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五二: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1两半,桔梗30铢,人参1两,菖蒲18铢,半夏18铢,丹参18铢,厚朴18铢,干姜18铢,紫菀18铢,杜衡18铢,秦艽半两,白蔹半两,牛膝半两,沙参半两。 |
制 法 | 上为末,白蜜为丸,如小豆大。 |
用 法 | 每食后服15丸,日3次。不知,增至20丸,有妊止。服药后7日,方合阴阳。 |
主 治 | 产后劳损,无子,阴中冷汁溢出。子门闭,积年不愈,身体寒冷。 |
摘 录 |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五二 |
《张氏医通》卷十五: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勿见火)。 |
制 法 |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钱5分,空腹葱白汤送下。 |
主 治 | 风入胞门,崩漏下血,色清淡者。 |
摘 录 | 《张氏医通》卷十五 |
《永类钤方》卷二十引《全婴方》:防风丸
组 成 | 天麻1两,防风1两,人参1两,川芎1两,全蝎1两半,甘草1两半,僵蚕1两半,朱砂1分,雄黄1分,牛胆南星1分。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
用 法 | 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 |
主 治 | 小儿惊风痰热,神昏惊悸。 |
摘 录 | 《永类钤方》卷二十引《全婴方》 |
《医心方》卷三引《范汪方》:防风丸
组 成 | 芎?4分,蜀椒3分,贝母3分,防风2分,当归2分,白芷2分,皂荚1分,术2分。 |
制 法 |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
用 法 | 食前顿服1丸。服药13日,风当出去,当有热处,随以水洗之。 |
主 治 | 风病。 |
宜 忌 | 禁食生鱼、猪肉、生菜。 |
摘 录 | 《医心方》卷三引《范汪方》 |
《外台秘要》卷十五引《千金翼方》: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3分,茯神3分,天门冬4分(去心),芎?2分,白芷2分,人参2分。 |
制 法 | 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10丸,加至15丸,酒送下,日2次。 |
主 治 | 肺间风热,旦朝好喷嚏。 |
宜 忌 | 忌鲤鱼、酢物。 |
摘 录 | 《外台秘要》卷十五引《千金翼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洗)川芎 天麻(去苗,酒浸一宿)甘草(炙)各60克 朱砂(研,为衣)15克 |
制 法 |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以朱砂为衣。 |
用 法 | 每服1丸,荆芥汤化服,或茶、酒嚼下,不拘时候。 |
主 治 | 主风痰郁热上攻,头痛恶心,项背拘急,目眩旋晕,心中烦闷,手足无力,骨节疼痹,言语謇涩,口眼𥆧动,神思恍惚,痰涎壅滞,昏愤健忘,虚烦少睡。 |
摘 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
《圣济总录》卷一五〇: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2两,苍耳(炒)2两,苦参2两,蒺藜子(炒)2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丸,温酒送下,荆芥茶送下亦得,不拘时候。 |
主 治 | 妇人血风,皮肤痛疹痒痛,或有细疮。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〇 |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1两半,蝉壳1两半,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1两半,天麻2两。 |
制 法 | 上为细末,用精羊肉煮熟捣烂,以酒熬为膏,丸如绿豆大。 |
用 法 | 每服30丸,荆芥酒或茶汤送下。 |
主 治 | 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半两,钟乳粉半两,牛黄(研)半两,白术半两,熟干地黄(焙)3分,甘草(炙)3分。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丸,温水化下。 |
主 治 | 小儿解颅,脑缝开不合。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芦头)1两,连翘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牡丹皮1两,白头翁1两,黄柏(去粗皮,微炙)1两,豉(炒令黄)1两,独活(去芦头)1两,秦艽(去苗土)1两,海藻(洗去咸,焙)3两。 |
制 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
用 法 | 每服3丸,米饮送下,早晨、日晚各1服。 |
主 治 | 小儿瘰疬结核,寒热。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
《圣济总录》卷一〇一: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4两,黄连(去须)4两,生干地黄(焙)4两,蔓荆实9两,柑皮(焙)1两半,萎蕤2两半,茯神(去木)3两半,大黄(锉,炒)2两,甘草(炙,锉)2两。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本方原名“防风膏”,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
主 治 | 白秃发落。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一〇一 |
《圣济总录》卷一〇三: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1两半,决明子1两半,人参1两半,车前子1两半,黄连(去须)1两,菊花1两,槐实(炒)1两,蓝实1两。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临卧再服。 |
主 治 | 目赤肿痛。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一〇三 |
《圣济总录》卷一〇七: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1两,玄参1两,决明子(炒)1两,车前子1两,茯神(去木)1两,地骨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龙齿1两,甘菊花1两,苦参1两,大黄(锉,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临卧再服。 |
主 治 | 五脏风热毒气攻目,或赤或涩,或昏或痛,翳障不明者。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一〇七 |
《圣济总录》卷一〇七: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1两半,山芋1两半,萎蕤2两,赤芍药1两半,车前子3两,秦皮(去粗皮)1两,泽泻1两,芎?2两,山栀子仁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白槟榔(煨,锉)1两,甘菊花(择)1两,羚羊角(镑)1两。 |
制 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丸,空心、临卧煎苦竹叶汤送下。 |
主 治 | 眼生翳,目系急,其翳生瞳人上,及睑肿合,痛如针刺。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一〇七 |
《圣济总录》卷一〇六: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2两,细辛(去苗叶)1两半,五味子1两半,茺蔚子2两,黄芩(去黑心)1两,桔梗(锉,炒)1两,车前子2两,知母2两,人参1两,玄参1两。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30丸,食后米饮送下。 |
主 治 | 目风肿痛。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一〇六 |
《圣济总录》卷五十: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1分,芎?1分,黄耆(锉)半两,术半两,五味子1分,续断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1分,石硫黄(研)1两。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30丸,空心盐米汤送下。 |
主 治 | 大肠气虚,又因伤风冒雨,大肠中下血。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 |
《圣济总录》卷五: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1两1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酸枣仁(炒)3分,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1分,五味子3分,桂(去粗皮)半两,石斛(去根,锉)3分,人参3分,山茱萸3分,槟榔(锉)3分,熟干地黄(焙)半两。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30丸,空腹时煎枣汤送下。 |
主 治 | 肾中风,腰胯重疼,脚膝无力,胸中气满,两胁膨胀。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五 |
《圣济总录》卷十七: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1两,甘草(炙)1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桔梗(去芦头,炒)半两,芎?3分,白芷3分。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
用 法 | 每服1丸,食后荆芥汤嚼下。 |
主 治 | 风头旋,眩晕.肩背拘急,发热恶寒,胶节疼痛。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十七 |
《圣济总录》卷十九: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术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泽泻半两,甘草(炙,铰)半两,紫菀(去留)半两,芍药半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半两,栝楼根3分,山茱萸1分,熟干地黄(焙)1分,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1分,独活(去芦头)1分,山芋1分,黄耆3两(锉)。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10丸,空腹温酒送下,日2次。未愈,更加丸数。此药宜久服。 |
主 治 | 肾脏虚冷,邪气乘虚,或因房室发动,身体冷痹不仁,手足牵强,举动艰难,或肌肉𥆧动,引腰脊及左右偏急,不能饮食。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十九 |
《圣济总录》卷十二: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2两,酸枣仁(炒)1两,槟榔(煨过)1两半,薏苡仁(炒熟)2两,独活(去芦头)1两,甘菊花1两,芎?1两,藁木(去苗土)2两,大麻仁(别研如粉)1两半。 |
制 法 | 上8味为末,和大麻仁粉重罗,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
主 治 | 气血不和,为风寒所侵,不得宣泄,蕴结皮肤间,寒热相搏,痛如针刺。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十二 |
《圣济总录》卷十二: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2两,桔梗(锉,炒)2两,丹砂(研)2两,天麻1两,细辛(去苗叶)1两,独活(去芦头)1两,秦艽(去苗土)1两,芎?1两,木香1两,天南星(用牛胆制者)1两半,由跋(炮)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茯苓(去黑皮)半两,藿香叶3分。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
用 法 | 每服1丸,食后、临卧荆芥汤嚼下。 |
主 治 | 风气,肢节疼痛,四肢少力,头痛烦闷。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十二 |
《圣济总录》卷六: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去叉)1分,白僵蚕(炒)1分,干蝎(酒炒)1分,白附子(炮)1分,五灵脂(研)1分,丹砂(研)1分,羌活(去芦头)1分,天麻1分,天浆子(去壳,入药末,研)1分,牛黄(研)1钱。 |
制 法 | 上为细末,拌匀,糯米煮糊为丸,如麻子大。 |
用 法 | 每次5丸,加至7丸,薄荷酒送下;或口噤,研化灌下。小儿急惊风,每次2-3丸,荆芥、薄荷汤送下。 |
主 治 | 中急风,及小儿急惊风。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六 |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1两(去芦头),秦艽3分(去苗),石斛2两(去根,锉),薏苡仁1两,白术1两,芎?1两,杜仲1两(削去皱皮,微炙,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大麻仁1两,萆薢1两(锉),丹参1两,桂心1两,牛膝1两(去苗),独活1两,槟榔1两。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
主 治 | 脚气,疼痛不仁,脚膝无力。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 |
《太平圣惠方》卷四: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3分(去芦头),茯神1两,人参3分(去芦头),麦门冬1分(去心,焙),天麻3分,白鲜皮1两,薏苡仁3分,小草3分,犀角屑1两,天竺黄3分,牛黄1分(研入)。 |
制 法 | 上为末,加研了牛黄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丸,以糯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
主 治 | 心脏中风,惊悸,言语混浊,烦热恍惚,心神不安。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四 |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1两半(去芦头),茯神1两半,人参1两半(去芦头),天门1两半(去心,焙),黄连半两(去须),豉1合,白术2两。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
主 治 | 伤寒后心虚惊悸,精神昏乱,烦闷,四肢沉重,不能饮食。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 |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茺蔚3分,玄参3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知母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茯苓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丸,食后煎竹叶汤送下。 |
主 治 | 斑豆疮入眼,体热心烦,少得睡卧。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 |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1两(去芦头),酸枣仁1两(微炒),蔓荆子半两,槟榔半两,晚蚕沙半两(微炒),薏苡仁2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汉防己1两,独活1两,秦艽1两(去苗),芎?1两,藁本1两,牡丹1两半,甘菊花1两半,五加皮1两半,熟干地黄1两,大麻仁1两。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日2-3次。 |
主 治 | 虚劳胃闷,筋脉拘挛,皮肤不仁。 |
宜 忌 | 忌生冷、粘滑。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 |
《太平圣惠方》卷三: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半两(去芦头),犀角屑3分,茯神1两,远志半两(去心),人参3分(去芦头),白僵蚕3分(微炒),白附子半两(炮裂),芎?半两,朱砂3分(别研,水飞过),羌活半两,桂心3分,当归半两(锉,微炒),麦门冬半两(去心,焙)。 |
制 法 | 上为细末,入研了朱砂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丸,酒送下,不拘时候。 |
主 治 | 肝风筋脉拘挛,不得屈伸,恍惚,或多喜忘,有时恐怖。 |
宜 忌 | 忌猪肉、毒鱼等。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三 |
《千金翼方》卷十七: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2两,秦艽2两,石斛2两,丹参1两,薏苡仁3合,前胡1两,橘皮1两,杜仲(炙)1两,附子(炮,去皮)1两,白术1两,桂心1两半,麻仁1升(熬取脂)。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丸,酒送下,日2次 |
主 治 | 风壅气涩,痰涎不利,言语謇涩,大肠燥结,神昏气浊,及服补虚防风汤己,脚气仍不止者。 |
摘 录 | 《千金翼方》卷十七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3两,桂心3两,通草3两,茯神3两,远志3两,甘草3两,人参3两,麦门冬3两,白石英3两。 |
制 法 | 上为末,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方中茯神,《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作“茯苓”。 |
主 治 | 补虚调中。主小肠腑寒,脉虚极则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则咽肿,惊跳不定,乍来乍去。 |
方论选录 | 《千金方衍义》:脉虚而用桂心,石英、远志当矣,反用防风为主,兼木通同入手、足太阳,引领人参、茯神等味归就心与小肠。《备急千金要方》奥旨,于此稍露一斑,特为拈出,以开学人心目。 |
摘 录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
《普济方》卷三七三引《鲍氏方》:防风丸
组 成 | 全蝎半两(略炒),白附子(炮)1两,天麻1两,白茯苓1两,僵蚕1两,甘草1两,防风1两。 |
制 法 | 上为末,蜜为丸,如鸡头子大,朱砂为衣。 |
用 法 | 每服半丸至1丸。[br]热加知母,寒加附子。 |
主 治 | 小儿风痰壅盛,惊风已成或未成者。 |
摘 录 | 《普济方》卷三七三引《鲍氏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防风丸
异 名 | 天麻丸 |
组 成 | 防风(洗)2两,川芎2两,天麻(去苗,酒浸1宿)2两,甘草(炙)2两,朱砂(研为衣)半两。 |
制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以朱砂为衣。 |
用 法 | 天麻丸(《普济方》卷一〇五)。 |
主 治 | 一切风,及痰热上攻,头痛恶心,项背拘急,目眩旋运,心怔烦闷,手足无力,骨节疼痹,言语謇涩,口眼𥆧动,神思恍惚,痰涎壅滞,昏愦健忘,虚烦少睡。 |
摘 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
《世医得效方》卷十一:防风丸
组 成 | 天麻1两,防风1两,人参1两,全蝎(去毒)7个,僵蚕(炒断丝)5钱,粉草5钱,朱砂3钱半,雄黄3钱半,麝香半钱。 |
制 法 | 上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 |
用 法 | 用人参汤化服1丸,不拘时候。冬瓜仁汤尤妙。 |
主 治 | 慢惊不省,手足微动,眼上视,昏睡。 |
摘 录 | 《世医得效方》卷十一 |
《保命集》卷下:防风丸
组 成 | 防风半两,枳壳半两(去瓤,麸炒),白术1两。 |
制 法 | 上为细末,烧饼为丸。 |
用 法 | 每服50-70丸,生姜汤送下。 |
主 治 | 痰嗽,胸中气不清利者。 |
摘 录 | 《保命集》卷下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