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飲子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於 2023年8月19日 (六) 23:14 由 鹿野耕云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症因脈治》卷二〇:柴胡飲子

組 成 柴胡 黃芩 廣皮 甘草 人參 當歸 大黃 白芍藥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主怒動肝火,木火刑金,咳嗽吐血者。
摘 錄 《症因脈治》卷二〇

《症因脈治》卷二:柴胡飲子

組 成 柴胡、黃芩、人參、大黃、廣皮、甘草、當歸、白芍藥。
主 治 傷熱咳嗽,面赤潮熱;肝經咳嗽,寒熱往來;內傷嗽血,怒動肝火,木火刑金。
摘 錄 《症因脈治》卷二

《症因脈治》卷二:柴胡飲子

組 成 柴胡 黃芩 廣皮 半夏 甘草 人參 大黃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主大便閉,有寒熱,元氣弱者。
摘 錄 《症因脈治》卷二

《古今醫統大全》卷八十八引《經驗方》:柴胡飲子

組 成 軟柴胡5分,紫蘇葉5分,薄荷葉5分,陳皮5分,黃芩5分,炙甘草3分,桔梗5分,芍藥5分。
制 法 上銼。
用 法 水1盞,加大棗、生薑,煎3-4分服,不拘時候。
主 治 小兒變蒸之期,有似傷寒,兩疑之間。
摘 錄 《古今醫統大全》卷八十八引《經驗方》

《宣明論方》卷四:柴胡飲子

異 名 人參柴胡飲子(《醫門法律》卷五)。
組 成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大黃 當歸 芍藥各15克
制 法 上藥為末。
用 法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3片,煎至100毫升,溫服。日三服。
主 治 主傷寒發汗不解;或中外諸邪熱,口乾煩渴;或下後熱未除,汗後勞復;或骨蒸肺痿喘嗽,婦人余疾,產後經病。
摘 錄 《宣明論方》卷四

《宣明論方》卷四:柴胡飲子

異 名 柴胡飲、人參柴胡飲子
組 成 柴胡半兩,人參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大黃半兩,當歸半兩,芍藥半兩。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柴胡飲(《校注婦人良方》卷五)、人參柴胡飲子(《證治準繩·類方》卷一)。
主 治 傷寒發汗未解,氣血已虛,寒熱往來,口乾煩渴,大便秘結,脈洪實弦數。一切肌骨蒸積熱作,蓄熱寒戰,或下後熱未愈,汗後勞復或骨蒸肺痿喘嗽,婦人余疾,產後經病。
方論選錄 《杏苑生春》:用人參、當歸、芍藥益陰血以勝陽熱,黃芩解肌熱,柴胡退蒸熱,大黃下積熱,生甘草瀉火兼和藥。
摘 錄 《宣明論方》卷四

《溫熱經解》:柴胡飲子

組 成 柴胡1錢半,酒芩1錢,防風8分,甘草8分,白芍1錢半,黑荊芥6分。
主 治 產後溫病。
摘 錄 《溫熱經解》

《太平聖惠方》卷十七:柴胡飲子

組 成 柴胡1兩半(去苗),木通1兩半(銼),赤芍藥1兩半,豉1合,石膏2兩半(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 法 上銼細和勻。
用 法 每服半兩,用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 治 熱病3日,頭痛口苦,寒熱往來。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十七

《太平聖惠方》卷十七:柴胡飲子

組 成 柴胡2兩(去苗),川升麻1兩半,赤芍藥1兩,黃芩1兩半,甘草1兩(炙微赤,銼),枳殼1兩半(麩炒微黃,去瓤),麥門冬2兩(去心),竹葉2兩,梔子仁1兩。
制 法 上銼細和勻。
用 法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加豉50粒,蔥白1莖,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 治 熱病5日,已得汗,毒氣不盡,猶乍寒乍熱,昏昏如醉,脅下牢滿,骨節疼痛,不能食下,舌本乾燥,口內生瘡。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十七

《普濟方》卷一三二:柴胡飲子

組 成 柴胡半兩,黃芩半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升麻半兩,地骨皮半兩,赤茯苓半兩,赤芍藥半兩,草龍膽半兩。
用 法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加薄荷、沙糖,同煎7分,溫服,不拘時候,小兒分作3服。
主 治 大人、小兒傷寒,餘熱不已。
摘 錄 《普濟方》卷一三二

《普濟方》卷一九九:柴胡飲子

組 成 柴胡、常山、青蒿、甘草、秦艽、人參、茯苓、枳殼(炒)、半夏(湯浸7次)各等分。
制 法 焙乾,為粗末。
用 法 每服2錢,用水1盞半,加烏梅3枚,生薑5片,煎取1盞,去滓,食後溫服,逐日1服。
主 治 嵐瘴。
摘 錄 《普濟方》卷一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