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茯苓湯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於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7 由 鹿野耕云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方出《肘後備急方》卷二,名見《外台秘要》卷二:半夏茯苓湯

組 成 半夏3兩(洗),秫米1斗,茯苓4兩。
用 法 以千里流水1石,揚之萬遍,澄取2斗半,合煮諸藥得5升,分5服。
主 治 大病癒後,虛煩不得眠,腹中疼痛,懊憹。
摘 錄 方出《肘後備急方》卷二,名見《外台秘要》卷二

《葉氏女科》卷二:半夏茯苓湯

組 成 白朮(蜜炙)1錢,半夏(湯泡,炒黃)1錢,陳皮1錢,砂仁1錢(炒),茯苓2錢5分,炙甘草5分,生薑3片,大棗2個,烏梅1個。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妊娠惡阻,痰涎壅滯。
摘 錄 《葉氏女科》卷二

《外台秘要》卷七引《小品方》:半夏茯苓湯

組 成 半夏5兩(洗),生薑5兩,茯苓3兩,旋覆花1兩,陳橘皮2兩,人參2兩,桔梗2兩,芍藥2兩,甘草(炙)2兩,桂心1兩。
制 法 上切。
用 法 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br]欲得利者,加大黃;須微調者,用干地黃;病有先時喜水下者,加白朮3兩,除旋覆花;若大便不調,宜加大黃及干地黃,並用3兩。
主 治 胸膈心腹中痰水冷氣,心下汪洋,嘈煩,或水鳴多唾,口清水自出,脅肋急脹,痛不欲食,其脈喜沉弦細遲。
宜 忌 忌羊肉、餳、酢物、生蔥、豬肉、海藻、菘菜。
摘 錄 《外台秘要》卷七引《小品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半夏茯苓湯

組 成 旋覆花、陳皮(去瓤.麩炒)、桔梗、白芍藥、人參、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半兩;熟干地黃(酒浸)、赤茯苓(去皮),各三分;半夏(湯洗十遍.切.焙)一兩二分。
制 法 上為粗末。
用 法 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生薑四片,同煎至八分,去渣,稍熱服,食前服。次服茯苓圓,即痰水消除,便能食。
主 治 治妊娠惡阻,心中憒悶,頭目眩運,四肢怠隋,百節煩疼,胸膈痰逆,嘔吐噁心,嫌聞食氣,好咸酸,多臥少起,全不進食。
摘 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聖濟總錄》卷四十二:半夏茯苓湯

組 成 半夏(湯洗7遍去滑,焙乾)3兩,赤茯苓(去黑皮)3兩,麥門冬(去心,焙)3兩,酸棗仁桂(去粗皮)2兩,黃芩(去黑心)2兩,遠志(去心)2兩,人參2兩,甘草(炙,銼)1兩半。
制 法 上為粗末。
用 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秫米1匙頭許,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 治 謀慮不決,膽氣上溢,虛熱口苦,神思不爽。
摘 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二

《傷寒大白》卷三:半夏茯苓湯

組 成 熟半夏、白茯苓。
主 治 頭汗,中焦閉塞,則周身不能敷布,但頭有汗。
摘 錄 《傷寒大白》卷三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半夏茯苓湯

異 名 半夏散、半夏湯
組 成 半夏30銖,茯苓18銖,干地黃18銖,橘皮12銖,細辛12銖,人參12銖,芍藥12銖,旋覆花12銖,芎藭12銖,桔梗12銖,甘草12銖,生薑30銖。
用 法 半夏散(《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五)、半夏湯(《聖濟總錄》卷一五四)。①方中桔梗,《醫心方》卷二十二引《產經》作「澤瀉」。《聖濟總錄》有大棗。②本方方名,《玉機微義》引作「茯苓半夏湯」。[br]若病阻,積月日不得治,及服藥冷熱失候,病變客熱煩渴,口生瘡者,去橘皮、細辛,加前胡、知母各12銖;若變冷下痢者,去干地黃,入桂心12銖;若食少胃中虛,生熱,大便閉塞,小便赤少者,宜加大黃18銖,去地黃,加黃芩6銖。
主 治 妊娠阻病,心中憒悶,空煩吐逆,惡聞食氣,頭眩重,四肢百節疼煩沉重,多臥少起,惡寒汗出,疲極黃瘦。
宜 忌 忌生冷醋滑油膩、菘菜、海藻。
方論選錄 1.《醫方考》:是方半夏、生薑能開胃而醒脾;地黃、芍藥、芎藭能養陰而益血;人參、茯苓,甘草能和中而益氣;及橘皮、桔梗、旋覆、細辛皆辛甘調氣之品,可以平惡逆之氣而進飲食者也。或問半夏為妊娠所忌,奈何用之?余曰:昔人恐久用而燥陰液,故云忌爾;若有惡阻之證,則在所必用也,故孫真人方之聖者也,其養胎之劑,用半夏者蓋五方焉。[br]2.《千金方衍義》:方用人參鼓舞二陳之制,以運痰止嘔,兼旋覆、桔梗以升散結氣,芎、芍、地黃以保護榮血,用細辛者協濟芎、地以升血分經脈竅隧之邪也。倘服後煩熱下痢或二便閉塞,是必兼理客氣,其加桂心,加大黃,當效前大黃丸及後方茯苓丸之制,龐安常言桂不傷胎,且熬令黑,則專散氣而無壯火食氣之患,大黃熬黑,但能泄熱,而無苦寒傷中之慮,世俗每謂半夏辛散,胎未形成時,為之切禁。若妊娠肥盛多痰者,不去其痰,則胎不安。癯瘠多火者,不清其火,則胎不穩。時師咸謂黃芩、白朮為安胎專藥,孰知半夏、大黃、桂心有安胎妙用乎!歷觀《備急千金要方》諸方,每以大黃同姜、桂任補益之用,人參協消、黃佐克敵之功,不由《備急千金要方》之門,何以求應變之策耶?
摘 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

《金匱翼》卷五:半夏茯苓湯

組 成 半夏2錢,赤苓1錢,陳皮(去白)5分,甘草5分,黃芩5分,生薑3片。
用 法 煎作1服。
主 治 熱痰,嘔逆頭痛。
摘 錄 《金匱翼》卷五

《婦人良方》卷十二引張氏方:半夏茯苓湯

異 名 茯苓半夏湯
組 成 半夏(泡洗7次,炒黃)2兩半,陳皮2兩半,白茯苓2兩,縮砂仁1兩,甘草4兩。
用 法 茯苓半夏湯(《赤水玄珠》卷二十一)。
主 治 妊娠痰逆不思食,妊娠惡阻,惡聞食氣,胸膈痰逆,嘔吐噁心。
摘 錄 《婦人良方》卷十二引張氏方

《世醫得效方》卷十四:半夏茯苓湯

組 成 半夏(湯洗)1兩,白茯苓(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白朮1兩,丁香5錢,縮砂5錢,粉草3錢。
制 法 上銼散。
用 法 每服4錢,加生薑3片,烏梅1個,水煎,食前溫服。
主 治 產前胸中宿有痰飲,產後多致眩暈。
摘 錄 《世醫得效方》卷十四

《產育保慶》卷上:半夏茯苓湯

組 成 半夏(湯洗)3兩,茯苓1兩,熟地1兩,陳皮6錢,細辛6錢,蘇葉6錢,川芎6錢,人參6錢,芍藥6錢,桔梗6錢,甘草6錢。
用 法 上(口父)咀。每服4大錢,水2盞,加生薑7片,煎7分,去滓,空心服。[br]有客熱煩渴,口生瘡者,去陳皮、細辛,加前胡、知母;腹冷下利者,去地黃,入桂心(炒);胃中虛熱,大便秘,小便澀,加大黃1兩8錢,去地黃,加黃芩6錢。
主 治 產後眩暈,胸中宿有痰飲,阻病不除,產後多致眩暈,又血盛氣弱,氣不使血,逆而上攻。
摘 錄 《產育保慶》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