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丸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方出《肘後備急方》卷二,名見《外台秘要》卷二引《崔氏方》:黃連丸

異 名 黃連當歸丸、赤石脂丸
組 成 黃連2兩,當歸2兩,乾薑1兩,赤石脂2兩。
制 法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黃連當歸丸(《傷寒總病論》卷三)、赤石脂丸(《活人書》卷十八)。
主 治 陰毒傷,鼻口冷。傷寒熱利。
宜 忌 忌豬肉、冷水。
摘 錄 方出《肘後備急方》卷二,名見《外台秘要》卷二引《崔氏方》

方出《肘後備急方》卷二,名見《外台秘要》卷二: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升,烏梅20枚(炙燥)。
制 法 上為末,蠟如棋子大,蜜1升,合於微火上令可丸,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丸,日3次。
主 治 下痢不能食。天行痢膿血,下部生(匿蟲)蟲。
摘 錄 方出《肘後備急方》卷二,名見《外台秘要》卷二

方出《醫心方》卷十一引《傳信方》,名見《聖濟總錄》卷七十五:黃連丸

異 名 羚羊角丸
組 成 黃連2兩半,黃柏1兩半,羚羊角半兩,茯苓半兩。
制 法 上為散,煉蜜為丸。
用 法 羚羊角丸(《證治準繩·類方》卷六)。
主 治 一切熱痢及休息痢,日夜頻並;兼治下血黑如雞肝色,或蠱痢腹中痛.有膿血下者。
摘 錄 方出《醫心方》卷十一引《傳信方》,名見《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方出《外台秘要》卷十一引《崔氏方》,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七: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升(去毛),麥門冬5兩(去心)。
制 法 上為末,以生地黃汁、栝樓根汁、牛乳各3合和,頓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5丸,漸漸加至30丸,以飲送下,1日2次;常吃,以少許食送下。
主 治 消渴,小便多。
宜 忌 忌豬肉、蕪荑。
摘 錄 方出《外台秘要》卷十一引《崔氏方》,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七

方出《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張文仲方》,名見《雲歧子保命集》卷下:黃連丸

組 成 黃連4兩,黃柏3兩,阿膠(炙)1兩,梔子1兩,蒲黃1兩,當歸1兩半,黃芩2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用 法 每服60丸,以飲送下,日3次,夜1次。
主 治 破血止痢。主產後赤白下痢,腹中絞痛不可忍。
摘 錄 方出《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張文仲方》,名見《雲歧子保命集》卷下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兩(去須),皂莢樹鵝1兩(微炙),苦參2兩(銼),栝樓根2兩,赤茯苓2兩,知母2兩,白石英1兩(細研),金箔50片(細研),銀箔50片(細研)。
制 法 上為末,入石英、金銀箔相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以煮小麥湯送下;竹葉湯送下亦得,不拘時候。
主 治 消渴久不止,心神煩壅,眠臥不安。
摘 錄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九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半兩(去須),黃丹半兩(炒令紫色),豆豉半兩(炒干)。
制 法 上為末,入黃丹研令勻,軟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15丸,食後以溫水送下。
主 治 消渴,飲水絕多,身體黃瘦。
摘 錄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九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名見《聖濟總錄》卷七十六: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微炒)1兩,黃柏(炙微赤)1兩,黃芩1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15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主 治 血痢,協熱泄瀉。
摘 錄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名見《聖濟總錄》卷七十六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八,名見《普濟方》卷二一六: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半兩(去須),苦參半兩(銼),麥門冬1兩(去心,焙),龍膽半兩(去蘆頭),土瓜根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以熟水送下,不拘時候。
主 治 熱淋,小腹疼痛不可忍。
摘 錄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八,名見《普濟方》卷二一六

方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名見《備急千金要方》同卷注文引《張文仲方》:黃連丸

異 名 羊乳丸、黃連羊乳丸
組 成 黃連不限多少,生栝樓汁、生地黃汁、羊乳(無,即用牛乳及人乳亦得)。
制 法 取三般汁乳和黃連末任多少,眾手捻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羊乳丸(《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注文引《張文仲方》)、黃連羊乳丸(《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主 治 嶺南山瘴氣兼風熱毒氣入腎中,變成寒熱腳弱,虛滿而渴。脾胃有熱,煩渴不止。
宜 忌 忌豬肉、蕪荑。
摘 錄 方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名見《備急千金要方》同卷注文引《張文仲方》

《證治準繩·幼科》卷八引《莊氏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削,淨洗,干碾為末)、大蕪荑仁(乳缽研細)各等分。
制 法 上和勻,糯、粟米相和,煮稀粥為丸,如小綠豆大。
用 法 3歲每服7-10丸,3歲以上每服15-20丸,空心以陳米飲送下,日3次。
主 治 疳瀉,疳痢。
摘 錄 《證治準繩·幼科》卷八引《莊氏方》

《證治準繩·類方》卷六引《嚴氏濟生方》:黃連丸

組 成 乾薑(炮)1兩,黃連(去須)1兩,縮砂仁(炒)1兩,川芎1兩,阿膠(蛤粉炒)1兩,白朮1兩,乳香(另研)3錢,枳殼(去瓤,麩炒)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用鹽梅3個取肉,少入醋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40丸,白痢,以乾薑湯送下;赤痢,以甘草湯送下;赤白痢,以乾薑甘草湯送下,俱食前服。
主 治 滯下。
摘 錄 《證治準繩·類方》卷六引《嚴氏濟生方》

《朱氏集驗方》卷六:黃連丸

組 成 酒蒸黃連。
制 法 為丸。
用 法 用香薷湯送下。
主 治 伏熱瀉痢不止。
摘 錄 《朱氏集驗方》卷六

《仁齋直指小兒方論》卷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半兩(淨,豬膽汁浸1夜,曬乾),瓜蔞根2錢,烏梅肉(焙乾)2錢,杏仁(浸,去皮,焙)2錢,石蓮肉2錢。
制 法 上為末,牛膽汁浸糕為糊丸,如麻子大。
用 法 每服15丸,煎烏梅姜蜜湯送下。
主 治 小兒疳勞。
摘 錄 《仁齋直指小兒方論》卷三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黃連丸

組 成 黃連4兩(分作4分:一生研,一炒研,一炮研,一水浸曬研),條芩1兩,防風1兩。
制 法 麵糊為丸。
用 法 每服50丸,米泔浸枳殼水送下。[br]冬月,加酒蒸大黃1兩。
主 治 腸胃積熱,及因酒毒下血,腹痛作渴,脈弦數者。
摘 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雲歧子保命集》卷下:黃連丸

組 成 黃連4兩,阿膠1兩,蒲黃1兩,梔子仁1兩,當歸1兩半,黃芩2兩,黃柏3兩。
制 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6-7丸,以米飲送下,日3次,夜1次。
主 治 產後赤白痢,腹中絞痛不可忍。
摘 錄 《雲歧子保命集》卷下

《幼科發揮》卷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2錢,干蟾(炙)2錢,木香1錢,使君子1錢,蘆薈7分,夜明砂7分。
制 法 上為末,山藥研粉,水糊為丸,如麻子大。
用 法 以米飲送下。
主 治 小兒虛熱,津液不足,久瀉不止,發熱。
摘 錄 《幼科發揮》卷三

《幼科發揮》卷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兩(淨,銼,用吳茱萸半兩,水拌濕同炒,去萸不用),木香5錢,石蓮肉3錢。
制 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麻子大。
用 法 陳倉米煎湯送下。
主 治 小兒痢疾。
摘 錄 《幼科發揮》卷三

《醫心方》卷十一引《耆婆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2分,乾薑8分,當歸8分。
制 法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丸,不知加之。
主 治 中熱下利。
摘 錄 《醫心方》卷十一引《耆婆方)

《醫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3兩,黃芩3兩,龍骨4兩,黃柏3兩,升麻3兩。
制 法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以白飲送下,日3次。
主 治 膿血利。
摘 錄 《醫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醫心方》卷二十二引《產經》: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兩,甘草1兩,乾薑2兩,吳茱萸1兩,烏梅30枚,熟艾1兩,黃柏1兩。
制 法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梅子大。
用 法 每服5丸,每日3次。
主 治 婦人妊娠下利赤白,種種帶下。
摘 錄 《醫心方》卷二十二引《產經》

《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驗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2兩,赤茯苓1兩,赤芍藥1兩,枳殼1兩。
制 法 上為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丸,空心米飲送下。
主 治 酒痢便血,酒後嘔逆噁心,不思飲食。
摘 錄 《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驗方》

《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施圓端效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黃柏1兩,槐花(炒)1兩,桔白礬1兩。
制 法 上為細末,軟粟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食前以米飲送下,日3次。
主 治 一切熱毒血痢。
摘 錄 《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施圓端效方》

《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經驗秘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3兩(去須),陳倉米6錢,生薑3兩(取自然汁),吳茱萸1兩(去枝梗淨,湯泡1遍),白朮1兩,白茯苓1兩。
制 法 上將黃連銼作小塊,如米粒大,以薑汁浸,令干;次同陳米炒至色變,卻入茱萸再炒略黑色取出,與苓、術為末,陳倉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70丸,溫湯送下,不拘時候。夏月常服。
主 治 去暑肥腸,消酒毒,化食止瀉。主瀉痢。
摘 錄 《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經驗秘方》

《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經驗秘方》:黃連丸

組 成 宣連1兩(去須蘆),吳茱萸(去枝梗,淨)1兩,白芍藥1兩,訶子肉5錢。
制 法 上為末,用大蒜兩介,去殼,將紙包裹,灰火煨熟,取出擂細,加白米糊少許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60丸,空心米飲湯送下,與治痢紅丸子間服。
主 治 瀉痢不止。
摘 錄 《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經驗秘方》

《醫方類聚》卷一二五引《神巧萬全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菟絲子(酒浸3日,曬乾,別研末)1兩,五味子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1兩,龍骨1兩,山茱萸1兩,磁石半兩(燒赤,醋淬7遍,研,水飛過),雞??胵中黃皮1兩半(微炙)。
制 法 上為末,入研了藥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食前以粥飲咽下。
主 治 消腎,小便多白濁或不禁。
摘 錄 《醫方類聚》卷一二五引《神巧萬全方》

《醫方類聚》卷一八四引《經驗秘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淨)半斤(銼碎,以好酒浸1宿,用銀器內重湯燉干),粉干葛4兩,枳殼(去瓤)4兩(銼碎,炒黃色,去麩)。
制 法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100丸,加至200丸,食前溫酒陳米湯任下。
主 治 腸風痔漏,便血髒毒。
摘 錄 《醫方類聚》卷一八四引《經驗秘方》

《醫方類聚》卷二五五引《吳氏集驗方》:黃連丸

組 成 使君子50個,陳皮1錢,黃連1兩。
制 法 上為末,用蒸餅1個,以豬膽同拌和為餅子,飯上蒸,再為末,別用蒸餅為丸,如蘿蔔子大。
用 法 每服4-5丸;如甚者,以使君子殼煎湯送下。
主 治 疳。
摘 錄 《醫方類聚》卷二五五引《吳氏集驗方》

《醫方類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兩,干蝦膜(炙焦黃色)1個,蜣螂1個,青木香1分,麝香少許。
制 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用 法 先吃干脯少許,後每服5-6丸,以米飲送下。經宿後轉,方有蟲子出,狀如馬尾,即以鳥羽掃下,後每日更服3丸,不過7日即愈。
主 治 小兒疳。
摘 錄 《醫方類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

《醫方類聚》卷八十五引《王氏集驗方》:黃連丸

組 成 生干地黃、胡黃連。
制 法 上為末,豬膽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丸,食後、睡時茅花煎湯送下。
主 治 吐血、衄血。
摘 錄 《醫方類聚》卷八十五引《王氏集驗方》

《宣明論方》卷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好者)不拘多少。
制 法 上為末,酒麵糊為丸,如小豆大。
用 法 每服20丸,以溫水送下,不拘時候,每日3次。
主 治 清爽頭目。主濕熱流運,氣血不通,壅滯不散。
摘 錄 《宣明論方》卷九

《仙拈集》卷二:黃連丸

組 成 黃連(酒炒)4兩,槐花4兩。
制 法 上為末,入豬大腸內,兩頭扎住,入韭菜2斤,水同煮爛,去菜,用藥、腸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如濕,加面。
用 法 每服70-80丸,空心米飲送下;亦可作散服。
主 治 腸風髒毒,痔漏下血。
摘 錄 《仙拈集》卷二

《魏氏家藏方》卷七:黃連丸

組 成 黃耆(蜜炙)、黃連(去須)各等分。
制 法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30丸,食前以米飲送下。
主 治 腸風瀉血。
摘 錄 《魏氏家藏方》卷七

《魏氏家藏方》卷七:黃連丸

組 成 黃連2兩(去須),生薑4兩(並銼作骰子塊)。
制 法 上同炒香熟,去生薑,只用黃連,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食前以烏梅湯送下。
主 治 大便下血。
摘 錄 《魏氏家藏方》卷七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十二:黃連丸

組 成 胡黃連1分,使君子肉1分,白蕪荑(去扇)1分,巴豆14個(去皮膜,出油盡)。
制 法 上為末,豬膽汁為丸,如麻子大。
用 法 每服3-5丸,空心以米飲送下,1日2次。
主 治 小兒疳氣,眼澀多困,手足發熱,脾胃虛弱,發黃作穗,漸漸羸瘦,不思乳食。
摘 錄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十二

《外台秘要》卷四引《許仁則方》:黃連丸

異 名 黃連十味丸
組 成 黃連5兩,黃芩5兩,苦參6兩,沙參5兩,干地黃6兩,干葛6兩,梔子仁3兩,麥門冬1升(去心),地骨白皮5兩,茯苓5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初服10丸,稍稍加至30丸,以米飲送下,日3次。
主 治 黃疸初得,稍覺心中煩熱,滿身黃色,眼白睛黃。
宜 忌 忌豬肉、冷水、大酢、蕪荑。
摘 錄 《外台秘要》卷四引《許仁則方》

《外台秘要》卷十一引《肘後備急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斤(去毛),生地黃10斤。
制 法 上為末,絞生地黃取汁,漬黃連,出,曬之燥,復納之,令汁盡干,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日3次;亦可為散,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日3次。盡,更令作即愈。
主 治 消渴。
宜 忌 忌豬肉,蕪荑。
方論選錄 《千金方衍義》:黃連清燥膈上之熱,生地滋培下焦之陰。
摘 錄 《外台秘要》卷十一引《肘後備急方》

《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深師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3兩,烏梅肉1升,乾薑2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30丸,以飲送下,1日2次。
主 治 產後冷熱痢。
宜 忌 忌豬肉。
摘 錄 《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深師方》

《外台秘要》卷六引《刪繁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8兩,乾薑4兩,櫸皮3兩,烏梅肉8兩,附子4兩(炮),桂心1兩,芎?3兩,黃柏3兩,阿膠4兩(炙)。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加至30丸,以飲送下。
主 治 上焦冷下痢,腹內不安,食好注下。
宜 忌 忌豬肉、冷水、生蔥。
摘 錄 《外台秘要》卷六引《刪繁方》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張文仲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末。
制 法 雞子白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10丸,至20丸,以飲送下,每日3次。
主 治 熱痢久不愈。
摘 錄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張文仲方》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近效方》:黃連丸

異 名 黃連阿膠丸、阿膠丸、小黃連阿膠丸
組 成 黃連1兩,茯苓2兩,阿膠1兩(炙)。
制 法 先搗黃連、茯苓為末,以少許水溶阿膠為丸,眾手丸之,曬乾。
用 法 黃連阿膠丸(《局方》卷六)、阿膠丸(《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莊氏家傳》)、小黃連阿膠丸(《世醫得效方》卷十二)。
主 治 大人小兒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里急後重,臍腹疼痛;及肺熱咯血,諸疳熱瀉。
摘 錄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近效方》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廣濟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8分,白龍骨(炙)8分,禹餘糧8分,伏龍肝8分,代赭(研)6分,乾薑6分。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漸加至40丸,以飲送下。愈止。
主 治 血痢。
摘 錄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廣濟方》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崔氏方》:黃連丸

組 成 陳倉米4分,黃連4分,乾薑4分。
制 法 上為末,緩火炒令色變,納2顆雞子白中,熟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丸,空腹以好無灰酒溫1盞送下。至晚間痢赤色當變白,明旦即愈。
主 治 赤痢。
摘 錄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崔氏方》

《聖濟總錄》卷一一一: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車前子1兩,地骨皮(去土)1兩,黃芩(去黑心)1兩,沙參1兩,人參1兩,蕤仁(去皮)2兩,茯神(去木)1兩半,秦皮(去粗皮)1兩,決明子(微炒)1兩半,澤瀉1兩,瞿麥1兩,甘草(微炙)1兩半。
制 法 上(口父)咀,焙過,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食後以溫熟水送下,臨臥再服。
主 治 眼熱生暈,翳覆瞳人。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聖濟總錄》卷一四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蕪荑仁1兩,榼藤子1兩,白礬灰1兩,皂莢(炙,去皮子)1兩半。
制 法 上為末,粟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空心以米飲送下,日晚再服。以愈為度。
主 治 痔疾積年不愈,或腸風瀉血。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聖濟總錄》卷一七五: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桂(去粗皮)1兩,代赭(碎)1兩,木香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別研)半兩,肉豆蔻(去殼)半兩,丹砂(研)1分,麝香(研)1分,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盡)1錢(別研)。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用 法 每服3丸,以粥飲送下。
主 治 小兒丁奚腹大,疳氣羸瘦。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五

《聖濟總錄》卷一七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白蕪荑(去皮,炒)半兩,麝香(研)1錢。
制 法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麻子大。
用 法 1-2歲每服10丸,以溫米飲送下,每日3次。
主 治 小兒疳(匿蟲),或口齒生瘡,或肛門傷爛。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三

《聖濟總錄》卷一七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半兩,黃柏(去粗皮,炙)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用 法 每服5-7丸,早、晚食前以米飲送下。
主 治 小兒脫肛。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聖濟總錄》卷一七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分,大黃(銼,炒)1分,巴豆3粒(去心膜皮,出油,研)。
制 法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麻子大。
用 法 每服3-5丸,臨睡以柳枝湯送下。
主 治 小兒風熱壅滯,大便秘澀。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聖濟總錄》卷一七二: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錢,鬱金(銼)1錢,羌活(去蘆頭)1錢,青黛(研)1錢,苦楝根1錢。
制 法 上為末,豶豬膽汁調勻陰乾,再研為末,入龍腦、麝香各少許,湯浸蒸餅為丸,如黃米大。
用 法 每服2-3丸,以溫水送下。
主 治 小兒驚疳,五心壯熱,肌肉黃瘦,好食泥土。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聖濟總錄》卷一七八: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3分,龍骨3分,赤石脂3分,當歸(銼,炒)3分,白石脂半兩,烏梅肉(炒)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丸,空腹煮白粥飲研下,1日2次。漸加至10丸。
主 治 小兒赤白痢。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八

《聖濟總錄》卷一六五: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炒)1兩,阿膠(炙燥)3分,當歸(切,焙)3分,乾薑(炮)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甘草(炙,銼)1分。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空心以米飲送下。
主 治 產後赤白痢。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五

《聖濟總錄》卷一六五: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半,當歸(銼,炒)1兩半,胡粉1兩半,阿膠(炒令燥)1兩半,無食子2枚。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食前以米飲送下。
主 治 產後赤白痢,腸鳴腹痛。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五

《聖濟總錄》卷一八〇: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1分,艾葉(炒)3分,升麻3分,防風(去叉)半兩,朴消2兩,大黃(銼,炒)3分。
制 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用 法 每服3-5丸,食後臨臥以溫水送下。
主 治 小兒齆鼻。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〇

《聖濟總錄》卷一〇四: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分(為細末),蕤仁30枚(去殼,細研)。
制 法 上藥水和,薄攤瓷盤底,銅盤更佳,覆之以熱艾1斤,旋以火燒艾,煙熏藥上,艾盡為度,刮下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以冷水少許化藥1丸,澄清點之。
主 治 暴赤眼,熱淚不止,疼痛隱悶。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〇四

《聖濟總錄》卷一〇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蒺藜子(炒去角)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石決明(炒)1兩,豉(炒)1合。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後以溫漿水送下。
主 治 赤眼。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〇三

《聖濟總錄》卷一〇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斤(去須,水洗淨,細銼,用水5升浸5宿,用綿濾過,銀石器熬成膏),龍腦(研)1錢,蓬砂(研)1分。
制 法 後2味為細末,入前黃連膏內旋丸,如綠豆大。
用 法 每用1丸,新汲水浸過,點目眥內。
主 治 肝熱眼目赤痛。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〇三

《聖濟總錄》卷一〇六: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半,防風(去叉)1兩,惡實(炒)2兩。
制 法 上焙過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食後以溫水送下,臨臥再服。
主 治 肝臟壅熱,上沖眼目,瞼肉風腫。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〇六

《聖濟總錄》卷一〇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甘菊花1兩,車前子1兩,羚羊角(鎊)1兩,芒消1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後以溫漿水送下。
主 治 一切眼疾,青盲黑花,赤脈熱淚。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〇九

《聖濟總錄》卷一〇二: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大黃(銼,炒令香熟)1兩,防風(去叉)3分,龍膽(去土)3分,人參3分,黃芩(去黑心)3分,細辛(去苗葉)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食後以溫水送下,臨臥再服。
主 治 肝氣壅實,目痛如刺。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〇二

《聖濟總錄》卷一〇二: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3兩。
制 法 上為末,用新汲水1碗,浸至60日,綿濾去滓,於重湯上熬,不住手以匙攪,候干,即穿地坑子深1尺,以瓦鋪底,將熟艾4兩安瓦上,火燃如灸法,然後以藥碗覆之,四畔泥封,開竅令煙出盡即止,取出刮下,為丸如小豆大。
用 法 每服10丸,煎甜竹葉湯送下。
主 治 肝實眼。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〇二

《聖濟總錄》卷五十八: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半,栝樓根1兩半,甘草(炙,銼)1兩半,梔子仁(微炒)1兩半,香豉(炒黃)2兩半。
制 法 上為末,煉蜜和劑,更於鐵臼內塗酥杵勻熟,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午食後以溫漿水送下。
主 治 消渴,心胸煩躁。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麥門冬(去心,焙)1兩,苦參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食後、臨臥煎竹葉湯送下。
主 治 胃氣實熱,煩躁多渴。
摘 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聖濟總錄》卷十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3兩,人參1兩半,生薑(薄切,焙乾)1兩半,茯神(去木)1兩半,萎蕤1兩,豉1合(炒)。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食後以米飲送下,1日2次。
主 治 勞風。發熱,煩悶,不能食;兼數欠,眠睡不安。
摘 錄 《聖濟總錄》卷十三

《聖濟總錄》卷七十五: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炒)1兩,烏梅肉(炒干)1兩半,亂發(灰汁洗淨,燒灰)3兩。
制 法 上為末,用蜜2兩煉熟,入蠟1兩,醋2合,羊脂1兩,煎令蠟化,入前藥末,於銅器中重湯熬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空心以米飲送下,每日2次。
主 治 諸痢久不愈。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聖濟總錄》卷七十七: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微炒)1兩,當歸(切,焙)1兩,烏梅肉(微炒干)1兩,訶黎勒(炮,去核)1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空心用姜制過厚朴煎湯送下,日晚再服。
主 治 久氣痢不止,或愈或劇。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七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黃柏(去粗皮)、當歸(切,焙)、赤茯苓(去黑皮)各等分。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40丸,空腹以飯飲送下。以愈為度。
主 治 赤白痢,無問遠近。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龍骨1兩,苦參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熟艾葉(炒)半兩,白礬(熬令汁枯)半兩,甘草(炙)半兩,陳曲(炒)半兩,赤石脂半兩,乾薑(炮)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空心以米飲送下。
主 治 下痢膿血,羸瘦。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炒)半兩,龍骨半兩,地榆(銼,焙)半兩,訶黎勒(煨,去核)半兩,赤石脂半兩,草豆蔻(去皮)1分。
制 法 上為末,水浸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日20丸,空心、食前以米飲送下,每日3次。
主 治 赤白痢,里急後重。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

《聖濟總錄》卷七十八: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炒)2兩,當歸(切,焙)1兩,烏梅肉(炒)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空心以米飲送下,日晚再服;痢甚者,熔蠟為丸服。
主 治 下痢煩渴。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八

《聖濟總錄》卷七十八: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半,黃芩(去黑心)2兩,黃柏(去粗皮)2兩,熟艾葉(炒)1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空心以飯飲送下,日晚再服。
主 治 熱痢黃膿,發渴,四肢煩悶。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八

《聖濟總錄》卷六十: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半兩,黃柏(去粗皮)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大黃(銼,炒)半兩,梔子仁半兩,黃藥子半兩,鬱金半兩,秦艽(去苗土)半兩,貝母(去心)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款冬花半兩,黃明膠(炙令燥)半兩,白芥子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研粳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10丸,煎麥門冬湯送下。
主 治 酒疸。身面黃,心懊痛,小便黃赤不利。
摘 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

《聖濟總錄》卷九十四: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半兩,熟艾(炙)半兩,杏仁(去皮尖,別研)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空心以鹽湯送下。
主 治 陰疝腫縮。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四

《聖濟總錄》卷九十二: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白茯苓(去黑皮)各等分。
制 法 上為末,酒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煎補骨脂湯送下,日3次,不拘時候。
主 治 心腎氣不足,思想無窮,小便白淫。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二

《聖濟總錄》卷二十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栝樓根1兩,葛根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煎大麥湯溫下,不拘時候。
主 治 傷寒時氣,煩渴飲水不止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聖濟總錄》卷二十六: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炒)2兩,木香1兩,吳茱萸(湯洗3遍,炒干)1兩。
制 法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空心,食前以米飲送下。
主 治 傷寒後一切痢疾,無問冷熱,腹痛。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半兩(去須),黃耆半兩(銼),梔子仁1分,苦參半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葳蕤1分,知母1分,麥門冬1兩(去心,焙),栝樓根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地骨皮1分,赤茯苓1分,生干地黃1分,鐵粉半分(研)。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主 治 消渴久不愈,體瘦心煩。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兩(去須),栝樓根1兩,白龍骨1兩,苦參1兩(銼),牡蠣1兩(燒為粉),山茱萸1兩,葳蕤1兩,土瓜根1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不拘時候以煎大麥湯送下。
主 治 消腎,小便滑數,白濁,心神煩躁。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2兩(去須,微炒),當歸2兩(銼,微炒),烏梅肉2兩(微炒),阿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制 法 上為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1日3-4次。
主 治 痢下膿血及諸痢疾。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兩(去須,微炒),乾薑1兩(炮裂,銼),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多令香熟),神曲1兩(炒令微黃),當歸1兩(微炒),禹餘糧1兩(燒醋淬3遍),赤石脂2兩,酸石榴皮1兩,川烏頭1兩(炮裂,去皮臍)。
制 法 上為末,醋煮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以艾湯送下,不拘時候。
主 治 白痢腹痛,不思飲食,瘦瘁骨立。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2兩(去須,微炒),黃柏2兩(銼,微炒),羚羊角屑1兩,當歸1兩(銼,微炒),艾葉2兩(微炒),赤芍藥2兩(微炒)。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主 治 冷熱痢,心神煩悶,腹中(疒丂)痛。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

《太平聖惠方》卷五: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兩(去須),栝樓根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知母3分,茯神3分。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食後以粥飲送下;或牛乳汁送下亦得。
主 治 胃實熱,多渴心煩;時氣煩熱口乾,頭目昏痛;食已如飢,肌肉羸瘦。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七:黃連丸

組 成 黃連3分(去須,微炒),木香半兩,黃柏3分(微炙,銼),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當歸半兩(銼碎,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地榆半兩(銼),厚朴3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主 治 霍亂後下痢無度,腹中(疒丂)痛。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七

《太平聖惠方》卷十六:黃連丸

組 成 黃連2兩(去須,微炒),當歸1兩(銼,微炒),黃芩1兩,赤石脂2兩,龍骨1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主 治 時氣熱毒痢。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十六

《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犀角屑1兩,地膚子1兩,決明子1兩,黃芩1兩,苦參(銼)1兩,玄參1兩,車前子1兩,川朴消2兩,龍膽2兩(去蘆頭)。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食後以溫水送下,臨臥再服之。
主 治 熱毒攻眼,目珠子腫突出。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兩(去須,微炒),烏梅肉3分(微炒),敗龜3分(塗酥炙令黃),鹿角屑半兩(炒微黃),乾薑半兩(炮裂,銼),當歸1兩(銼,微炒),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椰子皮1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主 治 產後赤白痢,日夜數十行,腹中疼痛。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九

《太平聖惠方》卷六: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1兩,川大黃(銼碎,微炒)1兩,苦參(銼)1兩,防風(去蘆頭)1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1兩,川升麻1兩,牛蒡子(微炒)1兩,木通(銼)1兩,秦艽(去苗)1兩,黃芩1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以溫漿水送下,不拘時候。
主 治 肺臟風毒攻皮膚生瘡。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兩(去須,銼,微炒),女蔞半兩(微炒)。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丸,以熱水化下,1日3-4次。
主 治 小兒洞泄,下痢不止。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三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兩(去須,微炒),蚺蛇膽半兩,蕪荑1兩(微炒)。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用 法 每服5丸,以粥飲送下,1日3-4次。
主 治 小兒久痢,腸頭挺出。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三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半兩(去須,銼,微炒)木香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用 法 每服5丸,以粥飲送下,1日3-4次。
主 治 小兒冷熱痢。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三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半兩(去須,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半兩(去蘆頭),赤石脂半兩,烏梅肉1分(微炒),龍骨半兩,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黃芩半兩,白茯苓半兩。
制 法 上為末,軟飯為丸,如麻子大。
用 法 每服7丸,以粥飲送下,每日3-4次。
主 治 小兒(曰襄)痢,經久不斷,增減有時。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三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五: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分(末),青黛1分,麝香1分,硃砂1分(細研),巴豆霜半分。
制 法 上為細末,豬膽汁為丸,如黍米大。
用 法 每服3丸,以薄荷湯送下。
主 治 小兒慢驚風,心胸痰涎,腹內壅悶,或搐搦。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五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七: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分(去須),天竹黃1分(細研),甘草1分(炙微赤,銼),梔子仁1分,款冬花1分,牛黃1分(細研),葛根1分(銼),紫菀1分(洗,去苗土),犀角屑1分,川朴消半兩,竹瀝2合。
制 法 上為末,先用竹瀝拌和,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用 法 每服5丸,以新汲水研破服之,1日4-5次。
主 治 小兒疳熱煩渴,乾瘦。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七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1兩(去須),防風(去蘆頭)半兩,龍膽(去蘆頭)半兩,川大黃(銼,微炒)半兩,細辛半兩。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用 法 每服7丸,以溫水送下,日3次。
主 治 小兒胎赤眥爛。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半兩(去須),川大黃(銼,微炒)1分,細辛1分,龍膽(去蘆頭)1分,防風(去蘆頭)1分,玄參1分。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用 法 每服5丸,以熟水送下,每日3次。
主 治 小兒緣目及眥爛作瘡。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

《攝生眾妙方》卷五:黃連丸

組 成 阿膠(炒成珠)、黃連末。
制 法 阿膠以水熬成膏,調黃連末為丸。
用 法 米飲送下。
主 治 痢疾。
摘 錄 《攝生眾妙方》卷五

《普濟方》卷一七六引《十便方》:黃連丸

異 名 熱消丸
組 成 豉心2兩(以鹽醋拌蒸曬乾,如此者三,熬微黃),川黃連3兩(一方用吳黃連)。
制 法 上為細末,蜜和為丸。
用 法 每日空腹服25丸,食後服20丸,以烏梅10顆,水2小升,煎之數沸,取湯送下;如無烏梅,以小麥子2升煮取汁替亦得。
主 治 熱消渴。
宜 忌 忌豬肉。
摘 錄 《普濟方》卷一七六引《十便方》

《普濟方》卷一七六:黃連丸

組 成 苦參1大斤,黃連7分,栝樓5兩,知母5兩,牡蠣粉5兩,麥門冬(去心)5兩。
制 法 上藥治下篩,攪使勻,以牛乳和,並手捻丸,如梧桐子大,曬乾。
用 法 每服20丸,飽食訖以漿水送下,1日2次;如微利,減10丸;如食熱面、酒等,即加服5丸。
主 治 消渴,中焦熱渴。
宜 忌 忌豬肉。
摘 錄 《普濟方》卷一七六

《普濟方》卷一七八引《太平聖惠方》:黃連丸

組 成 黃連2兩(去須),苦參1斤,麝香1錢。
制 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60丸,空腹以茶送下,1日2次,任意吃茶,不限多少;一方用粥飲送下。
主 治 消渴,煩熱悶亂。
摘 錄 《普濟方》卷一七八引《太平聖惠方》

《普濟方》卷三八一:黃連丸

組 成 疥蝦蟆1個(去腹肚,酒浸,炙令香黃),木香1分,胡黃連半兩,木鱉子半兩(燒令煙盡,研),沉香1分,丁香少許,乾薑1錢(燒灰存性),巴豆21枚(以水淘洗,去心膜並油,並紙裹,用重物去油,再研如面止)。
制 法 上為細末,水浸蒸餅為丸,如蘿蔔子大。
用 法 每服1丸,3歲以上2-3丸,空心、臨臥以米飲送下。
主 治 小兒食疳氣,頭面虛腫,腹內泄瀉,面色痿黃,頭髮作穗,心腹脹滿,肚上青筋。
宜 忌 忌粘滑物。
摘 錄 《普濟方》卷三八一

《普濟方》卷三八三:黃連丸

組 成 黃連5錢(豬膽汁浸1宿,曬乾),天花粉3分,烏梅肉(焙)3分,杏仁5錢(去皮),石蓮肉3分,白茯苓3分(一方無茯苓)。
制 法 上為末,牛膽汁浸糕為丸,如麻子大。
用 法 每服15丸,煎烏梅蜜湯送下。
主 治 臟腑風有疳氣,加之乳母恣食甘肥、酒面、炙煿,使邪入心肺,壅熱而致疳渴,日則煩渴飲水,乳食不進,夜則渴止。
摘 錄 《普濟方》卷三八三

《普濟方》卷三八二:黃連丸

組 成 胡黃連3分,蘆薈(細研)3分,天竺黃(細研)3分,犀角屑3分,胭脂(研入)3分,天漿子(微研)3分,羚羊角屑3分,麝香(細研)3分,干蠍(微炒)3分,白僵蠶(微炒)3分,牛黃(細研)3分,硃砂(細研)3分,雄黃(細研)3分,蟾酥1錢(研入)。
制 法 上為末,豬膽汁浸蒸餅為丸,如麻子大。
用 法 每服3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主 治 小兒風疳。身體壯熱,或時吐逆,心神煩躁。
摘 錄 《普濟方》卷三八二

《普濟方》卷二三七: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去須)2兩半,獺肝(炙干)1兩半,貝母(去心)1兩半,大黃(銼,炒)1兩半,龍膽(去蘆頭)1兩半,紫菀(去苗土)1兩,旋覆花1兩,茯苓(去木)1兩,天靈蓋(塗,炙令黃色)1兩,檳榔(微煨,銼)1兩。
制 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0丸,食後煎漿水送下,日午再服。[br]女子血閉,加黃芩1兩。
主 治 傳屍。面黑,頭熱痛,胸背氣結,咳唾粘痰,食少頻嗽,喘息急滿,脅肋氣脹,腰臍下疼,四肢蒸熱,痿困不安。
摘 錄 《普濟方》卷二三七

《普濟方》卷二〇九:黃連丸

異 名 黃連阿膠丸、膠連丸
組 成 阿膠3兩(1兩炙,1兩入藥,1兩銷清作膠),胡黃連1兩,乾薑2兩,大黃半兩,無食子1枚(久痢腸滑甚者,加至3-4枚)。
制 法 上為末,醋溶膠清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黃連阿膠丸(原書同卷)、膠連丸(原書卷二一一)。
主 治 痢無問冷熱、赤白、久新。
摘 錄 《普濟方》卷二〇九

《片玉心書》卷五:黃連丸

組 成 黃連5錢,槐子(炒)3錢,側柏葉(炒)3錢,枳殼3錢,荊芥穗3錢,地榆3錢。
制 法 上為末,醋糊為丸。
用 法 陳米飲送下。[br]脫肛者,加蝟皮(炙)3錢。
主 治 小兒大便下血,久則髒毒,無時下血。
摘 錄 《片玉心書》卷五

《雞峰普濟方》卷十七: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半兩(入巴豆半兩同炒赤色,去巴豆),草龍膽1分。
制 法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食前以荊芥湯送下,1日2次。
主 治 腸風。
摘 錄 《雞峰普濟方》卷十七

《雞峰普濟方》卷十九:黃連丸

組 成 黃連不以多少。
制 法 上藥納豬肚中,飯上蒸爛,同杵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米飲送下。
主 治 渴。
摘 錄 《雞峰普濟方》卷十九

《古今醫鑒》卷十三:黃連丸

組 成 胡黃連5錢,川黃連5錢,硃砂2錢半(另研)。
制 法 上為細末,填入豬膽內,用淡漿煮,以杖子如銚子,上用線約之,勿着底,候1時取出研,入蘆薈、麝香各1分,飯為丸,如麻子大。
用 法 每服5-7丸至10-20丸,米飲送下。
主 治 肥熱疳。
摘 錄 《古今醫鑒》卷十三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黃連丸

組 成 黃連半兩,蕪荑(去皮)、使君子(去殼)半兩(洗淨,研)。
制 法 上為末,雄豬膽為丸,如綠豆大。
用 法 每服20丸,空心以米飲送下。
主 治 疳疾。
摘 錄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黃連丸

組 成 大黃32兩,黃連8兩,黃柏32兩,梔子(炒)48兩,黃芩48兩,甘草16兩。
制 法 上為細末,過羅,冷開水泛為小丸。
用 法 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主 治 清熱化濕,利水通便。主胃腸滯熱,濕熱黃疸,口舌生瘡,胃熱牙痛,大便乾燥,小便赤澀。
宜 忌 孕婦勿服。
摘 錄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是齋百一選方》卷六:黃連丸

組 成 木香半兩,訶子(連核)半兩,黃連1斤(炒紫色)。
制 法 上為細末,研粳米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100丸,空心、食前以米飲送下,每日3次。
主 治 脾積下痢,蠱痢。
摘 錄 《是齋百一選方》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