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妙丸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普濟方》卷二二一引《十便良方》:二妙丸

來 源 為方出《證類本草》卷六引《經驗後方》,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八六「菟絲子丸」之異名。見該條。
摘 錄 普濟方》卷二二一引《十便良方

《朱氏集驗方》卷九引何光甫方:二妙丸

組 成 巴豆不去殼蓽澄茄各七枚
制 法 上為細末,綿裹。
用 法 左齒病納之左耳,右齒病納之右耳。
主 治 齒衄
摘 錄 朱氏集驗方》卷九引何光甫

《醫學綱目》卷二十引朱震亨方:二妙丸

異 名 陽明二妙丸蒼柏二妙丸(《症因脈治》卷三)。
組 成 黃柏末、蒼朮各等分
制 法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 用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清熱燥濕。
主 治 ①《醫學綱目》引朱震亨方:下焦濕瘡。
②《正體類要》:下焦濕熱腫痛,或流注遊走,變身疼痛。
③《明醫指掌》:濕熱腰痛。
④《症因脈治》:熱痹,肌肉熱極,唇口乾燥,筋骨痛不可按,體上如鼠走狀,屬濕熱傷氣分者。
⑤《古今醫徹》:腳氣
⑥《成方便讀》:熱盛於下焦,而成痿證者。
⑦《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濕熱下注,腿腳發沉作腫,及膝下生瘡。
⑧《中國藥典》:濕熱下注,足膝紅腫熱痛,下肢丹毒白帶,陰囊濕疹等。
⑨《中醫外科學》:濕瘡臁瘡證,肌膚焮紅,作癢出水,屬於濕熱內盛者。
方論選錄 成方便讀》:濕熱之邪,雖盛於下,其始未嘗不從脾胃而起,故治病者必求其本,清流者必潔其源。方中蒼朮辛苦而溫,芳香而躁,直達中州,為燥濕強脾之主藥,但病既傳於下焦,又非治中可愈,故以黃柏苦寒下降之品,入肝腎直清下焦之濕熱,標本並治,中下兩宣。
摘 錄 醫學綱目》卷二十引朱震亨

《醫統》卷九十三:二妙丸

來 源 為《萬氏家抄方》卷一「四至柏術丸」之異名。見該條。
摘 錄 醫統》卷九十三

《外科大成》卷二:二妙丸

組 成 棉花子一斤朴消四兩,入小酒瓶內,加老酒四碗,入瓶內封口,炭火煅,煙盡為度,取出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三錢,空心白酒調服,每日二次。
主 治 內痔,髒毒出血。
宜 忌 忌生酒,熱物。
摘 錄 外科大成》卷二

《醫家心法》:二妙丸

組 成 橘紅半夏姜制,各四兩
制 法 上為末,神曲為丸。
用 法 每於未發前三個時辰許吞一二丸。
主 治 瘧疾三四發,有痰有食,誤服補藥,以致不愈者。
摘 錄 醫家心法

《奇方類編》卷上:二妙丸

組 成 生半夏一斤,好燒酒一斤
制 法 泡透,陰乾為末,老米飯濃汁為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
用 法 每服六十丸,赤痢,清茶送下;白痢,薑湯送下;瘧疾白湯送下。
主 治 痢疾瘧疾
摘 錄 奇方類編》卷上

《中國藥典》:二妙丸

組 成 蒼朮炒,500g 黃柏炒,500g
制 法 以上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即得。
性 狀 本品為黃棕色的水丸;氣微香,味苦澀。
用 法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功 用 燥濕清熱。
主 治 用於濕熱下注,足膝紅腫熱痛,下肢丹毒,白帶,陰囊濕癢。
貯 藏 密閉,防潮。
摘 錄 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