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陳湯
《普濟方》卷二〇六引《指南方》:二陳湯
異 名 | 治中湯(原書同卷)、補脾湯(《普濟本事方》卷九)、正料治中湯(《仁齋直指方論》卷二十六)。 |
組 成 | 人參、白朮、甘草(炙)、乾薑(炮)、青皮、陳皮各等分。 |
用 法 | 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入鹽點服。 |
主 治 | 脾胃虛寒,胸腹脹滿,嘔逆不食,自利不渴。 ①《普濟方》引《指南方》:胸腹脹滿,因傷宿食,或吐後噫敗脾氣。 ②《活人書》:脾胃傷冷物,胸膈不快,腹疼氣不和。 ③《普濟本事方》:傷寒汗後,脾胃傷冷物,胸膈不快,尋常血氣不和。 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太陰傷寒,手足溫,自利不渴,腹滿時痛,咽干,脈尺寸俱沉細;飲食傷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氣復熱,四肢冷痹,三焦不調,及胃虛寒氣在上,憂氣在下,二氣並爭,但出不入,嘔不得食;中寒,飲食不化,吞酸哯啘,食則膨亨,脹滿嘔逆。 ⑤《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寶慶新增方):脾胃不和,飲食減少,短氣虛贏而復嘔逆,霍亂吐瀉,胸痹心痛,逆氣短氣,中滿虛痞,膈塞不通,或大病癒後,胸中有寒,時加咳唾。 ⑥《仁齋直指方論》:霍亂吐瀉,瀉血不止。 ⑦《普濟方》引《如宜方》:髒寒冷氣,腹痛腸鳴,下痢青黑。 ⑧《醫方類聚》引《傷寒指掌圖》:食積,心腹滿痛。 ⑨《醫方集解》:優思鬱結,脾肺氣凝,脹滿上沖,飲食不下,腹滿痞悶,兼食積者。 ⑩《張氏醫通》:冷食粘滯。 |
加 減 | 大便秘,加大黃(棋子大)兩枚。 |
摘 錄 | 《普濟方》卷二〇六引《指南方》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紹興續添方):二陳湯
組 成 | 半夏(湯洗七次)五兩,橘紅五兩,白茯苓三兩,甘草(炙)一兩半。 |
用 法 | 上㕮咀。每服四錢,用水一錢,生薑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
功 用 | 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①《玉機微義》:祛痰和中。 ②《外科發揮》:和中理氣,健脾胃,消痰,進飲食。 ③《證治匯補》:健脾燥濕,順氣和中化痰,安胃氣,降逆氣。 |
主 治 | 濕痰為患,脾胃不和。胸膈痞悶,嘔吐噁心,頭痛眩暈,心悸嘈雜,或咳嗽痰多者。 ①《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②《女科百問》:妊娠惡阻,產後飲食不進。 《仁齋直指方論》:氣鬱痰多眩暈,及酒食所傷眩暈;食瘧,諸瘧。 ④《世醫得效方》:咳嗽嘔痰;痰壅吐食。 ⑤《金匱鉤玄》:關格有痰,以本方吐之,吐中便有降。 ⑥《外科發揮》:臀癰,流注。 ⑦《醫方考》:中風風盛痰壅。 ⑧《仁術便覽》:上中下一身之痰。 ⑨《景岳全書》:瘍癰,中脘停痰。 ⑩《濟陽綱目》:痰多小便不通,用此探吐。 痰嘈,痰多氣滯,似飢非飢,不喜食者,或兼噁心,脈象必滑;呃有痰聲而脈滑者。肥盛之人,濕痰為患,喘嗽,脹滿。心痛,腹痛;膏粱太過,脾胃濕熱遺精;脾胃濕痰下注而淋。婦人月水準信,因痰閉子宮而不受胎者。子眩。 |
備 考 | 本方改為丸劑,名「二陳丸」(見《飼鶴亭集方》)。 |
摘 錄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紹興續添方) |
《種痘新書》卷十二:二陳湯
組 成 | 陳皮、茯苓、法夏、甘草、桔梗、黃芩(炒)各等分。 |
用 法 | 水煎服。感風寒,加生薑為引。 |
主 治 | 痰涎咳嗽。 |
摘 錄 | 《種痘新書》卷十二 |
《萬病回春》卷四:二陳湯
組 成 | 陳皮 半夏(薑汁炒)茯苓 枳殼(麩炒)牛膝(去蘆)豬苓 木通 山桅 麥門冬(去心)車前子 黃柏(酒炒)各等分 甘草減半 |
制 法 | 上藥銼為一劑。 |
用 法 | 用燈草一團,水煎,空腹時服。 |
主 治 | 主痰氣閉塞,小便不通。 |
摘 錄 | 《萬病回春》卷四 |
《萬病回春》卷三:二陳湯
組 成 | 陳皮 半夏(薑汁炒)茯苓(去皮)白朮 (去蘆)蒼朮(米泔制)砂仁 山藥(炒)車前 木通 厚朴(薑汁炒)甘草各等分 |
制 法 | 上藥銼為一劑。 |
用 法 | 用生薑三片,烏梅一個,燈草一團,水煎,溫服。 泄瀉不止,加肉蔻,訶子,去厚朴。 |
主 治 | 主痰濕中阻,泄瀉或多或少,脈象沉滑者。 |
摘 錄 | 《萬病回春》卷三 |
《外科全生集》卷四:二陳湯
組 成 | 橘紅五錢,半夏二錢,白芥子(炒)二錢(研),茯苓一錢,生甘草三分。 |
用 法 | 加陽和丸,同煎服。 |
主 治 | 流注初起,皮色不異,唯腫唯疼,雖身體發熱,內未作膿。 |
摘 錄 | 《外科全生集》卷四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二陳湯
組 成 | 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五兩;白茯苓三兩,甘草(炙)一兩半。 |
制 法 | 上為俰咀。 |
主 治 | 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不快,或發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
摘 錄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嵩崖尊生全書》卷七:二陳湯
組 成 | 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干葛、青皮。 |
主 治 | 酒厥。 |
摘 錄 | 《嵩崖尊生全書》卷七 |
《萬病回春》卷四:二陳湯
組 成 | 茯苓(去皮)一錢,南星(姜制)一錢,陳皮一錢,瓜蔞仁一錢,枳實(麩炒)一錢,桔梗一錢,梔子一錢,半夏一錢,黃芩一錢,甘草三分,木香五分(研),辰砂(為末)五分。 |
制 法 | 上銼一劑。 |
用 法 | 加生薑三片,水煎,臨服入竹瀝、薑汁,磨木香,調辰砂末服。 |
主 治 | 一切癇病。 |
摘 錄 | 《萬病回春》卷四 |
《萬病回春》卷四:二陳湯
組 成 | 陳皮、半夏(薑汁炒)、茯苓、枳殼(麩炒)、牛膝(去蘆)、豬苓、木通、山梔、麥門冬(去心)、車前子、黃柏(酒炒)各等分,甘草減半。 |
制 法 | 上銼一劑。 |
用 法 | 加燈心一團,水煎,空心服。 |
主 治 | 咳喘,痰氣閉塞,小便不通。 |
摘 錄 | 《萬病回春》卷四 |
《萬病回春》卷三:二陳湯
組 成 | 陳皮、半夏(薑汁炒)、茯苓(去皮)、白朮(去蘆)、蒼朮(米泔制)砂仁、山藥(炒)、車前、木通、厚朴(薑汁炒)甘草各等分。 |
制 法 | 上銼一劑。 |
用 法 | 加生薑三片,烏梅一個,燈草一團,水煎,溫服。滑瀉不止,灸百會一穴,天樞二穴,中脘一穴,氣海一穴。[br]瀉不止,加肉蔻、訶子,去厚朴;渴,加干葛、烏梅;嘔噦噁心,加藿香、烏梅、半夏;夏月加炒黃連、白扁豆;冬月加煨乾姜。 |
主 治 | 痰瀉。 |
摘 錄 | 《萬病回春》卷三 |
《萬病回春》卷三:二陳湯
組 成 | 陳皮、半夏(姜炒)、茯苓(去皮)、甘草、加人參、白朮、竹茹、砂仁、山梔(炒)、麥門冬(去心)各等分,烏梅一個。 |
制 法 | 上銼一劑。 |
用 法 | 本方方名,《東醫寶鑑·雜病篇》引作「清熱二陳湯」。 |
主 治 | 痰火嘔吐。 |
摘 錄 | 《萬病回春》卷三 |
《古今醫徹》卷一:二陳湯
組 成 | 蘇子一錢半(焙,研)一錢,半夏一錢,茯苓一錢,陳皮一錢,杜仲(鹽水炒)一錢,甘草三分(炙),前胡一錢,桔梗一錢,杏仁一錢(湯泡,去皮尖)。 |
用 法 | 加生薑一片,水煎服。[br]如有火,加瓜蔞霜。 |
主 治 | 傷寒夾痰,寒熱往來,脈滑而喘逆者。 |
摘 錄 | 《古今醫徹》卷一 |
《瘡瘍經驗全書》卷一:二陳湯
組 成 |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玄參、升麻、桔梗、天花粉、牛蒡子(研)、連翹、當歸、生地黃、赤芍藥、黃連、白朮、黃芩、青皮、紫蘇梗、山梔仁。 |
主 治 | 弄舌喉風,啞不能言,舌出,常將手拿者。 |
摘 錄 | 《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
《誠書》卷八:二陳湯
組 成 | 半夏(炒,去臍)枳實(炒)酸棗仁(炒)陳皮各六克 茯苓一五克 甘草(炙)三克 |
用 法 | 上藥加生薑、大棗、竹茹,水煎服。 |
主 治 | 主頑痰所致的驚悸。 |
摘 錄 | 《誠書》卷八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