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益母丸
《中國藥典》:八珍益母丸
組 成 | 益母草200g 黨參50g 白朮(炒)50g 茯苓50g 甘草25g 當歸100g 白芍(酒炒)50g 川芎50g 熟地黃100g |
制 法 | 以上九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40~50g 加適量的水泛丸,乾燥;製成水蜜丸;或加煉蜜 120~140g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
性 狀 | 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氣,味甜而微苦。 |
用 法 |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
主 治 | 補氣血,調月經。用於婦女氣血兩虛,體弱無力,月經不調。 |
規 格 | 大蜜丸每丸重9g |
貯 藏 | 密封。 |
摘 錄 | 《中國藥典》 |
《古今醫統大全》卷八十四:八珍益母丸
組 成 | 益母草4兩(不見鐵器,只用上半截帶葉者),人參(去蘆)1兩,白朮(土炒)1兩,茯苓(去皮)1兩,炙甘草(去皮)5錢,當歸(酒洗)2兩,川芎1兩,白芍藥(醋炒)1兩,熟地黃(酒洗)2兩。 |
制 法 | 上為末,蜂蜜為丸,如彈子大。 |
用 法 | 方中除益母草外,用量原缺,據《景岳全書》補。[br]脾胃虛寒者,加砂仁1兩(薑汁炒);腹中脹悶者,加山楂1兩(淨肉,飯上蒸)多郁者,加香附子1兩(童便制)。 |
主 治 | 補氣血,調月經。主婦人氣血兩虛,脾胃並弱,飲食少思,四肢無力,月經違期,或先期而至,或腰疼腹脹緩而不至,或愆期不收,或斷或續,或赤白帶下,身作寒熱,久不受孕。 |
摘 錄 | 《古今醫統大全》卷八十四 |
《攝生秘剖》卷三:八珍益母丸
組 成 | 當歸(酒洗)、川芎(微炒)、白芍藥(炒)、懷熟地、人參、白朮(土炒)、白茯苓、炙甘草、香附(分4份,鹽、醋、酒、童便各制聽用)、阿膠(切碎,蛤粉炒珠)、益母膏。 |
制 法 | 上藥分兩隨證加減,各制為末,入益母膏,加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3錢,空心白滾湯送下。 |
主 治 | 行氣,養血,調經,種子。主胎前、產後諸虛百損,月事不調,子宮虛寒,久不受孕。 |
摘 錄 | 《攝生秘剖》卷三 |
《墨寶齋集驗方》卷上:八珍益母丸
組 成 | 益母草(上截)1斤(不見鐵),人參1兩,懷熟地4兩(酒煮),白茯苓3兩,當歸身4兩(酒洗),川芎2兩,廣木香1兩,砂仁2兩(炒),生甘草2兩,白朮4兩(飯上蒸),白芍藥2兩(醋炒)。 |
制 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100丸,空心蜜湯送下;或酒亦好。 |
主 治 | 調經種子。主 |
摘 錄 | 《墨寶齋集驗方》卷上 |
《古今醫統》卷八十四:八珍益母丸
組 成 | 益母草120克(不見鐵器,只用上半截帶葉者)人參(去蘆)白朮(土炒)茯苓(去皮)炙甘草(去皮)當歸(酒洗)川芎 白芍藥(醋炒)熟地黃(酒洗) |
制 法 | 藥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
用 法 | 每服1丸,空腹時用蜜湯送下。 |
主 治 | 氣血兩虛,脾胃並弱,飲食少思,四肢無力,月經不調,或腰痛腹脹,或斷或續,或赤白帶下,身作寒熱,及體虛無子。 脾胃虛寒者,加砂仁30克(薑汁抄);腹中脹悶者,加山楂30克(淨內,飯上蒸熟);素常多郁者,加香附子30克(童便制)。 |
摘 錄 | 《古今醫統》卷八十四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