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汤洗)、茯苓,各三钱。 |
用 法 |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
主 治 | 治伤寒膈间有寒痰。 |
摘 录 | 《千金翼方》 |
《御药院方》卷五:大半夏汤
异 名 | 橘皮汤 |
组 成 | 半夏2钱半,白茯苓(去皮)2钱半,陈皮2钱半。 |
用 法 | 橘皮汤(《痘疹心法》卷十一)。 |
主 治 | 痰饮及脾胃不和。恶心,欲吐不吐,心中兀兀,如人畏舟船。 |
摘 录 | 《御药院方》卷五 |
《古今医统大全》卷十四: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2钱,茯苓2钱,生姜2钱。 |
用 法 | 水2盏,煎1盏,临卧服。 |
主 治 | 伤寒痰证。 |
摘 录 | 《古今医统大全》卷十四 |
《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删繁方》: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1升(洗),白术2两,茯苓2两,人参2两,甘草(炙)2两,附子(炮)2两,橘皮2两,生姜8两,桂心3两。 |
制 法 | 上切。 |
用 法 | 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为4服。 |
主 治 | 肉极虚寒则脾咳,其状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痛,不可以动,动则咳,腹胀满,留饮痰癖,大小便不利,少腹切痛,膈上寒。脾痹,四肢怠惰,发咳。 |
宜 忌 | 忌羊肉、饧、桃、李、雀肉、生葱、海藻、菘菜、猪肉、冷水。 |
摘 录 | 《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删繁方》 |
《外台秘要》卷八引《集验方》:大半夏汤
组 成 | 人参1两,茯苓4两,青竹茹5两,大黄6两,橘皮3两,干姜3两,泽泻2两,甘草(炙)2两,桂心2两。 |
制 法 | 上切。 |
用 法 | 以水8升(用泉水、东流水尤佳),煮取3升,服7合,日3夜1。[br]已利,去大黄。 |
主 治 | 胃反不受食,食已呕吐。 |
宜 忌 | 忌海藻、菘菜、生葱、大酢。 |
摘 录 | 《外台秘要》卷八引《集验方》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1升,大枣20枚,甘草2两,附子2两,当归2两,人参2两,厚朴2两,桂心5两,生姜8两,茯苓2两,枳实2两,蜀椒200粒。 |
用 法 |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 |
主 治 | 下气。主中虚胃冷胀满。肝气不平,胜克于脾,脾郁不行,结聚涎沫,闭于脏气,腑气不舒,胃中胀满,其脉弦迟。 |
方论选录 | 《千金方衍义》:《金匮要略》治胃反呕逆大半夏汤,止人参、半夏、白蜜三味。此以胃虚腹满,故去白蜜之腻滞,加椒、姜、附子以散寒结,枳实、厚朴以泄腹满,当归、茯苓以和血气,生姜、大枣以和荣卫,甘草代白蜜之和脾,并和椒、姜、附子之烈也。 |
摘 录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3升,人参2两,白蜜1升,白术1升,生姜3两。 |
用 法 | 上(口父)咀。以水5升,和蜜扬之200-300下,煮取1升半,分3服。 |
主 治 | 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呕吐。 |
方论选录 | 《千金方衍义》:《金匮要略》大半夏汤本治胃反呕逆,取人参助半夏之祛痰,白蜜滋半夏之辛燥,《备急千金要方》加白术、生姜,不但佐参、半之祛痰,且善行白蜜之滞也。 |
摘 录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1升,白术3两,生姜8两,茯苓2两,人参2两,桂心2两,甘草2两,附子2两。 |
用 法 |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 |
主 治 | 痰冷澼饮,胸膈中不利。 |
方论选录 | 《千金方衍义》:《金匮要略》大半夏汤但用半夏、人参、甘草三味,水、蜜和煎以治胃反呕吐。此用参附、术附、桂附,合苓桂术甘汤,仍用《金匮要略》三味以治冷痰饮澼,故不用水、蜜和煎,而用生姜以涤痰气也。 |
摘 录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
《金匮要略》卷中: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9克(洗,完用)人参6克 白蜜20毫升 |
用 法 | 上三味,用水1.2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500毫升,温服200毫升,余份再服。 |
主 治 | 补中降逆。主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
备 注 | 方中半夏降逆止呕,人参补虚益胃,白蜜甘润缓中。三药合用,共奏补中降逆之功。 |
摘 录 | 《金匮要略》卷中 |
《金匮要略》卷中: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2升(洗,完用),人参3两,白蜜1升。 |
用 法 | 以水1斗2升,和蜜扬之240遍,煮药取2升半,温服1升,余分再服。 |
主 治 | 脾阴不濡,胃虚气逆,朝食暮吐;膈间痰饮,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 |
方论选录 | 1.《金匮玉函经二注》:阳明,燥金也,与太阴湿土为合。腑脏不和,则湿自内聚,为痰为饮,燥自外款,为胃脘痛;玄府干涸,而胃之上脘尤燥,故食难入,虽食亦反出也。半夏解湿饮之聚结,分阴阳,散气逆;人参补正;蜜润燥;以水扬之者,《内经》云:清上补下,治之以缓,水性走下,故扬以缓之;佐蜜以润上脘之燥也。[br]2.《金匮要略心典》:胃反呕吐者,胃虚不能消谷,朝食而暮吐也。又胃脉本下行,虚则反逆也。故以半夏降逆,人参。白蜜益虚安中。东垣云:辛药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中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此大半夏汤之旨也。[br]3.《古方选注》:大半夏汤,通补胃腑之药,以人参、白蜜之甘,厚于半夏之辛,则能兼补脾脏,故名其方曰大。以之治胃反者,胃中虚冷,脾因湿动而不磨谷,胃乃反其常道而为朝食暮吐。朝暮者,厥阴肝气尽于戌,旺于丑也,宿谷藉肝气上升而乃吐出。主之以半夏辛温利窍除寒,人参扶胃正气,佐以白蜜扬之二百四十遍。升之缓之,俾半夏、人参之性下行不速,自可斡旋胃气,何患其宿谷不消,肝气僭升也乎?4.《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反胃即脾阴不濡,胃气独逆,今之膈食病足矣,或粪如羊屎,或吐后微带血水。用半夏降冲逆,即是降胃,用参、蜜滋脾液以濡化水谷,则肠润谷下。 |
摘 录 | 《金匮要略》卷中 |
《鸡峰普济方》卷五: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5两,大黄5两,吴茱萸1两,朴消1两,桂1两,牡丹3两,柴胡3两,干姜3两,细辛3两,白术3两。 |
制 法 | 上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主 治 | 天行病,7日以上,热势弥固,大便秘涩,心腹痞满,饮食不下,精神昏乱恍惚,狂言异语,其脉沉细。 |
摘 录 | 《鸡峰普济方》卷五 |
《鸡峰普济方》卷十二: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3升,人参2两,白蜜1升,泉水2斗,生姜3两。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和水、蜜扬之200-300下,煮取1升半,分4服,不拘时候。 |
主 治 | 反胃不受食,食己即吐。 |
摘 录 | 《鸡峰普济方》卷十二 |
《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5两,白术5两,人参半两。 |
制 法 | 上为粗末。 |
用 法 | 每服5钱,水3盏,煎至1盏,去滓,加白蜜皂子大,停少时温服。 |
主 治 | 宿寒在胃,胃寒则不能运化水谷,胃属土而恶湿,以致心中温温欲呕,恶闻饮食,有时吞酸、其脉关上小弦而短。 |
摘 录 | 《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
《世医得效方》卷六: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汤洗)、陈皮、茯苓、桔梗、槟榔、甘草各等分。 |
制 法 | 上锉散。 |
用 法 | 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
主 治 | 水胀。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 |
摘 录 | 《世医得效方》卷六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大半夏汤
组 成 | 半夏9克 人参6克 白蜜20毫升 白术3克 生姜9克 |
制 法 | 上五味,叹咀。 |
用 法 | 用水500毫升,和蜜扬之200~300下,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
主 治 | 主胃反不能受食,食已即吐者。 |
摘 录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