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派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於 2021年11月28日 (日) 09:41 由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中醫學派是由於學說師承不同形成的群體和派別,是中醫發展中極為突出的醫學現象。一般說來,一個學派的形成應具備三項條件:一是有一個或幾個有威望的學術領頭人或宗師,如傷寒學派的宗師是張仲景河間學派的宗師是劉河間等。二是有一部或數部反映這派觀點的傳世之作,並保持該學派的研究方法和學術風格,如醫經學派以《內經》為主導著作,圍繞臟腑經絡、病因病機、養生、治則等展開研究。三是有一大批跟隨宗師的弟子,他們本身也必須是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醫學人才,例如易水學派的開山鼻祖是張元素,其弟子有李東垣羅天益等人。

形成歷史

在中醫藥發展史上,學派的形成有一個過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蜂起,形成爭鳴之勢,醫學是這股文化洪流的一個重要分支,受主導文化思潮的影響,因立論的學術宗旨不同,研究的角度、方法與手段的不同,以及研究者的哲學觀念、所處的地域環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醫療方式和學術見解,形成用針、用藥和重切脈的三大派。西漢時代已匯合為醫經和經方兩大派別。其中,針灸和切脈者並為醫經一派,重視使用藥物方劑者則發展為經方派。《漢書·藝文志》明確記載,當時有醫經七家,經方十一家。東漢末年,醫學家張仲景治療外感熱病卓有療效,以六經辨證,在理論上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石,著成《傷寒論》一書,以後其學術絡脈承傳,成為一大學派。宋代科技發達,儒學打破了漢代經學定於一尊的局面,始有門戶之分,這成為中醫學家突破意識的前提,形成了金元時代醫學家的爭鳴局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把這種儒學和醫學的相關變遷現象稱之為「儒之門戶分於宋,醫之門戶分於金元」。在金元時代有被稱為「四子學派」的四大醫家,即劉完素(即劉河間)、李東垣張子和朱丹溪等人,他們各有所長,劉完素創立火熱論;李東垣師承於張元素,主補脾,著《脾胃論》;張子和立論邪之法而主攻下;朱丹溪則撰著《陽有餘陰不足論》、《相火論》而創立了滋陰學派。此四大家,又據其師傳和地域,可概括為以劉完素為代表的河間學派和以張元素李東垣為代表的易水學派。明清一些醫家,在治療外感熱病方面有所創新,在病因上從熱立論,提出了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方法,由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等一批醫學家,發展成為溫熱學派。清末民初,西醫學傳入中國以後,有一批中醫學家如王宏翰朱沛文唐容川張錫純等,主張中西醫學匯聚而溝通之,而衍成匯通學派。該派雖然歷時較短,但提倡取長補短,在一個時期他們辦刊興學,起到傳承中醫的作用,又成為中西醫結合的先導。

形成過程

中醫學派是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而產生的,各學派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長,明代王綸在《明醫雜著》中就曾說:「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一以貫之,斯之大全矣。」中醫的學派有明顯的繼承性,大的學派像醫經學派、傷寒學派,能夠千餘年一代一代繼承發展下去而不衰,甚至傳到國外,例如在日本流傳有傷寒學派和丹溪學派醫學。一個學派群體的發展創新能力是個人能力的高倍放大,而且通過學派間的學術爭論擴大了認識的廣度與深度。例如傷寒學派溫病學派間的爭論,河間學派易水學派之間的爭鳴,以及丹溪之學與宣和局方之爭論等,促使各學派的認識能力進一步放大,各學派不斷吸收他派之長,互相滲透交叉,此起彼伏,匯流成干,形成中醫學繼往開來的一條長河。

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