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麻黃
《中藥大辭典》:麻黃
拼音 | má huáng |
異名 | 龍沙(《本經》),狗骨(《廣雅》),卑相、卑鹽(《別錄》)。 |
出處 | 《本經》。 |
基原 | 為麻黃科麻黃屬植物草麻黃、中麻黃和木賊麻黃的草質莖。 |
原植物 | 1. 草麻黃 Ephedra sinica Stapf,又名:華麻黃(《中國植物圖譜》)。
2. 中麻黃 E.intermedia Schrenk ex C. A. Mey.
3. 木賊麻黃 E.equisetina Bge.
|
栽培 | 生物學特性
繁殖方法
田間管理
|
採收加工 | 8~10月間割取部分綠色莖枝,或連根拔起,放通風處晾乾,或晾至六成干時,再曬乾。放置乾燥通風處,防潮防霉。干後切段供藥用。 |
藥材 | 麻黃 Herba Ephedrae
性狀
鑑別
品質標質
|
成分 | 1. 草麻黃
2. 中麻黃
3. 木賊麻黃
|
藥理 | 1.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2. 平喘祛痰、鎮咳作用
3. 發汗、利尿作用
4. 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5. 抗炎作用
6. 解熱作用
7. 對神經及神經肌肉傳遞的影響
8. 抗腫瘤抗突變作用
9. 其他作用
毒性
|
炮製 | 1. 麻黃
2. 蜜麻黃
3. 麻黃絨
4. 蜜麻黃絨
5. 炒麻黃
6. 生薑、甘草制麻黃
飲片性狀
|
藥性 |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1.《本經》:味苦,溫。 2.《吳普本草》:神農、雷公:苦,無毒。扁鵲:酸,無毒。 3.《別錄》:「微溫。 4.《藥性論》:味甘,平。 5.《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性溫,味甘辛。 6.《珍珠囊》:苦、甘。陰中之陽。人手太陰。 7.《湯液本草》:氣溫,味苦甘而苦。氣味俱薄,陽也,升也。甘熱純陽,無毒。手太陰之劑。入足太陽經,走手少陰經、陽明經藥。 8.《綱目》:微苦而辛,性熱而輕揚。 9.《本草求原》:氣溫入肝,味苦人心,輕清入肺。 10.《藥品化義》:入肺、大腸、包絡、膀胱經。 |
功用主治 | 發汗解表 ,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風寒表實證,咳嗽氣喘,風水,小便不利,風濕痹痛,肌膚不仁,風疹瘙癢,陰疽痰核。
1.《本經》:「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癃堅積聚。 2.《別錄》:「主五臟邪氣緩急,風脅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傷寒頭痛,解肌,泄邪惡氣,消赤黑斑毒。 3.《藥性論》:「治身上毒風頑痹,皮肉不仁。主壯熱,解肌發汗,溫瘧,治溫疫。 4.《日華子》:「通九竅,調血脈,開毛孔皮膚,逐風,破癥痕積聚,逐五臟邪氣,退熱,御山嵐瘴氣。」 5.《珍珠囊》:「泄衛中實,去營中寒,發太陽、少陰之汗。」 6.《滇南本草》:「治鼻竅閉塞不通、香臭不聞,肺寒咳嗽。」 7.《本草蒙筌》:「劫咳逆、痿痹。 8.《綱目》:「散赤目腫痛,水腫,風腫,產後血滯。 9.《醫林纂要》:「補肝,行水液,瀉肺,降逆氣,行徹肌表,故以為足太陽經之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5~10g;或人丸、散。外用:研末嚙鼻或研末敷。 生用發汗力強,發汗、利水用之;炙用發汗力弱,蜜炙兼能潤肺,止咳平喘多用。 |
宜忌 | 體虛自汗、盜汗及虛喘者禁服。
1.《別錄》:不可多服,令人虛。 2.《雷公炮炙論》:凡使,去節並沫,若不盡,服之令人悶。 3.《本草經集注》:「惡辛夷、石韋。」 4. 李東垣:「飲食勞倦,及雜病自汗,表虛之證用之,則脫人元氣,不可不禁」(引自《綱目》) 5.《綱目》:「凡服麻黃藥,須避風一日,不爾病復作也。」 6.《本草經疏》:「表虛自汗,陰虛盜汗;肺虛有熱,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瘡疱熱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靨;虛人傷風,氣虛發喘;陰虛火炎,以致眩暈頭痛;南方中風癱瘓,及平日陽虛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7.《藥性通考》:「吐血之人忌用,氣虛體弱之人並孕婦忌用。」 |
選方 | 1. 治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
2. 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 3. 治感冒風邪,鼻塞聲重,語言不出;或傷風傷冷,頭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悶氣短 4. 治太陽病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 5. 治咳喘上氣,喉中水雞聲者 6. 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者 7. 治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者 8. 治水氣病,皮水無汗者 9. 治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 10. 治中風手足拘攣,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者 11. 治風痹榮衛不行,四肢疼痛 12. 治傷寒,瘀熱在里,身必黃 13. 治傷寒熱出表,發黃疸 14. 治水飲內停,上凌於心,心下悸動 16. 治酒皶鼻 麻黃(燒灰)半兩,盆硝二錢半,麝香、腦子各少許。為細末,鼻內之。(《普濟方》如聖散) |
臨床報導 | 1. 治療咳嗽
2. 治療小兒腹瀉 每晚睡前取生麻黃(5~7 歲3g, 8~15歲6g, 15歲以上10g),水煎1次,去上沫頓服。一般服藥1~3次,見效,連服1個月,停藥觀察3個月,無反覆者為痊癒。治療遺尿患兒30例,全部治癒,有效率100%[3] |
各家論述 | 1.《綱目》引李東垣:「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六淫有餘之邪,客於陽分皮毛之間,腠理閉拒,營衛氣血不行,故謂之實,二藥輕清,故可去之。」
2.《湯液本草》:「夫麻黃治衛實之藥,桂枝治衛虛之藥。桂枝、麻黃雖為太陽經藥,其實榮衛藥也。肺主衛(為氣),心主榮為血,故麻黃為手太陰之劑,桂枝為手少陰之劑。故傷寒傷風而嗽者,用麻黃桂枝,即湯液之源也。」 3.《綱目》:「麻黃乃肺經專藥,故治肺病多用之。張仲景治傷寒無汗用麻黃,有汗用桂枝。歷代名醫解釋,皆隨文附會,未有究其精微者。時珍常繹思之,似有一得,與昔人所解不同雲。津液為汗,汗即血也。在營則為血,在衛則為汗。夫寒傷營,營血內澀,不能外通於衛,衛氣閉固,津液不行,故無汗發熱而憎寒。夫風傷衛,衛氣外洩,不能內護於營,營氣虛弱,津液不固,故有汗發熱而惡風。然風寒之邪,皆由皮毛而人。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衛氣,包羅一身,天之象也。是證雖屬乎太陽,而肺實受邪氣。其證時兼面赤怫鬱,咳嗽有痰,喘而胸滿諸證者,非肺病乎?蓋皮毛外閉,則邪熱內攻,而肺氣噴郁。故用麻黃、甘草同桂枝,引出營分之邪,達之肌表,佐以杏泄肺而利氣。汗後無大熱而喘者,加以石膏。朱肱《活人書》,夏至後加石膏知母,皆是泄肺火之藥。是則麻黃湯雖太陽發汗重劑,實為發散肺經火郁之藥也。」 4.《本草正》:「麻黃以輕揚之味,而兼辛溫之性,故善達肌表,走經絡,大能表散風邪,祛除寒毒。--應溫疫、瘧疾、瘴氣、山嵐,凡足三陽表實之證,必宜用之。若寒邪深入少陰、厥陰筋骨之間,非用麻黃、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則在佐使之間,或兼氣藥以助力,可得衛中之汗;或兼血藥以助液,可得營中之汗;或兼溫藥以助陽,可逐陰凝之寒毒;可兼寒藥以助陰,可解炎熱之瘟邪;此實傷寒陰瘧第一要藥 ,故仲景諸方,以此為首,實千古之獨得者也。今見後人多有畏之為毒藥而不敢用,又有謂夏月不宜用麻黃者,皆不達。雖在李氏有雲,若過發汗則汗多亡陽,若自汗表虛之人,用之則脫人元氣,是皆過用及誤用而然,若陰邪深人,則無論冬夏,皆所最宜,又何過之有?此外如手太陰之風寒咳嗽,手少陰之風熱斑疹,足少陰之風水腫脹,足厥陰之風痛、目痛,凡宜用散者,惟斯為最。然柴胡、麻黃俱為散邪要藥,但陽邪宜柴胡,陰邪宜麻黃,不可不察也。」 5.《本草通玄》:「麻黃輕可去實,為發表第一藥, 惟當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為相宜。雖發熱惡寒,苟不頭疼、身痛、拘急、脈不浮緊者,不可用也。雖可汗之症,亦當察病之重輕,人之虛實,不得多服。蓋汗乃心之液,若不可汗而誤汗,雖可汗而過汗,則心血為之動搖,或亡陽,或血溢而成壞症,可不兢兢致謹哉。」 6.《藥品化義》:「麻黃,為發表散邪之藥也,但元氣虛及勞力感寒或表虛者,斷不可用。若誤用之,自汗不止,筋惕肉胸,為亡陽症。」 7.《衷中參西錄》:「陸九芝謂:麻黃用數分,即可發汗。此以治南方之人則可,非所論於北方也。蓋南方氣曖,其人肌膚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黃不可過錢之語。北方若至塞外,氣候寒冷,其人之肌膚增厚,若更為出外勞碌,不避風霜之人,又當嚴寒之候,恆用至七八錢始得汗者。夫用藥之道,貴因時、因地、因人,活潑斟酌,以勝病為主,不可拘於成見也。」 8.《本草正義》:麻黃輕清上浮,專疏肺郁,宣洩氣機,是為治感第一要藥。雖曰解表,實為開肺;雖曰散寒,實為泄邪;風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溫熱亦無不賴之以宣通。觀於《本草經》主中風傷寒,祛邪熱氣,除寒熱之說及後人並治風熱斑疹,熱痹不仁,溫瘧嵐瘴,其旨可見。」「抑麻黃之泄肺,亦不獨疏散外來之邪也,苟為肺氣鬱窒,治節無權,即當借其輕揚以開痹著,如仲景甘草麻黃湯之治里水黃腫,《千金》麻黃醇酒湯之治表熱黃疸,後人以麻黃治水腫氣喘,小便不利諸法,雖曰皆取解表,然以開在內之閉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又凡寒邪郁肺,而鼻塞音啞;熱邪窒肺,而為濁涕鼻淵;水飲漬肺,而為面浮喘促;火氣灼肺,而為氣熱息粗以及燥火內燔,新涼外束,乾咳嗌燥等證,無不恃以為疏達肺金,保金清肅之要務,較之杏、貝苦降,桑皮、杷葉等之遏抑閉塞者,功罪大是不侔。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