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丸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於 2021年10月31日 (日) 00:19 由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補腎丸

組 成 熟地、杞子、山萸、山藥、丹皮、補骨脂、核桃肉。
制 法 煉蜜為丸。
用 法 口服。
主 治 圓翳。
摘 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

《丹台玉案》卷三:補腎丸

組 成 小茴香2兩,巴戟天2兩,肉蓯蓉2兩,牡丹皮2兩,枸杞子2兩,破故紙2兩,沙苑蒺藜4兩,生地4兩,熟地4兩,辰砂6錢。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辰砂為衣。
用 法 每服3錢,空心白滾湯送下。
主 治 腎虛,眼目昏花,近視不明。
摘 錄 《丹台玉案》卷三

《銀海精微》卷上:補腎丸

組 成 石菖蒲1兩,枸杞子1兩,白茯苓1兩,人參1兩,山藥1兩,澤瀉1兩,菟絲子1兩,肉蓯蓉1兩。
制 法 煉蜜為丸。
用 法 原書治上證,須先用豬苓散順其肝腎之邪熱,次用黑參湯以涼其肝,後用補腎丸。
主 治 眼目有黑花,芒芒如蠅翅者。
摘 錄 《銀海精微》卷上

《異授眼科》:補腎丸

組 成 菟絲子、枸杞、白硃砂、青鹽、熟地、破故紙、石斛、巴戟天、丹皮、酸棗仁、肉蓯蓉、茴香。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
用 法 鹽湯送下。
主 治 目珠上轉如月出東海狀。
摘 錄 《異授眼科》

《異授眼科》:補腎丸

組 成 車前子(酒浸)1兩,石斛1兩(去根),青鹽2錢,磁石(煅,醋淬7次,水飛)2錢,沉香5錢(另研),菟絲子(酒煮,打爛)2錢。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70丸,空心鹽湯送下。
主 治 腎虛,目有黑花如飛蟬蠅者。
摘 錄 《異授眼科》

《醫學綱目》卷四引東垣方:補腎丸

異 名 補血丸
組 成 龜版(酒炙)4兩,知母(酒浸,炒)3兩,黃柏(炒焦)3兩,乾薑1兩(1方無姜,有側柏葉)。
制 法 上為末,粥為丸。
用 法 補血丸(《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新效方》)。
主 治 陰虛血少。
摘 錄 《醫學綱目》卷四引東垣方

《醫學綱目》卷二十八引丹溪方:補腎丸

組 成 烏藥葉、側柏葉。
制 法 上酒蒸,曬乾為末,粥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醫學正傳》本方用法:同紫河車為丸。
主 治 腎虛腰痛。
摘 錄 《醫學綱目》卷二十八引丹溪方

《古今醫統大全》卷四十八引丹溪方:補腎丸

組 成 黃柏(制)2兩,龜版(酥炙)2兩,杜仲(制)2兩,牛膝(酒洗)2兩,陳皮2兩,五味子5錢。
制 法 上為細末,薑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丸,酒送下。[br]冬,加乾薑5錢。
主 治 虛損。
摘 錄 《古今醫統大全》卷四十八引丹溪方

《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新效方》:補腎丸

組 成 杜仲、龜版、黃柏、知母、當歸、五味子、枸杞子各等分。
制 法 上為末,豬脊髓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br]有濕熱,加蒼朮、川芎、黃柏;有瘀血,加桃仁、紅花。
主 治 腎虛腰痛。
摘 錄 《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新效方》

《聖濟總錄》卷一一二:補腎丸

組 成 澤瀉(去苗葉)1兩,菟絲子(酒浸,焙,別搗)1兩,五味子(炒)2兩,熟干地黃(焙)2兩,茺蔚子2兩,山芋1兩半,細辛(去苗葉)1兩。
制 法 上為末,與菟絲子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空心鹽湯送下。
主 治 目暗浮花,恐變成黑風內障。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二

《聖濟總錄》卷五十一:補腎丸

組 成 羊腎1對(去筋膜),黃耆(蜜炙,銼)1兩,麻黃根1兩,當歸(切,焙)1兩,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
制 法 上為末,羊腎煮爛,細研,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鹽酒送下,空心、午前各1服。
主 治 腎臟虛冷,攻注四肢,煩熱多汗,肢節痛,耳內鳴。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聖濟總錄》卷五十二:補腎丸

組 成 肉蓯蓉(酒浸,焙)3兩,黃耆(炙,銼)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澤瀉2兩,巴戟天(去心)2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桃仁(去皮尖雙仁,炒黃)1兩,蒺藜子(炒去角)1兩,白朮1兩,牡蠣(煅過,研細)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菟絲子(酒浸,搗焙)1兩,乾薑(炮)1兩,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1兩,檳榔(銼)1兩,桂(去粗皮)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五味子(炒)1兩半。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主 治 腎臟積冷,虛損氣乏羸劣。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二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補腎丸

組 成 麥門冬(去心,焙)、遠志(去心)、乾薑(炮)、防風(去叉)、烏喙(炮裂,去皮臍)、枸杞根、牛膝(去苗,酒浸,切,焙)、萎蕤、肉蓯蓉(酒洗,切,焙)、棘刺、菟絲子(酒浸1宿,別搗)、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防葵、石龍芮、萆薢、山芋各等分。
制 法 上為末,煉蜜和雞子白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10丸,加至20丸,食前溫酒送下,日3次。
主 治 虛勞腎氣不足,膝脛痛,陽氣衰弱,小便數,囊冷濕,尿有餘瀝,精自出,陰痿不起,悲恚消渴。
摘 錄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補腎丸

組 成 磁石2兩(燒醋淬7遍,搗碎細研,水飛過),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乾,別搗為末),五味子1兩,細辛1兩,熟干地黃1兩半,澤瀉1兩,茺蔚子1兩半,薯蕷1兩,覆盆子1兩半,肉蓯蓉1兩半(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車前子1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鹽湯送下。
主 治 眼昏暗,瞳人不分明,成黑風內障。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

《太平聖惠方》卷三十:補腎丸

組 成 熟干地黃1兩,巴戟3分,黃耆3分(銼),石斛1兩(去根,銼),人參3分(去蘆頭),白茯苓3分,桂心3分,牛膝1兩(去苗),山茱萸3分,防風3分(去蘆頭),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乾,別搗為末),羌活3分,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磁石2兩(燒醋淬7遍,搗碎,細研,水飛過),丹參3分,五味子3分,麥門冬1兩(去心,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遠志半兩(去心),柏子仁1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主 治 虛勞痿痹,百節沉重,四肢不舉,食飲漸少,羸瘦乏力。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三十

《慎齋遺書》卷七:補腎丸

組 成 黃柏(酒炒)2兩,龜版(炙)2兩,牛膝2兩,杜仲1兩,五味子5錢,干葛3錢。
主 治 陰虛證。
摘 錄 《慎齋遺書》卷七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瀋陽方):補腎丸

組 成 黃柏2兩,知母2兩,龜版2兩,鎖陽2兩,天門冬2兩,白芍藥2兩,熟地黃5兩,枸杞子3兩,乾薑5錢,五味子1兩。
制 法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2錢重。
用 法 每服1丸,空心炒鹽湯送下。
主 治 鎖陽固精,滋陰補腎。主腎水不足,陰虛陽亢,頭暈咳嗽,腰膝酸痛,四肢無力,夢遺滑精。
摘 錄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瀋陽方)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補腎丸

組 成 五味子1兩,人參1兩,澤瀉1兩,干山藥1兩,車前子1兩,茯苓1兩,細辛1兩,黃芩1兩,干地黃3分。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10丸,空心茶清送下。
主 治 倒睫拳毛外障。
摘 錄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二:補腎丸

組 成 人參1兩,茯苓1兩,五味子1兩,細辛1兩,肉桂1兩,桔梗1兩,山藥2兩半,柏子仁2兩半,干地黃1兩半。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
主 治 黑風內障。
摘 錄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二

《梅氏驗方新編》卷一:補腎丸

組 成 人參、白蒺藜、白朮、杏仁、蒼朮、蛤蚧、玉屑、白石脂、車前子、金櫻子、旋覆花、五味子、黃精各等分。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2錢,米湯送下。
主 治 目患花翳白陷。
摘 錄 《梅氏驗方新編》卷一

《簡明醫彀》卷五:補腎丸

組 成 熟地1錢半,當歸1錢半,杜仲1錢半,白芍7分,破故紙7分,枸杞子7分,黃柏(酒炒)7分,川楝肉7分,茴香(鹽、酒炒)7分,川芎7分,桃仁1錢(炒)。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70丸,鹽湯送下。
主 治 腎虛腰痛。
摘 錄 《簡明醫彀》卷五

《嚴氏濟生方》卷五:補腎丸

組 成 磁石(火煅,醋淬7次,水飛)2兩,菟絲子(淘淨,酒浸蒸,別研)2兩,五味子1兩,熟地黃(酒浸,焙)1兩,枸杞子1兩,楮實子1兩,覆盆子(酒浸)1兩,肉蓯蓉(酒浸,焙)1兩,車前子(酒蒸)1兩,石斛(去根)1兩,沉香(別研)半兩,青鹽(別研)半兩。
制 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70丸,空心鹽湯送下。
主 治 腎氣不足,眼目昏暗,瞳人不分明,漸成內障。
摘 錄 《嚴氏濟生方》卷五

《世醫得效方》卷十六:補腎丸

組 成 巴戟(去心)半兩,山藥半兩,破故紙(炒)半兩,茴香半兩,牡丹皮半兩,肉蓯蓉1兩(洗),枸杞子1兩,青鹽1分(後入)。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空心鹽湯送下。
主 治 圓翳內障,眩暈目糊,或齒痛膿耳。
摘 錄 《世醫得效方》卷十六

《丹溪心法》卷三:補腎丸

異 名 補陰丸
組 成 乾薑2錢,黃柏(炒)、龜版1兩半(酒炙),牛膝1兩,陳皮半兩。
制 法 上為末,薑汁為丸,或酒糊為丸。
用 法 補陰丸(《不居集》上集卷十七)。
主 治 痿厥之重。
摘 錄 《丹溪心法》卷三

《丹溪心法》卷三:補腎丸

組 成 熟地黃 菟絲子(酒浸)各240克 歸身105克 蓯蓉(酒漫)150克 黃柏(酒炒)知母(酒浸)各30克 故紙(酒炒)15克 山萸肉10.5克
制 法 上為末,酒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丸。
主 治 主虛勞,陰虛火動,眩暈耳鳴。
摘 錄 《丹溪心法》卷三

《備急千金要方》卷六:補腎丸

異 名 羊腎丸(《世醫得效方》卷十)。
組 成 山茱萸 乾薑 巴戟天 芍藥 澤瀉 桂心 菟絲子 黃耆 干地黃 遠志 蛇床子 石斛 當歸 細辛 蓯蓉 牡丹 人參 甘草 附子各60克 菖蒲30克 羊腎2枚 防風45克 茯苓90克
制 法 上二十三味,研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飯後服15丸,日服三次,加至30~40丸止。
主 治 補腎聰耳。主腎虛耳聾,耳嗚。
備 注 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據《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六補。
摘 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六

《萬氏家傳保命歌括》卷十三:補腎丸

組 成 黃柏(鹽酒拌,瓦上炒)2兩,知母(去皮毛,酒拌濕,炒)2兩,敗龜版(酥炙)4兩,杜仲(薑汁拌,炒斷絲)7錢半,枸杞子7錢半,五味子7錢半。
制 法 上為細末,加豬脊髓和,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丸,食前四物湯、杜仲水煎送下。
主 治 腎虛、因房勞而腰痛者。
摘 錄 《萬氏家傳保命歌括》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