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汤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医方简义》卷三:和胃汤

组 成 神曲2钱,山楂2钱,麦芽2钱,茯苓2钱,厚朴(姜制)1钱5分,姜半夏1钱半,制香附1钱半,丁香5分,菔子(炒)5分。
用 法 加竹茹1丸(姜汁炒),水煎,加檀香3分冲入而服。
主 治 食厥症,气化迟难。
摘 录 《医方简义》卷三

《嵩崖尊生全书》卷十四:和胃汤

组 成 白术1钱,陈皮1钱,半夏(油炒黄)1钱,茯苓1钱,藿香1钱,当归8分,白芍8分,砂仁4分,竹茹4分,甘草4分,紫苏8分。
用 法 加生姜,水煎服。[br]弱人,加人参6分。
主 治 妊娠恶呕。
摘 录 《嵩崖尊生全书》卷十四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和胃汤

组 成 人参2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茅根1两,甘草(炙)半两,竹茹3分,半夏(汤洗7遍,焙)1两,木通(锉)3分。
制 法 上为粗末。
用 法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劈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
主 治 食饮不下,呕逆清水,面目虚肿。
摘 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普济方》卷二〇八:和胃汤

组 成 升麻半钱,柴胡半钱,当归身2钱,草豆蔻半钱,半夏3分,干姜7分,甘草7分,红消7分,黄耆半钱。
用 法 上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去滓稍热服,两饭间饮之。
主 治 泄痢。
摘 录 《普济方》卷二〇八

《临证医案医方》:和胃汤

组 成 谷芽15g,麦芽15g,神曲9g,焦鸡内金9g,焦山楂9g,陈皮9g,枳壳6g,苏梗6g,桔梗6g,莱菔子9g,佩兰9g,藿香6g,甘油6g。
主 治 和胃理气,增进饮食。主慢性胃炎(饮食积滞型)。食欲不振,纳食不佳,脘腹胀满,舌苔白厚,脉沉弦。
方论选录 方中谷芽消米积,麦芽消面积,山楂消肉积,神曲发酵助消化,焦鸡内金化食磨积,陈皮、枳壳、桔梗、苏梗调理中焦气机,莱菔子消食降气,佩兰、藿香芳香开胃,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和胃理气,增进饮食之功。
摘 录 《临证医案医方》

《医宗金鉴》卷五十二:和胃汤

组 成 陈皮、半夏(姜制)、缩砂仁(研)、苍术(炒)、厚朴(姜炒)、藿香叶、香附(炒)、甘草(炙)、山楂、神曲(炒)。
用 法 引用生姜,水煎服。先用三棱丸止其吐,后服此方。
主 治 和胃化滞。主小儿饮食无节,过食油腻、面食等物,壅塞中脘,以致伤食吐,肚腹胀热,恶食口臭,频吐酸粘,眼胞虚浮,身体潮热。
摘 录 《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济阳纲目》卷四十一引朱丹溪方:和胃汤

组 成 人参3钱,白术1钱半,陈皮1钱,芍药5分,干葛3分,归身5分,红花、豆大、甘草(炙)2钱。
用 法 上作1帖。送下保和丸25丸,龙荟丸15丸。???
主 治 补胃气,滋养阴血。主积聚痞块。
摘 录 《济阳纲目》卷四十一引朱丹溪方

《罗氏会约医镜》卷七:和胃汤

组 成 陈皮1钱,半夏1钱半,茯苓2钱,甘草1钱,苍术2钱,乌药8分,香附8分,厚朴(姜炒)1钱,苏梗7分。
用 法 水煎,热服。以指探喉取吐,再服再吐。
主 治 霍乱初起,胀痛呕吐,邪壅于上者。
摘 录 《罗氏会约医镜》卷七

《古今医彻》卷二:和胃汤

组 成 人参1钱半,黄连6分(土炒),当归1钱,黄芩7分(土炒),白芍药1钱(酒炒),茯神1钱,石菖蒲5分,神曲7分,半夏7分,枳实(麸炒)4分,红花3分,苏子1钱5分。
用 法 用陈壁土研细,搅入长流水,澄清后煎药,入姜计、白蜜少许,童便1-2匙,和服。
主 治 噎膈。
摘 录 《古今医彻》卷二

《妇科玉尺》卷四:和胃汤

组 成 丁香、半夏、枳实、白蔻仁、麦芽、川芎、当归、白芍、地黄、生姜、大枣。
用 法 《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用法:清水煎服。
主 治 产后干呕。
摘 录 《妇科玉尺》卷四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和胃汤

组 成 二陈汤加丁香、藿香、炮姜、麦芽。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初生小儿呕吐。
摘 录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