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煎丸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方出《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名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艾煎丸

異 名 千金丸
組 成 三月生艾1束(搗取汁,銅器中煎如漆,密封之),大黃6銖,黃連6銖,凝水石6銖,栝樓根6銖,苦參6銖,亭藶6銖。
制 法 上為末,以艾煎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千金丸(《普濟方》卷一九六)。[br]有熱,加苦參;渴,加栝樓;小便澀,加葶藶;小便多,加凝水石;小便白,加黃連;大便難,加大黃,所加並倍之。
主 治 風疸,小便或黃或白,灑灑寒熱,好臥不欲動;舉身皆黃,其脈陽浮陰弱。
摘 錄 方出《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名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中藏經·附錄》:艾煎丸

組 成 威靈仙1兩,良姜1兩,金毛狗脊1兩(去黃毛),熟艾2兩(糯米糊和,曬乾為末;一法用米醋熬,焙乾,亦可為末),赤芍藥1兩,附子半兩。
制 法 上為末,以藥一半同醋煮麵糊和餘一半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10丸,食前空心溫酒下。
主 治 婦人經水不止。
摘 錄 《中藏經·附錄》

《銀海精微》卷上:艾煎丸

組 成 好艾葉(醋蒸,焙乾)、薄荷、當歸、地骨皮、晚蠶沙、糯米、秦艽、黃柏、桔梗、綿黃耆。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用 法 每服15丸,食後桑白皮湯送下,或薄荷湯送下。
主 治 去肺與大腸經天廓之邪熱。主眵淚粘濃出而不絕。
摘 錄 《銀海精微》卷上

《楊氏家藏方》卷十五:艾煎丸

組 成 艾葉(米醋浸1宿,炒焦)1兩,陳橘皮(去白)1兩,高良姜(挫,炒)1兩,乾薑(炒)1兩,赤芍藥1兩,白芍藥1兩,吳茱萸(湯洗7遍,炒)1兩,蓬莪朮(煨,切)1兩,龍骨1兩,牡蠣(煅)1兩。
制 法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丸,空心、食前煎艾葉湯送下。
主 治 婦人血海虛冷,月候過多,崩漏帶下,腹脅(疒丂)痛。
摘 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五

《眼科龍木集》:艾煎丸

組 成 艾葉(醋炒)、肉蓯蓉、川牛膝(酒浸)、甘草、桑葉(向東者用)、山藥、牛膝(炒)、當歸各等分。
制 法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10丸,茶清調下。
主 治 迎風有淚。
摘 錄 《眼科龍木集》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煎丸

組 成 吳茱萸(湯泡7次,炒)1兩,當歸(去蘆,酒浸,微炒)1兩,乾薑(炮,洗)1兩,厚朴(去粗皮,姜制,炙)1兩,陳橘皮(去白)1兩,茴香(淘去沙,炒)1兩,牡蠣(煅)1兩,官桂(去粗皮)1兩,禹餘糧石(煅,米醋淬7次,別研)4兩,艾葉(米泔水浸,炒)4兩,香附子2兩(去毛,炒)。
制 法 上為細末,醋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丸,空心艾醋湯送下。
主 治 婦人虛羸,子宮久冷。
摘 錄 《魏氏家藏方》卷十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古今錄驗》:艾煎丸

組 成 白艾1束,薏苡根1把。
用 法 上藥合煮,汁成如飴。取半升1服之,使刺吐宿食。
主 治 卒食不消,欲成症積。
摘 錄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古今錄驗》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艾煎丸

組 成 人參 川芎 菖蒲各30克(節密,炒)熟艾120克(糯米飲調作餅,焙乾)食茱萸(湯洗)當歸各22克 白芍藥 熟干地黃各45克
制 法 上為末,煮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丸,酒、飲任下。
主 治 補營衛,固經脈。婦人崩漏,小腹滿痛。
摘 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三:艾煎丸

組 成 熟艾1斤(末),木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1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1兩,川椒(去目及閉合者,微炒去汗)1兩,山茱萸1兩,乾薑(炮裂,銼)1兩,柏子仁1兩,吳茱萸(湯浸7遍,焙乾,微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白朮1兩。
制 法 上藥除熟艾外,余並為末,入桃仁和研令勻,用釅醋5升,熬艾末成膏,入諸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主 治 久心痛,積年不愈,及冷氣積塊,少思飲食。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三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八:艾煎丸

組 成 食茱萸(湯洗)7錢半,當歸7錢半,熟地黃1兩半,白芍藥1兩半,石菖蒲(炒)1兩,川芎1兩,人參1兩,熟艾4兩(用糯米飲調作餅,焙)。
制 法 上為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世醫得效方》本方用法:用縮砂、香附湯送下。
主 治 常服補營衛、固經脈。主崩傷淋瀝,小腸滿痛;婦人室女經候不調,臍腹冷痛,腹常脹滿,至晚則增。
摘 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八

《普濟方》卷三四五引《衛生家寶》:艾煎丸

組 成 艾葉(去梗)1斤,乾薑半斤,當歸4兩(洗),白芍藥半斤,熟干地黃4兩(洗),附子2個(炮,去皮尖,切)。
制 法 上藥各切細,用米醋5升煮干,取出焙乾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50丸,食前酒送下。
主 治 婦人產後,血海虛弱,面無顏色,腹痛,身體倦怠。
宜 忌 忌生冷物。
摘 錄 《普濟方》卷三四五引《衛生家寶》

《普濟方》卷三二三引《蘭室秘藏》:艾煎丸

異 名 艾附丸
組 成 北艾葉2兩,大當歸2兩,香附子4兩。
制 法 上醋煮半日,焙乾為末,再用醋煮糊為丸。
用 法 艾附丸(《醫方大成》卷九引《澹寮》)。
主 治 婦人血虛氣滯,月經不調,血氣刺痛,腹脅脹滿,頭暈噁心,經閉、痛經,崩漏帶下,便血症瘕;婦人諸虛。
摘 錄 《普濟方》卷三二三引《蘭室秘藏》

《普濟方》卷三二八引《經驗良方》:艾煎丸

組 成 香附子4兩,艾葉4兩,蔓荊子2兩,神曲2兩,枳殼(去瓤)2兩,當歸2兩,茱萸1兩,蓬莪朮1兩。
制 法 上用醋1大碗,慢火煮香附、艾葉,以醋盡為度,揀去艾葉,加糯米糊捻作餅子,曬乾,同前藥為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食前米飲、醋湯任下。
主 治 婦人諸疾,腹痛,赤白帶下。
摘 錄 《普濟方》卷三二八引《經驗良方》

《雞峰普濟方》卷十六:艾煎丸

組 成 艾青5兩,乾薑2兩,附子1兩。
制 法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空心醋湯送下。
主 治 常服補血髒,解勞倦,止疼痛,消脹滿,厚肌肉。主沖任久虛,血海冷憊,臍腹疼痛,月候不勻,四肢怠墮,百節酸疼,飲食進退,下髒虛鳴,及妊娠不牢,赤白帶下,面色萎黃,口淡無味,胸膈滿悶。
摘 錄 《雞峰普濟方》卷十六

《邯鄲遺稿》卷一:艾煎丸

組 成 吳茱萸(泡淡)、當歸、熟地、白芍、石菖蒲、川芎、人參、艾葉、橘紅。
制 法 上為末,糊為丸服。
用 法 口服。[br]噁心嘔吐,加丁香、半夏、生薑。
主 治 血寒,經水過期而來,或1-2月不至,或3-4月不行。
摘 錄 《邯鄲遺稿》卷一

《是齋百一選方》卷十八:艾煎丸

組 成 伏道艾(揉去塵土,擇淨枝梗,取葉)5兩(先用大肥淮棗12兩,砂瓶內水煮爛,去核,同艾葉1處搗爛如泥,捻成薄餅子,猛火焙乾,乘熱急碾為末),大漢椒(去目、枝梗併合口者,取淨)5兩(以阿膠2兩,米醋3升,同椒於砂瓶內煮極干,取出焙燥,碾為細末),當歸(去蘆及須,酒洗)1兩,白芍藥(真白者)1兩,熟干地黃(淨洗,漉去浮者,曬乾,酒浸蒸曬,再入酒浸蒸5-7次,如糖,煎香美方可用)1兩,川芎1兩,白薇1兩,附子(大者,炮,去皮臍)1兩,卷柏(取青葉)1兩,澤蘭(去枝梗,取葉,上8味各焙乾)1兩。
制 法 上8味同為細末,與前艾葉、椒末拌勻,米醋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70丸至100丸、200丸、空心、食前艾醋湯送下。
主 治 婦人一切虛寒,胎前產後赤白帶下,或成血瘕。
摘 錄 《是齋百一選方》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