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附湯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治痘全書》卷十四:參附湯

組 成 人參、附子、羌活、防風、麻黃。
用 法 加蔥,水煎服。
主 治 痘後發癇,手足麻木無汗者。
摘 錄 《治痘全書》卷十四

《嬰童類萃》卷上:參附湯

組 成 大附子1錢,人參1錢,丁香5粒。
用 法 加生薑5片,水煎服。
主 治 元氣虛脫,將成慢驚。
摘 錄 《嬰童類萃》卷上

《醫方類聚》卷一五〇引《濟生續方》:參附湯

異 名 附參湯、轉厥安產湯
組 成 人參半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
用 法 附參湯(《古今醫統大全》卷二十二)、轉厥安產湯(《葉氏女科》卷三)。
主 治 大補元氣。回陽、益氣,固脫。主元氣大虧,陽氣暴脫,汗出厥逆,喘促脈微。
方論選錄 1.《醫略六書》:附子補真陽之虛,人參扶元氣之弱,姜、棗調和營衛,領參、附以補真陽之不足而衛外為固也。水煎溫服,使真陽內充,則衛氣自密而津液無漏洩之虞,何致厥冷不暖,自汗不止哉?2.《醫宗金鑒》:起居不慎則傷腎,腎傷則先天氣虛矣。飲食不節則傷脾,脾傷則後天氣虛矣。補後天之氣無如人參,補先天之氣無如附子,此參附湯之所由立也。二髒虛之微甚,參附量為君主。二藥相須,用之得當,則能瞬息化氣於烏有之鄉,頃刻生陽於命門之內,方之最神捷者也。[br]3.《古今醫徹》: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健脈以益其元,佐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4.《血證論》:人之元氣,生於腎而出於肺,肺陰不能制節,腎陽不能歸根,則為喘脫之證,用附子入腎以補陽氣之根,用人參入肺以濟出氣之主,二藥相濟,大補元氣,氣為水之陽,水即氣之陰,人參是補氣之陰,附子是補水之陽,知此,則知一切補氣之法。
摘 錄 《醫方類聚》卷一五〇引《濟生續方》

《胎產心法》卷下:參附湯

組 成 人參2-3錢,當歸(酒浸)2-3錢,肉桂8分或1錢,黃耆(蜜炙)1錢5分,白朮(土炒)1錢5分,熟地2錢,制附子4分或6分,炙草4分。
主 治 產後類似中風,痙痓及語澀,口噤不語,筋攣瘈瘲。
摘 錄 《胎產心法》卷下

《普濟方》卷二二五引《醫學切問》:參附湯

組 成 川當歸1兩,川芎1兩,北防風1兩,北芍藥1兩,陳皮1兩,白桂1兩,大附子1兩,黃耆1兩(鹽水炙),人參半兩,丁香半兩,益智仁半兩,白姜半兩,宿砂半兩,白豆蔻(焙)半兩,肉豆蔻(煨)半兩,北五味子半兩,南木香4錢,沉香3錢,甘草3錢。
制 法 上為粗末。
用 法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1個,煎8分,空心服。[br]棗子脹氣,虛滿者去之;膽虛不得眠,加酸棗仁;虛勞咳嗽痰多,加半夏、神曲、杏仁、北細辛、紫菀、款冬花;久嗽不愈咯血者,煎地黃汁調鍾乳粉,下黑錫丹;氣壅,加紫蘇葉;腹脹,加萆薢、澄茄;夜多小便,加茴香、益智,煎鹽湯服;心熱小便澀,加茯苓;口乾,加五味子;嘔者,加藿香;冷氣脹痛,加茱萸、良姜。
主 治 補氣養血,調和五臟,溫暖脾元,進美飲食。主男子、婦人諸虛百損,恍惚健忘,神昏氣短,頭暈目眩,咳嗽多痰,氣不升降,夜多盜汗,虛勞咯血,遺精白濁,腸鳴泄瀉。
摘 錄 《普濟方》卷二二五引《醫學切問》

《萬病回春》卷四:參附湯

組 成 參耆湯加附子。
主 治 年老之人,虛寒遺溺者。
摘 錄 《萬病回春》卷四

《伏陰論》卷上:參附湯

組 成 人參3錢,制附子3錢,刀豆子2錢(煅存性,研為末)。
用 法 水3杯,煎參、附至1杯,去滓,調刀豆子末頓服。
主 治 峻補脾腎,收攝真陽。主伏陰病吐利後,頭汗出,微端,呃聲連連者。
方論選錄 補先天無如附子,補後天無如人參,此脾腎兩補之方也;刀豆子溫中下氣,利腸胃,益腎陽,以之佐參、附理脾和胃,納氣歸元,則頭汗自收,微喘自定,呃逆自止。用木者,蓋取急治之意耳。
摘 錄 《伏陰論》卷上

《世醫得效方》卷六:參附湯

組 成 人參、綿附(炮,去皮臍)、肉豆蔻(微火煨裂)。
制 法 上銼散。
用 法 每服2錢,水1盞半,加生薑7片,大棗2個煎,食前服。
主 治 蠱疰痢。
摘 錄 《世醫得效方》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