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附暖宮丸
《中國藥典》:艾附暖宮丸
組 成 | 艾葉(炭)120g 香附(醋制)240g 吳茱萸(制)80g 肉桂20g 當歸120g 川芎80g 白芍(酒炒)80g 地黃40g 黃芪(蜜炙)80g 續斷60g |
制 法 | 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10~130g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
性 狀 | 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味甘而後苦、辛。 |
用 法 | 口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
主 治 | 理氣補血,暖宮調經。用於子宮虛寒,月經不調,經來腹痛,腰酸帶下。 |
規 格 | 大蜜丸每丸重9g |
貯 藏 | 密封。 |
摘 錄 | 《中國藥典》 |
《直指附遺》卷二十六:艾附暖宮丸
組 成 | 艾葉(大葉者,去枝梗)3兩,香附(去毛)6兩(俱要合時采者,用醋5升,以瓦罐煮1晝夜,搗爛為餅,慢火焙乾),吳茱萸(去枝梗)2兩,大川芎(雀胎者)2兩,白芍藥(用酒炒)2兩,黃耆(取黃色、白色軟者)2兩,川椒(酒洗)3兩,續斷(去蘆)1兩5錢,生地黃(生用)1兩(酒洗,焙乾),官桂5錢。 |
制 法 | 上為細末,上好米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50-70丸,食前淡醋湯送下。 |
主 治 | 溫暖子宮,調經止痛。主婦人子宮虛冷,帶下白淫,面色萎黃,四肢酸痛,倦怠無力,飲食減少,經脈不調,血無顏色,肚腹時痛,久無子息。 |
宜 忌 | 戒惱怒、生冷。 |
摘 錄 | 《直指附遺》卷二十六 |
《仁齋直指附遺》卷二十六:艾附暖宮丸
組 成 | 艾葉(大葉者,去枝、梗)90克 香附子(去毛)180克(俱要合時采者,用醋1升,以石罐煮一晝夜,搗爛為餅,慢火焙乾)吳茱萸(去枝、梗)大川芎(雀腦者)白芍藥(酒炒)黃耆(取黃色、白色軟者)各60克 當歸(酒洗)90克 續斷(去蘆)45克 生地黃30克(酒洗,焙乾)官桂1.5克 |
制 法 | 共為細末,米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50~70丸,空腹時用淡醋湯送下。 |
主 治 | 溫經暖官,養血安胎。婦人子宮虛冷,帶下白濁,面色萎黃,四肢疼痛,倦怠無力,飲食減少,月經不調,血無顏色,肚腹時痛,久無子息。(不孕) |
宜 忌 | 服藥期間,忌惱怒、生冷。 |
摘 錄 | 《仁齋直指附遺》卷二十六 |
《女科切要》卷二:艾附暖宮丸
組 成 | 艾葉、香附(四制)、玄胡、熟地、甘草。 |
制 法 |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80丸,米湯送下。 |
主 治 | 血癖;子宮虛寒,經水不調,小腹時痛,赤白帶下。 |
摘 錄 | 《女科切要》卷二 |
《萬病回春》卷六:艾附暖宮丸
組 成 | 南香附米1斤(4兩醋浸,4兩湯浸,4兩童便浸,4兩酒浸,各浸1宿,焙乾),北艾葉(焙乾,搗爛,去灰,醋浸,炒)4兩,當歸1兩,川芎1兩,白芍(酒炒)1兩,熟地黃(薑汁炒)1兩,玄胡索子(炒)2兩,甘草(生用)8錢。 |
制 法 |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70-80丸,空心米湯送下;酒亦可。 |
主 治 | 婦人子宮虛寒,經水不調,小腹時痛,赤白帶下。 |
摘 錄 | 《萬病回春》卷六 |
《古今醫鑒》卷十一:艾附暖宮丸
組 成 | 南香附子(去毛淨)1斤(分4制:酒浸4兩,醋浸4兩,鹽湯浸4兩,童便浸4兩,3日焙乾,為細末),北艾葉(溫水洗淨、焙乾,研爛,篩去灰,醋浸,炒干)2兩,當歸(酒洗)2兩,川芎2兩,白芍(酒洗)2兩,熟地2兩。 |
制 法 |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80丸,淡醋湯送下。 |
主 治 | 理氣補血,調經種子。主婦人百病;婦人經水不調,臨行作痛,子宮虛冷,不能孕育。 |
方論選錄 | 1.《醫林纂要》:四物以榮肝血,艾、附以暖子宮,醋以斂之,使不妄行。要以溫養子珠,而為生物之本。[br]2.《成方便讀》:凡婦人調經一法,首先理氣,以氣順則血亦順也。夫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難於生育,溫則易於成孕。故方中以香附理氣分,艾葉暖子宮,合四物而用,宜乎可治以上諸證也。 |
摘 錄 | 《古今醫鑒》卷十一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