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八:二聖丸
組 成 |
大蛤蟆一枚,端午日捕,眼赤者佳,臭黃二兩,為末 |
制 法 |
上淨取卻蛤蟆肚腸,然後滿腹著臭黃末,以紙裹,上以泥封,令干更泥,如此可三遍,待泥干,即於大火中燒令煙盡,搗羅為末,用粟米飯為丸,如粟米大。 |
用 法 |
兒一歲,以粥飲送下一丸。服藥後,以生熟水浴兒,拭乾,以青衣覆之,令睡良久,有蟲出即效。 |
主 治 |
小兒丁奚,腹脹乾瘦,毛髮焦黃。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八 |
《證類本草》卷十二引《經驗方》:二聖丸
組 成 |
乾漆一兩,為末,濕漆一兩 |
制 法 |
先將濕漆入銚子內,熬如一食飯間已來,住火,與乾漆末一處拌和為丸,如半皂子大。 |
用 法 |
每服一丸;溫酒吞下,不拘時候。如小腸,膀胱氣痛,牙關緊急,但斡開牙關,溫酒化一丸,灌下必安。 |
主 治 |
婦人不曾生育,血氣臟腑疼痛不可忍,及治丈夫病小腸氣撮痛者。 |
宜 忌 |
怕漆人不可服。 |
摘 錄 |
《證類本草》卷十二引《經驗方》 |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二聖丸
組 成 |
干蠍炒,一兩半,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一兩 |
制 法 |
上為末,以清酒、童便各一盞,熬成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十五丸,食前溫酒送下,一日三次。 |
主 治 |
脾勞羸瘦,臍腹㽲痛。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二聖丸
組 成 |
川黃連去須、黃柏去粗皮,各一兩 |
制 法 |
上為細末,將藥末入豬膽內,湯煮熟,為丸,如綠豆大。 |
用 法 |
每服二三十丸,米飲送下。量兒大小加減,頻服無時。 |
主 治 |
主小兒臟腑或好或瀉,久不愈,羸瘦成疳。 |
摘 錄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
《小兒病源》卷三:二聖丸
組 成 |
石亭脂如臘塊者,一兩,黑附子炮,去皮,半兩 |
制 法 |
上為末,飯為丸,如黃米大。 |
用 法 |
周歲兒,每服十丸,空心乳汁送下。候一個時久得吃乳。 |
主 治 |
小兒腹脹,足冷,面冷,或腹中氣響而足冷,或水瀉而足冷,或渴而足冷,或糞青足冷,或頭溫足冷,或脈沉微而足冷。 |
宜 忌 |
《普濟方》:急風足冷者不用。 |
摘 錄 |
《小兒病源》卷三 |
《御藥院方》卷九:二聖丸
組 成 |
川烏頭生用,半兩,蒼朮去皮,一兩 |
制 法 |
上為細末,醋調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用七丸,食前鹽湯送下。 |
主 治 |
牙齒動搖疼痛。 |
宜 忌 |
忌熱物少時。 |
摘 錄 |
《御藥院方》卷九 |
{{方劑|方名=《醫方類聚》卷二十四引《吳氏集驗方》:二聖丸|組成=大川烏五兩,生,去臍尖皮,五靈脂五兩|製法=上為末,入[[龍腦、麝香,多為妙,同研令細,滴水為丸,如彈子大。|用法=空心服一丸,先以生薑自然汁研化,次以溫酒調服,每日二次。|主治=癱瘓風,手足嚲曳,口服喎斜,言語謇澀,步履不正。|摘錄=《醫方類聚》卷二十四引《吳氏集驗方》}}
《活幼心書》卷下:二聖丸
組 成 |
檳榔一兩,巴豆十五粒,去殼膜,內存油 |
制 法 |
將檳榔銼曬為末,巴豆碎切,在乳缽內杵極細,入檳榔末,同再杵勻,麵糊為丸,如綠豆大。 |
用 法 |
每服七十七丸至九十九丸,五更初空心用溫茶清送下,只投一服。見蟲下盡,進以稀粥自安。 |
功 用 |
消谷逐水,下氣去風。 |
主 治 |
腹內諸蟲。 |
摘 錄 |
《活幼心書》卷下 |
《普濟方》卷三八〇引《德生堂方》:二聖丸
《本草綱目》卷十七引《集簡方》:二聖丸
組 成 |
雞骨恆山、雞心檳榔各一兩,生研,鯪鯉甲煨焦,一兩半 |
制 法 |
上為末,糯粉糊為丸,如綠豆大,黃丹為衣。 |
用 法 |
每服三五十丸,臥時冷酒送下,五更再服。 |
主 治 |
諸瘧,不拘遠近、大小。 |
摘 錄 |
《本草綱目》卷十七引《集簡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