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
Template:書籍信息框2 《傷寒論》十卷。又名《校正傷寒論》、《宋本傷寒論》。漢·張機(字仲景)撰著,晉·王熙(字叔和)編次,宋·林億校正。刊於北宋治平二年(1065)。卷首有張機自撰的「傷寒卒病論序」。
簡介
東漢建安年間(196-220), 張機著《傷寒雜病論》,原著不久散佚。西晉時,太醫令王熙搜采傷寒病證部分整理撰次,編纂成《傷寒論》。北宋治平二年由校正醫書局林億等將其整理校勘,並刊刻頒行。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趙開美摹刻宋本收入《仲景全書》,保存至今。故又稱《校正傷寒論》、《宋本傷寒論》。
內容
全書共十卷,二十二篇。卷一為辨脈法篇與平脈法篇,論述脈象的陰陽分類,平和之脈、常見病脈的臨床意義以及手足合參之脈法等;卷二為傷寒例篇、痙濕喝病篇、太陽病上篇,論述傷寒、溫病,以及痙濕喝病的辨證論治與太陽病的涵義、分類、辨證論治等;卷三卷四為太陽病中篇、下篇,論太陽病兼證、變證的辨證論治等;卷五為陽明病篇與少陽病篇,論陽明、少陽病的辨證論治及兼證等;卷六為太陰、少陰、厥陰病篇,論三陰病的辨證論治等;卷七為霍亂病篇、陰陽易差後勞復病篇、不可發汗病篇、可發汗病篇;卷八為發汗後病篇、不可吐篇、可吐篇;卷九為不可下病篇、可下病篇;卷十為發汗吐下後病篇。
影響評價
張機「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總結先秦兩漢時代的醫學成就,繼承與發展了《內經》的基本理論,創造性地將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在《素問·熱論》六經分證的基礎上,將六經作為辨證論治的綱領,提示了外感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並對其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合病、並病、壞病等,也相應提出了治療原則。「六經辨證體系'繼承了《內經》中關於經絡、臟腑、氣化、氣血、營衛,以及邪正鬥爭、陰陽消長等理論,賦予「六經」以新的內容,奠定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的基礎,對臨床各科均有指導意義。載方一百一十三首,配伍嚴謹,體現了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並包含汗、吐、下、和、溫、清等法,具有廣泛的適應證。劑型有湯劑、散劑、丸劑、栓劑等,有很高的臨床實用價值,後世稱為「眾方之祖」。所用藥物約九十六味,有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加工品藥物等。炮製方法有火制、水制、水火同制等,且注重煎服之法,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並創藥物與針灸並用之法,對臨床具有指導意義。其學術思想與成就,對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喻昌稱本書為「眾法之宗,群方之祖」(《傷寒尚論篇.自序》)。
流傳版本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萬曆二十七年趙開美校刻《仲景全書》本,日本寬政九年(1797)刻本,1912年武昌醫館刻本, 1923年惲鐵樵據明萬曆趙開美刻本影印本。晚近通行本有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鉛印本、199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傷寒論校注》本等。並見於《武昌醫學館叢書》《四部備要》等。
全文閱讀
- 點擊連結可以跳轉至相應頁面。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