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丸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於 2023年8月19日 (六) 22:22 由 鹿野耕云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二:烏梅丸

組 成 烏梅30克(微炒)鱉甲60克(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川升麻30克 柴胡45克(去苗)甘草20克(生用)麥門冬30克(去心,焙)虎頭骨60克(塗酥,炙令黃)天靈蓋30克(塗酥,炙令黃)川大黃30克(銼碎,微炒)桃仁3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 法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
用 法 每於空腹時以粥飲下20丸。
主 治 治久瘧,往來寒熱,經年不愈,形體瘦弱;亦治勞瘧。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二

《太平聖惠方》卷十三:烏梅丸

組 成 烏梅肉22克(微炒)黃連22克(去須,微炒)當歸22克(銼,微炒)訶黎勒皮22克(煨微黃)阿膠15克(搗碎,炒令黃燥)乾薑7.5克(炮裂,銼)
制 法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以粥飲調下,不計時候。
主 治 治傷寒,下痢腹痛。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十三

《傷寒論》:烏梅丸

組 成 烏梅300枚 細辛84克 乾薑140克 黃連224克 當歸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參84克 黃柏84克
制 法 上十味,各搗篩,混合和勻;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於米飯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空腹時飲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主 治 溫髒安蛔。治蛔厥。脘腹陣痛,煩悶嘔吐,時發時止,得食則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嘔吐,脈沉細或弦緊。現用於膽道蛔蟲病。
備 注 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熱腸寒,蛔動不安所致。蛔蟲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故方中重用烏梅味酸以安蛔,配細辛、乾薑、桂枝、附子、川椒辛熱之品以溫髒驅蛔,黃連、黃柏苦寒之品以清熱下蛔;更以人參、當歸補氣養血,以顧正氣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溫髒安蛔,寒熱並治,邪正兼顧之功。
摘 錄 《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