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集驗方》卷二: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檳榔、烏梅、甘草、北柴胡、草果子各等分。 |
制 法 | 上(口父)咀,為末。 |
用 法 | 加生薑、大棗,水煎,隔日煎,下露1宿,遇發日早晨溫服。 |
主 治 | 瘧疾。 |
摘 錄 | 《朱氏集驗方》卷二 |
《張氏醫通》卷十三: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醋炒)1錢,檳榔1錢,青皮(炒)1錢,甘草1錢,當歸1錢,穿山甲(煅)8分(世本作木通),黑豆40粒,生薑7片。 |
用 法 | 水、酒各半,煎露1宿,侵晨熱服。 |
主 治 | 瘧發晡時至夜不止,脈實邪盛者。 |
方論選錄 | 《醫略六書》:邪盛於中,陽明受病而瘧發晡時,營陰暗傷故夜熱不止焉。當歸養血益營,黑豆益陰補腎,使營陰內充則瘧邪不至深入陰分;檳榔疏利三焦,甲片透徹經絡,使表里交通則瘧邪不至逗留中外;青皮破氣平肝,甘草緩中和胃,使中氣振發則瘧邪不致留戀經中;更以生薑散邪,常山涌泄,水、酒各半煎露1宿,總以振祛邪止瘧之力。此養營涌泄之劑,為瘧久傷正邪陷脈實之專方。 |
摘 錄 | 《張氏醫通》卷十三 |
《醫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燒酒炒)2錢,草果(煨,)1錢,檳榔1錢,知母1錢,貝母1錢,烏梅2個,姜3片,棗1枚(1方有良姜、甘草,無檳榔。1方加穿山甲、甘草)。 |
用 法 | 半酒半水煎,露1宿,日未出時,空心溫服;滓用酒浸煎,待瘧將發時,先服。 |
主 治 | 祛痰截瘧。主瘧久不巳者。 |
方論選錄 | 此足少陰太陰藥也。古云:無痰不作瘧。常山引吐行水,祛老痰積飲;檳榔下氣破積,能消食引痰;陰陽不和則瘧作,知母滋陰,能治陽明獨勝之火;草果辛熱,能治太陰獨勝之寒;貝母清火散結,瀉熱除痰;烏梅酸斂澀收,生津退熱。合為截瘧之劑也。趙以德曰:知母性寒,入足陽明,治獨勝之熱,使退就太陰;草果溫燥,治足太陰獨勝之寒,使退就陽明;二經和則無陰陽交錯之變,是為君藥。常山主寒熱瘧,吐胸中痰積,是為臣藥。甘草和諸藥,烏梅去痰,檳榔除痰癖,破滯氣,是為佐藥;穿山甲穴山而居,遇水而入,則是出入陰陽,貫穿經絡於榮分,以破暑結之邪,為使藥也。惟脾胃有郁痰者,用之收效。 |
摘 錄 | 《醫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醫方大成》引張氏方(見《醫方類聚》卷二四五):常山飲
異 名 | 恆山飲 |
組 成 | 常山、人參(去蘆)、茯苓、草果、知母、貝母、甘草、半夏曲、厚朴(薑汁制1宿,炒黃色)各等分。 |
用 法 | 恆山飲(《普濟方》卷三九)。 |
主 治 | 一切瘧疾。 |
宜 忌 | 忌雞、羊、牛肉、諸般毒食。 |
摘 錄 | 《醫方大成》引張氏方(見《醫方類聚》卷二四五)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常山飲
組 成 | 知母 川常山 草果 甘草(炙)各1千克 良姜600克 烏梅(去仁)500克 |
制 法 | 上藥研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加生薑5片,大棗1枚,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 |
主 治 | 主勞瘧。寒則肢體顫掉,熱則全身如燒,頭痛噁心,煩渴引飲,氣息喘急,口苦舌干,脊膂酸疼,腸鳴腹痛。 |
摘 錄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常山飲
組 成 | 知母、川常山、草果、甘草(炙),各二斤;良姜二十兩,烏梅(去仁)一斤。 |
制 法 | 上件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
主 治 | 治瘧疾。凡瘧疾,蓋因外邪客於風府,生冷之物內傷脾胃,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寒熱獨作,或連日並發,或間日一發。寒則肢體顫掉,熱則舉身如燒,頭痛噁心,煩渴引飲,氣息喘急,口苦舌干,脊膂酸疼,腸鳴腹痛,諸藥不治,漸成勞瘧者,此藥治之。 |
摘 錄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聖濟總錄》卷一六二: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1兩,甘草(炙)1兩,黃芩(去黑心)2兩,石膏(碎)2兩,烏梅(去核,熬)14枚,當歸(切,焙)2兩,芍藥1兩半。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生薑3片,棗2枚(擘),同煎至8分,去滓,當未發前溫服。 |
主 治 | 產後寒熱瘧。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
《聖濟總錄》卷三十五: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1兩,鱉甲(去裙襴,醋炙)1兩,知母(焙)3分,白頭翁3分,甘草(炙,銼)3分,柴胡(去苗)3分,青蒿1握,桃枝1握,柳枝1握,桂(去粗皮)半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4錢匕,酒1盞半,入蔥白、薤白各3寸,切,浸1宿,煎取8分,去滓,空心溫服,欲發時再服。 |
主 治 | 一切瘧疾,經年不愈。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銼炒)半兩,甘草(銼炒)1分,烏梅7枚(捶碎,去核焙),青蒿(焙)1分。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即以小便1盞,水1盞,酒1盞,煎至1盞,去滓,當發日空心服。 |
主 治 | 癉瘧。但熱不寒,煩渴不止。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7枚,甘草(生用)1分,蒜1顆(8瓣者),糯米(炒)1合,豉(炒)1合,甑帶3寸。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以酒1升2合,浸,月下露1夜,橫刀一口置藥上,俟天明煎取5合,去滓,空心頓服,良久吐出惡痰即愈。如吐不巳,煮漿水粥止之。 |
主 治 | 諸瘧。寒熱不巳,日漸萎黃者。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1兩,豉1合,葛根(銼)3分,柴胡(去苗)3分,升麻3分,牡蠣(熬)3分,大黃(銼,炒)3分,前胡(去頭蘆)3分,知母(焙)3分,山梔子仁3分,枳殼(去瓤,麩炒)3分,半夏(湯洗7遍去滑,炒)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桃仁(去皮尖雙仁,炒)半兩,甘草(炙)半兩,犀角(鎊)半兩。 |
制 法 |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
用 法 | 每用5錢匕,水1盞半,入蔥、薤白各3寸,切碎,煎取1盞,去滓,分2服,發前及發時熱服之。 |
主 治 | 瘧疾。先寒後熱,四肢黃瘦,頭痛。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2兩,乾漆(炒煙出)3分,甘草(炙銼)1兩,豉(生用)1合。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同煎8分,去滓,空心溫服。吐出黃痰效。 |
主 治 | 山嵐瘴氣,面黃力劣,寒熱往來,心胸煩悶。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銼)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熟)1兩,草豆蔻(去皮)2枚,肉豆蔻(去殼)2枚,烏梅(和核)7枚,檳榔(銼)半兩,甘草(炙)半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2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候冷,未發前服。如熱吃即吐。 |
主 治 | 山嵐瘴瘧,寒熱往來,或2日或3日一發者。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半兩,秦艽(去苗)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麻黃(去根節)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銼)半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乾薑(炮)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半兩。 |
制 法 | 上銼,如麻豆大。 |
用 法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生薑半分,棗2枚(擘破),煎至1盞,去滓,未發前,不拘時候溫服。 |
主 治 | 一切瘴瘧。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1兩,柴胡(去苗)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梔子仁1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石膏2兩,蜀漆2兩,鱉甲(塗酥炙令黃,去裙襴)2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入竹葉2-7片,破50粒,煎至8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
主 治 | 瘧病。手足苦煩,發熱渴燥,通身悉黃,小便不利。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
《慎齋遺書》卷八: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檳榔、知母、貝母。 |
用 法 | 水煎,露1宿,來晨溫服。 |
主 治 | 瘴氣發瘧。 |
摘 錄 | 《慎齋遺書》卷八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 川山甲(醋炙)木通 秦艽各7.5克 辰砂0.5(別研)甘草(炙)15克 |
制 法 | 上銼為散,作一劑。 |
用 法 | 用水450毫升,加烏梅、大棗各7枚,煎至80毫升,再入湯1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辰砂,溫服。 |
主 治 | 主體虛及年老之勞瘧。 |
摘 錄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1分,川山甲(醋炙)1分,木通1分,秦艽1分,辰砂半字(別研),甘草(炙)半兩。 |
制 法 | 上銼散,作1劑。 |
用 法 | 水3盞,烏梅、棗子各7枚,煎半盞,再入酒1盞,煎至8分,去滓,入辰砂溫服。虛人、老人皆可服。 |
主 治 | 勞瘧。 |
摘 錄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 |
《理瀹駢文》: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草果、陳皮、甘草。 |
用 法 | 炒,嗅。不必煎食亦愈。 |
主 治 | 老年瘧疾。 |
摘 錄 | 《理瀹駢文》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紹興續添方):常山飲
異 名 | 太醫常山飲、常山飲子 |
組 成 | 知母2斤,川常山2斤,草果2斤,甘草(炙)2斤,良姜20兩,烏梅(去仁)1斤。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太醫常山飲(《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常山飲子(《衛生寶鑑》卷十六)。 |
主 治 | 瘧疾。因外邪客於風府,生冷之物內傷脾胃,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寒熱獨作,或連日並發,或間日一發,寒則肢體顫掉,熱則舉身如燒,頭痛噁心,煩渴引飲,氣息喘急,口苦舌干,脊膂酸疼,腸鳴腹痛,諸藥不治,漸成勞瘧者。 |
摘 錄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紹興續添方) |
《活幼心書》卷下: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2兩,檳榔2兩,烏梅1兩(和核)。 |
制 法 | 前2味各銼片,各用醇酒釀1宿,常山炒干,檳榔曬乾,仍同烏梅(口父)咀。 |
用 法 | 每服2錢,水1盞,煎7分,熱未發先空心涼服。[br]如寒熱經久不除者,加此劑於小柴胡湯或藿香飲內同煎服。 |
主 治 | 瘧後單熱不退。 |
宜 忌 | 忌雞、酒、羊、面、生果、毒物。 |
摘 錄 | 《活幼心書》卷下 |
《廣嗣紀要》卷十一:常山飲
組 成 | 知母2錢,川常山2錢,炙甘草1錢,烏梅2錢,桃枝7寸。 |
用 法 | 酒、水各盅半煎,露1宿,發日五更溫服。如吐勿忌,將吐即愈。 |
主 治 | 妊娠痎瘧初起。 |
摘 錄 | 《廣嗣紀要》卷十一 |
《博濟方》卷四:常山飲
組 成 | 常山、石膏、大黃(煨)、甘草(炮)、鱉甲(醋炙)、柴胡(去蘆)各等分。 |
制 法 | 上為末。 |
用 法 | 每服3錢,水2盞,煎至1盞,放冷服。 |
主 治 | 產後血海虛,乘熱發狂,悶亂時作;及室女體熱,紅脈不行。 |
摘 錄 | 《博濟方》卷四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