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派
中醫學派,是中醫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系統的、獨特的學術理論或學術主張,有清晰的學術傳承脈絡和一定歷史影響與公認度的學術派別。是中醫發展中極為突出的醫學現象。一般說來,一個學派的形成應具備三項條件:一是有一個或幾個有威望的學術領頭人或宗師,如傷寒學派的宗師是張仲景、河間學派的宗師是劉河間等。二是有一部或數部反映這派觀點的傳世之作,並保持該學派的研究方法和學術風格,如醫經學派以《內經》為主導著作,圍繞臟腑經絡、病因病機、養生、治則等展開研究。三是有一大批跟隨宗師的弟子,他們本身也必須是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醫學人才,例如易水學派的開山鼻祖是張元素,其弟子有李東垣、羅天益等人。
形成歷史
在中醫藥發展史上,學派的形成有一個過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蜂起,形成爭鳴之勢,醫學是這股文化洪流的一個重要分支,受主導文化思潮的影響,因立論的學術宗旨不同,研究的角度、方法與手段的不同,以及研究者的哲學觀念、所處的地域環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醫療方式和學術見解,形成用針、用藥和重切脈的三大派。西漢時代已匯合為醫經和經方兩大派別。其中,針灸和切脈者並為醫經一派,重視使用藥物方劑者則發展為經方派。《漢書·藝文志》明確記載,當時有醫經七家,經方十一家。東漢末年,醫學家張仲景治療外感熱病卓有療效,以六經辨證,在理論上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石,著成《傷寒論》一書,以後其學術絡脈承傳,成為一大學派。宋代科技發達,儒學打破了漢代經學定於一尊的局面,始有門戶之分,這成為中醫學家突破意識的前提,形成了金元時代醫學家的爭鳴局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把這種儒學和醫學的相關變遷現象稱之為「儒之門戶分於宋,醫之門戶分於金元」。在金元時代有被稱為「四子學派」的四大醫家,即劉完素(即劉河間)、李東垣、張子和、朱丹溪等人,他們各有所長,劉完素創立火熱論;李東垣師承於張元素,主補脾,著《脾胃論》;張子和立論邪之法而主攻下;朱丹溪則撰著《陽有餘陰不足論》、《相火論》而創立了滋陰學派。此四大家,又據其師傳和地域,可概括為以劉完素為代表的河間學派和以張元素、李東垣為代表的易水學派。明清一些醫家,在治療外感熱病方面有所創新,在病因上從熱立論,提出了衛氣營血辨證及三焦辨證方法,由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等一批醫學家,發展成為溫熱學派。清末民初,西醫學傳入中國以後,有一批中醫學家如王宏翰、朱沛文、唐容川、張錫純等,主張中西醫學匯聚而溝通之,而衍成匯通學派。該派雖然歷時較短,但提倡取長補短,在一個時期他們辦刊興學,起到傳承中醫的作用,又成為中西醫結合的先導。
形成過程
中醫學派是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而產生的,各學派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長,明代王綸在《明醫雜著》中就曾說:「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一以貫之,斯之大全矣。」中醫的學派有明顯的繼承性,大的學派像醫經學派、傷寒學派,能夠千餘年一代一代繼承發展下去而不衰,甚至傳到國外,例如在日本流傳有傷寒學派和丹溪學派醫學。一個學派群體的發展創新能力是個人能力的高倍放大,而且通過學派間的學術爭論擴大了認識的廣度與深度。例如傷寒學派與溫病學派間的爭論,河間學派與易水學派之間的爭鳴,以及丹溪之學與宣和局方之爭論等,促使各學派的認識能力進一步放大,各學派不斷吸收他派之長,互相滲透交叉,此起彼伏,匯流成干,形成中醫學繼往開來的一條長河。
臨時
中醫學術流派的形成與發展
中醫學術流派是中醫學發展到一定階段和水平的產物,是在長期的學術傳承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醫家的學術主張或學術觀點不同,研究的角度與方法不同,以及研究者的哲學觀念、所處地域環境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種學派。在中醫學發展史上曾出現過眾多的學術流派,有力地推動了中醫學術的發展與進步,使中醫理論體系得以不斷完善,臨床療效不斷提高。
關於中醫學術流派的產生年代,目前有三種觀點,一是形成於戰國時期;二是形成於漢代;三是形成於宋金元時期。一般而言,理論的建立是一個學科形成的重要條件,只有學科形成,才可能產生學術上的不同流派,學派的形成是學術成熟的標誌。雖然據《漢書·藝文志》所載,在戰國時期形成了醫經、經方、神仙、房中四個不同的「學科」,在「學科」中又有不同的學派,如醫經七家、經方十一家等,但並無著作傳承下來。漢代中醫學體系初步確立,經過兩晉南北朝、唐朝的不斷發展,至宋金元時期基本完善,學術爭鳴,學派紛呈,出現了傷寒學派、河間學派、易水學派等。
明末及清中葉時期,隨著思想文化、社會背景、疾病譜發生變化,一些醫家如吳有性、戴天章、余霖、葉桂、薛雪、吳瑭、王士雄、楊璇等在治療外感疾病,尤其疫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認為疫病病因是不正之氣,感邪途徑是從口鼻而入,侵及膜原,分別向表里傳變,治療上從熱立論,提出按上中下三焦或按衛氣營血辨治,發展形成了溫病學派,補充了傷寒學派之不足。
清末,隨著西醫學大量傳入中國,出現了兩種醫學並存的局面,一批中醫學家如王宏翰、朱沛文、唐宗海、張錫純等積極進行研究,主張中西醫學匯聚而溝通之,匯通學派隨之形成。
另外,臨床各科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眾多流派,不同的地區也形成了地域性學派。
學術流派劃分
劃分標準
關於學派的劃分,歷史上有不同的認識和方法。舉其要者,明代王綸《明醫雜著》謂:「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一以貫之,斯之大全矣。」清代大學士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劉完素、李杲、張子和、朱震亨各成一派;謝觀《中國醫學源流論》提出劉河間學派、李東垣學派、張景岳學派、薛立齋學派、趙獻可學派、李士材學派、傷寒學學派等;《中醫各家學說》二版教材提出河間學派、易水學派、傷寒學派、溫病學派;《中醫各家學說》四版教材提出醫經學派、經方學派、傷寒學派、溫熱學派、河間學派、易水學派、匯通學派七派;《中醫各家學說》五版教材又將其改為傷寒學派、河間學派、易水學派、攻邪學派、丹溪學派、溫補學派、溫病學派等。之所以眾說不一,是由於學術的傳承與發展情況不同,後世研究者分析問題的角度與認識各異,以及約定俗成的影響,學界對學派劃分標準的認定也不完全一致。綜合近年來研究成果,可以參考以下學派劃分的標準:
- 有相同或相似的學術內容:即同一學派的不同醫家具有大致相同的目標、觀點和方法,有相同或相似的研究內容。
- 有明確的傳承體系或學術群體:學派必須有明確的師傳承受體系或學術群體,以實現學術思想的傳承。
- 有可供研究的著作傳世:著作是學派得以繼承和發展之所本,是其學術影響後世的載體,也是後世研究其學術思想的必由之路。
劃分方法
依據學派劃分標準,結合具體情況,一般可以將學派分為以下幾種:
參閱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