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共十六卷。清·張璐(字路玉,號石頑老人)撰。成書於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是一部以雜病為主的臨證綜合類醫著,為反映張氏學術思想的代表著作。本書初名《醫歸》,張氏晚年命其子張倬、張以柔分別重輯所佚亡之「目科治例」和「痘疹心傳",更名為《醫通》,後為與《韓氏醫通》有別,再改題《張氏醫通》。[1]
《張氏醫通》 | |
---|---|
清康熙刻本 | |
基本信息 | |
作者 | 張璐 |
類型 | 臨證綜合類 |
成書年代 | 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
篇卷數 | 卷數:十六卷 |
版本 | 清康熙四十八年已丑(1709) 寶翰樓刻本 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1907).上海書局石印本 1955年上海錦章書局鉛印本 1963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鉛印本 1995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鉛印本(明清中醫名著叢刊) 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見中國醫學大成三編 |
概述
《張氏醫通》全書共十六卷。卷一至卷十二述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病證,共十六門,仿王肯堂《證治準繩》體例,每論各病,先列《內經》、《金匱》論述,繼引李東垣、朱丹溪、趙獻可、薛己、張介賓、繆仲淳、喻嘉言等諸家之說,並參入己見,加以闡發,末附治效驗案。卷十三至卷十六為諸門方論,列專方一門,以病類方,附以方解;祖方一門,敘諸方之原委、配伍、應用等。方藥配伍特點與應用思路及其加減變化。
全書以論治內傷雜病為重點,尤其對血證、痢疾、痰火等闡述最精。如「諸見血症」篇中,張氏首先把氣與血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認為血之與氣,雖有陽陰、清濁、營衛之分,但異名而同類,互相為用,不能截然兩分;在分析出血機理時,把它主要歸咎於稟賦偏勝、勞役偏傷、髒氣之逆、腑氣之乖,致使氣血逆亂、陰陽不秘;論症時講究以血色來分別陰盛、陽衰,並敘述五臟所溢之血的不同形質,對觀察守藏之血和脈象判斷預後尤為重視;在治法上反對驟用寒涼濟陰之法,主張應辨清人體氣稟陰陽病機而後施治,其論固然偏重於溫通,而實熱衄血亦不廢寒涼;強調緩急有制,無論吐衄各證,病始皆應行血破瘀,折其銳氣,然後再區別治之,以防驟加止塞,而使敗血留積,變為發病之宿根。其論諸痢之證治,重視脾胃,反對迫利攻伐而使脾胃有損,要求審其寒熱虛實,尤着意於寒凝,主張溫理氣機,不避昇陽補陰之嫌,澀因澀用,反對皆從濕熱論治的流弊;認為痰火是勞累傷神、嗜欲傷精、飲食不節而使精髓枯於下,痰火凌於上;強調治痰應先治其火,治火應先養其陰,並自定玉竹飲子養陰清火,通治痰火痰涎涌盛、咳逆喘滿之證,同時也不棄甘溫之劑,對兼外感或虛火上浮、食少便溏之症,亦選用甘溫平補之法,顯示其靈活變通的治療思想。張氏對傷寒論述亦頗獨特,十分推崇「三綱鼎立"之說,總結出傷寒不離「陰陽傳中"四字,對傷寒崇攻而不敢補、雜病重養而不敢攻的世俗之見進行了批評;在婦科諸疾論治中還提出了三沖、三急、三審等內容,頗切合臨床實際。創意新穎,特色鮮明,反映出張氏在醫學理論、雜病證治和傷寒研究等方面造詣頗深,對後世醫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 [1]
本書引用醫學文獻廣博,上自《素問》、《靈樞》,下達當時醫著,舉凡130餘種,內容十分豐富,是明末清初臨床醫學的集大成之作,對中醫學科分化、疾病名稱分類和臨床醫學發展影響深遠。
此外,以《張氏醫通》命名而實為《張氏醫書七種》者,輯刊於1699年,包括《張氏醫通》、《本經逢原》、《診宗三味》、《傷寒緒論》、《傷寒纘論》、《傷寒舌鑒》、《傷寒兼證析義》,是刊叢書。
出處
《清史稿藝文志》:張氏醫通,十六卷。張璐撰。
《清朝通志藝文略》:張氏醫通,十六卷。張璐撰。
《皇朝經籍志》:張氏醫通,十六卷。張璐撰。
《八千卷樓書目》:張氏醫通,十六卷。國朝張璐撰。刊本。
《聿修堂藏書目錄》:張氏醫通,十六卷。二十三冊,康熙戊子原本。清張璐撰。
提要
《清朝文獻通考·經籍考》:張氏醫通十六卷。張璐撰。璐,字路玉,號石頑。吳江人,璐自序《醫通》日,是書初名《醫歸》, 未及刊行,佚其目科、痘疹二冊,晚年命子以倬重輯《目科治例》,以柔重輯《痘疹心傳》,補成完佚,改題此名。
《浙江采進遺書總錄》:張氏醫通十六卷(刊本),本經逢原四卷(刊本),診宗三昧一卷(刊本),纘論緒論一卷(刊本)。右圖朝長洲張璐撰。其子監生張以柔輯。康熙四十四年,南巡時恭進,交御醫張額有查看,得此書原於《內經》可比,《證治準繩》等語。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張氏醫通十六卷(浙江巡撫采進本)。國朝張璐撰。璐,字路玉,號石頑,吳江人。是編取歷代名家方論,匯次成編。門類先後,悉依王肯堂《證治準繩》,方藥主治,多本薛己《醫案》、張介賓《景岳全書》,而以己意參定之。凡古來相傳之說,稍有晦滯者,皆削不錄,其辭氣未暢者,皆潤色發揮,務闡其意。康熙乙酉,聖祖仁皇帝南巡,璐子以柔以璐所著《本經逢原》、《診宗三昧》、《傷寒纘緒論》 及此書,彙輯恭進,得旨留覽。考璐自序,是書初名《醫歸》,未及刊.行,佚其目科、痘疹二冊。晚年命其子倬重輯《目科治例》,以柔重輯《痘疹心傳》,補成完帙,改題此名。時《韓氏醫通》已久行於世,璐書名與相復,自序謂「元氏集名《長慶》,白氏集亦名《長慶》,未嘗混也。」今刊本題《張氏醫通》,蓋亦以別於韓氏雲。
《鄭堂讀書記》:張氏醫通十六卷(張氏醫書刊本)。國朝張璐撰。(璐, 字路玉,號石頑,長洲人。)《四庫全書》存目。古之言醫者,或論病體,或論藥性,或論治法,各有所主,又其為說,諸家各殊,互相辨詰,恆不能一也。石頑於是考之古驗之今,凡古人不能相一者,皆薈萃折衷,以成是編。前十二卷,自中風門以迄嬰兒門,凡十六門,每門又各分子目,後四卷自中風門方以迄祖方,凡九十四門,不另立子目。其證類次第,悉如《準繩》,而所輯方論,更選出人,獨不及《傷寒論》者,以傷寒纘、緒二論先梓行世故也。其選擇方論,於文氣有不續處,路加片語以貫之,辭義有不達處,聊易數字以暢之,一切晦滯難明者,雖出名賢,概置不錄,務在廣收歷覽,由博反約,俾後世修岐、黃之學者昭然其由,可謂用心切而為力勤也。書成於康熙乙亥,自為之序,暨凡例六則,醫門十戒,並引用書目,參閱姓氏,又有朱彝尊、張汝利、從子大受三序,冠以其子以柔進疏,末又有其子倬跋。
《萬卷精華樓藏書記》:張氏醫通十六卷,附本草逢原四卷。國朝張璐撰。原本。前有康熙四十八年朱彝尊序,張大受序,張璐自序,進《醫通》疏,引用書目,凡例六則,石頑老人醫門十戒,目錄。前十卷為論,後十卷為方,首列《[靈]]》《素》病機,次則《金匱》治例,詳加釋義,其證類次第,悉如王氏《準繩》,而所輯方論,更迭出人,歲逾五甲,稿凡十易,而後成書。路玉近代之名醫也,所著《千金方街義》,其書後出,《四庫》未收。《醫通》見於存目,傳本既少,亦不盛行,別有《傷寒纘論》、《續論》、《傷寒兼證析義》、《傷寒舌鑒》諸方,余皆藏之。
《醫學讀書志》:張氏醫通十六卷。長洲張璐撰。璐字路玉,號石頑。匯次古今方論為《張氏醫通》。主治宗薛己、張介賓,門類次第依王肯堂。又別擇三十六方為祖,統隸三百九十四方。附景岳八略,改其因略為兼略。
《傳世藏書》提要:《張氏醫通》系清張璐所撰。成書於1695年。全書共16卷。卷一至卷七分中風、諸傷、寒熱、諸氣、諸嘔逆、諸血、諸痛、瘺痹、諸風、神志、大小府十一門,記述內科雜病的辨證論治;卷八為七竅門,論述五官科病症;卷九至卷十十一分述瘡瘍門、雜門、婦人門、嬰兒門病症;卷十三至卷十六匯集各門方劑。卷末附張介賓八略總論。本書取法於《證治準繩》體例,參考歷代醫籍百餘種,內容豐富,切於實用。現存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寶翔樓刻本、清金閻書業堂刻本、日本思德堂刻本、清三元堂刻本和張氏醫書七種本等版本。
版本
現存康熙四十八年寶翰樓刻本、日本文化元年( 1804)思德堂刻本等十餘種刊本,晚近有1925年上海錦章書局石印本等。
序號 | 版本 | 藏館/出版機構 | 參考 |
---|---|---|---|
1 | 清康熙四十八年乙丑(1709)寶翰樓刻本 | 中國醫學院科學院圖書館、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首都醫科大學圖書館、河北醫科大學圖書館、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內蒙古醫學院中蒙醫學院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殘)、南京圖書館、蘇州市圖書館、湖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圖書館、廣西中醫學院圖書館 | [2] |
2 | 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刻本 | 山東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河南省圖書館 | |
3 | 清康熙刻本 | 河南中醫學院圖書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蘇州市中醫醫院圖書館(殘)、江西省圖書館(殘) | |
4 | 清嘉慶六年辛酉(1801)金閶書業堂刻本 | 首都醫科大學圖書館、溫州市圖書館、湖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雲南中醫學院圖書館 | |
5 | 清嘉慶六年辛酉(1801)刻本 | 內蒙古醫學院中蒙醫學院圖書館、遼寧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福建中醫學院圖書館 | |
6 | 日本文化一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亦西
齋藏板 |
中國醫學院科學院圖書館、河北醫科大學圖書館、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中國醫科大學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蘇州市中醫醫院圖書館、安徽中醫學院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殘) | |
7 | 日本文化一年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清光緒二十五年浙江書局重印本 | 首都圖書館、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河北醫科大學圖書館、山東大學醫學院圖書館、山東中醫藥大學圖書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生命科學圖書館、杭州圖書館、湖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 |
8 | 清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上海圖書集成印
書局鉛印本 |
河北醫科大學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黑龍江省圖書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安徽中醫學院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殘)、湖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廣西中醫學院圖書館 | |
9 | 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1907)上海書局石印本 | 瀋陽市圖書館(殘)、撫順市圖書館(殘)、錦州市圖書館、遼寧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齊齊哈爾市圖書館、哈爾濱市圖書館、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蘇州市中醫醫院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醫學分館、重慶市圖書館、廣西中醫學院圖書館 | |
10 | 清光緒刻本 | 甘肅中醫學院圖書館 | |
11 | 清宣統一年乙酉(1909)石印本 | 甘肅中醫學院圖書館 | |
12 | 清三元堂刻本 | 吉林省圖書館、蘇州市中醫醫院圖書館、蘇州市圖書館、成都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雲南中醫學院圖書館 | |
13 | 清刻本 |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存八卷)、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生命科學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殘)、瀘州市圖書館(殘) | |
14 | 1916年上海廣益書局石印本 | 上海圖書館、安徽中醫學院圖書館 | |
15 | 1925年上海錦章書局石印本 | 山東大學醫學院圖書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安徽中醫學院圖書館、雲南中醫學院圖書館 | |
16 | 石印本 | 青島大學醫學院圖書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殘) | |
17 | 1955年上海錦章書局鉛印本 | ||
18 | 1963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鉛印本 | ||
19 | 1995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鉛印本(明清中醫名著叢刊) | ||
20 | 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 ||
21 | 見中國醫學大成三編 | ||
22 | 見張氏醫書七種 |
全文閱讀
- 點擊鏈接可以跳轉至相應頁面。
參考文獻
- ↑ 1.0 1.1 裘沛然.中國醫籍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615.ISBN 7-5323-6285-X
- ↑ 薛清錄.中國中醫古籍總目[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417.ISBN 978-7-5326-2422-5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