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氣丹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二氣丹

組 成 丹砂雄黃各一兩
制 法 上為細末,用瓦合子一隻,入藥在內,先用赤石脂封口,後搗紙筋泥固濟,陰乾;每次用粗瓷碗一口盛藥合子,又用陰乾浮萍草三兩擁定,更以一瓷碗覆之,內外用紙筋泥固濟,亦候陰乾。然後於地上掘一小坑,坐定碗足令穩,用炭半秤,簇定頂上,煅令通赤,去火候冷,取藥細研;又用天南星半兩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取瓦盆一隻,盛水半盆,以竹篩子安盆上攤藥,日內曬乾。
用 法 每日空心以井花水吞下一丸。服此藥一料盡後,過三二月方可再服。
功 用 壯元氣,駐顏色,破久冷。
主 治 諸虛證。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雞峰普濟方》卷十三:二氣丹

異 名 二氣丸(《雞峰普濟方》卷三十)。
組 成 硫黃水銀各等分
制 法 慢火結砂子,麵糊為丸,如綠豆大。
用 法 每服五七丸,丁香湯送下。
主 治 虛冷。陰陽痞隔、吐逆,粥藥不下。
摘 錄 雞峰普濟方》卷十三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十一:二氣丹

異 名 二氣丸(《濟陰綱目》卷二)。
組 成 大黃四兩,別為末,醋一升,慢火熬成膏子當歸二兩白芍二兩
制 法 上為末,以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二十丸,食前淡醋湯送下,每日三次。有燥熱,以柴胡飲子相參服之。
主 治 ①《黃帝素問宣明論方》:月水不調,斷絕不產,面黃肌瘦,恆不思美食。
②《醫略六書》:經閉脈數澀,左右強弱不調者。
加 減 月水不通,加入乾漆三錢(炒焦用),沒藥半兩,硇砂三錢(研),官桂二錢,斑蝥三錢(去頭足,炒熱用,生用則吐瀉)。
方論選錄 醫略六書》:熱瘀不清,經血暗耗,故經脈閉遏,月事不行焉。當歸養既耗之血,白芍斂熱傷之陰,大黃淨汁,熬膏入藥,丸服。醋以引之入肝,飲以漱之和胃,使熱化血榮,則沖任蓄泄有權,何患經閉不通乎!
備 考 本方方名,原作「二氣湯」,與劑型不符,據《醫方類聚》改。
摘 錄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十一

《嚴氏濟生方》卷三:二氣丹

異 名 二至丹(《醫略六書》卷二十四)。
組 成 消石硫黃各等分
制 法 上為末,於銀石器內,文武火上炒令鵝黃色,再研細,用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四十丸,新汲水送下,不拘時候。
主 治 伏暑傷冷,二氣交錯所致的頭痛、噁心、脘痞、嘔吐、泄瀉、霍亂厥逆,以及屍厥證。
①《嚴氏濟生方》:伏暑傷冷,陰陽交錯,中脘痞悶,或頭痛噁心。
②《醫方集解》:或嘔,或泄,霍亂厥逆。
③《證治寶鑑》:屍厥。亦由髒氣相刑,或與外邪相忤,故氣鬱不行,閉於經絡,諸脈伏逆,昏不知人。因弔喪問病,入廟登家,卒然手足逆冷,肌膚粟起,腹中雷鳴。
方論選錄 ①《醫學入門》:消石氣寒為陰,硫黃氣熱為陽,以二氣理二氣也。
②《醫略六書》:陰陽交錯,痞膈於中,二氣不相接續統運,故吐瀉不止,手足厥逆焉。消石飛升,能昇陽氣以消溶逆氣;硫黃發育,能壯真火以統運真陽。煅過,丸服,使陽氣運而陰翳消,則二氣調順,而陰陽無交錯之虞,何患厥逆吐瀉不瘳哉!此拯陽奠陰之劑,為陰陽二氣不相統接之專方。
摘 錄 嚴氏濟生方》卷三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續添諸局經驗秘方):二氣丹

組 成 硫黃細研肉桂去皮,為末,各一分乾薑炮,為末硃砂研,為衣,各二錢附子一枚大者,炮,去皮臍,為末,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細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煎艾鹽湯放冷送下。
功 用 助陽消陰,正氣溫中。
主 治 內虛里寒,冷氣攻擊,心脅臍腹脹滿刺痛,泄利無度,嘔吐不止,自汗時出,小便不禁,陽氣漸微,手足厥冷;及傷寒陰證,霍亂轉筋,久下冷痢,少氣羸困,一切虛寒痼冷。
摘 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古今醫鑒》卷十一引丁平溪方:二氣丹

組 成 舶上硫黃一兩,熔化,傾入水中,如此七次硃砂一兩官桂一兩乾薑炮,一兩大附子麵包煨,去皮,五錢鹿茸二兩,酥炙麝香一錢
制 法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如虛勞發熱,先以四物湯四錢,小柴胡六錢,合和煎服,後用十全大補湯
主 治 赤白帶下
摘 錄 古今醫鑒》卷十一引丁平溪

《奇效良方》:二氣丹

來 源 選自《嚴氏濟生方》卷三「二氣丹」。見該條。
摘 錄 奇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