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证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风证

风证 包括外风内风。内风通称为肝风,其中有虚实之分,实证又有热极生风与肝阳化风的不同;虚证多为血虚生风或阴虚风动,统称虚风

外风 为感受外界之风邪,多兼挟时令之邪——寒、热(温)、暑、燥、湿、火,故有风寒、风热、风暑、风燥、风湿、风火之分。惟风火一证,有外风挟内火而成者,亦有内火过盛,火炽风动,所谓火旺生风,风火相煽而成者;虽亦风从内火而起,但与阳亢风动之内风有别。

内风 系风从内起,由体内阴阳失调所致,故有虚实之分。实证为阳气亢盛,阳亢风动,称为风阳。虚证为因虚而致风动,所谓血虚生风、阴虚风动,多指肝木失阴血之养,所谓水不洒木,枯木生风;然而阳气不足者,亦有风动证,张景岳所谓空穴来风,是谓气血阴阳不足之时,风自空穴而起,故统称为虚风。景岳称为非风,谓非外来之风;证似外风,而实非风。此外,尚有风邪夹痰,称为风痰,其中亦有由外风鼓动津液为痰之风痰,亦有由内风鼓动体内湿痰,而合称之风痰。

风证特征

1、风性上行:《内经》云:“风伤于上”,凡头面疾患,多为风邪所致,如伤风之头痛、目昏、鼻塞喷嚏,以及头风痛、头面浮肿,所谓“上肿多风”,疮疹发于头面者。内风之眩晕、耳鸣、头痛、头痒,《内经》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皆肝风上行所致。此外如目痛、齿痛、咽痛等上部火热之证,亦多挟风所致。

2、风胜则动:“风善行而数变”,凡有动惕、抽动、流动等现象,均与风邪有关,如肌肉动慢,或抽掣、抽搐,以及颤抖、头摇等,游走性、流窜性腹、麻、疼、胀、灼热、冷冰等感觉。

3、风性疏泄:风性鼓动、疏泄,使津液外泄,如腠理不密而多汗、自汗,且恶风,所谓“伤风则恶风”,以及鼻流清涕、咳痰清稀如泡沫,殯泄不化水液泡沫,此外如发疹时涕泪交流。

4、风性紧暴:《内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陈无择曰:“盖风性紧暴,善行数变。其中人也卒。”故从卒暴之疾,多系内外风邪所致,如卒中、猝眩、猝痛,以及痉挛、强直、角弓反张等急暴重证。

5、色脉舌特征:以青绿色为风邪特色,如面色青灰,便泻青绿等。脉象浮弦,外风见于右,病在气分;内风病在肝,故见于左。外风则多浮弦而缓,内风则多浮弦而动数。舌苔白而不厚,疏松不腻,外风舌质正红,内风则多绛赤,或姣红胖嫩。

6、时令特征:风邪四时皆有,但多发于春令,故《内经》云:“春伤于风”,“肝气旺于春”,肝风之病亦多发于春

风证结构

古人云:“风为百病之长。” 是谓风邪可挟内外诸邪为病,然以风邪为主之证。外风分寒热,及风寒、风热;内风分虚实,及风阳与虚风,余者各见暑、湿、燥、火、痰诸证。

风证门证候结构图
风证门 外风 寒(凉) 风寒证
热(温) 风热证
湿 风湿证(湿证门)
风燥证(燥证门)
风暑证(暑证门)
风火证(火证门)
内风 风痰证(痰证门)
实证 风阳证
虚证 虚风证

风证分类(19 证 152 候)

L01、风寒证类(7证59候)

一、Z01 肺卫风寒证(25候)

二、Z12 肺胃风寒证(7候)

三、Z02 肺脾风寒证(8候)

四、Z04 肝肺风寒证(7候)

五、Z05 肺肾风寒证(6候)

六、Z15 胆胃风寒证(3候)

七、Z16 肝胃风寒证(3候)


L02、风热证类(5证51候)

一、Z01 肺卫风热证(11候)

二、Z12 肺胃风热证(22候)

三、Z15 胆胃风热证(7候)

四、Z04 肝肺风热证(7候)

五、Z10 心肝风热证(4候)


L03、风阳证类(4证24候)

一、Z20 肝胆风阳证(6候)

二、Z10 心肝风阳证(8候)

三、Z21 肝肾风阳证(6候)

四、Z11 心肾风阳证(4候)


L04、虚风证类(3证18候)

一、Z21 肝肾虚风证(6候)

二、Z18 肝脾虚风证(8候)

三、Z19 脾肾虚风证(4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