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入我相思门留言 | 贡献2022年7月18日 (一) 23:25的版本

吴迁本《金匮要略方》,共三卷。此写本系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由吴迁据祝均实所藏古本抄写而成,是现存唯一的北宋政府小字本系统《金匮要略》,浓厚地保存了北宋小字本旧态、系独一无二的善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1]

《金匮要略方》
吴迁本《金匮要略方》

基本信息
别名金匮要略
作者张仲景
类型金匮要略本文
成书年代东汉
篇卷数卷数:三卷
版本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吴迁写本《金匮要略方》

简介

邓珍《新编金匮方论》刊印后五十五年,即明代洪武二十八年(1395)仲秋,吴迁觅得祝均实所藏古本《金匮要略方》,认为“《金匮要略》诚医家之要书也,然学者漫不之顾,少有蓄之者”,于是不顾七十三岁之高龄、双目昏花之困扰,费时二十余日,用俊秀飘逸的楷书,一笔不苟地抄录了现已成为孤本的珍贵医籍。祝氏所藏《金匮要略方》源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刊本,乃当时国子监奉敕印制的小字本。

吴迁本《金匮要略方》,共三卷,缀为二冊,第一后补副纸一叶、扉纸一叶、序一叶、卷上三十叶,第二冊卷中三十一叶、卷下十九叶、牒文一叶、识语一叶。无明显缺笔等避讳,版心未见刻工名。全书有小朱读点,上栏中贴有出自同一笔迹的朱笔付笺三十三片,系判断误字、脱文等所记,此付笺与本文书写明显为不同手笔。可知它们是后人参考通行本而作之,因其判断内容基本没有参考价值。

含吴迁在内此本共捺有十五颗印记,故知原书最初为清·康煕帝第十三子允祥收藏,经清末藏书家朱学勤、朱澂父子,渡于清末民国间藏书家徐乃昌,后架藏于1952年设立的上海图书馆之经过不明,概曾由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和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收藏。

版本特点

吴迁抄本共两册,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已入选《国家古籍珍贵名录》,登录号828968——69。 内有夹纸称:“明据宋绍圣刻本抄。”版框纵14.8厘米,横10.4厘米,每半叶12行,每行24字。第一册为卷上,凡31叶,前有附页1纸,题曰“明钞本金匮要略方二卷仲怊先生世守秘籍徐乃昌题”,并钤有朱文"徐乃/昌印”一方。其后“叙”1叶,目录与正文30叶。第二册为卷中、卷下,共51,叶。其中卷中30叶半,卷中与卷下之间空半叶,卷下18叶,牒文1叶半,识半叶。第二册第9叶与第11叶、第18叶与第50叶分别误装。全书系抄于平湖陈尧道《中庸五十义》刻本之背面,目录与正文用《中庸会要》与《大学会要》卷二。陈尧道系南宋人,有《春日田园杂兴》诗传世。《宋史·艺文志》载“陈尧道《中庸说》十三卷,又《大学说》十一卷”,正与抄本用纸相合。

有关吴迁及其抄本《金匮要略方》,清人曾有记载。朱学勤《别本结- -庐书!目·钞本·子部》:“《金匮要略》三卷,明洪武初苏州吴迁照北宋版钞,二册。”朱学勤字修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翁同稣日记》第二册载同治六年(1867) 四月初五(5月8日)事:“访晤朱修伯。修伯收到洪武中景长手抄《金匮要略》,从宋本出,其背则宋本《中庸五十义》也,又有《大学义》。此书南宋陈尧道所撰,《经义考》未见其书也。”《经义考》为清代朱彝尊著,内容是搜集考定图书流传情况,刻齐于乾隆二十年(1755)。上述这两则材料正可相互印证。吴迁抄本有印记十余枚,其中即有朱学勤的印记,也与这两则资料吻合。

出版

2009年,日本东洋医学会出版《善本翻刻 伤寒论金匱要略》;2011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明洪武钞本金匮要略方》


全文阅读

Template:金匮要略目录

参考资料

  1. 真柳诚,梁永宣,段逸山,邹西礼.《金匮要略》的成书与现存版本问题[J].中华医史杂志,2009(6):357-363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