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Zhāng Lù 張璐 醫學家 | |
---|---|
基本信息 | |
字 | 路玉 |
號 | 石頑老人 |
性別 | 男 |
時代 | 清代 |
民族 | 漢 |
籍貫 | 江南長州(今江蘇蘇州) |
出生 | 1617年 |
逝世 | 約1699年 |
職業 | 中醫師 |
兒女 | 張登、張倬、張以柔、張鈉 |
學術信息 | |
著作 | 《傷寒纘論》、《傷寒緒論》、《張氏醫通》、《本經逢源》、《診宗三昧》、《千金方衍義》 |
張璐(1617~約1699),字路玉,晚號石頑老人。江南長州人(今江蘇蘇州),生於明末清初。張氏醫名甚重,被譽為「國手」,是清初著名醫家之一,與喻昌、吳謙並稱為清初醫學三大家[1]。
生平
張璐出生於江蘇省吳縣一個較有名望的家庭。其祖父張少峰曾在明代為官。
張氏少而穎悟,博貫儒業,文思敏捷,詩宗晚唐,本欲攻舉子業,步入仕途。然時值明末,朝綱混亂,國勢傾危,張氏自嘆「生遭世變,瑣尾流離」,而又「乏經國濟世之略」遂「棄絕科舉",專心於「性命之學」,「隱於洞庭山中十餘年",精研醫道,以著書自娛。
迨至順治十六年(1659),清政權已日趨穩定。於是,張氏「賦歸故園」,專事醫業。在繁忙的診務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他「診病投藥,必參酌古今,斷以己意」,反覆推論。由於他數十年的不斷努力和實踐,終於達到了「察脈辨證,輔虛祛實,應如鼓桴,能運天時於指掌,決生死於須臾" 的境界,聲名卓著,被譽為「國手」。
在同道之間,他極力反對相互誹謗和自私保守的作風,提倡廣交同道, 切磋醫術,認為這樣有「互資相長之功,切磨相向之益" 。由於張氏稟性磊落,不持偏見,加上精湛的醫術,故深為醫林所重。當時許多醫生患病或經名醫治而不愈者,常邀他前往診治。如葉天土表兄,兒科醫生汪五符,患「夏月傷食」,進自擬一方,而病加重。請其舅父葉陽生治之,服其藥後,病情又見危象。遂急請張璐、新安程郊倩、雲間沈明生等名醫會診。然因意見不同,治療方案爭持不決。在諸醫欲脫手之時,終於「取證於石頑"。張氏審證辨脈,一劑而立起沉疴,使諸醫無不嘆服其神技。
五十歲後,張氏已學驗俱富,醫名當世,遂將主要精力放在著書立說方面。康熙丁未年(1667),在他勵志岐黃三十寒暑之際,出版了《傷寒纘論》、《傷寒緒論》。此後,又陸續撰寫了《診宗三昧》、《張氏醫通》等著作。
除著書外,張氏還非常重視醫學教育,培養了- -批較有成就的人才。除私淑及再傳弟子外,已知門人就有十人之多。他甚至在年逾古稀,行走不便之時,仍「跌坐繩床」,手提面命,為弟子解疑答難,誨人不倦。
康熙戊寅年(1698)十一月,張氏以八十二歲的高齡為自己的最後一部著作《千金方衍義》撰寫了序文,此之後不久而壽終。
親屬
張璐的弟弟有汝瑚、曾余。汝瑚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為《張氏醫通》作序。曾余在《張氏醫通·諸氣門上·痞滿》中曾被論及,「家弟曾余,雖列賢書,最留心於醫理。弟婦鄭氏,乃世傳女科中山之女,昆弟俱為時醫。」可見,張璐的同輩中都是業儒兼習醫者,具有良好的家學氛圍。
張璐的妻子是同縣的顧氏,內兄叫顧九玉,內弟叫顧元叔。《張氏醫通》中曾記載了張璐為其內兄和內弟治療的醫案。「石頑治內兄顧九玉,頒詔假道歸吳,大暑中患胸痞顱脹。脈得虛大而濡,氣口獨顯滑象,此濕熱泛濫於膈上也。與清暑益氣二劑,煩脹止而胸痞不除。與半夏瀉心湯減炮姜,去大棗,加枳實,一服而愈。」、「元叔溺血莖疼,不時舉發,張璐與六味合生脈,用河車熬膏代蜜,丸服而痊。」內侄叫顧惠吉,也以行醫為業,曾經向張璐借得《痘疹》一冊,久借未還,最後竟致遺失,張璐對此頗感遺憾。
次子張倬,字飛疇,業醫,著有《傷寒兼證析義》一卷,並補輯了《張氏醫通》中遺失的《目科治例》內容。張登與張倬共同參訂了張璐詮釋編次的《傷寒纘論》及《傷寒緒論》。
三子以柔,字安世,監生,儒且通醫,撰《痘學心傳》一篇,彌補《張氏醫通》中缺失《痘疹》的遺憾,康熙四十年(1701)四月,聖祖康熙南巡路過當地,張以柔向康熙皇帝呈獻了父親張璐的遺書,康熙很是滿意,命醫院校勘,置之南薰殿。
四子張訥,字遜言,與其兄並見於《張氏醫通》參訂者之列。
張璐的侄子張大受,字日容,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因居住在吳郡的幹將門(又名匠門),因此以匠門自號,人稱匠門先生。其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曾為《張氏醫通》作序。
爭議
在張璐生平中有爭議的問題是其卒年及籍貫;有關張璐的卒年,史料均無確切之記載,參考其他文獻,諸說亦不統一。卒於1698年說,見於楊銘鼎《中國歷代名醫及其著述簡表》;卒於1700年說,見於《中醫大辭典·醫史文分冊》、《三百種醫籍錄》及俞志高《吳中名醫錄》;卒於1701年說,見於吳考槃《江蘇醫人,江蘇醫著》;卒於1698至1705年之間說見於余瀛鰲等《清初名醫張璐生平及著作》。
今據《千金方衍義》康熙歲次戊寅十一月既望八十二老人石頑張璐路玉序,自嘆:「桑榆在望,欲作蜣螂」,則張璐於1698年11月82歲時仍在世,雖體已衰弱,但思維仍佳。再據張大受康熙三十八年歲次己卯仲冬朔序,即稱「先伯父石頑先生」,說明張璐已此前壽終謝世。由此可以推知張璐卒年當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一月至翌年(1699)十一月之間。
有關張璐的籍貫:張氏祖籍崑山,後移居長洲。《清史稿》、《蘇州府志》、《吳縣誌》、《中華大辭典》等均雲其「長洲人」,觀張璐子以柔《進醫通疏》自稱:「江南蘇州府長洲縣監生張以柔謹奏」足證璐系長洲人。又據張璐的侄子張大受居匠門,人稱匠門先生。匠門即相門,相門在蘇州城東,正是長洲縣屬,張璐與大受系嫡親伯侄,照例應居一地,則張璐乃相門人,故張璐為長洲人無疑。而《四庫全書》、《中國醫籍考》及任應秋主編《中醫各家學說》編謂其「吳江人」,實屬以訛傳訛[2]。
影響
張璐積畢生精力致力於醫學,勤奮誠篤,至老不輟,終成一代傑出的醫家。《慎齋遺書·提要》稱:「自明以來,江南言醫者,類宗周慎齋....雍正以後,變而宗張路玉。」可見張氏影響之大。《張氏醫通》在康熙年間已東傳日本,並獲得較高的評價。日人曾盛讚曰:「張璐玉者,清之名家,切嘆之網羅群書,精窮奧蘊,分症常脈,研究古今之方,題日『醫通』可謂方法大備矣。」由此可見,張氏不僅在國內負有盛譽,且聲名遠播,在國外亦有一定的影響。
著作
張璐一生著作頗多,有《傷寒纘論》、《傷寒緒論》、《張氏醫通》、《本經逢源》、《診宗三昧》、《千金方衍義》。
書名 | 成書年代 | 卷數 | 狀態 |
---|---|---|---|
《傷寒纘論》 | 1667年 | 二卷 | 現存 |
《傷寒緒論》 | 1667年 | 二卷 | 現存 |
《診宗三昧》 | 1689年 | 一卷 | 現存 |
《張氏醫通》 | 1695年 | 十六卷 | 現存版本較多,詳見書籍頁 |
《本經逢原》 | 1695年 | 四卷 | 現存 |
《千金方衍義》 | 1698年 | 三十卷 | 現存版本較多,詳見書籍頁 |
參閱
|
參考資料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