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
《种痘新书》卷四:参苓白术散
组 成 | 白术1钱,人参5分,茯苓5分,苡仁5分,莲子5分,山楂5分,神曲5分,肉蔻(去油)4分,诃子(煨,用肉)4分,陈皮4分,白芍5分,木香2分,炙草2分。 |
主 治 | 健脾去积。主痘疮虚泄。小便清利,其粪或白或黑,或饮食不化,其气腥,其泄则滑溜自下而无声者。 |
摘 录 | 《种痘新书》卷四 |
《中国药典》:参苓白术散
组 成 | 人参100g 茯苓100g 白术(炒)100g 山药100g 白扁豆(炒)75g 莲子50g 薏苡仁(炒)50g 砂仁50g 桔梗50g 甘草100g |
制 法 | 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
性 状 | 为黄色至灰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甜。 |
用 法 | 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
主 治 | 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
贮 藏 | 密闭,防潮。 |
摘 录 | 《中国药典》 |
《幼科指南》卷下:参苓白术散
组 成 | 人参1钱半,白术1钱半,白扁豆(姜汁炒)1钱半,白茯苓1钱半,山药1钱半,甘草1钱,桔梗1钱,苡米1钱,莲肉(去心)1钱,川芎1钱,当归1钱。 |
制 法 | 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 |
用 法 | 米饮送下。 |
主 治 | 小儿脾胃久虚,不能转运,无以荣其气,或胎中受毒,脏腑蓄水,以致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瘦,肚大脐实,啼哭胸高,名曰丁奚;或虚热往来,头骨分开,翻食吐虫,烦渴呕哕,名曰哺露。 |
摘 录 | 《幼科指南》卷下 |
《婴童百问》卷二:参苓白术散
异 名 | 和中散 |
组 成 | 扁豆(炒)2钱,人参2钱,茯苓2钱,白术(土炒)2钱,甘草(炙)2钱,山药2钱,米仁1钱,砂仁1钱,莲肉1钱,桔梗1钱,天麻5分,藿香5分。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每服2钱,枣汤送下。 |
主 治 | 急惊下后和气助胃。主 |
摘 录 | 《婴童百问》卷二 |
《医学心悟》卷六:参苓白术散
组 成 | 人参1两,茯苓(蒸)2两,山药(炒)2钱,苡仁(炒)2钱,扁豆(炒)2钱,莲肉(去心,炒)2钱,砂仁1两,神曲(炒黑)5钱,甘草(炒)5钱,白术4两(陈土炒),陈皮1两(微炒)。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用3钱,开水送下。 |
主 治 | 健脾养胃。主痈疽脾虚者。 |
摘 录 | 《医学心悟》卷六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
组 成 | 莲子肉(去皮)、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炒令深黄色),各一斤。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白茯苓、人参(去芦)、甘草(炒)、白术、山药,各二斤。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 |
主 治 | 冶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 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
摘 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片玉痘疹》卷五:参苓白术散
组 成 | 人参、白术(去油炒)、白茯苓、粉草、山楂肉、陈皮、桔梗、木香、枳壳(炒)。 |
用 法 | 上用水一盏,砂仁1个(捶碎),为引,煎服,不拘时候。 |
主 治 | 痘疮,脾胃气弱不能消食。 |
摘 录 | 《片玉痘疹》卷五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参苓白术散
异 名 | 白术调元散、参术饮、白术散 |
组 成 | 莲子肉(去皮)1斤,薏苡仁1斤,缩砂仁1斤,桔梗(炒令深黄色)1斤,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1斤半,白茯苓2斤,人参(去芦)2斤,甘草(炒)2斤,白术2斤,山药2斤。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白术调元散(《痘疹全集》卷十三)、参术饮(《张氏医通》卷十六)、白术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本方改为丸剂,名“参苓白术丸”(见《医林绳墨大全》;改为膏剂,名“参苓白术膏”(见《杂病源流犀烛》)。 |
主 治 | 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吐或泻,胸脘闷胀,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苔白、质淡红,脉细缓或虚缓。 |
摘 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 |
《己任编》卷三:参苓白术散
组 成 | 人参、茯苓、白术、米仁、山药、扁豆、芡实、砂仁、桔梗、川连、甘草(一方有葛根)。 |
主 治 | 小儿疳症,头大肚大,筋青,四肢独细。 |
摘 录 | 《己任编》卷三 |
《万病回春》卷三:参苓白术散
组 成 | 人参、白术(去芦)、茯苓(去皮)、山药(炒)、砂仁(研)、藿香、陈皮、干姜(炒)、莲肉(去心皮)、诃子(煨)、肉蔻(煨、去油)、甘草(炙)各等分。 |
制 法 | 上锉1剂。 |
用 法 | 本方方名,《东医宝鉴·内景篇》引作“参苓莲术散”。[br]呕哕恶心,加半夏、乌梅;元气虚脱,昏倦,加黄耆、升麻少许,去砂仁、藿香;饱闷,加厚朴,去肉蔻、诃子;小水短涩,加木通、车前,去干姜;泻甚不止,加炒苍术、乌梅、熟附子少许。 |
主 治 | 气虚泄泻。 |
摘 录 | 《万病回春》卷三 |
《镐京直指》:参苓白术散
组 成 | 东洋参2钱(米炒),白茯苓3钱,煨肉果1钱5分,炒薏苡5钱,炒车前3钱,仙居术2钱(炒),淮山药3钱,冬瓜子3钱,桔梗1钱,炒谷芽5钱。 |
制 法 | 上为末服。 |
主 治 | 久泻伤脾胃,气虚脉弱,饮食不化。 |
摘 录 | 《镐京直指》 |
《冯氏锦囊·痘疹》卷十四:参苓白术散
组 成 | 人参、白术、茯苓、炙草、干葛、木香、藿香、麦冬。 |
用 法 | 《种痘新书》有炙耆。 |
主 治 | 痘已靥未靥,身热不退,烦渴不止。 |
摘 录 | 《冯氏锦囊·痘疹》卷十四 |
《诚书》卷八:参苓白术散
组 成 | 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陈皮、厚朴、肉桂、泽泻、诃子肉、扁豆(炒)、肉豆蔻(面裹煨)。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米汤调服。 |
主 治 | 小儿惊风。久吐、久泻、久痢、久热之后,目陷无神,唇燥烦渴,厥,掌中热。 |
摘 录 | 《诚书》卷八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