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首頁 | 《傷寒論》 | |
◀上一篇 | 漢·張仲景 | 下一篇▶ |
辨發汗吐下後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證,前三陰三陽篇中,悉具載之。
此以下諸方,於隨卷本證下雖已有,緣止以加減言之,未甚明白,似於覽者檢閱未便,今復校勘,備列於後:
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方
葛根(四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桂枝(二兩,去皮)麻黃(三兩,去節)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復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加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余依前法。
桂枝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術附湯方,附於此方內,去桂枝,加白朮四兩,依前法。
桂枝去芍藥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去芍藥,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去芍藥,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各一兩,去節)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生薑(一兩六銖,切)杏仁(十六個,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大棗(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白虎加人參湯方
於白虎湯方內,加人參三兩,余依白虎湯法。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去桂枝,加茯苓、白朮各三兩,余依前法煎服。小便利則愈。
已上九方,病證並在第二卷內。
葛根加半夏湯方
於葛根湯方內,加入半夏半升,余依葛根湯法。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
於第二卷桂枝湯方內,更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余依桂枝湯法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
於梔子豉湯方內,加入甘草二兩,余依前法。得吐,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
於梔子豉湯方內,加生薑五兩,余依前法。得吐,止後服。
柴胡加芒硝湯方
於小柴胡湯方內,加芒硝六兩,余依前法。服不解,更服。
桂枝加桂湯方
於第二卷桂枝湯方內,更加桂二兩,共五兩,余依前法。
已上六方,病證並在第三卷內。
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去皮)黃芩人參(各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生薑(一兩半,切)柴胡(四兩)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黃芩(三兩)乾薑(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於黃芩湯方內,加半夏半升,生薑一兩半,余依黃芩湯法服。
已上五方,病證並在第四卷內。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大黃(一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加芍藥湯方
於第二卷桂枝湯方內,更加芍藥三兩,隨前共六兩,余依桂枝湯法。
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當歸(二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桂枝(三兩,去皮)細辛(三兩)生薑(半斤,切)大棗(二十五枚,擘)吳茱萸(二升)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已上三方,病證並在第六卷內。
四逆加人參湯方
於四逆湯方內,加人參一兩,余依四逆湯法服。
四逆加豬膽汁湯方
於四逆湯方內,加入豬膽汁半合,余依前法服;如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已上二方,病證並在第七卷內。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