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湯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增補內經拾遺》卷四引錢仲陽方:黃土湯

組 成 黃土適量。
用 法 煎湯,飲之。
主 治 小兒急驚、慢驚。
摘 錄 《增補內經拾遺》卷四引錢仲陽方

《醫略十三篇》卷十一:黃土湯

組 成 淨黃土2兩,廣藿香2錢,生木香8分,宣木瓜2錢,陳橘皮1錢,紫厚朴8分,白扁豆3錢,活水蘆根2兩。
用 法 長流水煎。[br]夏月,加香薷1錢;三秋,加蓼花根1兩;虛,加冬白朮1錢半(土炒);實,加雞心檳榔1錢;寒,加理中丸5錢;熱,加四苓散5錢;乾霍亂,本方2劑加炒鹽1兩,童便1小碗多服,以手指按舌根探吐,得吐即瀉,吐瀉後去炒鹽、童便,照常煎服。
主 治 霍亂吐瀉及轉筋霍亂。
宜 忌 忌稠粘粥食。
方論選錄 用黃土為主,加藿香、木香之芳香以解穢濁,木瓜和胃舒筋以杜轉筋,陳皮調暢氣機,厚朴、扁豆消暑去濕,蘆根致胃清和。猶是地漿之意,而勝於牆陰之不潔遠矣。
摘 錄 《醫略十三篇》卷十一

《外台秘要》卷三引《深師方》:黃土湯

組 成 當歸3兩,甘草3兩(炙),芍藥3兩,黃芩3兩,芎?3兩,桂心1兩,生地黃1斤,釜月下焦黃土(如雞子大)1枚(碎,綿裹),青竹皮5兩。
制 法 上切。
用 法 以水1斗3升,煮竹皮,減3升,去滓,納諸藥,煮取3升,分4服。
主 治 去五臟熱結。主鼻衄或吐血。
宜 忌 忌海藻、菘菜、生蔥。
摘 錄 《外台秘要》卷三引《深師方》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黃土湯

組 成 伏龍肝半升,甘草3兩,白朮3兩,阿膠3兩,乾薑3兩,黃芩3兩。
用 法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膠,分3服。
主 治 卒吐血及衄血。
摘 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

《普濟方》卷一〇八引《旅舍方》:黃土湯

組 成 伏龍肝(即灶下黃土)。
制 法 上為細末。
用 法 每服2錢,生薑蜜湯調下。
主 治 赤疹瘙癢,煩躁昏悶。
摘 錄 《普濟方》卷一〇八引《旅舍方》

《金匱要略》卷中:黃土湯

異 名 伏龍肝湯、伏龍肝散、黃土散
組 成 甘草3兩,干地黃3兩,白朮3兩,附子3兩(炮),阿膠3兩,黃芩3兩,灶中黃土半斤。
用 法 伏龍肝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伏龍肝散(《脈因症治》卷上)、黃土散(《何氏濟生論》卷二)。
主 治 溫陽健脾,養血止血。主脾虛陽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婦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苦白,脈沉細無力者。
方論選錄 1.《金匾玉函經二注》:欲崇土以求類,莫如黃土,黃者,土之正色,更以火燒之,火乃土之母,其得母燥而不濕,血就溫化,則所積者消,所溢者止;阿膠益血,以牛是土畜,亦是取物類;地黃補血,取其象類;甘草、白朮養血補胃和平,取其味類;甘草緩附子之熱,使不潛上。是方之藥,不惟治遠血而已,亦可治久吐血,胃虛脈遲細者,增減用之。蓋胃之陽不化者,非附子之善走,不能通諸經脈,散血積也;脾之陰不理者,非黃芩之苦,不能堅其陰以固其血之走也;黃芩又制黃土、附子之熱,不令其過,故以二藥為使。[br]2.《金匱要略論注》:以附子溫腎之陽,又恐過燥,阿膠、地黃壯陰為佐;白朮健脾土之氣,土得水氣則生物,故以黃芩、甘草清熱;而以經火之黃土與脾為類者引之入脾,使脾得暖氣,如冬時地中之陽氣而為發生之本。[br]3.《金匱要略心典》:黃土溫燥入脾,合白朮、附子以復健行之氣;阿膠、生地黃、甘草以益脫竭之陰,又慮辛溫之品,轉為血病之厲,故又以黃芩之苦寒,防其太過,所謂有制之師也。[br]4.《血證論》:方用灶土、草、術健補脾土,以為攝血之本;氣陷則陽陷,故用附子以振其陽;血傷則陰虛火動,故用黃芩以清火;而阿膠、熟地又滋其既虛之血。合計此方,乃滋補氣血,而兼用清之品以和之,為下血崩中之總方。
摘 錄 《金匱要略》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