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引湯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外台秘要》卷十九引唐臨方:風引湯

異 名 風引大豆湯
組 成 大豆3升,附子3兩(炮),枳實(炙)4兩,澤瀉4兩,橘皮4兩,甘草(炙)2兩,茯苓2兩,防風2兩。
用 法 風引大豆湯(《聖濟總錄》卷八十二)。
主 治 腳氣,痹滿上氣,遍身脹,膝疼,並去風濕痛。
宜 忌 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酢物。
摘 錄 《外台秘要》卷十九引唐臨方

《聖濟總錄》卷十四:風引湯

組 成 大黃(銼,炒)4兩,乾薑(炮)4兩,龍骨4兩,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半兩,牡蠣(熬)半兩,凝水石1兩半,赤石脂1兩半,白石脂1兩半,紫石英1兩半,滑石1兩半。
制 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用 法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2次。
主 治 驚邪風癇厥癲,口有涎沫,牽引口眼,手足少小驚瘛瘲,醫所不治。
摘 錄 《聖濟總錄》卷十四

《備急千金要方》卷七:風引湯

異 名 風飲湯
組 成 麻黃2兩,石膏2兩,獨活2兩,茯苓2兩,吳茱萸1兩,秦艽1兩,細辛1兩,桂心1兩,人參1兩,防風1兩,芎藭1兩,防已1兩,甘草1兩,乾薑1兩半,白朮3兩,杏仁60枚,附子1兩。
用 法 風飲湯(《普濟方》卷二四四)。
主 治 兩腳疼痛痹腫,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
摘 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七

《金匱要略》卷上:風引湯

異 名 紫石煮散、紫石湯、引風湯、紫石散、癲癇湯
組 成 大黃4兩,乾薑4兩,龍骨4兩,桂枝3兩,甘草2兩,牡蠣2兩,寒水石6兩,滑石赤6兩,石脂6兩,白石脂6兩,紫石英6兩,石膏6兩。
制 法 上為粗末,以韋囊盛之。
用 法 紫石煮散(《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紫石湯(《外台秘要》卷十五引《崔氏方》)、引風湯(《御藥院方》卷十一)、紫石散(《普濟方》卷一〇〇)、癲癇湯(《普濟方》卷三七八)。《備急千金要方》本方用法有:大人頓服,未百日兒服一合,未能者,綿沾著口中,熱多者日四五服。
主 治 除熱癱癇;除熱鎮心。主大人風引,小兒驚癇瘛瘲,日數十發,醫所不藥者。
宜 忌 忌海藻、菘菜、生蔥。
方論選錄 1.《千金方衍義》:此方引風內泄,故用大黃兼甘草、桂心、滑石、石膏以化風熱;乾薑以為反諜,使火無拒格之虞;紫石英、寒水石以潤血燥;赤、白石脂、龍骨、牡蠣以補其空,絕風火復來之路。[br]2.《成方切用》:風邪內並則火熱內生,五臟亢盛,逆歸於心,故以桂、甘、龍、牡通陽氣,安心腎為君;然厥陰風木與少陽相火同居,火發必風生,風生必挾木勢侮其脾土,故脾氣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癱瘓,故用大黃以蕩滌風火濕熱之邪為臣;隨用乾薑之止而不行者以補之為反佐;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厚土以除其濕,寒水石以助腎水之陰,紫石英以補心神之虛為使。[br]3.《蘭台軌範》:此乃臟腑之熱,非草木之品所能散,故以金石重藥清其里。
摘 錄 《金匱要略》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