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飲子
《症因脈治》卷二〇:柴胡飲子
組 成 | 柴胡 黃芩 廣皮 甘草 人參 當歸 大黃 白芍藥 |
用 法 | 水煎服。 |
主 治 | 主怒動肝火,木火刑金,咳嗽吐血者。 |
摘 錄 | 《症因脈治》卷二〇 |
《症因脈治》卷二:柴胡飲子
組 成 | 柴胡、黃芩、人參、大黃、廣皮、甘草、當歸、白芍藥。 |
主 治 | 傷熱咳嗽,面赤潮熱;肝經咳嗽,寒熱往來;內傷嗽血,怒動肝火,木火刑金。 |
摘 錄 | 《症因脈治》卷二 |
《症因脈治》卷二:柴胡飲子
組 成 | 柴胡 黃芩 廣皮 半夏 甘草 人參 大黃 |
用 法 | 水煎服。 |
主 治 | 主大便閉,有寒熱,元氣弱者。 |
摘 錄 | 《症因脈治》卷二 |
《古今醫統大全》卷八十八引《經驗方》:柴胡飲子
組 成 | 軟柴胡5分,紫蘇葉5分,薄荷葉5分,陳皮5分,黃芩5分,炙甘草3分,桔梗5分,芍藥5分。 |
制 法 | 上銼。 |
用 法 | 水1盞,加大棗、生薑,煎3-4分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小兒變蒸之期,有似傷寒,兩疑之間。 |
摘 錄 | 《古今醫統大全》卷八十八引《經驗方》 |
《宣明論方》卷四:柴胡飲子
異 名 | 人參柴胡飲子(《醫門法律》卷五)。 |
組 成 |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大黃 當歸 芍藥各15克 |
制 法 | 上藥為末。 |
用 法 |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3片,煎至100毫升,溫服。日三服。 |
主 治 | 主傷寒發汗不解;或中外諸邪熱,口乾煩渴;或下後熱未除,汗後勞復;或骨蒸肺痿喘嗽,婦人余疾,產後經病。 |
摘 錄 | 《宣明論方》卷四 |
《宣明論方》卷四:柴胡飲子
異 名 | 柴胡飲、人參柴胡飲子 |
組 成 | 柴胡半兩,人參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大黃半兩,當歸半兩,芍藥半兩。 |
制 法 | 上為末。 |
用 法 | 柴胡飲(《校注婦人良方》卷五)、人參柴胡飲子(《證治準繩·類方》卷一)。 |
主 治 | 傷寒發汗未解,氣血已虛,寒熱往來,口乾煩渴,大便秘結,脈洪實弦數。一切肌骨蒸積熱作,蓄熱寒戰,或下後熱未愈,汗後勞復或骨蒸肺痿喘嗽,婦人余疾,產後經病。 |
摘 錄 | 《宣明論方》卷四 |
《溫熱經解》:柴胡飲子
組 成 | 柴胡1錢半,酒芩1錢,防風8分,甘草8分,白芍1錢半,黑荊芥6分。 |
主 治 | 產後溫病。 |
摘 錄 | 《溫熱經解》 |
《太平聖惠方》卷十七:柴胡飲子
組 成 | 柴胡1兩半(去苗),木通1兩半(銼),赤芍藥1兩半,豉1合,石膏2兩半(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
制 法 | 上銼細和勻。 |
用 法 | 每服半兩,用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熱病3日,頭痛口苦,寒熱往來。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十七 |
《太平聖惠方》卷十七:柴胡飲子
組 成 | 柴胡2兩(去苗),川升麻1兩半,赤芍藥1兩,黃芩1兩半,甘草1兩(炙微赤,銼),枳殼1兩半(麩炒微黃,去瓤),麥門冬2兩(去心),竹葉2兩,梔子仁1兩。 |
制 法 | 上銼細和勻。 |
用 法 |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加豉50粒,蔥白1莖,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熱病5日,已得汗,毒氣不盡,猶乍寒乍熱,昏昏如醉,脅下牢滿,骨節疼痛,不能食下,舌本乾燥,口內生瘡。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十七 |
《普濟方》卷一三二:柴胡飲子
組 成 | 柴胡半兩,黃芩半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升麻半兩,地骨皮半兩,赤茯苓半兩,赤芍藥半兩,草龍膽半兩。 |
用 法 |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加薄荷、沙糖,同煎7分,溫服,不拘時候,小兒分作3服。 |
主 治 | 大人、小兒傷寒,餘熱不已。 |
摘 錄 | 《普濟方》卷一三二 |
《普濟方》卷一九九:柴胡飲子
組 成 | 柴胡、常山、青蒿、甘草、秦艽、人參、茯苓、枳殼(炒)、半夏(湯浸7次)各等分。 |
制 法 | 焙乾,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2錢,用水1盞半,加烏梅3枚,生薑5片,煎取1盞,去滓,食後溫服,逐日1服。 |
主 治 | 嵐瘴。 |
摘 錄 | 《普濟方》卷一九九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