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益氣湯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種痘新書》卷九:補中益氣湯

組 成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升麻、柴胡、炙草。
用 法 [br]熱甚則以升麻為君,加前胡;有咳嗽,加陳皮、桔梗、半夏、南星、炒芩。
主 治 痘後感冒風寒,發熱,聲重鼻塞,惡寒惡風。
摘 錄 《種痘新書》卷九

《幼幼集成》卷六:補中益氣湯

組 成 人參、炙甘草、漂白朮、廣陳皮、小枳實、杭青皮、南木香、六神曲、老麥芽、炙黃耆。
用 法 生薑、大棗為引,水煎服。
主 治 小兒痘後久已無熱,因傷食發熱。
摘 錄 《幼幼集成》卷六

《幼幼集成》卷六:補中益氣湯

組 成 人參、漂白朮、北柴胡、綠升麻、廣陳皮、上薄桂、當歸身、南木香、炙甘草。
用 法 生薑、大棗為引,水煎服。[br]虛甚者,加熟附子。
主 治 痘後脾虛,寒熱似瘧,非真瘧。
摘 錄 《幼幼集成》卷六

《幼科金針》卷下:補中益氣湯

組 成 人參1錢,白朮1錢,當歸1錢,陳皮1錢,甘草5分,黃耆1錢5分,升麻5分,柴胡5分。
用 法 加地榆1錢同煎,用芝麻油蘸紙點火燒荊芥穗灰,研末,調和前藥溫服。
主 治 大人腸風,及痔瘡出血不止者。
摘 錄 《幼科金針》卷下

《一盤珠》卷三:補中益氣湯

組 成 黃耆3錢,當歸3錢,白朮3錢,廣陳皮3錢,川升麻8分,人參6分,柴胡6分,甘草6分,桂枝、防風、木通、木瓜。
用 法 方中桂枝、防風、木通、木瓜用量原缺。
主 治 升清降濁。主體虛冒風發腫。
摘 錄 《一盤珠》卷三

《杏苑生春》卷三:補中益氣湯

組 成 黃耆4錢,甘草(炙)5分,白朮1錢,人參3錢,升麻2分,柴胡5分,陳皮8分,黃柏6分,當歸1錢,生薑3片。
用 法 上(口父)咀。用水煎熟,食前溫服。
主 治 傷寒、時疫愈後,勞役復熱,自汗倦怠。
摘 錄 《杏苑生春》卷三

《外科正宗》卷一:補中益氣湯

組 成 黃耆1錢5分,甘草(炙)1錢,人參1錢,當歸1錢,白朮1錢,升麻3分,柴胡3分,陳皮3分,麥門冬6分,五味子(炒)5分。
用 法 水2鍾,加生薑3片,大棗2枚,煎1鍾,空心熱服。
主 治 瘡瘍元氣不足,四肢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飲食失節,或勞倦身熱,脈洪大而無力,或頭痛而惡寒,或聲高而喘,身熱而煩。
摘 錄 《外科正宗》卷一

《胎產指南》卷七:補中益氣湯

異 名 補中利水湯
組 成 人參2錢,白朮2錢,茯苓1錢,白芍1錢,陳皮2分,木瓜8分,木通4分,紫蘇4分,蒼朮4分,厚朴4分,大腹皮4分。
用 法 補中利水湯(《胎產心法》卷下)。[br]大便不通,加肉蓯蓉1錢,麻仁1錢。
主 治 健脾利水。主產後水腫。
摘 錄 《胎產指南》卷七

《嵩屋尊生》卷八:補中益氣湯

組 成 黃耆1錢,人參1錢,白朮1錢,當歸1錢,炙草5分,陳皮5分,升麻3分,柴胡3分,麻黃根1錢,浮麥1錢。
用 法 [br]尺脈虛大,加黃柏、知母、熟地;夾風邪,加掛枝5分,白芍1錢。
主 治 內傷氣虛自汗。
摘 錄 《嵩屋尊生》卷八

《普濟方》卷二十四引《內外傷辨》:補中益氣湯

組 成 黃耆半錢,人參(去蘆)3錢,甘草半錢,紅花1分,白芍藥3分(秋冬之月未有,只用白朮3分,代之),葛根半錢,當歸身2分(酒洗,焙乾),橘皮(不去白)2-3分,升麻2-3分,柴胡6分或3分,黃柏(酒洗,去皮)1-2分,黃芩2-3分,生甘草梢3分。
用 法 上(口父)咀,作1服。水2盞,量氣弱氣盛加減水盞大小,去滓,食遠稍熱服,傷重者不2服。[br]病勞復熱甚者,黃耆用1錢;如覺胸中熱者,去黃柏;如覺胸中不熱者,去生甘草梢;腹中痛,加白芍藥半分、甘草3分;惡寒冷痛,加去皮中桂1-2分(即桂心);惡熱喜寒而痛者,於已加白芍藥、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黃芩1-2分,治時熱也;如天涼時惡熱而痛,於已加白芍藥、甘草、黃芩中,更少加桂1分;如腹痛在天氣寒冷時,則去芍藥,以其味酸而寒故也,別加熱藥用之;天氣寒時腹痛,加益智仁2-3分,或加半夏半錢、生薑3片,忌用芍藥;頭痛加蔓荊子2分,痛甚加川芎2分,頂痛、腦痛更加蔽本根3分或半錢,若頭痛更加細辛2分;臍中痛者,加蒸熟地黃半錢,不止,更加肉桂(去皮)2-3分;胸中氣滯,加蓮花、青皮1分;身間疼痛,若覺身重者濕,加去桂五苓散1分,風濕相搏,一身盡疼,加羌活半錢、防風半錢、升麻1錢、柴胡半錢、藁本根半錢,蒼朮勿用;大便秘澀,加當歸1錢,閉澀不大便,煎正藥,或先用調玄明粉半錢1錢;久病咳嗽者,去人參,冬月加不去書麻黃半錢,如春寒者亦加,涼亦加,如春月天溫,加佛耳、甘草3分、款冬花1分,勿加麻黃;若初病之人痰嗽,不去人參,久病肺中優火者,去人參;夏月得病,加五味子(去子)7-8個、去心麥門冬1-2分;如舌上白滑苔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夏月更加人參2分,五味子、麥門冬各等分,病人能食,心下痞,加黃連1分,如不能食,心下痞,勿加黃連,依方服;脅下痛或脅下縮急,加柴胡3分,甚者加半錢。
主 治 補元氣,瀉心火。主飲食勞倦所傷,氣高身熱,煩喘短氣,鼻息不調,嗜臥睏倦少言,皆為熱傷元氣耗神。其初肌膚間必大熱燥悶,心煩而渴,久後則不渴,頭痛大作,四肢疼痛,表虛不任風寒,目不欲開。
方論選錄 黃耆、人參、甘草,除燥熱、解肌熱之聖藥,當歸身以和血脈,橘皮導滯氣,得甘藥能益元氣,若獨用瀉脾,升麻引胃氣上升而復其位,柴胡引清氣,行少陽之氣上升。
摘 錄 《普濟方》卷二十四引《內外傷辨》

《片玉痘疹》卷十二:補中益氣湯

組 成 人參、黃耆、甘草(炙)、柴胡(炙)、白朮、升麻、陳皮、桂枝、當歸、木香。
用 法 水煎服。[br]虛甚者,加熟附子。
主 治 痘收之後,脾胃虛弱,寒熱往來似瘧,不分早晚者。
摘 錄 《片玉痘疹》卷十二

《片玉痘疹》卷六:補中益氣湯

組 成 人參、黃耆、白朮、炙草、官桂、歸身、陳皮。
用 法 水煎服。[br]病甚者,加熟附子。
主 治 脾胃虛弱,痘瘡發熱,手足反冷者。
摘 錄 《片玉痘疹》卷六

《內外傷辨》卷中:補中益氣湯

異 名 醫王湯
組 成 黃耆1錢,甘草(炙)5分,人參(去蘆)3分,升麻3分,柴胡3分,橘皮3分,當歸身(酒洗)3分,白朮3分。
用 法 醫王湯(《傷寒論今釋》卷七引《方函口訣》)。①《小兒痘疹》有生薑、大棗。②本方改為丸劑,名「補中益氣丸」(見《中藥成方配本》蘇州方);本方改為片劑,名「補中益氣片」(見《天津市中成藥規範》)。[br]手捫之肌表熱,服補中益氣湯1-2服後,若再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皆血澀不足,加當歸身5分或1錢;如精神短少,加人參5分,五味子20個;頭痛,加蔓荊子3分,痛甚,加川芎5分;頂痛腦痛,加藁本5分,細辛3分;如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5分,生薑3分;耳鳴,目黃,頰頷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1錢,防風、藁本各7分,甘草5分,通其經血,加黃芩、黃連各3分,消其腫,人參5分,黃耆7分,益元氣而瀉火邪,另作1服與之;嗌痛頷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甘草各3分,桔梗7分;口乾咽干者,加葛根5分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如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25個,麥門冬(去心)5分;如冬月咳嗽,加不去根節麻黃5分,秋涼亦加;如春月天溫,只加佛耳草、款冬花各5分;若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滯,加青皮、木香各3分,陳皮5分;如冬月,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各5分;如夏月,少加黃芩、黃連各5分;如秋月,加檳榔、草豆蔻、白豆蔻、縮砂各5分;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草豆蔻可也;心下痞、夯悶者,加芍藥、黃連各1錢;如痞腹脹,加枳實、木香、縮砂仁各3分,厚朴7分,如天寒,少加乾薑或中桂;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黃連各1錢;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薑、陳皮各1錢;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5分、枳實3分;脈緩有痰而病,加半夏、黃連各1錢;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5分,柴胡7分,甘草3分;腹中痛者,加白芍藥5分,甘草3分;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5分;如夏月腹中痛,不惡寒,不惡熱者,加黃芩、甘草各5分,芍藥1錢,以治時熱;腹痛在寒涼時,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3分,甚則5分,甘草3分,臍下痛者,加真熟地黃5分,如不已,乃大寒,加肉桂5分,如臥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宜太陽經所加之藥,更添柴胡5分,如淋,加澤瀉5分;大便秘澀,加當歸1錢,大黃(酒洗,煨)5分或1錢;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1口,調玄明粉5分或1錢,大便行則止;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5分,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己5分;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朮、人參、澤瀉、白朮、茯苓、五味子各5分。
主 治 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主脾胃氣虛,發熱,自汗出,渴喜溫飲,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白光)白,大便稀溏,脈洪而虛,舌質淡,苔薄白。或氣虛下陷,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久瘧等,以及清陽下陷諸證。
宜 忌 下元虛者禁用。
方論選錄 1.《內外傷辨》:夫脾胃虛者,因飲食勞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氣受邪,須用黃耆最多,人參、甘草次之。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以益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損傷元氣;上喘氣短,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須炙甘草之甘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白朮若甘溫,除胃中熱,利腰臍間血;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耆、人參、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能補衛氣之散解,而實其表也,又緩帶脈之縮急,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清氣上升;氣亂於胸中,為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助諸辛甘為用。[br]2.《醫方集解》:此足太陰、陽明藥也。肺者氣之本,黃耆補肺固表為君;脾者肺之本,人參、甘草補脾益氣和中,瀉火為臣;白朮燥濕強脾,當歸和血養陰為佐;升麻以昇陽明清氣,柴胡以升少陽清氣,陽升則萬物生,清升則濁陰降,加陳皮者,以通利其氣;生薑辛溫,大棗甘溫,用以和營衛,開腠理,致津液,諸虛不足,先建其中。[br]3.《法律》:東垣所論飲食勞倦,內傷元氣,則胃脘之陽不能升舉,並心肺之氣,陷入於中焦,而用補中益氣治之。方中佐以柴胡、升麻二味,一從左旋,一從右旋,旋轉於胃之左右,升舉其上焦所陷之氣,非自腹中而升舉之也。其清氣下入腹中,久為飧泄,並可多用升、柴,從腹中而升舉之矣。若陽氣未必陷下,反升舉其陰氣,干犯陽位,為變豈小哉。更有陰氣素慣上干清陽,而胸中之肉隆聳為(月真),胸間之氣漫散為脹者,而誤施此法,天翻地覆,九道皆塞,有瀕於死而坐困耳。
摘 錄 《內外傷辨》卷中

《梅氏驗方新編》卷六:補中益氣湯

組 成 黃耆2兩,人參1錢,炙草8分,半夏1兩,炒白芍5錢,獨活5錢,防風5錢,炒白朮3錢,茯苓3錢,澤瀉3錢,柴胡3錢,連翹2錢,羌活1錢半。
用 法 加生薑3片、大棗2枚,水煎服。
主 治 損傷後氣虛感邪,膿出不止,瘡口白肉突出者。
摘 錄 《梅氏驗方新編》卷六

《活幼心法》卷四:補中益氣湯

組 成 人參8分,蜜炙黃耆1錢,白朮8分,當歸身8分,柴胡4分,升麻4分,川芎4分,炙甘草5分,陳皮4分,生薑1片。
用 法 水煎,溫服。[br]渴者,加麥門冬1錢,五味子9粒。
主 治 痘疹漿足回水,至結痴還元數日,發熱稍緩,頭熱面不甚熱,手心腳心熱,手背腳背不熱,精神睏倦,大小便利者,為虛熱。
摘 錄 《活幼心法》卷四

《萬病回春》卷七:補中益氣湯

組 成 當歸1錢,黃耆1錢,人參5分,白朮8分,柴胡1錢,升麻1錢,干葛1錢,甘草5分。
制 法 上銼。
用 法 加生薑1片,水煎服。
主 治 痘瘡結痴而誤犯風寒,惡寒發熱者。
摘 錄 《萬病回春》卷七

《喉科種福》卷四:補中益氣湯

組 成 牛蒡子1錢半,元參3錢,蜜耆3錢,白朮1錢半(蜜炒),廣陳皮1錢半,當歸1錢半,甘草1錢,麥冬3錢半,苦桔梗1錢,紅棗1枚,生薑3片,柴胡2錢(酒炒),升麻8分(酒炒)。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慢喉風,平素體虛,更兼暴怒,或過食五辛而生,或憂思太過而成。其發緩,其色淡,其腫微,咽干,舌滑而白,大便自利,脈細而微,唇如礬色,午前痛者。
摘 錄 《喉科種福》卷四

《傅青主女科·產後編》卷下:補中益氣湯

組 成 人參5分,當歸5分,白朮5分,白茯苓1錢,川芎4分,白芍4分,蘿蔔子4分,木香3分。
主 治 產後中風,氣不足,微滿,誤服耗氣藥而脹者。
摘 錄 《傅青主女科·產後編》卷下

《痘疹全書》卷下:補中益氣湯

組 成 人參、白朮、黃耆、陳皮、甘草、青皮、枳實、木香、神曲(炒)、黃連、麥芽。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痘靨之後,因內傷飲食,腹飽悶不喜食,脈弦滑者。
摘 錄 《痘疹全書》卷下

《丹溪心法》卷三:補中益氣湯

組 成 黃耆1錢半,人參1錢,甘草(炙)1錢,當歸身(酒洗,焙乾)半錢,柴胡半錢,陳皮半錢,白朮半錢,升麻3分,葛根半錢。
用 法 上作1服。水煎,午前稍熱服。[br]嗽者,黃耆用半錢,並去人參,不渴者,去葛根;頭痛,加蔓荊子3分,痛甚,加川芎5分;頂痛、腦痛者,加藁本5分,細辛3分;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厥陰頭痛,加半夏半錢或1錢,生薑3片;耳鳴目黃,頰頷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面赤,脈洪大者,加羌活1錢,防風7分,甘草3分,藁本5分,通其經血,加黃芩、黃連各3分,消其腫;咽痛頷腫,脈洪大,面赤,加黃芩3分,桔梗7分,甘草3分;口乾、咽干或渴者,加葛根5分,升胃氣上行以潤之;心下痞,瞀悶者,加芍藥、黃連各1錢;如痞腹脹,加枳實3分,厚朴7分,木香、砂仁各3分;如天寒,加乾薑;腹中痛,加白芍藥(炒)半錢,炙甘草3分;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即桂心)半錢;夏月腹中痛,不惡寒,不惡熱者,加黃芩5分,芍藥1錢、甘草5分,以治時熱;臍下痛者,加真熟地黃半錢;如胸中滯氣,加蓮花、青皮1-2分,壅滯可用,氣促少氣者去之;如身體疼痛,乃風濕相搏,加羌活半錢,防風半錢,升麻1錢,柴胡半錢,藁本根半錢,蒼朮1錢,如病去,勿再服;若大便秘澀,加當歸梢1錢;若久病痰嗽者,去人參,冬月加不去節麻黃,秋涼亦加不去根節麻黃,春月天溫,只加佛耳草3分,款花1分,勿加麻黃;若初病之人,雖痰嗽,不去人參,久病肺中伏火者,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長夏濕土,客邪大旺,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濕熱大勝,主食不消,故食減不知谷味,則加曲以消之,加五味子、麥門冬,助人參瀉火,益肺氣,助秋損也,在3伏中為聖藥;脅下急或痛,俱加柴胡、甘草、人參;多唾或唾白沫,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或胃當心痛,加草仁3分;疲甚之人,參、耆、術有用至1-2兩者。
主 治 補元氣,瀉火邪。主內傷,喜怒過度,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勞役所傷,以致中氣不足,陰火獨旺,上乘陽分,榮衛失守,氣高而喘,身熱而煩,短氣上逆,鼻息不調,怠情嗜臥,四肢睏倦不收,無氣以動,亦無氣以言。
方論選錄 黃耆、人參、甘草,除燥熱、肌熱之聖藥,當歸身以和血脈,柴胡引清氣行少陽之氣上升,陳皮導滯氣,又能同諸甘藥益元氣,獨用瀉脾,升麻引胃氣上騰,而復其本位。
摘 錄 《丹溪心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