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一支箭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於 2022年11月29日 (二) 13:57 由 入我相思门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中藥大辭典》:一支箭

拼音 yī zhī jiàn
異名 青藤(《分類草藥性》),蛇咬子(《四川中藥志》)。
出處 草木便方》。
基原 為瓶爾小草科瓶爾小草屬植物尖頭瓶爾小草等的帶根全草。
原植物 尖頭瓶爾小草 Ophioglossum pedunculosum Desv. 又名:有梗瓶爾小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
多年生小草本,植株高 15 ~ 25 cm。根莖短而直立,根肉質簇生。葉單一,總柄纖細,長10 ~ 20 cm;營養葉自總柄下部 6 ~ 10 cm處生出,葉片草質,卵圓形,長 3 ~ 6 cm,寬 2 ~ 2.8 cm,近基部最寬,近圓楔形,略下延,全緣,先端圓鈍或有小突尖,葉脈網狀,孢子葉自營養葉基部抽出,有 8 ~ 16 cm長的柄,高出營養葉。孢子囊穗條形,長 3 ~ 4 cm,先端有突尖。
生於海拔 1000 m左右的開闊山坡灌叢中。分布於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四川、貴州、雲南、台灣等地。
此外,同屬植物鈍頭瓶爾小草 O.petiolatum Hook. ,分布於西南及陝西、台灣等地;狹葉瓶爾小草 O.thermale Kom. ,分布於東北及河北、江蘇、江西、四川、雲南、陝西等地;心臟葉瓶爾小草 O.reticulatum L. ,分布於西南及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西、陝西、甘肅、台灣等地。以上植物的帶根全草亦可作「一支箭」入藥。
採收加工 5 ~ 7 月採挖帶根全草,曬乾或鮮用。
藥材 一支箭 Herba Ophioglossi 產於福建、 台灣、廣東、安徽江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 全體蜷縮狀。 根莖短。根細小,圓柱形,彎曲,黃棕色。葉 2 ~ 3 枚,總葉柄長 10 ~ 20 cm;營養葉展開後呈卵圓形,長 3 ~ 6 cm,寬 2 ~ 2.5 cm;先端鈍或稍急尖,基部圓楔形或闊楔形,柄長 5 ~ 10 cm,兩側有狹翅,草質,表面綠黃色,葉脈網狀。孢子囊穗條形,長 2.5 ~ 3.5 cm,先端尖,從總柄頂端生出,有 8 ~ 15 cm長的柄。質柔軟,難折斷。氣微,味淡。
成分 同屬植物鈍頭瓶爾小草根含半胱氨酸和鳥氨酸等[1]
地上部分含丙氨酸,精氨酸,二氨基丁酸,穀氨酸,賴氨酸,絲氨酸,蘇氨酸[2]
狹葉瓶爾小草含二酯酰甘油基三甲基高絲氨酸(diacylglyceryltrimethylhomoserine)[3]
藥性 微寒。歸肝經
1.《草木便方》:苦,入厥陰。
2.《分類草藥性》,味甘、平,無毒。
3.《陝西中草藥》:味甘、辛,性涼,有小毒。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祛瘀。主治癰腫瘡毒,疥瘡痔瘡,毒蛇咬傷,燒燙傷,跌打損傷,小兒疳積
1.《草木便方》:清熱毒,除風熱。治腎囊腫痛,疔腫惡毒,胸腹宿血,蛇毒。
2.《分類草藥性》:治癢子,消諸瘡毒,跌打損傷,腫毒。
3.《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清熱解毒,活血通瘀。用於濕熱毒瘡,疥瘡,跌打損傷,燒燙傷,痔瘡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鮮品搗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選方 1.治癤腫疔瘡一支箭五爪龍各適量。共搗爛外敷。(《恩施中草藥手冊》)
2.治乳癰一支箭蒲公英各適量,共搗爛外敷。(《陝西中草藥》)
3.治跌打損傷,血瘀腫痛:一支箭60g,峨參60g,大血藤60g,紅牛膝60g,泡酒。每服15g。《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
4.治小兒疳積一支箭15g,使君子9g,雞內金9g。水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