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學派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易水學派是金元時代中醫學的一個學術派別。創始人是金元時期河北易州(今河北易縣)的張元素,因張氏家居易水,因此稱為易水學派。該派以研究臟腑病機及其辨證為中心內容,以張元素著《潔古珍珠囊》、《醫學啟源》、《潔古家珍》,李東垣著《脾胃論》、《蘭室秘藏》、《內外傷辨惑論》,羅天益著《衛生寶鑑》等為代表。該派傳人及私淑者還有王好古薛己李中梓張璐趙獻可等名家。易水學派河間學派之間既有學術爭鳴又互相尊重,成為中國醫學史上的美談。

易水學派的形成

易水學派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金元時期,中國北方戰火連年,人民飽受饑饉、勞役、驚恐之苦,內傷病發生較多,為臟腑病機研究提供了臨床基礎。魏晉以來至宋代,醫學的發展一直處於經驗積累的階段,醫學風氣偏重於經驗方的收集應用,忽略了醫學理論的研究。經過一段時期臨床醫學的經驗積累,醫學理論的總結提高已勢在必行;臟腑病機的理論研究已成為當時醫學發展的客觀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張元素整理總結《內經》,《難經》,《中髒經》有關臟腑辨證的醫學理淪,吸取《千金方》,《小兒藥證直決》的臟腑辨證用藥經驗,結合其臨床實踐經驗,建立了以寒熱虛實為綱的臟腑辨證體系。在醫學發展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成為易水學派的開山。

學派傳承

元素之學,先後傳於李東垣李東垣之學傳於羅天益王好古。私淑李東垣的學者,有薛己張景岳李中梓諸家。趙獻可又私淑薛己。傳獻可的學者,有高鼓峰董廢翁呂晚村諸人。張璐薛己張景岳二家之學均有所承受。李中梓之學一傳沈朗仲,再傳馬元儀,三傳尤在涇。易水學派的師承關係,大體如此,而以張元素李東垣張景岳薛己李中梓趙獻可六大家最著名。張元素在《靈樞》、《素問》、《中藏經》的臟腑辨證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證實踐,以臟腑的寒熱虛實論點來分析疾病的發生與演變,探討臟腑的虛實病機,在當時的諸醫學家中是最有成就的。在制方遣藥方面,又發明性味歸經和引經報使之說,實不愧為一代宗師。李東垣創立「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論點,以脾胃為元氣之所出,相火為元氣之賊,「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因而發明昇陽瀉火和甘溫除熱的用藥法度,後世稱之為補土派先導者。張景岳理論上屬醫經學派,臨床則信服張元素李東垣之學,倡「陽非有餘,陰常不足」論,制左歸丸右歸丸左歸飲右歸飲諸名方,而為陰陽兩補之巨匠。薛己為明代一大臨床家,學術思想淵源於張元素李東垣,同時又遙承王冰錢乙之說,而重視腎中水火,因而臨床多脾腎並重;李中梓重視先後二天,既酷似東垣,又酷似景岳。趙獻可雖私淑薛己,而對腎命水火說,獨具匠心,提出「兩腎各一寸五分之間」為命門,並對六味丸、八味丸大加闡發,廣泛應用,以腎命概括脾胃,但又與薛己的學術思想略異。王好古師事李東垣,而於陽虛的三陰證獨有發揮。易水學派還特別留心於精氣虛損一面,尤以脾腎虛損最為突出。其臨證治療,多偏於溫補,故時人稱之為溫補學派

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