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專方(三)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於 2022年10月22日 (六) 10:18 由 入我相思门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首頁 張氏醫通
◀上一篇 ·張璐 下一篇▶

目門

磁朱丸千金

治神水寬大漸散,光采不收,及內障撥後,翳不能消,用此鎮之。

磁石能吸鐵者良硃砂

先以磁石置巨火中煅七次,每煅必淬以醋,研細水飛,澄定曬乾,取淨二兩。硃砂亦研細水飛曬乾,取淨一兩。用生神曲末三兩,與前二味和勻,更以神曲一兩,水和作餅煮浮,搜入前藥為丸,加綠豆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按:《千金》磁朱丸方,本指南之制而立,昔黃帝征蚩尤,玄女授帝指南以定方隅,法用神砂雄黃拌針入生雁脛骨空中鍛煉而成,鍛過必置磁石之上,蓋朱稟南方離火之氣,而中懷嬰奼,磁稟北方坎水之精,而外發氤氳,真匡正辟惡之靈物也。得陰陽二氣之交,所以入水不濡,戾天能飛,用以佐磁朱而制針,則最重之質,置水能浮,隨磁吸引,以為指南之準則。近世以雁脛難得,用白雄雞血硃砂雄黃,拌針入活鯉魚首,過同磁石收貯,取其准上午下子者用之,與雁脛之義不殊。凡羽禽之目,皆自下睫而交上睫,性皆升舉,所以能飛,非若毛獸之目,悉自上睫而交下睫也。吾嘗靜觀飛走升沉之理,於茲可默識矣。《千金》爰悟其旨,取磁朱之重,以鎮神水之不清,而收陰霾之障蔽。用生曲者,籍以發越丹石之性,猶雁脛鼓躍二氣之義也。噫!崇古立方之聖,莫如長沙長沙之後,唐進士一人而已。

皂莢丸

治外內一切障膜。翳嫩不宜針撥者。此丸與生熟地黃丸並進。

蛇蛻(酥炙。七條) 蟬蛻 元精石 穿山甲(炮) 當歸 白朮(生) 茯苓穀精草 木賊 白菊花 刺 皮(蛤粉炒) 龍膽草 赤芍 連翹(各兩半)豬爪(三十枚。蛤粉炒) 人參(一兩) 川芎(半兩)

共為細末。一半入牙皂十二挺。燒存性和勻。煉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一錢五分。空心食前杏仁湯送下。一半入仙靈脾(即淫羊霍)一兩。每服三錢。用豬肝三片。批開夾藥煎熟。臨臥細嚼。用原汁送下。

生熟地黃丸

治肝虛目暗。膜入冰輪。內外諸障。

生地黃(八兩) 熟地黃(十二兩) 石斛(鹽水炒) 牛膝(酒蒸。各四兩) 菊花(去蒂。六兩) 羌活 防風杏仁(湯泡。去皮尖) 枳殼(各二兩)

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以黑豆三升。炒令煙盡。淬好酒六升。每用半盞。食前送下。鹽湯亦可。或用生雞肝搗爛為丸。尤妙。 此即明目地黃丸加菊花、羌活。其間防風、杏仁、枳殼與地黃、牛膝同用者。以其久風襲入寒水之經也。若精血虧人。則當去此三味。易白蒺藜、當歸、枸杞。未為不可也。

夏枯草散

治肝虛目珠痛。至夜疼劇。

夏枯草花(一兩) 香附(童便浸。二兩) 甘草(炙。二錢)

為散。每服四錢。茶清調。日三服。或加芽茶煎服。痛久血傷。加當歸六錢。白芍四錢。生地黃一兩。黃 二兩。每服五錢。入芽茶一撮。水煎去滓服。

洗肝散(局方)

治風毒上攻。暴赤腫痛。

薄荷 當歸 羌活 防風 山梔(酒炒黑) 甘草(炙。各一兩) 大黃(酒蒸。二兩)川芎(八錢)

為散。每服三錢。沸湯調。日二三服。

酒煎散

治暴露赤眼生翳。

漢防己(酒洗) 防風 甘草(炙) 荊芥穗 當歸 赤芍藥 牛蒡子甘菊(去蒂。等分)

為散。每服五六錢。酒煎。食後溫服。

大黃當歸散

治眼壅腫。瘀血凝滯不散。攻脈見翳。

大黃(酒蒸) 黃芩(酒炒。各一兩) 紅花(三錢) 蘇木屑 當歸 梔子(酒炒) 木賊(各五錢)

為散。每服四錢。水煎。食後服。

瀉肺湯

治暴風客熱外障。白睛腫脹。

羌活 黑參 黃芩(各一錢) 地骨皮 桑白皮 大黃(酒蒸) 芒硝(各一錢)甘草(炙。八分)

水煎去滓。半飢溫服。(世本。無桑皮。多桔梗)

密蒙花散(局方)

治 淚昏暗。

密蒙花(塞鼻即嚏者真) 甘菊花(去蒂) 白蒺藜(炒。去刺) 白芍藥(局方無) 羌活石決明( ) 木賊(去節)甘草(炙。各半兩。局方。無)

為散。每服二三錢。茶清調服(準繩。無羌活)

還睛丸(局方)

治男子女人風毒上攻。眼目赤腫。怕日羞明。多饒眵淚。隱澀難開。眶癢赤痛。瞼 紅爛。瘀肉侵睛。或患暴赤眼。睛疼不可忍者。並服立效。

白朮(生) 菟絲子(酒浸。別研) 白蒺藜(炒。去刺) 木賊(去節) 羌活(去苗)青葙子(去土) 密蒙花防風(去蘆) 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白湯下。日三服。又治偏正頭風。頭目眩運。

石膏散

治頭風患眼。

生石膏(三兩) 本 白朮(生) 甘草(炙。各兩半) 白蒺藜(炒。去刺。一兩)

為散。每服四五錢。熱茶清調。空腹臨臥各一服。

通肝散

治轆轤轉關。瞼硬睛疼。風熱翳障。梔子(炒黑) 白蒺藜(炒。去刺。各一兩) 羌活(二兩) 荊芥穗 當歸 牛蒡子(炒研) 甘草(炙。各一兩二錢)

為散。每服三錢。食後竹葉湯調服。(世本。無羌活當歸。多枳殼車前)

絳雪膏(即寶監春雪膏) 治昏暗癢痛。隱澀難開。眵淚生翳。

爐甘石(四兩。銀罐內固濟。 過水飛。預將黃連一兩。當歸五錢。河水煎汁。去滓入童便半盞。將甘石丸如彈子。多刺以孔。 赤淬藥汁內。以汁盡為度。置地上一宿。去火氣。收貯待用)硼砂(研細。水調盞內。炭火緩緩燉干。取淨一錢半) 黃丹 明乳香( 存性。研) 烏賊骨(燒存性。研) 白丁香(真者。各一錢半) 麝香輕粉(各五分) 煉白蜜四兩。

先下制淨爐甘石末一兩。不住手攪。次下後七味。攪至紫金色不粘手為度。捻作挺子。每用少許。新水磨化。時時點之。忌酒、醋、蕎麥。

又方 用爐甘石一兩。 赤。以羊膽汁、青魚膽汁、荸薺汁、梨汁、人乳、白蜜等分相和。

淬之。再 再淬。汁盡為度。入冰片、麝香、青鹽、硼砂( 過) 各二分研勻。每用少許。井花水調點兩 。

石燕丹點外障諸翳。

爐甘石(四兩。用黃連一兩。歸身木賊羌活麻黃各五錢。河水二升。童便一升。同煮去滓。製法如絳雪膏。取淨一兩) 硼砂(銅杓內同水煮干) 石燕琥珀 硃砂(水飛。各取淨錢半) 鷹屎白(一錢。如無。白丁香代之) 冰片 麝香(各分半)

上為極細末。每用少許點大 。如枯澀無淚。加熊膽一分。白蜜少許。血翳。加真阿魏。黃翳。加雞內金。風熱翳。加蕤仁。熱翳。加珍珠、牛黃。冷翳。加附子尖、雄黃。老翳。倍硼砂加豬KT子。

助陽和血湯治氣血不和。痛如針刺。

黃 (生。三錢) 當歸 甘草(炙。) 防風(各一錢) 白芷 蔓荊子 升麻(各六錢)柴胡(八分)

水煎。食後服。趙以德。加赤芍藥七分。

白蒺藜散治肝腎虛熱生風。赤澀多淚。

白蒺藜(炒。去刺) 菊花 蔓荊子 草決明 甘草(炙) 連翹(等分) 青葙子(減半)

為散。每服三四錢。水煎。去滓熱服。

羌活勝濕湯治目疾。一切風熱表證。

羌活(錢半) 白朮(一錢) 川芎 枯梗 枳殼 荊芥 柴胡前胡 黃芩(各八分) 白芷(六分) 防風(五分) 細辛(一分) 薄荷(三分) 甘草(炙。四分)

水煎。食後熱服。(世本。無細辛。有獨活)

瀉肝散治肝熱目赤腫痛。一切里證。

梔子仁 荊芥 大黃 甘草(等分)

為散。每服四五錢。水煎熱服。此治肝熱。不用赤芍、膽草、當歸。反用梔子清肝。則血熱疼腫。何能便退。詳此四味。治白睛赤痛則可。治風輪赤痛則不可。

春雪膏(局方) 治風熱生翳。

蕤仁(去皮。研細。紙包壓去油。再研再壓。數十次)

上取淨蕤仁五錢。入龍腦五分。煉白蜜一錢五分。再研勻。瓷罐收貯。每用少許。箸頭點大 。

蕤仁膏治風熱眼生赤脈。癢痛無定。

蕤仁(去皮。研極細。壓去油)

上取淨蕤仁霜五錢。濃煎秦皮汁調和。隔紙瓦上焙熟。有焦者去之。塗淨碗內。以艾一錢。分作三團。每團中置蜀椒一粒。燒煙起時。將碗覆煙上。三角墊起熏之。煙盡曬乾。再研入硃砂、麝香各半錢。瓷瓶收貯。每用麻子大點大 。日二度。如點老翳。加硼砂少許。一方。但用蕤仁研壓去油。淨五錢。麝香、硃砂水飛各五分。每用少許點大 效。

碧雲散治外障攀睛。眵淚稠粘。鵝不食草(一兩。嗅之即嚏者真) 青黛 川芎(各半兩)

為散。先噙水滿口。每用綠豆許搐鼻內。以嚏淚為效。搐無時。 一方。加北細辛、牙皂末各一錢。

宣明丸治瘀血灌睛。赤腫澀痛。

赤芍 當歸 大黃(酒蒸。) 黃芩(各二兩) 生地黃(三兩) 黃連 川芎薄荷(各一兩)

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米飲服。

羌活除翳湯治太陽翳膜遮睛。

麻黃根 薄荷(各五分) 生地黃(酒浸。一錢) 當歸 川芎 黃柏(酒炒) 知母荊芥(各六分) 本(七分) 防風(八分) 羌活(錢半) 川椒(炒去汗) 細辛(各三分)

水煎。食前稍熱服。忌酒醋濕面炙 。

龍膽飲治肝經濕熱。目赤腫痛。

黃芩 犀角 木通 車前 黃連 黑參(各一錢) 梔子(炒黑)大黃 芒硝(各錢半) 龍膽草 淡竹葉(各八分) 黃柏(酒炒黑。五分)

水煎。食後分二次熱服。

清涼膏治打撲傷眼腫脹。

大黃 芒硝 黃連(酒炒) 黃柏 赤芍 當歸(各一錢) 細辛(五分)薄荷(八分) 芙蓉葉(三錢)

為細末。用生地黃一兩。酒浸搗絞汁。入雞子清一枚。白蜜半兩。同調貼太陽及眼胞上。

四生散治腎風上攻。耳中鳴癢。目癢昏花。

白附子 黃 獨活 白蒺藜(等分)

為散。每服二錢。用豬腎批開入藥。濕紙裹煨熟。稍入鹽花。細嚼溫酒送下。

萬應蟬花散(局方名蟬花無比散) 治奇經客邪目病。

蟬蛻(半兩) 蛇蛻(酥炙。三錢) 川芎 防風 羌活 甘草(炙) 當歸茯苓(各一兩) 赤芍 石決明(煮一伏時。研細) 蒼朮(童便浸去腐。刮去粗皮。切。麻油拌炒。各兩半)

為散。每服二三錢。食後臨臥茶清送下。(秘旨。無蒼朮。多白蒺藜)

保命羚羊角散治陷翳久不得去。用此 發。

羚羊角(鎊。二兩) 升麻(兩半) 細辛(一兩) 甘草(五錢)

一半蜜丸。一半為散。以泔水煎。吞丸子五七十丸。食後熱服。取散為前導。丸為後合也。

阿魏搐鼻法去星翳。

阿魏(三錢) 雞內金(一錢) 冰片(三分)

蜜和捻箸頭上。令中空通氣。外裹烏金紙。去箸。每夜塞鼻中。星翳目退。

撥雲退翳丸治陽蹺受邪。內 赤脈攀睛。

蔓荊子 木賊(去節。) 密蒙化(各二兩) 川芎 白蒺藜(炒。去刺) 當歸(各兩半)菊花荊芥穗(各一兩) 楮實子 薄荷 蜀椒 黃連(酒洗) 蟬蛻(各五錢) 蛇蛻(酥炙)甘草(炙。各三錢)

蜜丸。每兩分作八丸。食後臥時細嚼一丸。茶清送下。

熊膽膏治一切老翳。

爐甘石( 過水飛。丸如彈子大。每淨一兩。分作十丸。用川黃連三錢濾煎去滓。燒淬之。汁盡為度。每料用淨者二錢) 琥珀(五分) 瑪瑙(水飛。淨三錢) 珊瑚(水飛。淨三分)珍珠( 。飛。淨三分) 硃砂(水飛。淨五分) 冰片(二分) 麝香(二分)

和勻。瓷罐收貯。每用少許點大 上。日二三次。

照水丹治攀睛翳障。

烏賊骨(一錢) 辰砂(半錢)

為散點之。白翳。加冰片少許。赤翳。加五靈脂少許。

蠍附散搐鼻退冷翳。

鵝不食草(一兩) 青黛(一作細辛) 生附子尖 薑黃 薄荷 全蠍(各五錢)

為散。口含冷水搐少許。

神消散治黃膜上沖。

黃芩 蟬蛻 甘草(炙) 木賊(各一兩) 蒼朮(童便浸。麻油炒) 穀精草(各二兩) 蛇蛻(酥炙。四條)

為散。每服二錢。臨臥新汲水調服。

爐甘石散治爛沿風眼。

爐甘石三兩。銀罐 飛。丸如彈子。多刺以孔。先以童便一盞。 淬七次。次以黃連三錢煎濃汁。 淬七次。後以芽茶一兩濃煎。 淬七次。又並余汁合一處。再 淬三次。安放地上一宿。出火氣。細研。入冰片、麝香少許點之。 時選大炭鑒一孔以安爐甘石。 一方。不用童便、黃連、芽茶。用車前草一斤搗取自然汁。淬數十次.汁盡為度。細研。瓷罐收貯。臨用加冰片少許。

防風瀉肝散治蟹眼睛疼。針去惡水用之。

防風 羌活(一作遠志。) 桔梗 羚羊角(鎊) 赤芍 黑參(一作人參) 黃芩(各一兩)細辛 甘草(各五錢)

為散。每服二三錢。沸湯調服。

羚羊角散(與局方不同) 治內外翳障。但酸疼澀痛。不熱不腫者。

羚羊角(鎊。一兩) 白菊花 川烏頭(炮) 川芎 車前 防風 羌活半夏 薄荷(各半兩) 細辛(二錢)

為散。每服二錢。生薑湯調。薄荷湯送下。陷翳。加升麻五錢。肉桂二錢。

補腎丸治腎虛。眼目無光。

巴戟肉 山藥 補骨脂(鹽酒炒) 牡丹皮(各二兩) 茴香(一兩。鹽水炒) 肉蓯蓉(酒浸。去腐。切焙) 枸杞子(各四兩)青鹽(半兩)

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鹽湯、溫酒任下。

羚羊角湯治肝熱生風內障。

羚羊角(鎊) 人參(各錢半) 黑參 地骨皮 羌活 車前(各一錢二分)

水煎。食前熱服。

羚羊角飲子治風輪熱翳。及黑泡如珠。

羚羊角(一錢) 五味子(二十粒) 細辛(三分) 防風 大黃(酒蒸) 知母(各一錢)芒硝(七分)

水煎。食前溫服。

龍木羚羊角飲子、羚羊角散、羚羊補肝散等方。並以羚羊為主。丹溪雲。羚羊力能舒筋。入厥陰經甚捷。惟翳在風輪者。用之為宜。若不在風輪。漫投寧不引邪入犯耶。

黃連羊肝丸(局方) 治目多赤脈。

黃連(一兩) 白羯羊肝(一具。生用)

先以黃連為細末。用竹刀將羊肝刮下如糊。除去筋膜。入盆中研細。入黃連末搗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四十丸。茶清送下。睛痛者。當歸湯下。忌豬肉冷水。 其膽冬月以生白蜜相和盛滿。懸掛當風。膽外漸生黃衣。雞翅刷下。點赤脈熱翳良。

補腎磁石丸治腎虛肝氣上攻。目昏漸成內障。

磁石(醋 七次。水飛) 甘菊花 石決明( 。各一兩) 菟絲子(酒煮。搗絲焙) 肉蓯蓉(酒浸去腐。切焙。各二兩)

為末。雄雀十五枚。去皮嘴留腸。以青鹽二兩。水三升。煮雀至爛。汁盡為度。搗如膏。和藥為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羚羊補肝散治肝風內障。

羚羊角(鎊) 人參(各三兩) 茯苓 防風(各二兩) 細辛 黑參 車前黃芩 羌活(各一兩)

為散。食後米湯調服二錢。

除風湯治五風。變成內障。

羚羊角(鎊) 車前 人參 芍藥 茯苓 大黃(酒蒸) 黃芩芒硝(各一錢) 蠍尾(醋泡。三分)

水煎。食後服。

夜光椒紅丸治火衰目無精光。至夜昏甚。

川椒(去白。二兩) 生地黃 熟地黃(各四兩) 枸杞子(四兩) 牡丹皮(三兩) 麥門冬(四兩)

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酒、鹽湯任下。又方。用椒紅四兩。巴戟肉二兩。金鈴子肉、熟附子、茴香各一兩。另研干山藥末二兩。酒煮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酒送下。前方治陰血虧而真火離散。後方治陽精傷而真火無光。不可不求其故而為施治也。

蛤粉丸治雀目。日落後不見物。

蛤粉 黃臘(等分)

上熔臘。搜蛤粉成劑。捏作餅子。每餅重三錢。用豬肝一片。重二兩。竹刀批開。裹藥一餅。麻線纏。入砂鍋內。以泔水煮熟。乘熱熏目。至溫吃肝並汁。以愈為度。 楊氏家藏方。用烏賊骨淨末六兩。黃臘三兩。制服同此方。

煮肝散治雀目羞明。疳眼翳膜。

夜明砂(淘淨) 青蛤粉(即蚌殼灰) 穀精草(各一兩)

為散。每服三錢。以豬肝竹刀批開。勿犯鐵。攤藥在內。麻線纏定。米泔水一碗煮肝至熟。取出。湯傾碗內熏眼。肝分三次細嚼。用煮肝湯熱下。一日服之。

決明夜靈散治高風內障。至夜則昏。

石決明(煮一伏時。另研) 夜明砂(淘淨。另研。各三錢)

為散。用豬肝二兩。竹刀批開。入藥以線纏定。用泔水二碗。砂鍋中煮至半碗。先熏眼。候溫。臨臥連藥汁服之。

防風飲子治倒睫拳毛。 瞼赤爛。

蔓荊子 黃 (生) 黃連(各錢半) 甘草(炙) 防風 葛根(各一錢) 細辛(三分)

虛人。加人參一錢。當歸七分。

水煎。食遠熱服。

柴胡飲子治風熱眼眶赤爛。

柴胡 羌活 防風 赤芍 桔梗 荊芥 生地黃(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水煎熱服。

止淚補肝散治肝虛。迎西北風流淚不止。

白蒺藜(炒。去刺) 當歸 熟地黃(各二兩) 川芎 白芍 木賊 防風羌活(各一兩) 香附(童便制。二兩)

為散。每服三錢。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肥人。加夏枯草一兩。瘦人。加桂枝一兩。水煎。去滓熱服。

菊花散(與局方不同) 治目風流淚。見東南風則甚。漸生翳膜。

蒼朮(半斤。同皂莢三挺砂鍋納河水煮一日去皂莢。將蒼朮刮去皮。切片。鹽水炒。淨三兩)木賊(去節) 草決明 荊芥 旋復花甘草(炙) 菊花(去蒂。各半兩)

為散。每服二錢。濃茶調。空心臨臥各一服。有翳者。加蛇蛻一錢。蟬蛻三錢。

人參漏蘆散治眼漏。膿水不止。

黃 (三兩) 防風(兩半) 大黃(酒浸) 人參 遠志(甘草湯泡。去骨) 當歸尾(一作地骨皮) 赤茯苓(各二兩)黃芩 漏蘆(各一兩)

為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後服。

竹葉瀉經湯治 內竅如針孔。津津膿出。

柴胡 梔子 羌活 升麻 甘草(炙) 黃芩 黃連大黃(各八分) 赤芍藥 草決明 茯苓 車前 澤瀉(各六分) 竹葉(十片)

水煎。食後熱服。

加減地芝丸治目能遠。視不能近視。

生地黃(四兩) 天門冬(烘熱去心。另焙) 枸杞子(各三兩) 甘菊(二兩) 熟地黃(四兩) 麥門冬(去心) 山茱萸肉(各三兩)當歸身(二兩) 五味子(一兩)

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沸湯、溫酒任下。

加味定志丸治目能近視。不能遠視。

大遠志(甘草湯泡。去骨) 石菖蒲(各二兩) 人參(四兩) 茯苓(三兩) 黃 (蜜酒炙。四兩) 肉桂(一兩)

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湯、溫酒任下。

加減駐景丸治腎虛目KT KT 如無所見。

熟地黃(六兩) 當歸 枸杞(各四兩) 車前 五味子(各二兩) 楮實(五兩) 椒紅(淨一兩)菟絲子(酒煮搗。焙。二兩)

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臥時溫酒下。

決明散治痘瘡入目。

草決明 赤芍藥 甘草(炙) 栝蔞根(等分)

為散。入麝少許。三歲兒一錢五分。米泔調。食後服。以愈為度。

密蒙散治小兒痘疹。熱毒入目。

密蒙花 青葙子 決明子 車前(等分)

為散。每服一二錢。日用生羊肝一片。竹刀切開。摻藥末麻扎。濕紙裹煨。空心食之。以愈為度。

谷精散治斑瘡入目生翳。

穀精草 豬蹄退(酥炙。另為末。) 蟬蛻 白菊花(去蒂。等分)

為散。每服二三錢。食後米泔煎湯調服。

神功散治痘入目生翳。

蛤粉 穀精草(各一兩) 羌活 蟬蛻(各五錢) 綠豆皮(四錢)

為散。每服二三錢至四錢。以豬肝一片。批開入藥末。線扎煮熟。不拘時與汁同服。

羚羊散治痘後餘毒。攻目生翳。

羚羊角屑(一兩) 黃 黃芩 草決明 車前 升麻 防風大黃 芒硝(各五錢)

為散。每服二三錢。水煎。食後服。

決明雞肝散治小兒疳積害眼。及一切童稚翳障。

決明子(曬燥。為極細末。勿見火) 騸雞肝(生者。不落水)

上將雞肝搗爛。和決明末。小兒一錢。大者二錢。研勻同酒釀一杯。飯上蒸服。如目昏無翳。腹脹如鼓。用蕪荑末一錢。同雞肝酒釀頓服。翳障腹脹。用雞內金、蕪荑、決明末。同雞肝酒釀頓服。若小便如泔者。用黃臘同雞肝酒釀頓服。風熱翳障。加白蒺藜一錢。輕者數服。重者三十服。劇者四五十服。無不愈也。或用生騸雞肝研糊丸服亦可。

又方火硝(一兩) 硃砂(三錢)

上二味。為末。每服四分。用不落水雄雞肝一個。竹刀剖開。入藥紮好。同酒釀半盞。飯上蒸熟。空腹服之。輕者一料。重者不過二三料。則翳膜推去半邊而退也。

保元湯(方祖)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生脈散(方祖)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瀉青丸(下血門)選奇湯(頭痛門) 洗心散(狂門) 普濟消毒飲(伊芳尹三黃湯下) 神效黃 湯(保元湯下) 五苓散(方祖)導赤散(傷暑門) 益元散(方祖) 清震湯(頭痛門) 清空膏(頭痛門) 三因芎辛湯(頭痛門)沖和養胃湯(保元湯下) 礞石滾痰丸(痰飲門) 大追風散(頭痛門) 黃連解毒湯(伊芳尹三黃湯下) 涼膈散(方祖)雙解散(涼膈散下) 四物湯(方祖) 伊芳尹三黃湯(方祖) 益氣聰明湯(保元湯下) 八珍湯(四君子湯下)芎辛湯(頭痛門) 滋腎丸(大補丸下) 梔子柏皮湯(梔子豉湯下)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黃 建中湯(桂枝湯下)川芎茶調散(頭痛門) 崔氏八味丸(方祖) 逍遙散(虛損門) 瀉黃散(癘風門) 神芎丸(伊芳尹三黃湯下)金花丸(伊芳尹三黃湯下) 千金托里散(保元湯下) 天王補心丹(生脈散下) 昇陽除濕防風湯(濕門) 犀角地黃湯(傷風門)金匱腎氣丸(崔氏八味丸下)

耳門

桂辛散治風虛耳鳴。

辣桂 川芎 當歸 石菖蒲 木通 麻黃(去節。另為末。各一兩)細辛 木香(一作全蠍) 甘草(炙。各五錢) 白蒺藜 南星 白芷(各兩半)

為散。每服四錢。加蔥白一莖。蘇葉五片。水煎去滓。食前服。一方。加全蠍去毒三錢。

黃 丸治腎風耳鳴及癢。

黃 (酒炒) 白蒺藜(炒。去刺) 羌活(各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臍)

為末。用羯羊腎一對。去脂膜勿犯鐵。酒煮搗爛絞汁糊丸。梧子大。空心鹽湯。臨臥溫酒下五十丸。

姜蠍散治腎虛氣塞耳聾。

全蠍(四十九個。去螫。滾水泡去咸。以糯米三合放瓦上鋪平。將蠍焙黃去米。又切生薑四十九片置蠍。再焙至姜焦為度去姜)

為細末。三五日前。每日先服黑錫丹一服。臨服藥時。夜飯半飢。隨其酒量。勿令大醉服。服已。熟睡勿叫。醒令人輕輕喚。如不聽得。濃煎蔥白湯一碗令飲。五更耳中聞百十攢笙響。自此得聞。

犀角飲子治風熱上壅。耳內 腫。脹痛流膿。

犀角屑 本通 石菖蒲 甘菊 黑參 赤芍 赤小豆(炒)甘草(炙) 生薑(三片)

水煎。不拘時熱服。

燒腎散治腎虛耳聾。

磁石( 赤醋淬。飛。淨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蜀椒(炒去汗。取椒紅。半兩) 巴戟肉(一兩。寶鑑。無)

為散。每服一錢。用豬腎一枚。去筋膜細切。蔥白鹽花和勻。裹十重濕紙。於糖灰中煨熟。空心細嚼。溫酒送下。以粥壓之。十日效。

通神散治耳聾。

全蠍(炮) 地龍 蜣螂(各三枚) 明礬(生半。枯半) 雄黃(各五分) 麝香(一字)

為散。每用少許。蔥白蘸藥。引入耳中。閉氣面壁坐一時許。三日一次。

蓖麻丸治久聾。

蓖麻仁(二十一粒) 皂角(煨取肉。五分) 地龍(大者。二條) 全蠍(二個) 遠志肉磁石( 。飛) 乳香(各二錢)麝香(少許)

為末。熔黃臘為丸。塞耳中。

梔子清肝散治寒熱脅痛。耳內作癢生瘡。

柴胡 梔子(炒黑) 牡丹皮(各一兩) 茯苓 川芎 白芍 當歸牛蒡子 甘草(炙。各五錢)

為散。每服五錢。水煎去滓。半飢熱服。

排風湯(續命湯下) 復元通氣散(蓄血門) 養正丹(金液丹下) 四物湯(方祖) 龍薈丸(伊芳尹三黃湯下)滾痰丸(痰飲門) 溫膽湯(二陳湯下)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小柴胡湯(方祖) 加減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正元散(眩暈門) 黑錫丹(金液丹下) 安腎丸(虛損門) 四生散(目門) 涼膈散(方祖)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湯下) 加味逍遙散(虛損門)

鼻門

麗澤通氣湯治久風鼻塞。

羌活 獨活 防風 蒼朮(去皮。切。麻油拌炒) 升麻 葛根(各八分)麻黃(連節。四分) 川椒(五分) 白芷(一錢) 黃 (錢半) 甘草(炙。七分)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擘)蔥白(三寸)

水煎。食遠服。冬月。倍麻黃加細辛三分。夏月。去獨活加石膏三錢。忌一切冷物。及風涼處坐臥。

穹 散治鼻 。

川芎 檳榔 辣桂 麻黃 防己 木通 細辛石菖蒲 白芷(各一兩) 木香 川椒 甘草(炙。各半兩)

為散。每服三四錢。生薑三片。蘇葉一撮。水煎。去滓熱服。

辛荑散治鼻塞不聞香臭。涕出不止。

辛荑仁(一兩) 細辛(三錢) 本(七錢) 升麻 川芎 白芷 木通防風 甘草(炙。各五錢)

為散。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服。

千金通草辛荑搐鼻法治鼻塞腦冷清涕出。

通草 辛荑(各錢半) 細辛 甘遂 桂心 芎 附子(各一錢)

上七味。為末。蜜丸。綿裹納鼻中。

千金搐鼻法治鼻 。

通草 細辛 附子上三味。等分為末。蜜和。綿裹少許納鼻中。又方。加甘遂。用白雄犬膽丸。取涕瘥。

千金礬石藜蘆散治鼽鼻。鼻中 肉不得息。

礬石 藜蘆(各六銖) 瓜蒂(二七枚) 附子(十二銖)

上四味。各搗篩合和。以小竹管。吹藥如小豆許於鼻孔中以綿絮塞之。日再。以愈為度。

升麻湯(方祖)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香蘇散(傷寒門) 當歸內補建中湯(桂枝湯下)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生脈散(方祖) 雙解散(涼膈散下) 涼膈散(方祖) 甘露飲(二冬膏下) 消風散(咳嗽門)瀉青丸(下血門) 昇陽散火湯(升麻湯下)

口門

蘭香飲子(白虎湯下) 滾痰丸(痰飲門) 三黃丸(伊芳尹三黃湯下) 加減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龍膽瀉肝湯(脅痛門) 小柴胡湯(方祖) 佐金丸(方祖) 生脈散(方祖)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甘露飲(二冬膏下)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 附子理中湯(理中湯下) 連理湯(理中湯下) 涼膈散(方祖)金花丸(伊芳尹三黃湯下) 五苓散(方祖) 導赤散(暑門) 理中湯(方祖) 蘇子降氣湯(七氣湯下)養正丹(金液丹下) 瓜蒂散(痰飲門) 神 丸(十棗湯下) 浚川散(伊芳尹三黃湯下)

齒門

茵陳散治齒齦赤腫疼痛。及骨槽風熱。

茵陳 連翹 荊芥 麻黃 升麻 羌活 薄荷僵蠶(各五錢) 細辛(二錢半) 大黃 牽牛頭末(各一兩)

為散。每服三錢。先以水一盞。煎沸入藥攪之。急傾出。食後和滓熱服。 世本。多半夏、黃芩、射干、獨活、丹皮。

當歸龍膽散治齒痛。寒熱身疼。

升麻 麻黃 生地黃 當歸梢 白芷 草豆蔻 草龍膽 黃連 羊脛骨灰(等分)

為散。每用少許。擦牙疼處。良久有涎吐去。

五倍子散治牙齒為物所傷。動搖欲落。

川五倍(為末) 干地龍(微焙為末。等分)

先將生薑擦牙齦。後以藥敷之。七日不得嚼硬物。用骨碎補濃煎。時時漱之。如齒初傷欲落時。以膏擦藥貼齒槽中至齒上。即牢如故。

烏金散治牙齒動搖。鬚髮黃赤。用此即齒牢發黑。生薑(半斤。搗取自然汁。留滓待用) 生地黃(一斤。酒浸一宿搗汁。留滓待用)

大皂莢(不蛀者。十梃。刮去黑皮。將前二汁和蘸皂莢。文火炙干。再蘸再炙。汁盡為度)

上將皂莢同地黃滓。入瓷罐內 。存性為末。牙齒初搖。用藥擦齦。如鬚髮黃赤。以鐵器盛藥末三錢湯調。過三日。將藥汁蘸擦鬚髮。臨臥時用之。次早如黑。三夜一次。其黑如漆。不傷鬚髮。

長春牢牙散烏鬚髮。去牙風。除口氣。

升麻 川芎 細辛 白蒺藜 甘松 丁香 五倍子皂礬 青鹽(各半兩) 訶子肉 沒石子(各三錢) 麝香(五分)

為散。早暮擦牙。次以水漱。吐出洗髭鬚。

小承氣湯(方祖) 涼膈散(方祖) 清胃散(衄血門) 越鞠丸(郁門)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崔氏八味丸(方祖) 消風散(咳嗽門) 羌活附子湯(頭痛門)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犀角升麻湯(中風門)小安腎丸(衄血門) 還少丹(遺精門) 黑錫丹(金液丹下) 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甘露飲(二冬膏下)

髭發門

七寶美髯丹補腎元。烏鬚髮。延齡益壽。

赤白何首烏(重斤余者。各一枚。竹刀刮去皮。切作大片。同黑豆蒸曬九次。去黑豆。) 川牛膝(去苗。八兩。與何首烏黑豆同蒸同曬。切焙) 補骨脂(八兩。同黑芝麻炒無聲為度。去芝麻)赤白茯苓(去皮。各八兩。為粗末。白者用,人乳拌蒸。赤者用牛乳拌蒸) 菟絲子(淘淨。酒蒸一宿。隔水煮二炷香。搗成絲作餅。焙乾取淨末。八兩) 當歸(去梢。酒淨。切曬勿見火。取淨八兩)枸杞子(八兩。搗碎曬乾)

共為細末。煉白蜜丸。龍眼大。每日清晨午前臨臥。用鹽湯、沸湯、溫酒各嚼一丸。忌萊菔、豬血、糟、醋。

烏金丹染須黑久。

清煙好墨一塊。嵌大紅鳳仙梗中。仍將剜下者掩紮好。以泥塗之。有花摘去。勿令結子。候兩月余。自壤取出。又將青柿。去蒂鏤空入墨。仍將柿蒂掩紮好。埋馬矢中七晝夜。收藏鉛盒中。臨用以龜尿磨搽。則黑透鬚根。經月不白。不傷須。

取龜尿法。用三腳竹架頂起龜腹。令足無着。不得扒動。置大盆中。以受其尿。將豬 唾濕。蘸麝香細末。捻入鼻孔。其尿即出。或用麝香捻紙條燒煙熏其鼻。尿亦出。

赤金散染須黑潤不燥。久不傷須。

紅銅落(打紅銅器落下者滾水淘淨。銅杓中炒赤米醋 七次。每料用三錢) 川五倍(如菱角者佳。碎如豆粒。去末。無油鍋內炒。先赤煙起。次黑煙起即 如泥。若不透則不黑。又不可太過則須色綠。第一要火候得宜。將濕青布一方包。壓地下成塊,每料一兩。)何首烏(干者碎為粗末。炒黑存性。忌犯鐵器) 枯礬(三錢) 沒石子(碎如米粒。醋拌。炒黑存性)

上五味。各為極細末。入飛面三錢和勻。每用二三錢。量須多少。臨用每錢入食鹽一厘。濃煎茶漿。調如稀糊。隔水燉發。候氣如棗。光如漆。再調勻。先將肥皂洗淨須上油膩拭乾。乘熱將刷子腳搽上。稍冷則不黑。以指捏須。細細碾勻。搽完以紙掩之。晨起以溫水洗淨。須連用二三夜。即黑亮如漆。過半月後。鬚根漸白。只用少許。如法調搽白根上。黑處不必再染。 又方。無沒石子、何首烏。有青鹽三錢。細辛一錢。

黃芪建中湯(桂枝湯下)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四君子湯(方祖) 烏金散(齒門)

唇門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加減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湯下)清胃散(衄血門) 犀角升麻湯(中風門)逍遙散(虛損門) 歸脾湯(保元湯下) 小柴胡湯(方祖) 竹葉石膏湯(白虛湯下) 真武湯(術附湯下)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 黃芩芍藥湯(即黃芩湯桂枝湯下)

舌門

黃連瀉心湯(伊芳尹三黃湯下)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涼膈散(方祖) 甘露飲(二冬膏下) 金沸草散(咳嗽門)三黃丸(伊芳尹三黃湯下)

面門

鼠粘子散治面上風癢。

鼠粘子(生。兩半) 連翹 防風 荊芥 枳殼 桔梗 蔓荊子白蒺藜(炒。去刺) 當歸 蟬蛻 厚朴(各一兩)

為散。每服四錢。加生薑一片。蔥白一莖。水煎熏服。

硫黃膏治面上生瘡。及臭臉赤風粉刺。

生硫黃 白芷 栝蔞根 鉛粉(各五分) 芫青(七枚。去翅足) 全蠍(一枚) 蟬蛻(七枚)

為細末。麻黃、黃臘各半兩。熬烊離火。入諸藥末調勻。瓷器收貯。久則愈妙。至夜洗面後。

以少許細細擦之。擦過即拭去。否則起泡。近眼處勿擦。三四日間。瘡腫自平。赤色自消。風刺粉刺。一夕見效。

消風散(咳嗽門) 涼膈散(方祖) 升麻湯(方祖) 犀角升麻湯(中風門) 升麻胃風湯(中風門)調胃承氣湯(小承氣湯下) 桂苓五味甘草湯(咳嗽門) 當歸龍會丸(伊芳尹三黃湯下) 加減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地黃飲子(中風門)附子理中湯(理中湯下)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四逆湯(方祖) 通聖散(涼膈散下)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人參養榮湯(保元湯下) 羌活勝濕湯(濕門)

咽喉門

硼砂丹治纏喉風。風熱喉痹。

硼砂(生研) 白礬(生研。各一錢) 西牛黃 人爪甲(焙脆。研。各一分)

為極細末。以爛白霜梅肉三錢。研糊分作四丸噙化。取涌頑痰立效。

本事利膈湯治脾肺積熱。咽喉生瘡。

薄荷葉 荊芥穗 防風 桔梗 人參 牛蒡子 甘草(等分)

水煎。不拘時緩緩服。如口瘡甚而多痰聲者。加僵蠶。壯熱脈實。去人參加黑參、犀角、山豆根。

烏龍膏治一切纏喉急證。

皂莢(二梃。去皮弦子。捶碎。滾水三升泡一時許。挪汁去滓。砂鍋內熬成膏。入好酒一合攪令稠。入下項藥) 百草霜 焰硝 硼砂人參(另為極細末。各一錢)

上四味拌勻。入白霜梅肉一錢細研。入皂莢膏內。以少許雞翎點喉中。涌盡頑痰。卻嚼甘草二寸。咽汁吞津。若木舌。先用青布蘸水揩之。然後用藥。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腎氣丸(崔氏八味丸下) 玉極丹(臭毒門) 稀涎散(中風門) 涼膈散(方祖)普濟消毒飲(伊芳尹三黃湯下) 荊防敗毒散(小柴胡湯下) 桔梗湯(方祖) 都氣丸(崔氏八味丸下) 半夏厚朴湯(二陳湯下)異功散(四君子湯下)

癰疽門

活命飲治一切癰毒赤腫。未成者消。已成者潰。但漫腫色白不起。及膿出而痛不止。元氣虛者禁用。

穿山甲(炮) 白芷 防風 乳香 沒藥 甘草節 赤芍栝蔞根 歸身 貝母(去心。研) 陳皮 皂角刺(各一錢) 金銀花(三錢)

水酒各半煎服。

清熱解毒湯治瘡瘍 腫赤痛。形病俱實。

黃連(酒炒) 山梔(炒黑) 連翹 當歸(各錢半) 芍藥 生地黃(各一錢) 金銀花(二錢) 甘草(六分)

水煎熱服。

豆豉餅治瘡瘍腫而不潰。潰而不斂。

江西淡豆豉上一味為末。唾和成餅。如錢大。三四錢濃。置患處。以艾壯於餅上灸。干即易之。如瘡大作餅覆患處。以艾鋪上灸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祛逐毒邪則愈。如郁證敗痰失道。漫腫不赤不潰者。以香附一味為細末。唾調作餅。如上法灸之。或先用蔥一握。切碎焙熱熨之。冷則更迭而熨。使氣血調和。毒邪 發。然後灸之。尤妙。

竹葉黃 湯治氣虛。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葉(一握) 黃 (生) 生地黃 麥門冬(去心) 當歸 川芎 甘草黃芩 芍藥 人參(錢半) 石膏( 。二錢)

水煎熱服。

烏金膏治潰瘍肉死不腐。若有毒根。以紙捻蘸 即斂。

巴豆(去心膜。炒黑)

一味研如膏。點歹肉上。臨用修合則不干。

珍珠散治不拘何疾。潰爛不肯長肉者。

爐甘石( 如目門絳雪膏法。淨八兩) 珍珠( 。淨一錢) 琥珀(淨末。七分)龍骨( 。水飛淨。四分) 赤石脂( 。水飛淨。四分)鐘乳石(甘草湯煮一伏時。水飛淨。六分) 硃砂(水飛淨。五分) 麒麟竭(二分) 象皮(焙乾為末。五分)

上九味。務令極細。每藥一錢。入冰片二分。研勻和調。敷上立長。

三白丹治霉瘡結毒。

水銀(一兩) 白礬 焰硝(各二兩)

上三味。納鐵銚中。以濃瓷碗合定。鹽泥固濟。壓定碗足。文火 三炷香。升在碗內。取出放地一夕以出火毒。瓷罐收貯。經年後方可用之。每服三分。入飛面三錢。壯者分三服。中者分五服。羸者分七服。每日以土茯苓半斤。捶碎。用水七碗。煮至五碗。去滓入前丹一服。再煎至三碗。一日服盡。明日如前法再服。二三日後。喉 腫痛。齒齦出水。七日毒儘自愈。腫甚者。用黃連、犀角、骨碎補各一錢。黑豆一合。煎湯漱之。

加味三白丹治元氣虛寒人結毒。

本方加滴乳石一兩。天靈蓋二兩。服法如前。

五寶丹治虛人結毒。不勝三白丹。及服三白丹餘毒未盡者。

韶粉(三錢。銅杓內隔紙焙黃。微火緩焙。勿令焦黑) 珍珠(勿見火。另研) 滴乳粉(淨。取極細末) 琥珀(勿見火。另研) 硃砂(水飛。各一錢)

上五味杵勻。湯浸蒸餅為丸。綠豆大。分作七服。弱者分十服。每服用土茯苓四兩。煎湯服之。

歸 飲治腦疽背癰。毒盛 腫。及虛人肛門發毒。

當歸(重八錢者。一隻) 綿黃 (生) 金銀花(淨。各五錢) 甘草(生。三錢)

水酒各碗半。煎至二碗。分三次熱服。一日令盡。在上者。加升麻三分。在下者。加牛膝三錢。

四順清涼飲(燥門) 參 內托散(保元湯下) 千金托里散(保元湯下) 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八珍湯(四君子湯下) 加減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保元湯(方祖) 異功散(四君子湯下) 獨參湯(保元湯下)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下) 托里消毒散(保元湯下) 四君子湯(方祖) 四物湯(方祖)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歸脾湯(保元湯下)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梔子清肝湯(耳門) 內補黃 湯(保元湯下) 當歸補血湯(保元湯下)涼膈散(方祖) 竹葉石膏湯(白虎湯下) 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下) 理中湯(方祖)四柱飲(泄瀉門)六柱飲(泄瀉門) 二神丸(泄瀉門) 四神丸(泄瀉門) 連理湯(理中湯下) 萬靈丹(癘風門)

汗門

素問澤術麋銜散治酒風汗出如浴。惡風短氣。

澤瀉 術(各十分) 麋銜(五分)

上三味。合為散。以三指撮。水煎。為後飯(後飯者。先服藥而後飯也)

當歸六黃湯(伊芳尹三黃湯下) 黃 建中湯(桂枝湯下) 附湯(術附湯下) 術附湯(方祖) 參附湯(術附湯下) 真武湯(術附湯下) 玉屏風散(保元湯下)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當歸補血湯(保元湯下) 逍遙散(虛損門)都氣丸(崔氏八味丸下) 涼膈散(方祖) 羌活勝濕湯(濕門) 防己黃 湯(方祖) 桂枝湯(方祖)五苓散(方祖) 參蘇飲(傷寒門) 附子理中湯(理中湯下) 二陳湯(方祖) 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生脈散(方祖) 歸脾湯(保元湯下) 二妙散(大補丸下) 小柴胡湯(方祖) 葛根湯(麻黃湯下)白虎湯(方祖) 犀角地黃湯(傷寒門) 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 茵陳蒿湯(濕門) 保和丸(傷飲食門)理中湯(方祖) 龍膽瀉肝湯(脅痛門) 當歸龍薈丸(伊芳尹三黃湯下) 人參養榮湯(保元湯下) 大建中湯(保元湯下)小續命湯(續命湯下) 小建中湯(桂枝湯下) 小承氣湯(方祖)

不得臥門

半夏湯(靈樞) 治痰飲客於膽府。自汗不得眠。

半夏(五合。薑汁泡) 秫(一升)

上二味。以流水揚之萬遍。煮秫米取湯內半夏煮。去滓飲一杯。日三。稍益。以和為度。 此靈樞方也。後世方書。以此湯加入黃連、遠志、生地、棗仁、干生薑。仍用流水煎服。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 酸棗湯(虛損門) 竹葉石膏湯(白虎湯下) 茯苓甘草湯(桂枝湯下) 溫膽湯(二陳湯下)導痰湯(二陳湯下) 獨活湯(驚門) 珍珠母丸(驚門) 梔子豉湯(方祖) 硃砂安神丸(勞倦門)益元散(方祖)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 胃苓湯(平胃散下) 昇陽益胃湯(保元湯下)

不能食門

胃苓湯(平胃散下) 黃 建中湯(桂枝湯下) 保和丸(傷飲食門) 枳術丸(方祖)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枳實理中湯(理中湯下) 導痰湯(二陳湯下) 二神丸(泄瀉門) 二陳湯(方祖) 異功散(四君子湯下)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人參白虎湯(白虎湯下)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不能語門

導痰湯(二陳湯下) 至寶丹(中風門) 牛黃丸(中風門) 蘇合香丸(中風門)

消癉門

文蛤散(玉函) 治渴欲飲水不止。

川文蛤(即蛤蜊中一種。殼濃色蒼而滑者。火 用)

上一味。杵為散。沸湯服方寸匙。

腎氣丸(崔氏八味丸下) 五苓散(方祖) 白虎加人參湯(白虎湯下) 謂胃承氣湯(小承氣湯下)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崔氏八味丸(方祖) 加減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理中湯(方祖) 生脈散(方祖) 千金朴硝煎(火門)清心蓮子飲(生脈散下) 宣明麥門冬飲子(生脈散下) 易老門冬飲(生脈散下) 蘭香飲(白虎湯下) 甘露飲(二冬膏下)瀉黃散(癘風門) 七味白朮散(四君子湯下) 固本丸(二冬膏下) 加味導痰湯(二陳湯下)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佐金丸(方祖) 滋腎丸(大補丸下) 保元湯(方祖) 獨參湯(保元湯下)

痰火門

玉竹飲子(新定) 治痰火痰涎涌盛。咳逆喘滿。

葳蕤(一名玉竹。三錢) 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 桔梗(一錢) 橘皮(一錢) 紫菀(二錢) 川貝母(去心。研。三錢)生薑(同橘皮蜜煎。四錢)

上八味。長流水煎。入熟白蜜二匕。分二服。 氣虛。加人參二錢。虛火。加肉桂半錢。客邪。加細辛二分。香豉三錢。咽喉不利唾膿血。加阿膠三錢。藕汁半懷。頭額痛。加蔥白二莖。便溏。用伏龍肝擊碎煎湯。澄清代水煎服。氣塞。臨服磨沉香汁數匙。

香蘇散(傷寒門) 金匱枳術湯(方祖) 沉香降氣散(氣門) 異功散(四君子湯下) 局方七氣湯(方祖)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 六味地黃丸(崔氏八味丸下) 生脈散(方祖) 靈飛散(養性門)

黃痹門

消石礬石散(金匱) 治腎癉額上黑。

硝石 礬石(皂者等分)

為散。大麥粥飲和服方寸匙。日三服。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大黃硝石湯(金匱) 治黃癉腹滿。小便不利自汗。

大黃 硝石 黃柏(各四錢) 梔子(七枚)

上四味。水煎去滓。納硝更煮。分二服。

豬膏發煎(金匱) 治女勞癉。及陰吹正喧。

豬膏(三兩) 亂發(如雞子大。三枚)

上二味。合煮。發消藥成。分二服。病從小便出。

桂枝加黃 湯(桂枝湯下) 茵陳五苓散(五苓散下) 梔子大黃湯(梔子豉湯下) 茵陳蒿湯(濕門) 芍桂酒湯(桂枝湯下)梔子柏皮湯(梔子豉湯下)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黃湯下) 小柴胡湯(方祖)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犀角地黃湯(傷寒門) 大黃附子湯(小承氣湯下) 四君子湯(方祖) 茵陳附子乾薑湯(四逆湯下) 茵陳四逆湯(四逆湯下)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 溫中丸(二陳湯下) 棗礬丸(平胃散下) 越婢加術湯(麻黃湯下) 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湯下) 理苓湯(理中湯下) 瓜蒂散(痰飲門) 桂苓丸(五苓湯下)

嘈雜門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 保和丸(傷飲食門) 越鞠丸(郁門) 二陳湯(方祖) 導痰湯(二陳湯下)佐金丸(方祖) 四君子湯(方祖) 枳術丸(方祖) 抑青丸(佐金丸下) 逍遙散(虛損門)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四神丸(泄瀉門)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脫營失精門

益氣養營湯(四君子湯下)

過飢胃竭門

保元湯(方祖) 四君子湯(方祖)

藥蠱門

獨參湯(保元湯下) 保元湯(方祖) 當歸補血湯(保元湯下)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臭毒門

玉樞丹(一名紫金綻) 治一切藥毒食毒瘴毒蟲毒痰毒癰毒臭毒疫毒溪毒。並用水磨。內服外敷。無不神效。惟正氣虛人。及孕婦忌服。

川文蛤(二兩。即五倍子。形如菱角者佳) 千金子(即續隨子。去殼取淨霜。一兩) 紅芽大戟(杭州者良。去傍根。酒煮去骨。焙。淨兩半) 山茨菇(薑汁洗。淨一兩)雄黃(明淨者。水飛。淨一兩) 麝香(取當門子。三錢)

上為細末。以糯米粥糊搗成劑。分作四十餅。於端午七夕。或辰日。於石臼中杵千下。(一方。多水飛硃砂一兩)

點眼砂(一名人馬平安散) 治時疫毒瓦斯臭毒。痧脹腹痛。

冰片 麝香 雄黃(水飛) 硃砂(水飛。各半錢) 焰硝(一錢)

共為極細末。瓷瓶收貯。男左女右。以少許點目大 立效。用此入時疫病家。則不沾染。並治六畜瘟。亦點眼大 。

越鞠丸(郁門) 沉香降氣散(氣門) 藿香正氣散(平胃散下) 蘇合香丸(中風門)

番沙門

香蘇散(傷寒門) 梔子豉湯(方祖) 黃芩湯(桂枝湯下) 涼膈散(方祖) 白虎湯(方祖)

嶺南瘴毒門

蒼朮芩連湯治瘴癘濕熱。

蒼朮(泔制。炒黃。錢半) 黃芩(酒炒) 黃連(薑汁炒) 木香 枳實 半夏(姜制)柴胡升麻 川芎 厚朴(姜制) 桔梗 木通(各一錢) 甘草(炙。七分) 生薑(三片)

水煎溫服。

蒼朮羌活湯治瘴癘。腹滿寒熱。

蒼朮(制) 黃芩 枳實 半夏 柴胡 川芎 羌活 陳皮(等分) 甘草(減半) 生薑(三片)

水煎溫服。

蒼朮柴胡湯治瘴瘧。

柴胡(錢半) 知母 蒼朮(泔制。炒黃) 黃芩(酒炒) 葛根 陳皮 半夏川芎(各一錢) 甘草(炙。七分) 生薑(三片) 烏梅肉(一個)

水煎。清晨服。

藿香正氣散(平胃散下) 平胃散(方祖) 四君子湯(方祖)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蒼朮白虎湯(白虎湯下)茵陳五苓散(五苓散下) 理中湯(方祖) 梔子豉湯(方祖)

蟲門

秦川剪紅丸治蟲積為患。噎膈反胃不能食。

雄黃(油煎) 木香(各五錢) 檳榔 三棱(煨) 蓬術(煨) 貫眾 椒紅(各一兩)大黃(酒蒸。兩半) 乾漆( 令煙盡。三錢)

神曲糊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五更用雞湯送下。方中椒紅。世本皆作陳皮。惟何繼沖藏本作椒紅。乃合立方命名之意。方後五更用雞湯送下。亦異世本。

化蟲丸(局方) 治蟲積肚腹常熱。

鶴虱(即天名精子。炒) 檳榔 苦楝根(各一兩) 胡粉(炒。半兩) 白礬(一錢五分)

為末。米飲糊丸。梧子大。一歲兒五丸。大人七八十丸。酸漿水入麻油少許和勻送下。清米湯亦可。痛時用蜀椒湯調化服。

集效丸治蟲積四肢常冷。

木香 鶴虱 檳榔 訶子肉 蕪荑仁(炒。各五錢) 大黃(一兩) 熟附子炮姜(各三錢) 烏梅肉(十四枚)

煉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陳皮湯下。婦人醋湯下。孕婦勿服。

萬應丸治腹中諸蟲血積。

黑牽牛頭末 大黃 赤檳榔(各一兩) 白雷丸(醋炒) 木香 沉香(各半兩)

上將牽牛一處為末。檳榔、雷丸、木香、大黃一處為末。沉香另自為末。以大皂莢、苦楝皮各四兩。煎汁泛丸。如綠豆大。每服四五十丸至百丸。小兒量減。孕婦忌服。

遇仙丹治膈上痰氣蟲積。

白牽牛頭末(生。一兩。炒。一兩) 白檳榔(一兩) 茵陳 三棱(醋炒) 蓬術(醋炒)大皂莢(去皮弦子。酥炙淨末。各三錢) 沉香(另末。勿見火。五錢)

為末。醋糊丸。綠豆大。每服四五十丸。五更時茶清送下。天明當有所下。有積去積。有蟲去蟲。小兒量減。孕婦忌服。

服艾葙歸湯(千金) 治蟲蝕肛門。癢痛。

阿膠 當歸 青葙子(各六錢) 艾葉(一把)

上四味。水煎。分三服。

雄黃兌法(千金)

雄黃(半兩) 桃仁(一兩) 青葙子(三兩) 黃連(一兩) 苦參(一兩)

上五味。為末。綿裹如棗核大。納下部。

又方雄黃 皂莢 麝香 硃砂(等分)

上四味為末。蜜丸梧子大。納下部日二。

烏梅丸(理中湯下) 九痛丸(心痛門) 妙功丸(癲門)

蠱毒門

歸魂散(千金) 治蠱毒國中在膈上者。以此藥吐之。

白礬(枯。半。生。半) 建茶(各一兩)

為散。每服五錢。新汲水頓服。服一時許。當吐出毒。此藥入口。其味甜不覺苦澀者。即有蠱毒也。

雄朱丸(千金) 治蠱毒從酒食中下者。

雄黃 硃砂(俱另研。水飛) 赤腳蜈蚣(微炙。去足) 續隨子(為細末。各一兩)麝香(錢半。另研)

上五味。拌勻再研。以糯米粥和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熱酒吞下。毒當與藥俱下。端午日修合尤妙。

千金太乙追命丸治百病。若中惡氣。心腹脹滿。不得喘息。心腹積聚臚脹疝瘕。宿食不消。

吐逆嘔噦寒熱。瘰 蠱毒。婦人產後余疾。

蜈蚣(一枚) 丹砂 附子 礬石 雄黃 藜蘆 鬼臼(各一分)巴豆(二分)

上八味。蜜丸如麻子。服二丸。日一。陰毒傷寒。遍身疼痛。爪甲青黑。服一丸。當汗出。綿裹兩丸。塞兩耳中。下痢。服一丸。下部塞一丸。蠱毒。服二丸。在外膏和摩病上。在膈上吐。膈下利。有瘡。以一丸塗之。毒自出。產後余疾。服一丸。耳聾。綿裹塞耳中。

五香散(千金) 治嶺南毒瓦斯惡核。射工中人。暴腫生瘡。

甲香(即螺甲靨) 薰陸香 丁香 沉香 青木香 黃連 黃芩(各四錢)黃柏(六錢) 犀角 羚羊角 鱉甲 牡蠣 升麻 甘草烏(各四錢) 吳茱萸(二錢)

上十六味。治下節。水服方寸匕。日二。並以水和少許。洗之。仍以雞子白和散塗瘡上。干即易之。

解水毒飲子(千金) 治人忽中溪碉水毒。手足指冷。或至肘膝。

吳茱萸(湯泡。七次。二兩) 升麻 犀角 橘皮(各六錢) 生薑(三兩) 烏梅肉(十四枚)

水煎。分三服。或以生犀磨汁服尤效。身上赤斑退為度。

玉樞丹(臭毒門) 千金耆婆萬病丸(積聚門) 理中湯(方祖) 生脈散(方祖)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婦人門上

旋復花湯(金匱) 治虛風襲入膀胱。崩漏鮮血不止。

旋復花(三錢) 蔥(五莖) 新絳(生用。尺許)

上三味。水煎頓服。 旋復性專下氣。兼蔥。則能散結祛風。佐以繭絲專補膀胱。加以紅藍染就。深得本經散結氣之旨。

礬石丸(金匱) 治婦人經水不利。下白物。

礬石(用綠色者。燒過。三錢) 杏仁(一錢)

上二味。蜜丸。棗核大。納陰中。

土瓜根散(金匱) 治瘀積經水不利。或一月再見。及陰頹腫。

土瓜根 芍藥 肉桂 蟲(等分)

上四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土瓜根。黃瓜根也。藥鋪不收。往往以栝蔞根代用。

考之本經栝蔞根。性味雖同苦寒。而無散瘀血通月閉之功。此治雖專。惜乎其力彈緩。故以桂、弼之。芍藥監之。與旋復花湯之用新絳不殊。

歸附丸治氣亂。經期或前或後。

當歸(四兩) 香附(八兩。童便浸透。晾乾。再加酒醋鹽姜四制)

為細末。醋糊丸。空心砂仁湯下三錢。 血虛。加熟地八兩。虛寒。加桂、附各一兩。帶下氣腥。加吳茱萸、靳艾各一兩。

臍下冷痛。加桂、附、沉香各一兩。丁香三錢。經行少腹先痛。或血色紫黑結塊。加醋煮蓬術二兩。沉香一兩。經後少腹虛痛。加參、 、阿膠各四兩。蘄艾二兩。經水色淡。加姜、桂各二兩。人參四兩。

醋煎散治經行少腹結痛。產後惡露不行。

三棱 蓬術 香附 烏藥 赤芍 甘草 肉桂(等分)

通用醋炒為散。每服三錢。空心。砂糖湯調服。

蘆薈丸治肝疳口舌生瘡。牙齦腐爛。遍體生瘡。及婦人熱結經閉。作塊上沖梗痛。

蘆薈 青黛 硃砂(另研。水飛。各三錢) 麝香(一錢) 大皂莢(去皮弦子。一兩)干蟾(一兩。同皂莢燒存性)

為細末。蒸餅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防風丸治風入胞門。崩漏下血。色清淡者。

防風(勿見火)

為末。醋丸梧子大。空腹。蔥白湯下二錢五分。

子芩丸治風熱入犯肝經。崩漏下血。色稠紫者。

條黃芩(酒炒)

為末。酒丸梧子大。空腹。烏梅湯下三錢。

千金茯苓補心湯治心氣不足。善悲愁恙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煩熱。獨語不覺。婦人崩中面赤。

茯苓(六錢) 桂枝(三錢) 甘草(二錢) 紫石英(碎如米粒。一兩) 人參 麥門冬(去心。各五錢) 大棗(四枚)赤小豆(一合) 水煮。日三服。

千金小牛角腮散治帶下五崩下血。外實內虛之病。

牛角腮(一枚。燒令赤) 鹿茸 禹餘糧 當歸 乾薑 續斷(各二兩) 阿膠(三兩)烏骨 龍骨(各一兩) 赤小豆(六合)

上十味。為散。空腹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伏龍肝湯治勞傷沖任。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或如豆汁。臍腹冷痛。口乾食少。

伏龍肝(如彈子大。七枚) 生薑 生地黃(各兩半) 甘草 艾葉 赤石脂 桂心(各六錢)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失笑散治婦人瘀結。少腹急痛。五靈脂(酒研。澄去砂) 蒲黃(篩淨。生半。炒半。等分)

為散。每服二錢半。酒煎入砂糖少許。和滓服。少頃再服。瘀結腹痛。經水反多。元氣虧弱。藥力不行者。用人參二三錢調服以擊搏之。

千金七子散治丈夫風虛目暗。精氣衰少無子。補不足。

五味子 鍾乳粉 牡荊子 菟絲子 車前子 菥 子 石斛干地黃 薯蕷 杜仲 鹿茸 遠志(各八銖) 附子 蛇床子芎(各六銖) 山茱萸 天雄 人參 茯苓 黃 牛膝(各三銖)桂心 蓯蓉(各十銖) 巴戟天(十二銖)

上二十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增至二匕。以知為度。禁如藥法。不能酒者。蜜丸服亦可。

紫石門冬丸(千金) 治全不產及斷緒方。

紫石英 天門(各三兩) 當歸 芎 紫葳 卷柏 桂心烏頭 干地黃 牡蒙 禹餘糧 石斛 辛荑(各二兩) 人參桑寄生 續斷 細辛 厚朴 乾薑 食茱萸 牡丹牛膝(各二十銖) 柏子仁(一兩) 薯蕷 烏賊骨 甘草(各一兩半)

上三十六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漸增至三十丸。以腹中熱為度。不禁房室。夫行不在不可服。禁如藥法。比來服者不至盡劑即有娠。

慶雲散(千金) 治丈夫陽氣不足。不有施化無成。

覆盆子 五味子 菟絲子(各一升) 天雄(一兩) 石斛 白朮(各三兩) 桑寄生(四兩)天門冬(九兩) 紫石英(二兩)

上九味。治下節。酒服方寸匕。先食服。日三。素不耐冷者。去寄生加細辛四兩。陽氣不少而無子者。去石斛加檳榔十五枚。

朴硝盪胞湯(千金) 治婦人立身已來全不產。及斷緒久不產二三十年者。

朴硝 牡丹 當歸 大黃 桃仁(生。各三銖) 細辛 厚朴桔梗 人參 赤芍藥 茯苓 桂心 甘草 牛膝橘皮(各一銖) 附子(六銖) 虻蟲 水蛭(各十枚)

上十八味。 咀。以清酒五升。水五升。合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每服相去三時。更服如常。覆被取少汗。汗不出。冬日着火籠之。必下積血。及冷赤膿如赤小豆汁。本為婦人子宮內有此惡物使然。或天陰臍下痛。或月水不調。為有冷血不受胎。若斟酌下盡。氣力弱大困。不堪更服。亦可二三服即止。如大悶不堪。可食酢飯冷漿。一口即止。然恐去惡物不盡。不大得藥力。若能忍。服盡大好。(如無水蛭。用鯪鯉甲以生漆塗炙脆代之)

白薇丸(千金) 治月水不利。閉塞絕產。

白薇 細辛(各三十銖) 人參 杜蘅 牡蒙 厚朴 半夏白僵蠶 當歸 紫菀(各十八銖) 牛膝 沙參 乾薑 秦艽(各半兩)蜀椒 附子 防風(各一兩半)

上十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不知。稍增至四五丸。此藥不可長服。覺有娠即止。用之大驗。

葆真丸治房勞太過。腎氣虛衰。精寒不能生子。

鹿角膠(八兩。即用鹿角霜拌炒成珠) 杜仲(鹽水拌炒。三兩) 干山藥(微焙)白茯苓(人乳拌蒸。曬) 熟地黃 山茱萸肉(各三兩)北五味 益智仁(鹽水拌炒) 遠志(甘草湯泡。去骨) 川楝子(酒煮。去皮核) 川巴戟肉(酒炒) 補骨脂胡蘆巴(與補骨脂同羊腎煮。汁盡為度。焙乾。各一兩) 沉香(五錢。另為末。勿見火)

上十四味。共為細末。入沉香和勻。以肉蓯蓉四兩。洗去皮垢切開。心有黃膜去之。取淨二兩。好酒煮爛搗如糊。同煉蜜杵勻。丸如梧子。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下。以美物壓之。精薄者。加鰾膠六兩。 此方不用桂、附壯火助陽。純用溫養精血之味。獨以沉香、益智鼓其氤氳。又以楝子抑其陽氣。引諸陽藥歸宿下元。深得廣嗣之旨。

千金種子丹此方服之。令人多子。並治虛損夢遺白濁。

沙苑蒺藜(取淨末。四兩。水一大碗熬膏。候用) 蓮須(取淨末。四兩) 覆盆子(去核。取淨。二兩) 山茱萸肉(取淨。三兩) 芡實(取淨。四兩) 龍骨( 。飛淨。五錢)

上用伏蜜一斤煉。以紙粘去浮沫。滴水成珠者。止用四兩。將前五味藥末。先以蒺藜膏和作一塊。再入煉蜜搗千杵。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忌房室二十日。此藥延年益壽。令人多子。

五子衍宗丸此藥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然平秘。

甘州枸杞子 菟絲子(酒蒸。搗成餅。各八兩) 北五味子(一兩) 覆盆子(酒洗。去目。四兩) 車前子(炒。二兩)

上五味。俱擇道地精新者。焙曬乾。共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服九十丸。臥時服五十丸。沸湯、鹽湯任下。

煉真丸治高年體豐痰盛。飽飫肥甘。恣情房室。上盛下虛。及髓髒中多着酒濕。精氣不純。不能生子者。服之並效。

大腹子(七兩。童便浸。切) 茅山蒼朮(去皮。泔浸。麻油炒) 人參 茯苓(各三兩)濃黃柏(三兩。童便乳汁鹽水各制一兩)鹿茸(大者一對。酥炙) 大茴香(去子。一兩) 淫羊霍(去刺。羊脂拌炒) 澤瀉 蛇床子(酒炒) 白蓮須(酒洗) 沉香(另末。勿見火)五味子(各一兩) 金鈴子(即川楝子。酒煮。去皮核。三兩) 鳳眼草(一兩。即樗樹葉。中有子一粒。形如鳳眼。故名。如無樗根皮代之。)

上為末。用干山藥末調糊代蜜為丸。空心鹽湯送下三四錢。臨臥溫酒再服二錢。煉真者。 煉精氣。使之純粹也。故方中專以大腹佐黃柏、茅術滌除身中素蘊濕熱。則香、茸、茴香不致反助濁濕痰氣。何慮年高艱嗣哉。

抑氣散治婦人氣盛於血。所以無子。尋常頭目眩暈。膈滿體疼怔忡皆可服。

香附(制炒。淨二兩) 陳皮(焙。二兩) 茯神 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不拘時白湯調下。

秦桂丸(即螽斯丸) 治婦人子宮虛寒。不能攝精成孕。

熟附子(二枚) 桂心(勿見火) 厚朴(薑汁炒) 濃杜仲(鹽酒炒) 細辛 秦艽(酒洗。焙) 白薇川牛膝(酒淨) 沙參(各二兩) 茯苓 人參(各四兩)

煉白蜜丸。梧子大。空心溫酒下五七十丸。得孕二三月。不可更服。忌牛馬肉。犯之難產。

此方鄭心 手裁。較世本減附子四兩。細辛三兩。茯苓二兩。削去乾薑。易入當歸。以和陽藥之性。不致陽無以化。且免經水紫黑。胎息不育之虞。其秦艽、朴、半專理痰積。沙參、膝、薇專清濁帶。使子戶溫和。陽施陰化。孕自成矣。

皺血丸(局方) 治婦人血海虛冷。百病變生。氣血不調。時發寒熱。或下血過多。或久閉不通。崩中不止。帶下赤白。 瘕癖塊。攻刺疼痛。小腹緊滿。脅肋脹痛。腰重腳弱。面黃體虛。飲食減少。漸成勞怯。及經脈不調。胎氣多損。胎前產後一切病患。無不治療。

熟地黃 甘菊(去心蒂梗) 茴香(去子) 當歸身 延胡索(炒) 赤芍藥 桂心蒲黃(取淨粉。焙) 蓬術 牛膝 香附(炒去毛。酒浸三日。焙。各三兩)

上十一味。為末。用細黑豆一升。醋煮候干為末。再入米醋三碗。煮二碗為糊和丸。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溫酒或醋湯下。血氣攻刺。煨薑湯下。 瘕絞痛。當歸酒下。忌鴨肉、羊血。方以皺血命名。取醋之酸。引藥歸宿子髒以收攝精氣也。蓋血海之虛寒。皆緣肝臟生陽氣衰。不能宣散濁陰而致子髒不淨。子髒不淨烏能攝精而成胎息乎。故立方專以推陳致新為綱旨。是以清熱散瘀之劑。反過於歸、地、桂茴等味。使子髒安和。生生之機不竭矣。大抵婦人之百病變生。總屬氣血不調。即寒熱虛怯。經閉崩中。靡不因血海不淨所致。其妙用尤在醋煮烏豆。以血得酸則斂。不致滑脫。瘀得辛則散。不致留蓄。更慮陰寒內結。勢必虛陽上浮。故用菊花以清在上之虛陽。冷積胞門。勢必熱留經隧。又需牛膝、赤芍輩。以祛在經之積熱。與秦桂丸中用厚朴、秦艽、白薇、沙參之意不殊。良工苦心。非深究其旨。何以獲先哲立方之旨哉。但服此而得坤儀者多。良由純屬血藥。血偏旺而氣偏餒。是不能無陰勝之過。宜於方中增入人參一味。或等分。或倍加。隨質而助陽和之力。鼓氤氳之氣。為幹道之基。未始其為不可也。 再詳廣嗣諸方。男子世稱葆真丸。婦人首推秦桂丸。然服之有驗有不驗者。質之偏勝不同也。蓋男子腎臟陽衰。婦人血海虛冷。則二方為專藥。若男子體肥痰盛。精氣不純。婦人瘀積留着。子戶不淨。豈可純以暖腎溫經為事哉。又需煉真丸之大腹、茅術、金鈴祛滌蘊濕。皺血丸之蓬術、牛膝、甘菊清解瘀熱。為合劑耳。用方者審諸。

千金大黃丸治帶下百病無子。服藥十日。下血。二十日。下長蟲及青黃汁。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而能成孕。

大黃(破如豆粒。熬黑) 柴胡 芒硝(各一斤) 芎 (五兩) 乾薑 蜀椒(各一升)茯苓(雞子大。一枚)

上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米飲服七丸。加至十丸。以知為度。五日微下。

桂心茯苓丸(金匱) 治妊娠 瘕下血。胎動在於臍上。

桂心 茯苓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熬) 赤芍藥(等分)

上五味。蜜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當歸貝母苦參丸(金匱) 治妊娠煩熱小便難。

當歸 貝母(去心) 苦參(等分)

上三味。蜜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

葵子茯苓散(金匱) 治妊娠小便不利。惡寒頭眩。

葵子(五兩。向日葵子也。) 茯苓(一兩)

上二味。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朮散(金匱) 治妊娠胎寒帶下。

白朮 芎 (各二十分) 蜀椒(三分。炒去汗) 牡蠣(熬。五分)

上四味。為散。酒服一錢匕。日三服。

千金半夏茯苓湯治妊娠惡阻。心煩頭眩。惡寒汗出少食。

半夏 生薑(各四錢) 干地黃 茯苓(各二錢半) 橘皮 旋復花 細辛人參 芍藥 芎 桔梗 甘草(各一錢六分)

上十二味。水煎服二劑。便急。使服茯苓丸。令能食便強健也。

千金茯苓丸治妊娠惡阻。心中煩悶。不能健運。

茯苓 人參 桂心(熬) 乾薑 半夏 橘皮(各一兩) 白朮葛根(煨) 甘草(炙) 枳實(各二兩)

上十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三。妊娠忌桂故熬。

乾薑地黃散治妊娠漏胎下血。

乾薑(炮。一兩) 干地黃(六兩。切焙。)

上二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香桂散治子死腹中。胞衣不下。服片時。如手推出。

肉桂(三錢) 麝香(三分)

為散。酒煎和滓服。加生川烏三錢。為下私胎猛劑。

千金鯉魚湯治妊娠遍身浮腫。胎間有水氣。

白朮 茯苓 當歸 芍藥(各三錢) 橘皮(一錢) 生薑(五片) 活鯉魚(重斤許者。一頭)

上六味。先煮鯉魚至熟。澄清取汁納藥煎。汁分五服。日三夜二。虛。加人參一錢五分。

千金竹瀝湯治妊娠子煩。

竹瀝(一盞) 麥門冬(去心) 防風 黃芩(各三錢) 茯苓(四錢)

上五味。以水四升。合竹瀝煮取二升。分三服。不瘥更作。

加味竹葉湯治妊娠心煩不解。名曰子煩。

白茯苓(錢半) 麥門冬(去心。二錢半) 黃芩(一錢) 人參(一錢) 竹葉(五片)粳米(一撮)

水煎。空腹熱服。肥人。加半夏、生薑。(原方。無人參粳米)

千金石膏大青湯治妊娠傷寒。頭疼壯熱。肢節煩疼。

石膏(八錢) 大青 黃芩(各三錢) 蔥白(四莖) 前胡 知母 梔子仁(各四錢)

上七味。水煎。去滓溫服。此方既可散邪。又能安胎。允為妊娠傷寒溫熱時行神方。非千金不能立也。

千金膠艾榴皮湯治妊娠利下不止。

阿膠 艾葉 酸石榴上三味。水煎溫服。千金鐘乳湯 治婦人肺胃虛寒。乳汁不通。

石鐘乳(四錢) 甘草(二錢) 漏蘆(二錢) 通草 栝蔞根(各五錢)

上五味。水煎溫服。 一方。有桂心。

千金麥門冬散治婦人寒熱阻逆。乳汁不通。

麥門冬 通草 理石(即石膏之硬者) 石鐘乳(等分)

上四味。為散。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有熱。去鍾乳加漏蘆。如無理石。以石膏代之)

千金白薇散治妊娠肺熱遺尿。

白薇 白芍(等分)

上二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服。

千金芩術芍藥湯治妊娠腹中滿痛。叉手不得飲食。黃芩(二錢) 白朮(六錢) 白芍(四錢)

上三味。水煎分三服。半日令盡。微下水則易產。日飲一劑為善。

全生白朮散治妊娠子腫。

白朮(一兩) 姜皮 大腹皮(去外垢內膜盡) 橘皮 茯苓(各半兩)

為散。每服三錢。水煎。和滓。日三服。 此方較澹寮五皮湯稍善。中間惟白朮易桑皮。而功用懸殊。點鐵成金手也。

兔腦丸治妊娠難產。催生第一神方。

麝香(取當門子。一錢) 明乳香(二錢半) 母丁香(二錢)

上為細末。揀臘月天醫日修合。活劈兔腦為丸。如芡實大。硃砂為衣。蠟和收藏。待臨盆腰痛兒不能下。用白湯囫圇送下。其子立產。兔用小者為真。若形如兔而大者。乃 也。誤用則不驗。即真兔之死者亦不驗。

瘦胎飲(即枳殼散) 治妊娠體肥。胎氣不運。在九個月服。

黃芩(酒炒。一兩) 白朮(一兩) 枳殼(炒。七錢半)

為散。每服二錢。飢時砂仁湯下。不可多服。恐傷正氣。瘦弱者勿服。

琥珀黑龍丹(局方) 治死胎胞衣不下。敗血逆沖。

五靈脂(酒研。澄去砂) 當歸 川芎 干地黃 良姜(各三兩)

上五味。入煬成罐內。鹽泥封固。炭火 通紅。去火候冷研細。入下項藥。

琥珀 百草霜 硫黃(各三錢半) 花蕊石( ) 乳香(各三錢)

上五味。逐為細末。同前藥和勻。米醋和丸。如彈子大。臨服以炭火 通紅。投入生薑自然汁內。浸碎研化。以無灰酒入麝香少許。不時頻服一口。加童子小便尤宜。

二味參蘇飲治惡露入胞。脹大不能出。及產後敗血沖肺。喘滿面赤。大便溏泄者禁用。

人參 蘇木(碎。各五錢)

水煎。入童子小便熱服。

千金牛膝湯治兒產胞衣不下。

牛膝 瞿麥(各一兩) 當歸 通草(各兩半) 滑石(二兩) 葵子(半升)

上六味。水煎。分三服。(一方。無滑石。有桂心一兩)

四烏 一蘆茹丸(虛損門) 膠艾湯(四物湯下) 大黃甘遂湯(小承氣湯下) 抵當湯(抵當丸下) 當歸芍藥散(四物湯下) 小建中湯(桂枝湯下) 溫經湯(四物湯下) 加味逍遙散(虛損門) 歸脾湯(保元湯下) 小柴胡湯(方祖) 四物湯(方祖)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八珍湯(四君子湯下) 大溫經湯(四物湯下) 逍遙散(虛損門) 導痰湯(二陳湯下) 滾痰丸(痰飲門) 保元湯(方祖) 藿香正氣散(平胃散下) 八物湯(四君子湯下) 艾煎丸(四物湯下)養胃湯(平胃散下) 四物湯(四物湯下) 桂枝湯(方祖) 增損四物湯(四物湯下)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 大建中湯(保元湯下) 腎氣丸(崔氏八味丸下) 加減龍薈丸(伊芳尹三黃湯下) 加減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獨參湯(保元湯下) 人參養榮湯(保元湯下) 三補丸(伊芳尹三黃湯下) 硃砂安神丸(勞倦門) 生料八味丸(方祖即崔氏八味丸作湯) 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下) 巽順丸(虛損門) 烏骨雞丸(虛損門) 異功散(四君子湯下) 加減四物湯(四物湯下) 二陳湯(方祖) 平胃散(方祖) 內補當歸建中湯(桂枝湯下) 萆 釐清飲(小便不禁門)局方七氣湯(方祖) 越鞠丸(郁門) 大補丸(方祖) 清心蓮子飲(生脈散下) 清胃散(衄血門) 四七湯(二陳湯下) 香砂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 佐金丸(方祖) 二妙散(大補丸下) 控涎丹(十棗湯下) 聚精丸(虛損門) 滋腎丸(大補丸下) 附子湯(術附湯下) 乾薑人參半夏丸(理中湯下) 當歸散(四物湯下) 理中湯(方祖) 沉香降氣散(氣門) 紫蘇飲(四物湯下) 當歸補血湯(保元湯下) 加味歸脾湯(保元湯下) 昇陽除濕湯(平胃散下) 七味白朮散(四君子湯下) 胃風湯(四君子湯下) 香殼散(蓄血門) 下瘀血湯(小承氣湯下) 當歸活血湯(蓄血門) 聖愈湯(保元湯下) 香蘇散(傷寒門) 胃苓湯(平胃散下) 蔥白香豉湯(傷寒門)涼膈散(方祖) 枳實理中湯(理中湯下) 小承氣湯(方祖) 黃連解毒湯(伊芳尹三黃湯下) 桂枝白虎湯(白虎湯下) 人參白虎湯(白虎湯下) 厚朴湯(平胃散下) 甘草乾薑湯(理中湯下)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二陳湯下) 黃芩芍藥湯(桂枝湯下) 香連丸(佐金丸下) 連理湯(理中湯下) 千金三物膠艾湯(痢門) 駐車丸(方祖)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痢門) 生脈散(方祖) 導赤散(暑門) 加味清胃散(衄血門) 五苓散(方祖) 黃芩清肺飲(梔子豉湯下) 川芎茶調散(頭痛門) 千金托里散(保元湯下) 生地黃黃連湯(四物湯下) 黑神散(衄血門) 大七氣湯(局方七氣湯下) 代抵當丸(抵當湯下) 達生散(四物湯下) 佛手散(四物湯下) 五積散(平胃散下) 加味佛手散(四物湯下)

婦人門下

枳實芍藥散(金匱) 治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 芍藥(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方中枳實燒黑。全是散逐瘀積。故癰膿亦能主之。

竹葉湯(金匱) 治產後中風。發熱面赤。喘滿而頭痛。

竹葉(一把) 葛根 防風 桔梗 桂枝 人參 甘草(炙。各一錢)大棗(四枚。) 生薑(三片)

上九味。水煎服。溫覆使汗出。項強。加附子。嘔者。加半夏。此桂枝湯去芍藥、加竹葉、葛、防、桔梗、人參。因方後所加附子。向來混入方內。故此着明。不便歸入方祖。以混檢閱。

竹皮大丸(金匱) 治產後虛煩嘔逆。

生竹茹 石膏(各半兩) 甘草(炙。一兩) 桂枝 白薇(各二錢半。)

上五味。末之。煮棗肉和丸。彈子大。以飲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熱。倍白薇。煩滿。加柏實。

千金三物黃芩湯(金匱) 治產後煩熱。

黃芩(一錢) 苦參(二錢) 干地黃(四錢)

上三味。水煎熱服。 上三味。皆純陰苦寒傷胃滯血之藥。產後雖有煩熱。難以輕用。當時立方。必有質壯氣盛。脈證俱實。能食便硬者。始堪任此。用者審之。(千金。義見中風門千金三黃湯下)

抵聖散治產後腹脅滿悶嘔吐。

人參 半夏(各一兩) 赤芍藥(六錢) 澤蘭葉(四錢) 橘皮(三錢) 甘草(炙。三錢)

為散。每服四五錢。水煎。入薑汁數匙。和滓熱服。日二三度。以嘔吐止為效。有瘀。加炮黑山楂肉半兩。按方中赤芍。性味酸寒。非產後嘔吐者所宜。宜易赤茯苓下水止嘔為當。此必傳寫之誤耳。

千金遠志湯治產後心悸恍惚。語言錯亂。

遠志肉 麥門冬 人參 甘草(炙) 當歸 桂心 芍藥(各一錢)茯苓(一錢半) 生薑(三片) 大棗(四枚)

上十味。水煎。去滓溫服。心胸逆氣。加半夏七枚。

嚴氏清魂散治產後氣虛血暈。

人參 川芎(各一兩) 荊芥穗(二兩) 澤蘭葉 甘草(炙。各八錢)

為散。沸湯、溫酒各半盞。調服二錢。童便尤良。

辰砂七珍散治產後血虛不語。

人參 菖蒲(各一兩) 川芎(七錢半) 細辛(二錢半) 防風(四錢) 甘草(炙。三錢半。一作生地)辰砂(水飛。三錢)

為散。每服三錢。薄荷湯調服。 肥人。加半夏、茯神、僵蠶。瘦人。加當歸、蠍尾、鈎藤。

局方調經散治產後敗血乘虛停積於五臟。循經流入於四肢。留滯日深。腐壞如水。漸致身體面目浮腫。或因產敗血上干於心。心不受觸。致心煩躁。臥起不安。如見鬼神。言語顛倒。並宜服之。

赤芍藥 沒藥(別研) 桂心 琥珀(別研) 當歸(各一兩) 麝香(別研) 細辛(去苗。各半錢)

上七味。為末和勻。每服一錢。溫酒入生薑汁少許服。大抵產後虛浮。醫人不識。便作水氣治之。凡治水氣。多以導水藥。極是虛人。夫產後既虛。又以藥虛之。是謂重虛。往往因致枉夭。但服此藥。血行腫消即愈。

千金當歸芍藥湯治產後虛羸。

當歸身(錢半) 芍藥 人參(各二錢) 干地黃(二錢半) 桂心 甘草(各一錢) 生薑(三片)大棗(五枚)

上八味。水煎去滓。溫分三服。

琥珀地黃丸治產後惡露未淨。胸腹痛。小便不利。

琥珀(另研) 延胡索(同糯米炒。去米) 當歸(各一兩) 蒲黃(四兩。生半。炒半)生地黃(干者。半斤) 生薑(一斤)

右將地黃咀碎酒浸。生薑切片。各搗取汁留滓。無油杓中用薑汁炒地黃滓。地黃汁炒姜滓各干為末。忌犯鐵器。煉白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空腹當歸煎湯調服。

千金甘竹茹湯。治產後內虛煩熱短氣。

甘竹茹(一把) 人參 茯苓 甘草 黃芩(各三錢)

上五味。水煎。分三服。

千金知母湯治產後乍寒乍熱。手足身溫。心胸煩滿。

知母(六錢) 芍藥 黃芩(各四錢) 桂心 甘草(各二錢)

上五味。水煎。分三服。

千金淡竹茹湯治產後虛煩頭痛。短氣欲絕。心中煩亂不解。

淡竹葉(一把) 麥門冬(一兩) 甘草(三錢) 小麥(一撮) 生薑(三片) 大棗(三枚)

上六味。水煎。分三服。虛悸不已。加人參。少食。加粳米。氣逆。加半夏。

千金當歸芍藥湯治產後煩滿不安。

當歸(三錢) 芍藥 人參 麥門冬(去心) 干地黃(各半兩) 桂心(二錢) 生薑(三片)

大棗(三枚,擘) 粳米(一撮)

上九味。水煮。分三服。

千金茯神湯治產後沖悸。志意恍惚。語言錯謬。

茯神 人參 芍藥 當歸(各六錢) 桂心 甘草(各三錢) 生薑(三片)大棗(三枚)

上八味。水煎。分三服。

千金人參丸治產後大虛心悸。志意不安。恍惚恐畏。虛煩不眠少氣。

人參 茯苓 麥門冬(去心) 薯蕷(各二兩) 澤瀉 甘草 菖蒲乾薑 桂心(各一兩)

上九味。為末。蜜和棗膏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二三十丸。日三夜一服。

千金蜀椒湯治產後心痛大寒。

蜀椒(二合。炒去汗。) 芍藥 當歸 半夏 甘草(炙) 桂心 人參茯苓(各二錢) 蜜(一合) 生薑汁(半合)

上十味。先煮蜀椒令沸。納諸藥。去滓。入薑汁、蜜。禁勿冷食。此本金匱三物大建中。但飴與蜜稍變耳。

千金大岩蜜湯治產後心痛。

干地黃 當歸 獨活 甘草(炙) 芍藥 桂心 遠志肉細辛(各二錢) 吳茱萸(去閉口者。半合) 乾薑(炮。一錢) 蜜(半盞)

上十一味。水煎去滓。納蜜重煎。溫分二服。

千金羊肉生地黃湯治產後三日腹痛。補中益髒。強氣力消血。

羊內(一斤) 生地黃(二兩) 人參 當歸 芍藥(各一兩) 桂心 芎甘草(各半兩)

上八味。先煮羊肉。去滓煎藥。分四。日三夜一服。 有風熱。去人參、地黃、肉桂。加防風、黃 、生薑。咳嗽。本方加紫菀、款冬、細辛、五味。腰痛。本方加杜仲、黃 、白朮、附子、萆 。

鹿茸散(千金) 治婦人漏下不止。

鹿茸(酥炙。) 阿膠(蛤粉炒。各三兩) 烏賊骨(醋炒) 當歸(各二兩) 蒲黃(篩淨。二兩。生半。炒半)

上五味。為散。溫酒調服方寸匕。日三服。 本方去阿膠、烏賊骨。名蒲黃散。治同前。

野狼牙湯治婦人陰中生瘡蝕爛。

野狼毒牙(一兩)

上一味。水煎。取汁半盞。以綿纏箸頭如繭。浸湯瀝陰中。日三四遍。

小柴胡湯(方祖) 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下) 當歸生薑羊肉湯(疝門) 下瘀血湯(抵當湯下) 陽旦湯(桂枝湯下)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痢門) 內補當歸建中湯(桂枝湯下) 佛手散(四物湯下) 八珍湯(四君子湯下)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 芎歸湯(四物湯下) 二陳湯(方祖) 琥珀黑龍丹(本門上) 失笑散(本門上)龍齒清魂散(顫振門) 花蕊石散(虛損門) 五積散(平胃散下) 平胃散(方祖) 來復丹(金液丹下)二味參蘇飲(本門上) 理中湯(方祖) 沉香降氣散(氣門)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 桃仁承氣湯(小承氣湯下)四烏湯(四物湯下) 當歸芍藥散(四物湯下) 膠艾湯(四物湯下) 導痰湯(二陳湯下)地黃飲子(中風門)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湯下) 獨參湯(保元湯下) 四物湯(方祖) 當歸補血湯(保元湯下)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增損四物湯(四物湯下) 醋煎散(本門上) 參蘇飲(傷寒門)增損柴胡湯(小柴胡湯下)柴胡四物湯(小柴胡湯下) 指迷七氣湯(局方七氣湯下) 局方七氣湯(方祖) 逍遙散(虛損門)香砂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越鞠丸(郁門) 桔梗湯(方祖) 小建中湯(桂枝湯下) 異功散(四君子湯下) 旋復花湯(本門上)生脈散(方祖) 都氣丸(崔氏八味丸下) 靈砂丹(金液丹下) 四君子湯(方祖) 歸脾湯(保元湯下)黃建中湯(桂枝湯下) 香蘇散(傷寒門) 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下) 蔥白香豉湯(傷寒門) 伏龍肝湯丸(痢門)烏骨雞丸(虛損門) 人參養榮湯(保元湯下) 玉燭散(四物湯下) 大柴胡湯(小柴胡湯下)五苓散(方祖)四神散(四物湯下) 川芎茶調散(頭痛門) 養胃湯(平胃散下) 甘草乾薑湯(理中湯下)枳實理中湯(理中湯下)千金伏龍肝湯(本門上) 代抵當丸(抵當湯下) 四七湯(二陳湯下) 紫蘇飲(四物湯下)當歸拈痛湯(濕門)加味逍遙散(虛損門) 加味歸脾湯(保元湯下) 清胃散(衄血門) 千金芎 湯(四物湯下)腎氣丸(崔氏八味丸下)千金鐘乳湯(本門上) 千金麥門冬散(本門上) 豬膚發煎(黃癉門) 益氣養營湯(四君子湯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豆豉餅(癰疽門) 龍膽瀉肝湯(脅痛門) 加減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嬰兒門上

千金紫丸治小兒變蒸發熱不解。並挾傷寒溫熱汗後熱不歇。及腹中有痰癖。哺乳不進。乳則吐。食癇先寒後熱。

赤石脂 代赭石(各一兩) 巴豆(三十粒。去油)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四味。為末。加蜜少許。密器中收。三十日兒麻子大一丸。與少乳令下。食頃後與乳勿令多。至半日當小下熱除。

百日兒如小豆一丸。夏月多熱。善令發疹。慎用。紫丸無所不療。雖下不虛人。

千金黑散治小兒變蒸。中挾時行溫病。或非變蒸時而得時行者。

麻黃(淨末。二錢) 杏仁(別研。二錢) 大黃(淨末。一錢)

上三味和勻。內密器中。一月兒服小豆大一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汗出溫粉粉之。勿見風。百日兒服棗核大一枚。溫粉方。用龍骨、牡蠣各 為細末。取淨三錢。入生黃 末三錢。和粳米粉一兩。稀絹包緩緩撲之。

大連翹湯治濕毒利小便。

連翹 瞿麥 車前 木通 滑石(研) 當歸 赤芍防風 荊芥 柴胡(各一錢) 蟬蛻 黃芩(酒炒) 山梔(炒黑) 甘草(炙。各七分)

水煎。食前熱服。熱甚。加酒大黃。兒小量與。 本方去山梔加紫草。名連翹防風湯。治痘疹熱毒壅閉。小便不通。

鈎藤散治胎驚夜啼。

鈎藤鈎 茯神 茯苓 川芎 木香 芍藥 當歸(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為散。每服一錢匕。入姜、棗煎服。心經有熱面赤。去木香加硃砂少許。驚搐。加蠍尾五分。

柳華散治口瘡赤爛。

黃柏(炒。為細末) 蒲黃 青黛 人中白( 過。等分)

為散。臨用加冰片少許。再研敷之。

辰 膏治口噤目閉。啼聲不出。吐乳不化。

辰砂 牙硝(各一錢) 硼砂 全蠍(各五分) 珍珠 麝香(各三分)

共為細末。入生白蜜研膏。每用豆大許。薄荷湯下。潮熱。甘草湯下。月內兒塗乳頭。令兒吮之。

胡黃連丸治熱疳。

胡黃連 川黃連(各半兩) 硃砂(二錢。另研)

為末。填入豬膽中。以線扎懸掛銚中。酸漿水煮數沸。取出入蘆薈、麝香各二錢。飯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湯下。若熱疳生蟲。去硃砂加蕪荑仁、鶴虱、青皮、雷丸。

貼囟法治百日內嬰兒發搐。

麝香(一分) 蠍尾 蜈蚣(炙。去足。各五分) 牛黃(三分) 青黛(三分) 薄荷葉(三分)

上除牛黃。先搗蠍尾等五味。各取淨末。再入牛黃細研。煮紅棗肉和成膏。塗綿貼囟上。四邊略出一指。以手烘暖。頻頻熨之。

秘旨安神丸治心經虛熱。睡中驚悸夜啼。

人參 棗仁 茯神 半夏(制。各一錢) 當歸 橘紅 芍藥(各七分)五味子(七粒) 甘草(炙。三分)

為末。薑汁和丸。芡實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

大青膏治驚搐吐瀉身溫。

天麻(錢半) 青黛(二錢) 白附子 干蠍(去毒。各三錢) 烏梢蛇肉(酒煮。焙乾。三錢) 天竺黃(二錢)麝香(三分) 硃砂(飛淨。五分)

為末。生白蜜和膏。每服豆大許。月中兒半粒。薄荷湯化下。或塗乳頭吮之。

鈎藤飲治脾虛傷風。身熱足冷。欲成慢驚。

鈎藤鈎 蟬蛻 防風 人參 麻黃 白僵蠶(炒) 天麻蠍尾(去毒。各五分) 川芎 甘草(炙。各三分) 麝香(一分。另研。)

水煎。溫分二三服。 愚按慢驚屬脾胃虧損所致。前方乃辛溫散表之藥。無調補之功。須審而用之。徐用誠雲。小兒脾虛傷風。身熱足冷。欲成慢驚。用鈎藤飲。然必大便實者為宜。若吐瀉痰逆。身無大熱。而四肢清冷。當用烏蠍六君。此湯非所宜也。

抱龍丸(局方) 治急驚。

陳膽南星(一兩) 天竺黃(三錢) 辰砂(飛淨。半入劑。半為衣) 雄黃(各錢半) 麝香(五分)

上五味。為末。甘草湯丸。皂角子大。辰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服後嘔吐稠痰即愈。如痘疹發驚。去辰砂易琥珀三錢。

利驚丸治急驚發熱。喘脹腹滿。大小便秘。

天竺黃 輕粉 青黛(各一錢) 黑牽牛(頭末微炒。三錢)

為末。蜜丸。豌豆大。一歲兒服一丸。薄荷湯化下。

羌活散(即人參羌活散) 治傷寒驚熱。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茯苓 桔梗枳殼 廣皮 天麻 人參(等分) 甘草(減半)

為散。每服一二錢。加生薑一片。簿荷五葉。水煎去滓。稍熱服。取微汗效。

千金射干湯治小兒發熱喘咳。喉中水雞聲。

射干 麻黃 紫菀 甘草 半夏 桂枝(各一錢) 生薑(一片)大棗(三枚)

上八味。水煮分三服。服後熱除而喘咳不已。本方去麻黃、射干、大棗。加細辛、款冬、阿膠、白蜜。

千金龍膽湯治嬰兒出腹。血脈盛實。寒熱溫壯。四肢驚掣。發熱大吐 者。若已能進哺。食入不消。壯熱及變蒸驚癇。方悉主之。

龍膽 鈎藤鈎 柴胡 黃芩 桔梗 芍藥 茯苓甘草(各一錢) 蜣螂(二枚) 大黃(三錢)

上十味。以水一升。煎五合。兒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為三服。兒生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為三服。兒生十六日至二十日。分二合為三服。兒生二十一日至三十日。分三合為三服。兒生三十一日至四十日。盡以五合為三服即止。勿再服也。

益黃散(局方) 治脾虛乳食不化。

陳皮(一兩) 青皮 訶子肉(煨) 甘草(炙。各半兩) 丁香(二錢)

上為散。每服二三錢。水煎服。或黑糖調服一錢。 益黃不用補益中州。反用陳青二橘辟除陳氣。其旨最微。嬰兒久瀉連綿不已。乳食積滯於內。故需二皮專理肝脾宿蔭。即兼訶子以兜澀下脫。丁香以溫理中州。甘草以和脾氣。深得瀉中寓補之法。非洞達斯義。難與言至治也。

肥兒丸(局方) 治食積五疳。頭項結核。臂瘦發稀。發熱作渴。口疳目翳。小便色白。腹大青筋等證。

肉豆蔻(煨) 使君子(去殼。焙) 麥 (炒) 黃連(薑汁炒黑色) 神曲(炒。各五兩)檳榔(二十枚。勿見火) 木香(二兩。勿見火)

上七味。為末。蒸餅調糊。稍加白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米飲調服。(汪石山。加白朮五兩。山楂肉枳實各二兩)

此方近世所傳。尚多胡黃連、雷丸、蕪荑等味。大苦大寒。大傷元氣。而因名誤實。故世喜服之。意謂有益於兒也。曷知立方之義。本為疳熱腹脹羸瘦。故用祛熱伐肝之劑。消去疳積。元氣得復。兒自肥矣。若本無疳熱服之。與引寇破家何異。嘗見富有之家。從幼好服此丸。至十歲外漸至蒸熱咳嗽。蓋緣真陽虧損。不能振生發之令而成童勞者不少。奈何習俗成風。多所未悟。因特表而出之。

加味陷胸丸治痰積痞滿。疳熱喘嗽。

黃連(薑汁炒) 半夏(姜制) 栝蔞實 焰硝(各三錢) 輕粉(二錢半) 滑石(飛淨。一兩)

煉白蜜丸。芡實大。大兒五六丸。周歲兒一丸。沸湯調化服。

蟾蜍丸治無辜疳。

蟾蜍(大者。數枚)

以糞蛆三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將蟾活搗爛。與蛆食之一晝夜。用布袋盛蛆。置急流水中漂淨。取出瓦上焙乾。入麝少許。陳米飯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湯或砂糖湯服之。一服虛熱退。二服煩渴止。三服瀉利愈。或用陳米炒為粉。入糖霜作餅服之亦可。

馬鳴散治口舌生瘡。痘後疳爛。

人中白( 。一錢) 蠶蛻紙(如無。僵蠶代之) 五倍子(生半。 半) 白礬(生半。枯半) 硼砂(生半。 半。各五分)

為散。先以青布蘸水拭淨。用鵝翎管吹口中患處。

蘭香散治鼻疳赤爛及癘風證。

蘭香葉(二錢。即香草) 銅綠 輕粉(各五分)

為散。干摻患處。干者香油調敷。

白粉散治諸疳瘡。

烏 骨(三錢) 白芨(二錢) 輕粉(一錢)

為散。漿水洗。拭乾敷之。

如聖丸治熱疳善食腹大。

使君子肉(二兩) 胡黃連 川黃連 白蕪荑仁(炒。各一兩) 干蟾(五枚。 存性)麝香(五分)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人參湯化下。

木香丸治冷疳泄瀉少食。木香 肉豆蔻 砂仁(炒。各三錢) 麝香(一錢) 續隨子(去油。三錢) 干蟾(三枚。燒存性)

為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五丸。薄荷湯送下。虛者。去續隨子加姜、桂、參、術。

止汗散治睡中多汗。

故蒲扇(燒存性)

為末。每服一二錢。溫酒或烏梅湯調服。 蒲灰止血利小便。與蒲黃不異。汗即血之液。故取多曾沾汗之舊扇燒灰。主治睡汗。同氣相求之妙。世醫都未悟也。

石南散治小兒通睛。石南葉(一兩) 藜蘆(三分) 瓜蒂(七枚)

為細末。每用少許吹鼻中。日三。內服牛黃平肝藥。

龜胸丸治龜胸高起。

大黃(酒煨) 麻黃(去節) 百合 桑皮(薑汁炒) 木通 枳殼 甜葶藶(微炒)杏仁(炒黑) 芒硝(等分)

上七味。為細末。以杏仁、芒硝同研如脂。蜜和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蔥白湯化下。

菖蒲丸治心氣不足。不能言語。

石菖蒲 赤茯苓(各三錢) 人參(五錢) 丹參(二錢) 天門冬(烘熱去心切焙) 麥門冬(去心)遠志肉(甘草制) 甘草(炙,各一錢)

為末。蜜丸。赤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燈心湯下。

清胃散(衄血門) 異功散(四君子湯下) 瀉黃散(癘風門) 六味地黃湯(崔氏八味丸下)崔氏八味丸(方祖)逍遙散(虛損門) 保元湯(方祖)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 溫脾散(四君子湯下)人參安胃散(保元湯下)活命飲(癰疽門) 四物湯(方祖)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小續命湯(續命湯下) 白餅子(備急丸下)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湯下) 瀉青丸(下血門) 硃砂安神丸(勞倦門) 辰砂妙香散(溲血門) 加味導痰湯(二陳湯下)四君子湯(方祖) 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下) 桂枝湯(方祖) 烏蠍六君子丸(四君子湯下)加味清胃散(衄血門)加味逍遙散(虛損門) 丁香楝實丸(疝門) 加味通心散(疝門) 保和丸(傷飲食門) 惺惺散(四君子湯下)龍膽瀉肝湯(脅痛門) 理中湯(方祖) 錢氏白朮散(四君子湯下) 清涼飲(燥門) 大柴胡湯(小柴胡湯下)麻黃湯(方祖) 參蘇飲(傷寒門) 二陳湯(方祖) 桔梗湯(方祖) 涼膈散(方祖)小青龍湯(桂枝湯下) 三拗湯(麻黃湯下) 金匱麥門冬湯(咳嗽門) 養胃湯(平胃散下)玉露散(白虎湯下)吳茱萸湯(嘔吐噦門) 小柴胡湯(方祖) 香連丸(佐金丸下) 理苓湯(理中湯下) 昇陽益胃湯(保元湯下)五苓散(方祖) 黃連犀角散(痢門) 梔子仁湯(梔子豉湯下) 黃芩清肺飲(梔子豉湯下)滋腎丸(大補丸下)蘆薈丸(婦人門上) 四神丸(泄瀉門) 消積丸(備急丸下) 塌氣丸(傷飲食門)瀉心湯(伊芳尹三黃湯下)導赤散(暑門) 梔子豉湯(方祖) 酸棗湯(虛損門) 當歸補血湯(保元湯下) 竹葉石膏湯(白虎湯下)人參白虎湯(白虎湯下) 三補丸(伊芳尹三黃湯下) 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 茵陳蒿湯(濕門)化蟲丸(蟲門)烏梅丸(理中湯下) 沉香降氣散(氣門) 沖和養胃湯(保元湯下) 煮肝散(目門) 益氣聰明湯(保元湯下)決明雞肝散(目門) 梔子清肝散(耳門) 消風散(咳嗽門) 小烏沉湯(衄血門) 止衄散(衄門)十補丸(崔氏八味丸下) 獨參湯(保元湯下) 生地黃黃連湯(四物湯下)

嬰兒門下

百祥丸治痘瘡黑陷。喘脹便秘。

紅芽大戟(去傍枝。煮軟去骨)

棗肉和丸。粟米大。三歲兒十丸。黑芝麻湯送下。

宣風散治痘毒腫乘腎。腹脹黑陷。

尖檳榔(二個) 橘皮 青皮 甘草(各二錢) 牽牛頭末(四錢)

為散。三歲兒一錢匕。蜜水調服。(準繩。無青皮)

紫草飲治痘疹血熱。口渴不能起發。

紫草(一錢。一作紫鉚) 甘草(炙。五分) 黃 (錢半) 糯米(一撮)

水煎。日再服。 一方。無黃 、糯米。多人參、蟬蛻、穿山甲。治氣虛血熱。 一方。無黃、糯米。多歸、芍、麻黃。治血熱復感風寒。不能起發。按紫草飲本方。系保元湯去參易紫草之制。更迭一味。而氣血攸分。且補中寓發。直是大匠運斤。足補桂岩未迨。

消毒飲治痘疹咽痛而起發遲。

鼠粘子(研。錢半) 甘草(五分) 荊芥(一錢)

水煎。日二服。

化毒湯治痘已發。毒盛不能起脹。

紫草茸(一錢) 甘草 升麻 蟬蛻(各五分) 地骨皮 黃芩(各七分) 糯米(一撮)

水煎。日再服。

加味四聖散治痘灌漿時。熱渴引水或作癢。

紫草茸(一錢) 甘草(五分) 黃 (一錢) 木通(七分) 川芎(五分) 木香(三分)人參(一錢)蟬蛻(七枚)

水煎。熱服。

紫草木通湯治痘疹行漿時。氣虛血熱。小便不利。不能起發。紫草(一錢)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人參 茯苓(各一錢) 糯米(一撮)

水煎。不時溫服。

快斑湯(即人參快斑散) 治痘毒盛。起發遲而作癢。

紫草(一錢)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人參(一錢) 芍藥(一錢) 蟬蛻(七枚)

水煎。熱服。 一方。多當歸、防風。 一方。無芍藥。多當歸、防風、木香。

鼠粘子湯治痘疹咽喉腫痛。

鼠粘子(錢半) 甘草(五分) 荊芥(七分) 防風(六分)

水煎。不時溫服。

如聖飲治痘出不快。咽喉不利。

鼠粘子(一錢) 甘草(五分) 荊芥(七分) 桔梗(六分) 防風(五分) 麥門冬(一錢) 竹葉(十片)

水煎。不時溫服。 一方。無竹葉。有黑參。

獨聖散治痘瘡毒盛伏陷。鼠粘子 僵蠶(炒研) 紫草茸(等分)

水煎。日二三服。

陳氏木香散治痘瘡泄瀉後。虛寒癢塌。

木香 大腹皮 肉桂 半夏 青皮(炒) 柴胡 人參赤茯苓 甘草(炙) 訶子肉 丁香(等分)

為散。每服一二錢。加姜、棗煎服。 自汗癢塌。去腹皮、青皮、柴胡。加黃 、白朮、糯米。

陳氏異功散治痘瘡灰白伏陷。大渴泄瀉。

木香 當歸身 茯苓 肉桂 肉豆蔻 丁香 熟附子人參 白朮 半夏 厚朴 橘皮(等分)

為散。每服二三錢。入姜、棗煎服。

參 四聖散治痘胃虛少食。發熱作渴而起發遲。

人參 黃 白朮(各一錢) 紫草茸 茯苓 芍藥(各八錢) 當歸(七分)木通(六分) 防風 甘草 川芎(各五分) 粳米(一撮)

水煎。熱服。

白螺散治痘濕不收。

白螺殼(陳年土牆內者。 過)

為散。痘瘡濕處干摻之。

金華散治痘後肥疳。

黃連 黃芩 黃柏 大黃 黃丹(等分) 輕粉(減半) 麝香(少許)

為散。瘡濕則干摻。燥則豬脂調敷。

生肌散治疳蝕不斂。膿血雜流。

黃連 黃柏 甘草 五倍子 地骨皮(等分)

為散。干摻瘡上。

白虎化斑湯治痘後火悶。不得發出。

石膏(生用) 知母 生甘草 蟬蛻 麻黃 大黃(生用) 黃芩連翹 黑參 竹葉水煎。大劑頻服。

大黃甘草湯(金匱) 治痘為痰悶。不得發出。

大黃(一倍) 甘草(生。減半)

水煎。頻服取吐。不應。更服。 金匱本方用大黃四倍於甘草。治食已即吐。專取大黃之沉降。以泄逆滿之滯。此用大黃再倍於甘草。治痰悶痘閉。反借甘草之上溢以涌固結之積。一方小變。而功用不同若此。

椒梅丸治痘為蟲悶。不得發出。

秦椒(三錢) 烏梅 黃連(各一錢)

為末。飴糖丸。如黍米大。量兒大小分二三服。服後須臾得入蟲口。次與紫草承氣湯下之。

豬尾膏治痘倒 。心神不寧。

小豬尾尖上刺血數滴。入冰片少許。辰砂末一錢。同研成膏。分作三五服。木香湯化下。

柴胡飲治痘瘡初起熱甚。表里俱實。

柴胡 防風 荊芥 黑參(各八分) 大黃(二錢) 黃芩 滑石(各錢半)甘草(五分)

水煎。不時服。

犀角消毒飲治痘瘡發疔。胃熱咽腫便秘。

犀角(七分) 連翹 鼠粘子(各一錢) 荊芥(六分) 甘草 防風(各五分) 忍冬(錢半)

水煎。不時服。

羌活湯治痘疹未報點時。熱甚不發。頭痛腹脹。

羌活 防風(各八分) 荊芥 紫蘇(各七分) 川芎(四分) 赤芍(六分) 枳殼(八分)山楂(一錢) 木通(五分) 甘草(生。三分) 蔥白(一莖) 生薑(一片)

水煎。熱服。

珍珠散治痘疔。

珍珠(生。研) 綠豆(生。研) 豌豆(燒存性) 發灰(等分)

為散。胭脂調。銀針挑破。口含清水。吮去毒血。塗之。 一方。無綠豆。加冰片少許。

三仙散治痘疔。

紫花地丁 番白草 當歸尾為散。水煎。溫服。

升均湯治痘出隱隱不起。面上紅暈成片。根窠瑣屑者。

人參蘆 白朮蘆 茯苓 甘草(生) 防風蘆 桔梗蘆水煎。頓服取吐。痰出氣升。痘自起矣。 一方。無防風。有升麻。

羚羊解毒湯治痘初起。根窠不分。顴頰一片如朱塗。以此湯分之。

紫草 黑參(各一錢) 柴胡(八分) 荊芥(六分) 蟬蛻(四分) 川芎(五分) 紅花(三分) 山楂(一錢) 連翹(八分) 木通(七分) 羚羊角尖(鎊細。一錢)

水煎。去滓。入羚羊角末。攪勻服之。

化斑湯治痘與斑夾出。用此消斑起痘。

黑參(二錢) 鼠粘子(一錢) 柴胡(八分) 荊芥 防風(各六分) 連翹(七分)木通(八分) 枳殼(七分) 蟬蛻(五分) 生甘草(四分) 燈心(二十莖) 淡竹葉(十五片)

水煎。溫日二三服。

解毒飲子治痘為風寒所遏而起發遲。

柴胡(八分) 紫草(六分) 防風(七分) 白芷(五分) 荊芥(七分) 鼠粘子(一錢)川芎 蟬蛻 木通(各五分)

水煎。熱服。 本方去白芷加黃芩、羌活。名荊防解毒飲。

透肌散(即人參透肌散) 治痘發遲作癢。大便不實。

人參 白朮 茯苓 芍藥 紫草(各一錢) 甘草(五分) 蟬蛻(七枚)當歸 木通(各六分) 糯米(一撮)

水煎。日再服。

紫草快斑湯治痘色不紅活。不能起發。

紫草 芍藥(各一錢)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蟬蛻(七枚)

水煎。熱服。日再。

二寶散治痘頂色白。肉紅腫而痘反不腫。或黑陷不起。

生玳瑁 犀角(等分)

為散。入豬心血少許。紫草湯調服。

大鼠粘子湯治痘色紅根散不長發。

鼠粘子(錢半) 甘草(五分) 當歸(七分) 黃 連翹(各一錢) 柴胡 黃芩地骨皮(各八分)

水煎。溫服。

四聖散治痘出不快。將欲倒 。

紫草茸 黃 (各一錢)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水煎。熱服。日三。 大便秘。加枳殼。大便如常。加糯米。氣虛少食。加人參。 按四聖散。乃起痘干紫倒 之專藥。其功在於紫草茸一味。世醫咸用紫草代充。是以用多不效。原夫紫草茸。本名紫鉚。乃蟻穴麒麟竭樹脂凝結而成。不但可以活血起脹。兼得蟲毒。攻發內陷之邪最銳。且無咸寒過潤作瀉之虞。蓋緣紫鉚之功。甚於紫草。故有紫草茸之名。其實非一物也。

奪命丹治痘觸邪。黑陷不起。

麻黃(去節。蜜酒拌炒) 升麻 山豆根 紅花 大力子 連翹 蟬蛻紫草茸 人中黃(等分)

為末。蜜酒和丸。辰砂為灰。兒大者二錢。中者錢半。小者一錢。薄荷湯化下。

托里快斑湯治痘起發遲而熱不止。及痂後發熱。

紫草 黃 鼠粘子 連翹(各一錢) 木通(六分) 當歸(七分) 甘草桂枝 川芎 防風(各五分) 木香(三分) 蟬蛻(七枚) 淡竹葉(十片)

水煎。溫服。

羌活救苦湯治痘頭面太多。及大頭證。

羌活 白芷 川芎 蔓荊 防風 桔梗 黃芩連翹 升麻 葶藶 人中黃(等分)

水煎。不時熱服。

攻毒湯治痘出不快。伏陷倒 。大便實者宜之。

大鱔魚頭。丹雄雞頭。鮮筍尖各三五枚。加生薑三五片。淡水煮熟。加酒釀少許。令兒先飲汁。次食雞冠筍尖。余俱不用。(如無鱔魚頭。 □魚代之。)

豆蔻丸治痘出氣虛。吐利不止。肉豆蔻 木香 砂仁 龍骨( 過。水飛) 訶子肉(煨) 赤石脂 枯礬(減半)

為末。神曲糊丸。黍米大。周歲兒二十丸。米飲下。

當歸丸治熱入血分。大便秘結三五日不通。

當歸(五錢) 黃連(二錢) 大黃(酒蒸。三錢) 紫草(三錢) 甘草(一錢)

先取當歸、紫草熬成膏。以三味為細末。膏和為丸。彈子大。每用一丸。水煎三五沸。和滓服之。不下。再服。以利為度。

加味消毒飲治痘疹血熱。咽喉不利。

鼠粘子(錢半) 甘草(五分) 荊芥(七分) 紫草(一錢) 防風(六分) 糯米(一撮)

水煎。不時服。

解毒防風湯治痘乾燥毒盛。

防風 地骨皮 黃 芍藥 荊芥 鼠粘子 枳殼(等分)

水煎。不時熱服。 一方。多升麻、葛根。

神應奪命丹治痘觸寒邪。肌表固閉。黑陷不起。

辰砂(以絹囊盛。線懸箸上。同升麻麻黃紫草連翹四味。用新汲水入砂鍋內桑柴火煮一晝夜。取出辰砂研細。將藥汁濾淨飛砂。取淨二錢) 麻黃(連根節。蜜酒炙。八分) 蟬蛻(去翅足。三分)紫草(酒洗。五分) 紅花(五分) 真蟾酥(三分) 穿山甲(酒炙。五分)

為末。用醇酒杵和。分作十丸。周歲兒半丸。二歲者一丸。大者不過三丸。熱酒化下。暖覆取汗。汗出痘亦隨發也。必擇天醫生氣日修合佳。

神授散治痘黑陷切牙。昏熱悶亂。煩躁不寧。

人牙(酥炙。) 苦參(各五錢) 紫草 生地黃 犀角(鎊) 麥門冬(去心。各六錢)黃芩(酒炒)燒人矢(童男者。各二錢)

為散。醇酒調服一錢五分。日二夜一。良久痘起光潤而惡候除。不能酒者。糯米飲調服。

至寶丹治痘脾胃虛寒。肢冷不食。伏陷不起。

以生糯米與黃色雄狗飽食。取矢中米淘淨。炙干研細。每兩入麝香三分。隨證用溫補脾胃藥。或獨參、保元送下。

無價散治痘毒傷胃黑陷。

取臘月人矢干者燒灰為散。砂糖湯調服方寸匕。服後即變紅活。

人牙散治痘瘡寒閉。毒邪干腎而黑陷手足清。

人牙燒存性。為極細末。每服四五分至一錢。 豬尾血調紫草湯下。 古方入麝少許。酒釀調服。 錢氏雲。痘疹最怕麝與酒觸。恐防發癢。

珍珠人牙散治痘瘡毒伏心腎。黑陷神昏。

人牙( 。五錢) 珍珠(一錢) 血竭(五分)

為散。每服四五分。酒漿調服。

桑蟲漿治痘氣虛毒盛。白陷不起。

生桑樹內蟲一二枚蒸熟。酒釀搗絞。燉服之。

地龍酒治痘血熱毒盛。黑陷不起。

治地龍五七枚。同烏芋搗絞。入酒漿少許。燉熱服之。

雞冠血治痘青干紫黑陷。血熱毒盛者。穿山甲炮研極細。每用五六分至一錢。刺老雄雞冠上血數滴。酒釀調勻燉熱服。

牛李膏(一名必勝膏) 治痘黑陷不起。

牛李子(一名鼠李子。又名烏絳子。俗名綠子。可以染綠) 一味。熬膏收干。丸如皂子大。桃膠煎湯化下。如無鮮者。干者熬膏用之。

棗變百祥丸治痘瘡黑陷便秘。

大棗(十枚。擘) 大戟(二兩。去骨。)

上二味。煮爛去大戟。將棗搗丸。如綠豆大。周歲兒十丸。紫草湯或木香湯下。從少至多。以利為度。

周天散治痘黑陷。項強直視。喘脹發搐。

地龍(去土。焙乾。二兩) 蟬蛻(去翅足。半兩)

為散。每服半錢至一錢。乳香湯調下。日三夜一。痘起為效。周天之名。因軫水蚓為二十八宿之末。故取此義。與地龍酒功用稍有不同。若但黑陷喘脹。用地龍酒最捷。如兼作癢。則周天散為合劑耳。

水楊浴法治痘出頂陷。漿滯不行。或為風寒所侵。俱宜用之。如初出及收斂時。癢塌破損者勿用。用水楊五斤。三時用葉。冬用枝。以長流水一大釜。煎六七沸。取三分之一。置浴器內。候溫浴之。內服應用之藥。然後浴洗。漸次加湯。良久。乃以燈照累累然有起勢。陷處暈暈有絲。此漿影也。後必滿足。如未滿足。又浴如前。力弱者只浴頭面手足。若無起勢。則氣血敗而津液枯矣。必難救治。

白花蛇散治痘虛寒。白陷毒匿不起。

白花蛇(三錢) 丁香(十枚)

為散。每服三五分。熱酒調下。

熏穢散蒼朮 細辛 甘松 川芎 乳香 降香(等分)

為散。燒煙解血厭及諸穢氣。

辟穢香大黃(一倍) 蒼朮(減半)

為散。燒煙辟屍厭諸穢。

芍藥湯治痘將靨時微癢。

白芍(酒炒) 甘草(炙) 忍冬 茯苓 黃芩(等分) 薏苡仁(倍用)

水煎。

熱服橘皮茱連散治痘瘡初起。乾嘔而噦。

橘皮(六錢) 吳茱萸(三錢) 黃連(一兩。同吳茱萸炒) 竹茹(一團)

為散。每服一錢。水煎服。

前胡枳殼湯治喘嗽上氣。煩渴引飲。便實溺赤。

前胡 枳殼 赤茯苓 大黃(酒蒸) 甘草(炙。等分)

為散。每服三錢。水煎溫服。身溫脈微者禁用。

補肺湯治氣虛痘毒乘肺。咳嗽不已。

黃 鼠粘子(各一錢) 阿膠(八分) 馬兜鈴 甘草(各五分) 杏仁(去皮尖。七枚)桔梗(七分) 糯米(一撮)

水煎溫服。

黃芩瀉肺湯治肺熱喘嗽。里實便秘。

黃芩(酒炒) 大黃 連翹 山梔(熬黑) 杏仁(去皮尖) 枳殼 桔梗薄荷 生甘草水煎溫服。

射干鼠粘子湯治痘不起發。咽喉疼腫。

鼠粘子(錢半) 甘草(五分) 射干(六分) 升麻(四分)

水煎。不時服之。

紫草消毒飲治痘疹血熱咽痛。

紫草 連翹 鼠粘子(各一錢) 荊芥(七分) 甘草 山豆根(各五分)

水煎。不時溫服。

生津葛根湯治痘瘡發渴。

葛根 栝蔞根 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等分) 升麻 甘草(生。減半)

用糯米泔水煎去滓。入茆根自然汁一合服之。

人參酸棗湯治心肺虛熱。煩躁不寧。

人參 棗仁(炒研) 山梔(熬黑) 生地黃 麥門冬(去心) 當歸(等分) 甘草(炙。減半)

水煎溫服。

梔子仁散(即梔子湯) 治痘疹毒盛。色黑便秘。

梔子仁(熬黑。一兩) 白鮮皮 赤芍藥 升麻(各五錢) 寒水石(如無。石鹽代之) 甘草(炙。各三錢)

為散。每服一二錢。水煎。量兒大小。調紫草茸末半錢匕。服之。

移痘丹治痘出目中。初見點時。用此移之。

守宮(十枚。去頭足。配辰砂一錢。陰乾) 珍珠 茯神 遠志肉(各一錢) 琥珀(五分)

為末。紫草膏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一錢二分。欲移在手足。觀桂、威靈仙煎湯下。欲專移在足。牛膝、木瓜煎湯下。微汗為度。再用後藥二服。

川芎 本 荊芥 白芷(各五分) 蟬蛻(三分) 防風 生薑(一片)蔥白(一莖)

水煎溫服。 血熱者。加紫草、連翹。 此方出麻城家秘。黃石峰極言其神。而吾吳以痘疹名世者。莫不以守宮為方士異端。曷知醫學正傳、聖濟總錄、衛生寶鑑、丹溪摘玄、聖惠方等。咸取入劑。豈可以方士目之耶。

排毒散治痘後餘毒發癰。能食便秘。

大黃(酒蒸。一兩) 白芷(七錢五分) 沉香(另研) 木香(各二錢五分) 穿山甲(炮。三錢) 歸尾(五錢)

為散。每服二三錢。忍冬花煎湯調。日三服。虛者。減大黃加荊、防、連翹、甘草節。欲托。

加黃 、防風解毒內托散治痘後發癰。

黃 當歸 防風 荊芥 連翹 赤芍 木通(等分)甘草節(減半) 忍冬花(倍用)

水煎。入醇酒少許服之。

真人解毒湯治痘母。

木通 連翹 防風 荊芥(各三錢) 忍冬花(半斤) 甘草節(一兩)

水酒各半煎。溫分三服。以腫消痘出為度。

清咽滋肺湯治麻後餘熱。咳嗽聲喑。

黑參 鼠粘子 荊芥 葳蕤 貝母(去心) 栝蔞根 馬兜鈴桔梗 麥門冬(等分) 甘草(減半)

水煎溫服。 繆仲淳。無馬兜鈴。有薄荷。

清熱透肌湯治麻疹未透。熱甚而咳。

黑參 石膏 鼠粘子 荊芥 防風 前胡 葛根杏仁(等分) 生甘草(減半)

水煎熱服。

葛根解肌湯治麻疹初起。發熱咳嗽。或乍涼乍熱。

葛根 前胡 荊芥 鼠粘子 連翹 赤芍 蟬蛻木通(等分) 生甘草(減半)

水煎熱服。

涼血飲子治麻疹火毒熾盛。紫赤而黯。

生地黃(錢半) 黃連(五分) 黃芩 荊芥 黑參(各一錢) 紅花(三分) 赤芍丹皮(各八分) 木通(七分)

水煎溫服。

甘桔湯治麻疹咽痛。口舌生瘡。

甘草 桔梗 山豆根 黑參 鼠粘子 荊芥(等分) 麥門冬(倍用)

水煎溫服。

石斛清胃散治麻後嘔吐。腎虛不食熱滯。

石斛 茯苓 橘皮 枳殼 扁豆 藿香 丹皮赤芍(等分) 甘草(減半)

為散。每服三四錢。加生薑一片。水煎服之。

門冬甘露飲治麻疹熱甚而渴。

麥門冬(二錢。去心) 黑參 黃芩 栝蔞根 連翹(各一錢) 生甘草(五分) 燈心(二十莖) 竹葉(二十片)

水煎溫服。

除熱清肺湯治麻疹盡透。而壯熱咳嗽。大便秘結。

石膏(三錢) 黑參 生地黃 赤芍 貝母 栝蔞根(各一錢) 麥門冬(去心。錢半)甘草(五分)

水煎溫服。

射干消毒飲治麻疹咳嗽聲喑。咽喉腫痛。

射干 黑參 連翹 荊芥 鼠粘子(等分) 甘草(減半)

水煎溫服。

當歸散治口舌生瘡。牙根毒發。大便秘結。

當歸 赤芍(各一錢) 川芎(五分) 大黃(三錢) 甘草(生。五分)

為散。加生薑一片。水煎服之。

無比散治麻後牙疳腐爛。

取黃牛糞 存性。入龍腦少許。研細吹之。

燒鹽散治牙疳潰爛。取橡斗大者實鹽滿殼。合起鐵絲扎定。燒存性。以碗覆地。入麝少許。研細敷之。

綠袍散治一切口瘡腐爛。

荊芥穗 薄荷 青黛(各二錢) 玄明粉 硼砂(各二錢) 甘草(錢半) 百藥煎(二錢半)

為散。點舌上。令其自化。

雙和湯治麻後虛羸。

熟地黃 白芍(酒炒。各一錢) 黃 (蜜酒炒) 當歸(各七分) 川芎 甘草(炙。各四分) 肉桂(三分。有熱。去之)生薑(一片) 紅棗(一枚。去核。)

水煎溫服。

四順清涼飲(燥門) 犀角地黃湯(傷寒門) 惺惺散(四君子湯下) 參蘇飲(傷寒門)升麻湯(方祖)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下) 益元散(方祖) 麻黃湯(方祖) 理中湯(方祖) 大連翹湯(本門上)甘露飲(二冬膏下) 小柴胡湯(方祖)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 保元湯(方祖) 四君子湯(方祖)和解湯(升麻湯下) 解毒湯(四物湯下) 生脈散(方祖) 桔梗湯(方祖) 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下)四苓散(五苓散下) 紫草承氣湯(小承氣湯下) 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下) 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 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枳殼湯(平胃散下) 寬中散(四物湯下) 麥門冬湯(四物湯下) 潤燥湯(涼膈散下) 錢氏白朮散(四君子湯下)錢氏異功散(四君子湯下) 獨參湯(保元湯下) 涼膈散(方祖) 桂枝湯(方祖) 小建中湯(桂枝湯下)導赤散(暑門) 瀉青丸(下血門) 大柴胡湯(小柴胡湯下)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活命飲(癰疽門)參內托散(保元湯下) 四物湯(方祖) 枳實梔子豉湯(梔子豉湯下) 連翹升麻湯(升麻湯下) 黃芩湯(桂枝湯下)生聖散(桔梗湯下) 六味地黃丸(崔氏八味丸下) 保和丸(傷飲食門) 黃連解毒湯(伊芳尹三黃湯下) 胃苓湯(平胃散下)八珍湯(四君子湯下) 人參固肌湯(保元湯下) 歸脾湯(保元湯下) 人參白虎湯(白虎湯下)清胃散(衄血門)加味逍遙散(虛損門) 枳術丸(方祖) 二陳湯(方祖) 瀉黃散(癘風門) 平胃散(方祖)益黃散(本門上) 葛根黃芩黃連湯(傷寒門) 桂枝大黃湯(桂枝湯下) 五苓散(方祖) 小承氣湯(方祖)三黃丸(伊芳尹三黃湯下) 蜜煎導(燥門) 連翹防風湯(附見本門上大連翹湯下) 豬苓湯(五苓散下) 龍膽瀉肝湯(脅痛門)三奇散(痢門) 消風散(咳嗽門) 芎蘇散(傷寒門) 梔子豉湯(方祖) 清肺湯(桔梗湯下)白虎湯(方祖) 清心丸(伊芳尹三黃湯下) 當歸補血湯(保元湯下) 附子理中湯(理中湯下)化蟲丸(蟲門)馬鳴散(本門上) 谷精散(目門) 決明散(目門) 密蒙散(目門) 神功散(目門)羚羊散(目門) 十宣散(保元湯下) 托里消毒散(保元湯下) 枳實導滯湯(傷飲食門) 大青湯(白虎湯下)竹葉石膏湯(白虎湯下) 加味清胃散(衄血門) 越婢湯(麻黃湯下) 三拗湯(麻黃湯下)枳實理中湯(理中湯下)瀉白散(咳嗽門) 柴胡飲子(目門) 麻杏甘石湯(麻黃湯下) 白頭翁湯(痢門) 厚朴湯(平胃散下)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半夏瀉心湯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