即吐。《外台》云:治嘔,心下痞硬者[41]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方[42]

大黃甘草湯方[5]

大黃四兩甘草一兩,炙[43]

右二味,㕮咀[9],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10],分溫再服。《外台》:又治吐水[44]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方[45]

茯苓澤瀉湯方[5]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二兩,炙[43]桂枝二兩,去皮[25]白朮三兩生薑四兩,切[8]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去滓[10],溫服八合,日三服。《外台》云:主消渴脈絕,胃反吐食,又有小麥一升[46]

吐後渴欲得飲而貪水者[47],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48],頭痛。方[49]

文蛤湯方[5]

文蛤五兩麻黃三兩,去節[50]甘草三兩,炙[51]杏人[52]五十枚,去皮尖[53]石膏五兩,碎[54]大棗十二枚,擘[7]生薑三兩,切[55]

右七味,㕮咀[9],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10],溫服一升,汗出愈。

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方[56]

半夏乾薑散方[5]

半夏[21]乾薑各等分

右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汁半夏湯[57]主之。方[58]

生薑汁半夏湯方[5]

生薑汁[59]一升半夏半升,洗,切[60]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去滓[10],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若一服[61]止,停後服。

乾嘔噦,若手足厥冷[62]者,橘皮湯主之。方[63]

橘皮湯方[5]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右二味,切[8],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10],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噦逆者,橘皮竹筎[64]湯主。方:

橘皮竹茹湯方[5]

橘皮二升竹筎三升[65]大棗三十枚,擘[66]生薑半斤,切[8]甘草五兩,炙[43]人參一兩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10],溫服一升,日三服。

夫六府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脈緊,為未解。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67],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四逆湯方見上[68]

桂枝湯方:

桂皮[69]去皮[70]芍藥[71]生薑[72]切,各三兩[73]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7]

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74],去滓,溫服一升[75]。須臾飲熱稀粥一升余[76],取微似汗[77]

下利,脈三部[78]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79]方見痙病中[80]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見上[81]

下利,脈反滑[82],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方見上[83]

下利差[84],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方見上[85]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故也[86],小承氣湯主之。方[87]

小承氣湯方[5]

大黃四兩枳實[88]三枚[89],炙厚朴二兩,炙

右三味,㕮咀[9],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90]。一服譫語止,若更衣者,停後服[91]

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方[92]

桃花湯方[5]

赤石脂一斤,一半完用,一半末用[93]乾薑一兩,切[8]粳米一升

右二味[94],以水七升,煮米熟[95],去滓,溫取七合[96]赤石脂末一方寸匕[97],和服[98],若一服愈,余勿服。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方[99]

白頭翁湯方[5]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蘗[100]秦皮各三兩

右四味,㕮咀[9],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101]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方[102]

梔子豉湯方[5]

肥梔子[103]十四枚,擘[7]香豉四合,綿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煮梔子[104],取二升半[105],內豉,更煮取一升[106],去滓,分再服[107],溫進一服,得快吐,止後服[108]

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方[109]

通脈四逆湯方[5]

甘草[110]二兩,炙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11]

右三味,㕮咀[9],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112]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方[113]

紫參湯方[5]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炙[43]

右二味,㕮咀[9],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去滓[10][9],分溫三服。疑非仲景方。

主氣利[114],訶梨勒散[115]。方[116]

訶梨勒散方[5]

訶梨勒十枚,以面裹煻灰火中煨之令面熟去核[117]

右一味,細為散[118],粥飲和,頓服之[119]疑非仲景方。

附方:

治大便不通[120],噦,數譫語,小承氣湯主之[121]方見上。見《千金翼[122]

乾嘔下利[123],黃芩湯主之[124]。方:玉函經》云:人參黃芩湯[125]

黃芩湯方[5]

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去皮,二兩[126]大棗十二枚,擘[7]半夏半升,洗[21]

右六味,㕮咀[9],以水七升[127],煮取三升,去滓[10],溫分三服。見《外台[128]


  1. 脈證並治:鄧珍本無「並」字。
  2. 有癰膿者:鄧珍本無「者」字。
  3. 故吐也:鄧珍本無「吐」字。
  4. 方:鄧珍本作「吳茱萸湯方」。
  5.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此標題為整理者所加,原書無。
  6. 大棗:鄧珍本此下兩味的順序為生薑、大棗。
  7. 7.0 7.1 7.2 7.3 7.4 7.5 7.6 擘:鄧珍本無。
  8. 8.0 8.1 8.2 8.3 8.4 8.5 切:鄧珍本無。
  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㕮咀:鄧珍本無。
  10.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去滓:鄧珍本無。
  11. 吳茱萸湯主之:鄧珍本無「吳」字。
  12. 方:鄧珍本作「半夏瀉心湯方」。
  13. 人參:鄧珍本此下五味的孫旭為乾薑、人參、黃連、大棗、甘草。
  14. 炙:鄧珍本其上有「三兩」二字。
  15. 各二兩:鄧珍本無。
  16. 再煎取:鄧珍本作「再煮取」。
  17. 方:鄧珍本作「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18. 芍藥:鄧珍本此下五味的順序為甘草、芍藥、半夏、生薑、大棗。
  19. 炙,各二兩:鄧珍本作「二兩,炙」。
  20. 十二枚,擘:鄧珍本作「二十枚」。
  21. 21.0 21.1 21.2 洗:鄧珍本無。
  22. 一兩半,切:鄧珍本作「三兩」。
  23. 分溫三服:鄧珍本作「溫服一升」。
  24. 方:鄧珍本作「豬苓散方」。
  25. 25.0 25.1 去皮:鄧珍本無。
  26. 方:鄧珍本作「四逆湯方」。
  27. 甘草:鄧珍本此方三味的順序為附子、乾薑、甘草。
  28. 炙,二兩:鄧珍本作「二兩,炙」。
  29. 去皮,破八片:鄧珍本無。
  30. 方:鄧珍本作「小柴胡湯方」。
  31. 八兩:鄧珍本作「半斤」。
  32. 人參:鄧珍本此下六味的順序為黃芩、人參、甘草、半夏、生薑、大棗。
  33. 黃芩:鄧珍本其下有「三兩」二字。
  34. 炙:鄧珍本作「三兩」。
  35. 切,各二兩:鄧珍本作「三兩」。
  36. 半升,洗:鄧珍本作「半斤」。
  37. 方:鄧珍本作「大半夏湯方」。
  38. 三升:鄧珍本作「二升」。
  39. 以泉水:鄧珍本作「以水」。
  40. 二升半:鄧珍本作「升半」。
  41. 「《千金》雲」以下小注,鄧珍本在前「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下,切「食入口即吐」作「食入即吐」。
  42. 方:鄧珍本作「大黃甘草湯方」。
  43. 43.0 43.1 43.2 43.3 炙:鄧珍本無。
  44. 《外台》:又治吐水:鄧珍本在前「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下,切「《外台》」作「《外台》方」。
  45. 方:鄧珍本作「茯苓澤瀉湯方」。
  46. 「《外台》雲」以下小注,鄧珍本在前「茯苓澤瀉湯方」下。另「主消渴脈絕」鄧珍本作「治消渴脈絕」;「胃反吐食」鄧珍本作「胃反吐食之」;「又有小麥一升」鄧珍本作「有小麥乙升」。
  47. 吐後渴欲得飲而貪水者:鄧珍本作「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
  48. 脈緊:鄧珍本作「脈腎」,誤。
  49. 方:鄧珍本作「文蛤湯方」。
  50. 三兩,去節:鄧珍本無。
  51. 三兩,炙:鄧珍本無。
  52. 杏人:鄧珍本此下四味的順序為生薑、石膏、杏仁、大棗。
  53. 去皮尖:鄧珍本無。
  54. 碎:鄧珍本無。
  55. 三兩,切:鄧珍本作「各三兩」。
  56. 方:鄧珍本作「半夏乾薑散方」。
  57. 生薑汁半夏湯:鄧珍本無「汁」字。
  58. 方:鄧珍本無。
  59. 生薑汁:鄧珍本此方兩味的順序為半夏、生薑汁。
  60. 半升,洗,切:鄧珍本作「半斤」。
  61. 若一服:鄧珍本無。
  62. 若手足厥冷:鄧珍本無「冷」字。
  63. 方:鄧珍本作「橘皮湯方」。
  64. 竹筎:鄧珍本作「竹茹」。
  65. 三升:鄧珍本作「二升」。
  66. 三十枚,擘:鄧珍本作「三十個」。
  67. 病人必微厥:鄧珍本作「病人必微熱」。
  68. 四逆湯方見上:鄧珍本作「四逆湯方,方見上」,其中前四字為大字,後三字為小注。
  69. 桂皮:鄧珍本作「桂枝」,當是。
  70. 去皮:鄧珍本其上有「三兩」二字。
  71. 芍藥:鄧珍本其下有小注「三兩」。
  72. 生薑:此下三味的順序為甘草、生薑、大棗。
  73. 切,各三兩:鄧珍本作「三兩」。
  74. 煮取三升:鄧珍本作「微火煮取三升」。
  75. 溫服一升:鄧珍本作「適寒溫,服一升」。
  76. 須臾飲熱稀粥一升余:鄧珍本作「服已,須臾啜稀粥一升」。
  77. 取微似汗:鄧珍本作「服已,須臾啜稀粥一升」。
  78. 脈三部:鄧珍本作「三部脈」。
  79. 大承氣湯:鄧珍本作「大承湯」。
  80. 方見痙病中:鄧珍本無。
  81. 方見上:鄧珍本無。
  82. 脈反滑:鄧珍本作「脈反滑者」。
  83. 方見上:鄧珍本無。
  84. 下利差:鄧珍本作「下利已差」
  85. 方見上:鄧珍本作「大承氣湯方,見痓病中」,其中前五字為大字,後四字為小注。
  86. 有燥屎故也:鄧珍本無「故」字。
  87. 方:鄧珍本作「小承氣湯方」。
  88. 枳實:鄧珍本此下兩味的順序為厚朴、枳實。
  89. 三枚:鄧珍本其上有「大者」二字。
  90. 再服:鄧珍本作「二服」。
  91. 一服譫語止,若更衣者,停後服:鄧珍本作「得利則止」,且為小注。
  92. 方:鄧珍本作「桃花湯方」。
  93. 完用:鄧珍本作「銼」;末用:鄧珍本作「篩末」。
  94. 右二味:鄧珍本作「右三味」,當是。當行天頭硃筆附箋:「右二味,『二』字誤,當作『三』。」
  95. 煮米熟:鄧珍本作「煮米令熟」。
  96. 溫取七合:鄧珍本無「取」字。
  97. 赤石脂末一方寸匕:鄧珍本作「內赤石脂末方寸比」。
  98. 和服:鄧珍本作「日三服」。
  99. 方:鄧珍本作「白頭翁湯方」。
  100. 黃檗:鄧珍本作「黃柏」。
  101. 更服一升:鄧珍本無「一升」二字。
  102. 方:鄧珍本作「梔子湯方」。
  103. 肥梔子:鄧珍本無「肥」字。
  104. 煮梔子:鄧珍本作「先煮梔子」。
  105. 取二升半:鄧珍本作「得二升半」。
  106. 更煮取一升:鄧珍本作「煮取一升半」。
  107. 分再服:鄧珍本作「分二服」。
  108. 得快吐,止後服:鄧珍本作「得吐則止」。
  109. 方:鄧珍本作「通脈四逆湯方」。
  110. 甘草:鄧珍本此方三味的順序為附子、乾薑、甘草。
  111. 去皮,破八片:鄧珍本無。
  112. 其脈即出者愈:鄧珍本無。
  113. 方:鄧珍本作「紫參湯方」。
  114. 主氣利:鄧珍本無「主」字。
  115. 訶梨勒散:鄧珍本作「訶梨勒散主之」。
  116. 方:鄧珍本作「訶梨勒散方」。
  117. 以面裹煻灰火中煨之令面熟去核:鄧珍本作「煨」。
  118. 細為散:鄧珍本無「細」字。
  119. 頓服之:鄧珍本無「之」字。
  120. 治大便不通:鄧珍本「治」上有「《千金翼》小承氣湯」七字。
  121. 小承氣湯主之:鄧珍本無。
  122. 見《千金翼》:鄧珍本無。
  123. 乾嘔下利:鄧珍本「干」上有「《外台》黃芩湯治」六字。
  124. 黃芩湯主之:鄧珍本無。
  125. 《玉函經》云:人參黃芩湯:鄧珍本無此小注。
  126. 去皮,二兩:鄧珍本作「乙兩」。
  127. 以水七升:鄧珍本無「水」字,誤。
  128. 見《外台》:鄧珍本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