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方剂

方剂,简称方,就是治病的药方。方,指医方。《隋书.经籍志》:“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剂,古作齐,指调剂。《汉书.艺文志》:“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药方。

方剂释义

考 “” 之义,既有医方、药方、处方的含义,如 “譬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行” (《论衡·定贤》);又有规定、规矩的意义,如“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周礼·考工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萎上》)。“”,古文通 ‘齐’,有整齐、整合、排列之义,也体现了一定的规定性和有序性;同时,“剂” 还有调配、调和之意,《礼记·少仪》说:“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郑玄注:“齐,谓食羹酱饮有齐和者也", 《后汉书·刘梁传》也说:“和如羹焉,酸苦以剂其味。”可见,方指药方、处方,剂指调配、调和,“方剂” 的原义是指以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合成方。《汉书·艺文志》最早对方剂的含义进行了阐述,认为:“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因此,方剂决不是简单的药物拼凑或堆砌,也并非任何一张处方都可以被称为符合要求的方剂。

方剂历史

  • 方剂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已经发现了药物。最初只是用单味药治病,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认识到几味药配合治病比单味药疗效好,于是便逐渐形成了方剂。在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它是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从字义和内容分析,其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该书共分五十二题,每题为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少则一二方,多则二十余方,现存医方283个(估计原数应在300以上)。其内容虽然比较粗糙,部分药名后世未见,而且没有方名,但却展示了方剂的雏形。
  •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虽载方只有13首,但在剂型上已有汤、丸、散、膏、丹、酒之分,并总结出有关辨证、治则、治法、组方原则、组方体例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后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前者载方113首,后者载方262首,去其重复,该书共收载方剂314首。其中绝大多数方剂组织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对方剂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晋唐时期,医学有很大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方书。东晋葛洪收集价廉、易得、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编成《肘后备急方》,便于临时急用。唐代孙思邈集唐以前医药文献,结合个人经验,编撰《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前者成书于公元652年,载方5000余首,后者成书于公元 682年;载方、论、法 2900余首,林亿赞其“辨论精博,囊括众家,高出于前辈”。其后,王焘取数十年搜集视为“秘密枢要”的医方,编著《外台秘要》,该书成于公元752年,载方6000余首,保存了《深师》、《集验》、《小品方》等众多方书的部分内容,是研究唐以前方剂的重要文献。
  • 宋代由翰林医官院组织编著的《太平圣惠方》,共100卷,载方16834首。该书首详诊脉辨阴阳虚实法,次叙处方用药的法则,然后按类分叙各科病证,随列诸方,主治详明,是一部临床实用的方书。《圣济总录》是继《太平圣惠方》之后的又一巨著,全书200卷,载方近20000首,系征集当时民间及医家所献验方和“内府”所藏秘方汇编而成,概有内。外、妇、儿、五官、针灸、正骨各科,内容极其丰富,是方剂文献的又一次总结。《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方范本,初刊只载方297首,后经多次重修,增补到788首。所收录的方剂都是“天下高手医,各以得效秘方进,下太医局试验”,而后颁行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其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是宋代以来著名的方书之一。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严用和的《济生方》等,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后世方剂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 金元时期,由于刘、张、李、朱四大医家的出现,产生了不同流派的学术争鸣,刘完素善用寒凉,著《宣明论方》;张从正擅长攻下,著《儒门事亲》;李杲长于补土,著《脾胃论》;朱震亨力倡滋阴,著《丹溪心法》等。这些著作对方剂都有各自的创新和发挥。
  • 明清时期,方剂又有很大发展,明·朱肃编纂的《普济方》,刊于公元1406年,载方61739首,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也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大的一部方书。清代,温病学派的崛起,又创立了许多治疗温病的有效方剂,其代表著作如余霖的《疫疹一得》,吴瑭的《温病条辨》,杨璿的《伤寒温疫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等,均丰富了方剂的内容。
  • 在方论方面,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虽只分析了《伤寒论》中的20首方剂,但却开了后世方论之先河,把方剂学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后,元·赵以德撰《金匮方论衍义》,明·许宏的《金镜内台方议》,吴昆的《医方考》,清·罗美的《古今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等,都从各个方面对有关方剂做了证治机理与配伍意义的阐发,使方剂学成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
  •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众多医家研制了不少新的有效方剂,对民间单方、验方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和整理,编写出系统的方剂学教材和专著,其中1993年出版的、由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广搜博采,古今合壁,辑秦汉以来一直到1986年的医学文献中有方名的方剂共96500余首,堪称当今方剂之大成。方剂的剂型亦有很大发展,新的中成药日益增多,特别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对一些方剂做了临床与实验研究,这些都为方剂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

方剂与治法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方剂是祖国医学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法、方、药是辨证论治的全部过程。中医治病首先是“辨证”,即根据疾病所表现的证候,分析、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等,然后才能“论治”。“论治”就是在辨证清楚的基础上,对该病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在治法的指导下选用适宜的药物组成方剂。方剂组成后,它的功用必须而且一定是与治法相一致的。概括起来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方剂的功用与该病的治法是同一的。例如,一个感冒病人,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而紧。医师经过辨证,确定为外感风寒表实证,决定以辛温发汗,宣肺平喘之法治疗,从而选用麻黄汤。麻黄汤是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的,具有辛温发汗,宣肺平喘的功用,主治上述风寒感冒,无汗而喘之证。如此,方剂的功用与治法相同,治法与病证相符,则能邪去正复,药到病除。否则,治法与辨证不一,用方与治法相悖,或辨证不清,治法不详,方剂不当,非但失去了辨证论治的意义,而且必然是治疗无效,甚至使病情恶化。因此,辨证、治法、方剂三者必须紧密结合,任何一环发生舛错,则一切枉然。

常用治法

  • 早在《内经》中就记载有许多治法及其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又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德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的记载等。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又总结出若干具体治法,诸如“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可发开,宜麻黄汤”,“当和胃气,宜调胃承气汤”,“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当温之,宜四逆辈”等。其后,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又制定了许多治法,以治疗复杂多变的各种疾病。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将“八法” 的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 汗法 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这就是汗法的主要理论依据。凡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者,均可用汗法治疗。由于其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有辛温、辛凉的区别,以及汗法与补法、下法、消法、清法、温法等其他治法的结合运用。
  2. 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隔、胃院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这就是吐法的主要理论依据。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院,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均可使用吐法治之。但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均应慎用。
  3. 下法 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泄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这就是下法的主要理论依据。凡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均可用下法治之。由于积滞有寒热,正气有盛衰,邪气有夹杂,故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以及与汗法、消法、补法、清法、温法等的配合运用。
  4. 和法 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伤寒论》中尚有和营卫、和胃气,及“消息和解其外”等,亦都属于和法的范畴。戴天章又广其义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何廉臣又增加了“苦辛分消”、“平其复遗”、“调其气血”,使和法的范围逐渐扩大。常用的有和解少阳、开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
  5. 清法 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这就是清法的主要理论依据。凡是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证,均可用清法治之。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热人营血,气血俱热,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因而清法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之别。热证最易伤阴,大热又能耗气,所以清热剂中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此时切不可纯用苦寒泻火之法,苦能化燥伤阴,服之热反不退。此即王冰所谓:“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根据病情之虚实,邪气之兼夹,清法又常与汗法、下法、温法、消法、补法配合应用。
  6. 温法 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清者温之”,这就是温法的主要理论依据。凡脏腑间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均可用温法治之。由于寒邪所在部位不同,寒邪与阳虚的程度不同,因而温法中又有温中散寒、温暖肝肾、回阳救逆之区分。其他尚有温肺化痰、温胃降逆、温肾纳气、温中行气、温血活血、温阳止血、温里解表等,这又是温法与汗法、下法、消法、补法的配合运用。
  7. 消法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的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这就是消法的主要理论依据。凡是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症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等,均可用消法治之。法与下法虽皆治有形之实邪,但两者有所不同。下法是对于病势急迫,形证俱实,必须急下,并且可以从下窍而出的情况下使用。消法则是对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渐积而成,病势较缓,且多虚实夹杂,必须渐消缓散而不能急于排除的病情而设。但两者亦可配合使用,并依据病情之寒热,与温法、清法合用,若涉正虚者,又需与补法配合应用。
  8. 补法 是通过补养的方法,恢复人体正气的一种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损者益之”,这就是补法的主要理论依据。凡是各种虚证,均可用补法治之。由于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脏腑虚损之分,所以补法有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以及补心、补肝、补肺、补脾、补肾、滋补肝肾、补脾养心等。若正虚感受外邪,肺虚停饮,脾虚停湿、宿食,气虚留瘀等,则补法又需与汗法、消法合用。此外,尚有峻补、缓补、温补、清补以及“虚则补其母”等法。
  • 上述八种治法,适应了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证候。但病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独一种治法所能奏效。常须数种方法配合运用,才能无遗邪,无失正,照顾全面。上面提到的汗法与补法、下法、消法、清法、温法并用;下法与汗法、消法、补法、清法、温法并用;清法与汗法、下法、温法、消法、补法配合应用等等,均是临床常用的数法合用的治法。数法合用有主次之分,一法为主,多法配合,多法之中,又有轻有重。所以虽为八法,但配合之后变化多端。正如《医学心悟》中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因此,临证处方,能够针对具体病证,灵活运用八法,使之切合病情,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方剂的组成

  •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成方。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通过合理的配伍,增强或改变其原有的功用,调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减缓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使各具特性的药物发挥综合作用,所谓“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即是此意。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说:“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气血,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人人肠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以相辅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所以说,方剂是运用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比较完整的组方理论,现将方剂的组方原则和组成变化分述如下。

组方原则

  • 组方原则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又说:“君一巨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金代张元素则明确说:“力大者为君”(《本草纲目》)。并在《医学启源·用药各定分两》中更具体地指出:“为君最多,臣次之,佐使又次之,药之于证,所主停者,则各等分也。”元代李杲在《脾胃论》中再次申明:“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彻邪除病矣。”明代张介宾进一步解释说:“主病者,对证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两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者谓之臣,味数稍多,而分两稍轻,所以匡君之不造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人,而分两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根据历代医家的论述,现归纳分析如下。
    • 君药 是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 臣药 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的药物。二是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 佐药 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 使药 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综上所述,除君药外,臣、佐、使都各具两种以上涵义。在每首方剂中不一定每种意义的臣、佐、使药都具备,也不一定每味药只任一职。如病情比较单纯,用一二味药即可奏效,或君臣药无毒烈之性,便不须加用佐药。主病药物能至病所,则不必再加引经的使药。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苏沈良方》曾说:"主病者,专在一物,其他则节给相为用。"若病情比较复杂,亦可用至二味,但君药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而且互相牵制,影响疗效。正如陶弘景所说:"若多君少臣,多臣少佐,则药力不周也。" 臣药可多于君药,佐药常常多于臣药,而使药则一二味足矣。总之,每一方剂的药味多少,以及臣、佐、使是否齐备,全视病情与治法的需要,并与所选药物的功用、药性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理解君、臣、佐、使的涵义及其具体运用,现以麻黄汤为例分析如下。

  •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等症。其病机是风寒外束,卫闭营郁,毛窍闭塞,肺气失宣,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法。方用麻黄三两(9g)、桂枝二两(6g)、杏仁七十个(6g)、甘草一两(3g)。根据药物性能及用量分析,其药力最大的为麻黄,依次为桂枝、杏仁、甘草。其君、臣、佐、使与方义分析见下表。
           --麻黄--君,辛温,发汗散风寒,兼宣肺平喘。
           --桂枝--臣,辛甘温,解肌发表,透达营卫,助麻黄发汗。与麻黄合用,可使风寒去,营卫和。
   麻黄汤--
           --杏仁--佐,宣利肺气,配合麻黄宣肺散邪,利肺平喘。可使邪气去,肺气和。
           --炙甘草--使,甘温,调和诸药,并可延缓药力,以防麻、桂之发汗太过。
   通过以上对麻黄汤的大略分析,可知组成一首方剂,首先是依据辨证、治法的需要,选

定恰当的药物,井酌定用量,明确君、臣、佐、使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配伍关系,发挥其综 合作用,制约其不利因素,使之用药适宜,配伍严谨,主次分明,恰合病情,无实实,无虚 虚,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组成变化

  •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临证组方时在遵循君、臣、佐、使

的原则下,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与季节、气候,以及生活习惯等,组成一 首精当的方剂。在选用成方时,亦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予以灵活化裁,加减运用,做到 "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但药物加减,用量多寡,剂型更换都会使其功用发生不同变化,这一 点必须十分重视。

  1. 药味增减变化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因此,方

剂中药味的增减,必然使方剂的功效发生变化。药味增减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佐使药的 加减,因为佐使药在方中的药力较小,不致于引起功效的根本改变,所以这种加减是在主证 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些药进行增减,以适应一些次要兼证的需要。另一种是臣药的加减。这 种加减改变了方剂的配伍关系,会使方剂的功效发生根本变化。如三拗汤,即麻黄汤去桂 枝。此方仍以麻黄为君,但无桂枝的配合,则发汗力弱,且配以杏仁为臣,其功专主宣肺散 寒,止咳平喘,是一首治疗风寒犯肺咳喘的基础方。再如麻黄加术汤,即麻黄汤原方加人白 术四两(12g),此方白术亦为臣药,形成一君二臣的格局。麻黄、桂枝发散风寒,白术祛 湿,组成发汗祛风寒湿邪之方,是治疗痹让初起的主要方剂。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三拗汤与麻黄加术汤虽均以麻黄汤为基础,但由于臣药的增

减,其主要药的配伍关系发生了变化,所以其功用与主治则截然不同。

  1. 药量增减变化 药量是标识药力的。方剂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药物的用量各不

相同,其药力则有大小之分,配伍关系则有君臣佐使之变,从而其功用、主治则各有所异。 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虽均由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但小承气汤以大黄四两为君, 积实三枚为臣,厚朴二两为佐,其功用则为攻下热结,主治阳明里热结实证的潮热、谵语, 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沉数。而厚朴三物汤则以厚朴八两为君,枳实五枚为 臣,大黄四两为住使,其功用为行气消满,主治气滞腹满,大便不通。前者行气以助攻下, 病机是因热结而浊气不行;后者是泻下以助行气,病机是因气郁而大便不下(见表1)。再 如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三方均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药组 成。但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方中桂枝为君,芍药为 臣,生姜、大枣为佐,甘草为使,功用为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而桂 枝加挂汤则桂枝用至五两,余药用量与桂枝汤相同,虽君臣佐使未变,但由于桂枝用量偏 重,其药性偏温,功用则为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主治太阳病误用烧针,发汗过多而致的奔 豚;桂枝加芍药汤则芍药用至六两,其余各药用量不变,如此则芍药为君,桂枝为臣,其功 用为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主治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之腹痛(见表2)。

                              表1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的鉴别

方剂名称 药物、用量与配伍 功用 主治病证 备注 君 臣 佐 使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 枳实三枚 厚朴二两 攻下热结 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舌苔老黄,脉沉数 大黄直入阳明不再加使药 厚朴三物汤 厚朴八两 枳实五枚 大黄四两 行气通便 气滞腹满胀痛,大便不通,身无热,脉弦

                          表2  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的鉴别

方剂名称 药物、用量与配伍 功用 主治病证 备注

                君        臣         佐                  使   

桂枝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甘草二两 解肌发汗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 服后取微汗

桂枝加桂汤 桂枝五两 芍药五两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甘草二两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太阳病烧针发汗所致的奔豚

桂枝加芍药汤 芍药六两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甘草二两 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之腹痛

    由此可见,方剂中的用量是很重要的,不能认为只要药物选得适宜,就可以达到预期治

疗目的,若用量失宜则药亦无功。所以方剂必须有用量,无量则是“有药无方”,无量则不 能说明其确切的功用、主治。

   3 剂型更换变化 方剂的剂型各有特点,同一方剂,尽管用药、用量完全相同,但剂

型不同,其作用亦异。但这种差异只是药力大小与峻缓的区别,在主治病情上有轻重缓急之 分而已。如抵当汤与抵当丸,两方基本相同,前者用汤剂,主治下焦蓄血之重证,其人发狂 或如狂,少腹鞭满,小便自利;后者用丸剂,主治下焦蓄血之轻证,只见身热,少腹满,小 便自利(表3)。又如理中丸与人参汤,两方组成、用量完全相同,前者共为细末,炼蜜为 丸如鸡子黄大,治中焦虚寒,院腹疼痛,自利不渴,或病后喜唾;后者为汤剂,主治中上二 焦虚寒之胸痹,症见心胸痞闷,气从胁下上逆抢心。前者虚寒较轻,病势较缓,取丸以缓 治;后者虚寒较重,病势较重,取汤以速治(表4)。

                                   表3 抵当汤与抵当丸的鉴别

方剂名称 组成药物 主治病证 备注

        水蛭    虻虫    大黄     桃仁

抵当汤 三十条 三十只 三两 二十个 身热,少腹鞭满,小便自利,发狂或如狂 煎汤分三服 抵当丸 二十条 二十只 三两 二十五个 身热,少腹满(不鞭),小便自利,无狂 捣丸分四服

                                   表4 理中丸与人参汤的鉴别

方剂名称 组成药物 主治病证 备注

       人参   干姜   白术   炙甘草

理中丸 三两 三两 三两 三两 中焦虚寒,脘腹疼痛,自利不渴,病后喜唾 密丸如鸡子黄大,服一丸 人参汤 三两 三两 三两 三两 中上二焦虚寒,心胸痞闷,气从胁下上逆抡心 煎汤分三次服

   从以上三种变化形式可以看出,方剂的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都会对其功用产生不同影响,特别

是主要药的更易与药量的增减,会改变其君、臣的配伍关系,从而改变了作用部位和药物性能,因而其功用与 主治则迥然有别。

方剂的分类

  •  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采用体现方剂功效和主治病证的统一的综合分类法将方剂分为以下19个基本类型。


方剂的剂型

  • 剂型,就是中医药方剂的制剂形式。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例如片剂、汤剂、气雾剂、丸剂、散剂、膏剂等。剂型是集体名词,一般是指制剂的类别,剂型中的任何一个具体品种,例如片剂中的元胡止痛片、丸剂中的香砂六君子丸等叫做制剂。古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剂型。现代在保留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又采用新的制作方法,研制出各种新剂型。这些剂型从给药途径来分,大致有外用剂型,内服剂型;从剂型形态来分,有液体剂型:汤剂、酒剂、酊剂、露剂、糖浆剂、口服液以及各类注射剂等;固体剂型:丸剂、散记、丹剂、条剂、线剂、胶囊剂、冲剂等;半固体剂型:膏药、软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