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人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中药大辞典》:人参

拼音 rén shēn
异名 人衔鬼盖(《本经》),黄参玉精血参土精(《吴普本草》),地精(《广雅》),金井玉阑孩儿参(《纲目》),棒棰(《辽宁主要药材》)。
出处 本经
基原 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根。
原植物 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P. schin-seng Nees] 又名:神草(《吴普本草》),百尺杆(《本草图经》)

多年生草本,高 30~70 cm。根圆柱形或纺锤形,肥大肉质,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叶为掌状复叶,有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 1 年生者 1 片三出复叶,2 年生者 1 片五出复叶,3 年生者 2 片五出复叶,以后每年递增1片复叶,最多可达 6 片复叶;小叶 5,偶有 7 片;小叶柄长 1~3 cm;小叶片披针形或卵形,下方 2 片小叶较小,长 2~4 cm, 宽 1~1.5 cm,上部 3 小叶长 4.5~15 cm,宽 2.2~4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沿叶脉有稀疏细刚毛,下面无毛。伞形花序单一顶生,总花梗长 15~25 cm,每花序有 10~80 多朵花,集成圆球形;花小,直径 2~3 mm;花萼绿色,5 齿裂;花瓣 5,淡黄绿色,卵形;雄蕊 5,花丝甚短;子房下位,花柱 2,基部合生,上部分离。果实为核果状浆果,扁球形,直径 5~9 mm,多数,集成头状,成熟时呈鲜红色,种子 2 颗,乳白色,直径 4~5 mm,扁平圆卵形,一侧平截。花期 5~6 月,果期 6~9 月。

生于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野生于河北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现辽宁、吉林广泛栽培,北京、河北、山西也有引种栽培。

本植物的根茎(人参芦)、根茎上的不定根(参条)、细支根(参须)、茎叶(人参叶)、花序(人参花)、果实(人参子)亦供药用,另设专条。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湿润,宜半阴半阳,忌强光直射,耐寒力强。种子可阴千贮藏,种胚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特性;前者要求 20~10 ℃变温,后者需要2~4 ℃低温,需时各为 3~4 个月,没有完成后熟的种子不能发芽。对土壤要求严格,宜在富含腐殖质、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尤以森林腐殖土最适宜栽参,农田栽参前茬以禾本科为好。忌连作。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7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为种子成熟期,采收鲜红的果实,选取粒大饱满、色白而无病斑的成熟种子,用湿砂层积法催芽,将 1 份种子混拌 3 份河砂,装人催芽箱中,置于室内或室外适当场所催芽,注意经常检查翻倒,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播种,吉林抚松常于 6 月下旬播干籽(上年采收干藏种子),集安等地于 8 月初播当年采收未经晒干的种子,也可于春、秋季播催芽种子。以 5 cm×5 cm点播,覆土 3~4 cm。移栽,春栽或秋栽。春栽于 4 月中、下旬,宜于越冬芽萌发前栽完;秋栽于 10 月中、下旬,宜于土壤封冻前栽完。随起随栽,一般按行株距(15~30)cm×(6~12)cm,平栽或斜栽,覆土5~9 cm。搭棚分全荫棚、双透棚、单透棚或双透大棚等荫棚种类,可根据气候、土质及地势条件选择。

田间管理 畦面覆盖:出苗后,盖碎稻草或半腐熟落叶。松土除草:一般每年进行 3~4 次,防止土壤板结,消除杂草病株,培土扶苗。追肥:开沟根侧施有机肥,叶面喷施过磷酸钙或微量元素。需调阳,伏前做好扶苗、插花(用青树枝插在参畦边挡阳)和挂面帘(用透光花帘挂在参棚上挡阳)。疏花摘蕾:留种田,开花初期疏掉 1/3~1/2 花序中部花蕾;生产田,开花前全部摘蕾。越冬防寒:封冻前畦面培土或覆盖落叶。参畦四周或风口处搭设防风障,以防冻害。

病虫害防治 人参病害种类繁多,在我国有 26 种,主要有黑斑病、疫病、立枯病、猝倒病、锈病、菌核病、根腐病、细菌性烂根病等。虫害有 10 多种,其中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小地老虎等。应做到精细管理,加强综合防治。
采收加工 栽培参(园参)种 5~6 年,9~10 月采挖,除去茎叶后加工。生晒参:鲜参剪去支根须根,人沸水内微烫后晒干,或直接晒;支、须根加工成白参须。红参:蒸 2~3 h,烘干或晒干;支、须根加工成红参须。糖参(白参):鲜参经沸水浸烫后,顺扎排针,浸人浓糖汁后,晒干或烘干。野生品(山参)采挖时防止折断支根及须根,保全整个根系,多加工成生晒参或糖参
药材 人参 Radix Ginseng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

商品规格 山参 干货。主根粗短呈横灵体,支根八字分开,五形全类(芦、艼、纹、体、须相衬)。有圆芦。艼中间丰满,形似枣核。主根上部横纹紧密而深。须根稀疏而长,质坚韧(俗称皮条须),有明显的珍珠疙瘩。表面牙白色或黄白色,断面白色。味甜微苦。商品按支重、艼帽与主根的重量、形状等分为 8 个等级。

园参 按加工方法分为全须生晒参、白干参、生晒参、边条鲜参、普通鲜参、边条红参、普通红参、白糖参等规格。各种规格又分为数个等级。

性状 生晒参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 3~15 cm,直径 1~2 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纹,下部有支根 2~3 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根茎(芦头)长 1~4 cm,直径 0.3~1.5 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具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多放射状裂隙。气特异,味微苦、甘。

生晒山参 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 2~10 cm。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支根多为 2 条,须根细长,清晰不乱,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根茎细长,上部有密集的茎痕,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

鉴别 (1)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并有树脂道及颓废筛管群,内侧细胞排列密致,近形成层处树脂道环列较密,内含黄色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纤维。薄壁细胞含细小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米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金黄色或黄棕色块状物。草酸钙簇晶直径 20~68 pum,棱角尖锐。木栓细胞表面观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壁薄,细波状弯曲。网纹、梯纹导管多见,直径 10~56 μm。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 4~20 μm,脐点点状、人字形或三叉形;复粒由 2~6 分粒组成。红参的淀粉已糊化。

(2)取本品粉末 0.5 g,加乙醇 5 ml,振摇 5 min,滤过。取滤液 1 ml,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氯仿饱和溶液,再蒸于,显紫色(检查人参皂苷)。

(3)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 1 g,加氯仿 40 ml,加热回流 1 h,弃去氯仿液,药渣挥去溶剂,加水 0.5 ml拌匀湿润后,加水饱和的正丁醇 10 ml,超声处理 30 min,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1 ml振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 Rb、Re、Rg1 对照品,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 -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 :10)10。C 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 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 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 3 个紫红色斑点,紫外光灯(365 nm)下,显相同的 1 个黄色和 2 个橙色荧光斑点。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规定:本品(干燥品)含人参皂苷 Rg1(C42H72O4)和人参皂苷 Re(C48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0.30%,人参皂苷Rb1(C54H92O23)不得少于 0.20%。
成分 含三萜皂苷,齐墩果酸类:人参皂苷(ginsenoside)Ro;原人参二醇类:人参皂苷Ra1、 Ra2、Ra3、Rb1、Rb2、Rb3、Rc、Rd、Rg3、Rs3[1] ,西洋参皂苷(quinguenoside)R1、R2,丙二酰基人参皂苷(malonylginsenoside)Rb1,、Rb2、Rc、Rd等[2];人参三醇类:人参皂苷PG1、PG2[3]、Re、Rf、Rf2[4]、Rg1、Rg2、Rh1,20-葡萄糖人参皂苷(20-glucoginsenoside)-Rf,三七皂苷(notoginsenoside)R1、R4[5][6][7][8]。假人参皂苷(pseudoginsenoside)F11、Rp1、Rt1;chikusetsusaponin IV 和 IVa[9]。20(S)原人参二醇PG1、PG2[3],20-(S)-原人参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葡萄糖苷{20-(S)-protopanaxadiol-3-〔O-β-D glucopyanosyl(1→2)-β-D glucopyanosyl〕-20-O-β-D-glucopyranoside}[10];多炔类成分:人参炔醇(panaxynol)[11],人参环氧炔醇(panaxydol)、镰叶芹醇(falcarinol)[12], 1-十七碳烯-4,6-二炔-3,9-二醇(heptadec-1-ene-4,6-diyn-3,9-diol)[13],人参炔氯二醇( panaxydolchlorohydrine),人参炔二醇(panaxydiol)[3],人参炔三醇(panaxytriol)[14],(8E)-1,8-十七碳二烯-4,6-二炔-3,10-二醇〔(8E)-1,8-heptadecadiene-4, 6-diyne-3, 10-diol〕[15] 以及人参炔(ginsenoyne)A、B、C、D、E[14]、F、G、H[16]、I、J、K[15]、L、M和N[17]

挥发油:倍半萜类是主要成分:别香橙烯(allaromadendrene),大牻牛儿烯(germacrene)B,异丁香烯(isocaryophyllene),a-新丁香三环烯(a-neoclovene),γ-依兰油烯(γ-muurolene),β-人参烯(β-panasinsene)[18],人参烯( panasinsene),人参萜醇(panasinsanol)A和B[19],人参新萜醇(ginsenol)[20]

脂肪酸:二十碳烯酸(eicosenoic acid)[21];含有机酸及其酯:苹果酸(ma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 ,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棕榈酸(palrmitic acid),三棕榈酸甘油酯(palmitin),三亚油酸甘油酯(linolein),α,γ-二棕榈酸甘油酯(α,γ-dipalmitin)[3][22][23][24]等。

酚酸: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 cinnamic acid),4-羟基苯乙酸(4-hydroxyphenyl acetic acid),杜鹃花酸( azelaicacid)[25],桂皮酸(cinnam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26]等。

甾醇类: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27],胡萝卜苷(daucosterol)[3],β-谷甾醇-3-(6-亚油酰基)吡喃葡萄糖苷〔β-sitosterol-3-(6-linoleoyl)glucopyranoside〕,豆甾醇3-(6-亚油酰基)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6-linoleoyl) glucopyranoside〕[28]等9种。

糖类成分:人参寡糖类:人参寡糖(ginseng oligosacharide),单体寡糖(monomer oligosaccharide)[29];人参三糖(panose)A、B、C、D[24][30][31];多糖:人参多糖(panaxan)A、B、C、D、E、F、G、H、I、J、K、L、M、N、O、P、Q、R、S、T、U[32],水溶性多糖 38.7% ,酸性多糖 ginsanf[33] ,碱溶性多糖 7.8%~10.6%[34][35][36],人参多糖 GH-1 和 GH-2[37]

含氮化合物:鲜人参含总氨基酸量 9.581%,生晒参含 8.790% ,内有 17 种氨基酸[38]; N9-甲酰哈尔满(N9-formylharman),β-咔啉-1-羧酸乙酯(ethyl-β-carboline-1-carboxylate),黑麦草碱(perlolyrine)[23] ,胆碱(choline)[22]等生物碱类。

磷脂: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 choline),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磷脂酰肌醇( phosphatidylinositol)等 8 种[39]

黄酮类:山柰酚(kaempferol),三叶豆苷(trifolin),人参黄酮苷(panasenoside)[40][41]

鲜人参中还含甘油半乳糖脂类成分:α,β-二亚油酰基甘油半乳糖脂(α,β-dilinoleoyl glycerogalactolipid)[28];木脂素类成分:戈米辛(gomisin)A、N[42];多肽,2 种具有降低 2BS 细胞内多肽 GP-Ⅰ 和 GP-Ⅱ[43],鲜人参多肽 FGP-Ⅰ、FGP-Ⅱ、FGP-Ⅲ、FGP-Ⅳ、FGP-Ⅴ[44];谷氨酰寡肽类:P-Ⅰ,P-Ⅱ,P-Ⅲ,P-IV,P-Ⅴ,P-Ⅵ[45];蛋白质类:人参素(panaxagin)[46];另含萜类:人参萜醇(panaxymol)[47],20(S),24(R)-环氧达玛烷-3,12b,25-三醇类〔20(S),24(R)-epoxydammarane-3,12b,25-triols〕[48]

红参所含有成分与鲜人参、白参基本一致,此外还含人参皂苷Rg5[49] ,麦芽醇(maltol)[23],芽醇-3-葡萄糖苷(maltol-3-Ο-β-glucoside)[8],韦得醇(widdrol),2,6-二叔丁基对苯二酚(2,6-di-tertbutyl hydroquinone)[50]
药理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人参及其不同制剂、不同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和脑内参与神经活动的某些生化成分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自人参中提取的一种含葡萄糖、鼠李糖的皂苷 B 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人参 GNS(ginsenoside Rb 和 Rc 的混合物)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安定、镇静作用以及中枢性肌肉松弛、降温、臧少自发 活动等作用。而人参的水醇浸膏则兴奋大脑皮层,增强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活动反应,加强胆碱能神经功能,并使血压下降、呼吸兴奋。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双向作用,认为是人参成分中不同皂苷的效应。如:人参皂苷Rg类有中枢兴奋作用,而 Rg 类则呈现镇静作用[51][52]

(2)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人参及其制剂在提高学习能力,易化记忆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记忆的各阶段均有影响。以条件反射活动作指标,Y 字迷宫实验表明:人参皂苷 Rb1 可延长学习的大鼠反应潜时和走行时间,而 Rg1 则缩短已经学习的大鼠反应潜时和走行时间,且可促进学习和逆转学习的获得,对小鼠学习行为的减退有预防效果。爬杆实验中 Rb1 减少已学习大鼠的条件反射反应,自发运动量减少,下楼实验中 Rb1 促进小鼠记忆获得,拮抗电刺激引起的记忆固定障碍[53]

(3)对脑内物质的影响 人参对蛋白质的合成、RNA 和 DNA 的合成均有促进作用[54][55]。人参通过影响脑内单胺类物质和乙酰胆碱能系统对中枢起作用。其中人参皂苷 Rg1、Rb1 是人参促智的主要有效成分[56]。人参二醇皂苷和人参三醇皂苷对兔纹状体 Na+ ,K+-ATP 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对 Ca2+-ATP 酶,人参二醇皂苷 10-5 g/ml 时有激活作用,而当浓度增高到10-3 g/ml时则呈现抑制作用,人参三醇皂苷仅为抑制作用。Mg2+-ATP 酶可被人参二醇皂苷所兴奋,而被人参三醇皂苷所抑制[57]

(4)对脑血流量和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在阻断双侧椎动脉及颈总动脉的大鼠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模型中,静脉注射人参皂苷能显著阻止脑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皮层脑电图发生严重抑制和脑水肿形成[58]。病理生理生化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人参皂苷能增加缺血和再灌注脑血流量,减少钙积累,减轻脑水肿,延长双侧锁骨下和颈总动脉结扎后自主呼吸和脑电活动时间,并促进再灌注时恢复[59]。此外,人参制剂可增加兔脑葡萄糖的摄取,同时减少乳酸、丙酮酸和乳酸/丙酮酸的比值,并可使葡萄糖的利用从无氧代谢途径转变为有氧代谢,使动物大脑更合理地利用葡萄糖氧化产能[60]

2.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人参皂苷对小鼠、大鼠及豚鼠等多种动物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能增强其对血流中胶体碳粒、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红细胞的吞噬廓清能力。停药后网状内皮系统的这种激活状态可持续 1 星期左右[61]。Rg1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大鼠血清中 IL-2,补体C3、C4的含量[62]

(2)对特异性抗体形成的影响腹腔注射人参皂苷 以白喉类毒素为抗原免疫的大鼠的淋巴和脾脏均较对照组大[63]。人参根多糖也具有促进机体特异性免疫的作用,能使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H的含量明显升高[64]

(3)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小鼠皮下注射人参皂苷对细菌脂多糖和刀豆素 A(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在体外,将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加人淋巴细胞培养液中,以 1 μg/ml 浓度时对各种有丝分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这一效应。人参皂苷对淋巴细胞的自发转化仅有较弱的促进作用。人参皂苷 Rd 对醋酸泼尼松龙所致的免疫受抑小鼠的体外刀豆素 A 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可使其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Re 也有相同的增强作用[65]。将微量人参皂苷经导管直接导人双侧海马(50 μg/侧),连续 4 d,能明显增强大鼠脾脏和胸腺 T 淋巴细胞对 ConA 的增殖反应,增强白介素 -2(IL-2)的产生[66][67]

(4)对荷瘤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人参皂苷可增强荷瘤小鼠天然杀伤细胞活性,抑制瘤块的重量,并且荷瘤小鼠的脾脏明显增生,胸腺明显缩小,可使受试小鼠荷瘤率降低,瘤重低于对照组,天然杀伤细胞活性高于对照组,γ-IFN 及 IL-2 值也高于对照组[68][69]。给正常及荷 B16 黑色素瘤的 LACA 小鼠分别连续 7 d 及 14 d 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人参多糖,能使正常小鼠脾细胞天然杀伤细胞活性及 ConA 刺激后的 IL-2 和 γ-IFN 水平明显增高,并使荷瘤小鼠的 IL-2、γ-IFN 水平及天然杀伤细胞活性恢复正常[70]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心脏的影响 人参皂苷 Ro、Rb1、Rb2、Rc、Rd、Rg1、Rg2、Rg3 具有较强的抗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作用,纠正心动过速,并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71]。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培养的 Wistar 大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呈双向性效应;低浓度使动作电位的波幅波宽、超射、阈电位、最大舒张电位、最大除极速度等电位参数一致增大;高浓度使这些电参数一致减小;无论在低浓度或者在高浓度范围,电参数的改变均随 PDS 剂量的加大而更加显著[72]。较低剂量人参总皂苷及其组分 Rb+Ro 能保护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培养缺糖缺氧性损伤,减少再给氧损伤时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降低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肌酸磷酸激酶(CPK)释放。对心肌缺氧和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并认为其有效组分为 Rb+Ro[73]

(2)对血管及血压的影响 人参总皂苷 27 mg/kg 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均能使血压降低。但可使肾血管收缩,显著提高肾血管阻力。而动脉注射人参总皂苷 2.7 mg/kg 后,股动脉、椎动脉和肾动脉血管阻力均降低[74]

(3)抗休克作用 预先静脉注射人参二醇皂苷 25 mg/kg,对失血性休克犬心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其作用优于地塞米松[75]。同时人参二醇皂苷能阻止休克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的增加抑制休克期血小板对 5-HT 的释放[76]

4.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人参皂苷 Re 能使幼稚和成熟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大,对红细胞膜有保护作用[77]。人参总皂苷在 20 μg/ml 浓度时,可使正常红系祖细胞和粒单系祖细胞产率分别提高 37.8%、31.4% 和 33.4%。去除红细胞生成素,人参总皂苷亦具有直接刺激红系祖细胞增殖作用,人参总皂苷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红细胞生成素等造血生长因子的活性间接地促进骨髓造血[78]。大鼠腹腔注射人参二醇组皂苷 100 mg/kg,全血黏度显著下降;增大剂量至 200 mg/kg,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速度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性也有一过性下降。家兔静脉注射人参二醇组皂苷 50 mg/kg、70 mg/kg 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79]。对人参皂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研究显示,人参皂苷 -Rb1 促进血小板聚集,人参皂苷 Rg1、Rg2 对 ADP 诱导的聚集,Ro、Rg1 对胶原诱导的聚集等有抑制作用[80][81]

5.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1)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人参根总皂苷无论口服或腹腔注射均能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82]。机制研究发现,人参二醇组皂苷和人参皂苷 Rd 对正常大鼠有升高肾上腺细胞内 cAMP 水平的作用,而对于去除垂体的大鼠则无此作用[83]

(2)对性腺的影响人参 能促进幼年期雌性小鼠及幼年大鼠动情期的出现;使幼年动物子宫和卵巢重量增加;加速大鼠性成熟过程,并使性成熟的雌性大鼠动情期延长;促进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的交配行为;刺激大鼠和兔睾丸的精子生成;加速青蛙卵巢的发育和排卵;使雄性黑腹果蝇交配潜伏期缩短,交配时间延长。但是,人参能兴奋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对去垂体大鼠,人参的促性激素样作用不复出现。而且吗啡可以完全阻断人参根的促性激素样作用[84][85][86]。实验显示,人参二醇组皂苷和人参三醇组皂苷及其单体 Rb1 和 Rg1 为其有效成分[53]

(3)对其他内分泌腺的影响 人参醇提物可使家兔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加[87]。人参总皂昔可以刺激分离的大鼠胰岛释放胰岛素,并可促进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释放[87][88][89]

6.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1)对糖代谢的影响从人参根中分离得到的人参多肽大鼠静脉注射或小鼠皮下注射能降低正常血糖或肝糖原,对肾上腺素、四氧嘧啶及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强肾上腺素对肝糖原的分解[90]。人参多糖对小鼠正常血糖及小鼠和家兔的各种实验性高血糖均具有降低作用[91]。研究表明:人参对正常小鼠使肝糖原降低,而对去肾上腺饥饿小鼠使肝糖原升高,表现为对肝糖原合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92]。降血糖的作用原理为增加糖原合成、刺激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糖的有氧氧化,这与双胍类降糖药不同,不会升高血乳酸含量[93][94]

(2)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人参 提取物对高脂餐引起的大鼠实验性脂肪肝和高血脂症有抑制作用[95]。Rb2 使糖尿病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及酮体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升高,动脉硬化指数降低,对胆固醇有异化作用和促进排泄作用,可促进三酰甘油转人脂肪组织中[96]

(3)对蛋白代谢的影响人 参根部所含皂苷,对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97]。人参组分 GN3 及 GN4 使大鼠肝细胞核中 DNA 依赖性 RNA 多聚酶活性增加,促进标记的乳清酸掺人肝细胞核 RNA 中,引起粗面内质网膜附着型多聚核糖体及分泌型蛋白质合成增加,故称 GN3、GN4 为蛋白质合成促进因子,并且证实上述作用与肾上腺皮质无关[98]

7.抗肿瘤作用 人参制剂以及人参不同药用部位所含的多种皂苷、人参多糖和人参挥发油均显示具有抗肿瘤作用。用二甲基奶油黄诱发大鼠肝癌,人参须糖浆可提高受试鼠 a 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使肝癌发生率降低,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对化学致癌剂诱发大鼠肝癌有预防或控制作用[99]。二醇组皂苷 Rh2 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对肿瘤细胞具有分化诱导、增殖抑制、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100]。臧轻辐射损伤,促进其恢复,提高 X 射线照射小鼠 30 d 存活率,明显降低 X 射线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101][102][103],从而降低抗肿瘤的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及毒性作用。

8.延缓衰老作用 人参提取物能减少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对 Hb 的氧化,抑制红细胞的溶血及膜脂质过氧化作用,还具有清除自由基功能和保护红细胞的作用[104]。Rb1 除在离体可清除 O2 外,在整体还能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并可显著地增加肝胞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从而使体内过氧化氢得以清除[105]。0.2% 的人参汤剂能明显提高生理性肾虚小鼠肝细胞 DNA 甲基化酶的活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106]。研究还发现炎性细胞因子与衰老的关系密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 IL-1 和 IL-6 的产生可能是人参皂苷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107]

9.其他作用 人参多糖 GRA-4 能明显抑制盐酸/乙醇诱导的小鼠胃黏膜损伤[108]。动物实验表明,人参皂苷可明显抑制吗啡的戒断症状,其作用机制认为,人参皂苷能有效地阻断吗啡的代谢产物吗啡酮(与吗啡耐受和成瘾有关)的生成,并且提高肝中谷胱甘肽的水平,解除吗啡对脑内释放神经递质的抑制,从而防止吗啡耐受性和成瘾性,缓解戒断症状。同时,对吗啡的镇痛作用无影响,这一新的发现,为研究缓解吗啡耐受性和成瘾性的药物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09][110]

10.体内过程 人参皂苷 Rb1 在胃肠道难吸收,大鼠灌胃 Rb1 100 mg/kg 后于 15 min、30 min、60 min、150 min、240 min 和 360 min,测得血清、肝、肾、心、脾、肺及脑组织中浓度均低于 0.2 μg/g[111]。人参皂苷Rg1 100 mg/kg 大鼠灌胃,150 min 测得 Rg1 在每克心、肝、脾、胃、大肠、小肠组织或每毫升血清中浓度不超过 10 ug,约口服量的 77.3%在消化道内,可见 Rg1 在消化道内吸收慢[112]。但分布较广,脏器内药量分布高低依次为肝、肾、肾上腺、肺、心、脾、睾丸和脑[113]。Rg1 在胆汁中排泄较尿排泄快[114]

毒性 人参提取物或人参皂苷腹腔注射 LD50 在 300~700 mg/kg 之间。人参皂苷单体对小鼠腹腔注射的 LD50 分别为:Rb1 1 110 mg/kg,Rb2 305 mg/kg, Rc 410 mg/kg,Rd 325 mg/kg,Re 465 mg/kg, Rf 1 340 mg/kg, Rg1 1 258 mg/kg, Ro>1000 mg/kg。人参多肽对小鼠静脉注射的 LD50 为 1.62 g/kg[115]。人参多糖给小鼠口服 30 g/kg,观察 48 h,小鼠仅表现为安静,而无其他反应[116]。尽管人参的动物实验表明其毒性很小,但因服用不当而产生毒副作用仍有所见,连续服用人参根粉可致失眠,抑郁,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性功能减退,体重减轻等[117]
药性 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肾经。

1.《本经》:“味甘,微寒。”

2.《别录》:“微温。”

3.《珍珠囊》:“甘、苦,阳中微阴。”

4.《本草汇言》:“人肺、脾二经。”

5.《药品化义》:“属纯阳,体微润,气香而清韵,味甘性大温,性与气味俱厚,人脾、胃、肺三经。”

6.《本草新编》:“入脾、肺、心、肝、肾。”

7.《本草备要》:“生:甘、苦,微凉;熟:甘,温。”

8.张秉成本草便读》:“甘,平。”
功用主治 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主治气虚欲脱,劳伤虚损,倦怠,纳呆,呕吐,大便滑泄,气短,自汗,久咳虚喘,消渴,失眠,惊悸,健忘,阳痿,尿频,崩漏等一切气虚津伤之证。

1.《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2.《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3.《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痿(原作‘痰')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4.《日华子》:“杀金石药毒,调中治气,消食开胃,食之无忌。”

5.《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6.《医学启源》:“治脾肺阳气不足,及肺气喘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主治秘要》云:补元气,止渴,生津液。”

7.《本草蒙筌》:“定喘嗽,泻阴火,滋补元阳。

8.《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痃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9.《眼科全书》:“润心肺,泻虚热。治气虚内障,陷翳不起,或服破血过多,两目愈昏,宜多服久服则复明。”

10.《本草备要》:“补剂用熟,泻火用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 g,大剂量 10~30 g,宜另煎兑入;或研末,1~2 g;或熬膏;或泡酒;或入丸、散。
宜忌 实证热证、湿热内盛证及正气不虚者禁服。不宜与茶同服。反藜芦

1.《雷公炮炙论》:“夏中少使,发心痃之患也。”

2.《本草经集注》:“恶溲疏,反藜芦。”

3.徐之才药对》:“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动紫石英。”(引自《纲目》)

4.《汤液本草》:“肺受火邪,不宜用。”

5.《医学人门》:“阴虚火旺吐血者慎用。”

6.李言闻人参传》:“忌铁器。”(引自《纲目》)

7.《药品化义》:“脾胃热实,咳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闷,噎膈便结,有虫有积,不可用。
选方 1.治伤寒阴阳不明,或投错药,致患人困重垂死 好人参一两,去芦, 薄切,水一大升,银石器内煎至一盏,以新水沉之,取冷一服。(《百一选方破证夺命丹,即《内经拾遗方论独参汤

2.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虚头晕,但是阳气弱之症 人参半两,附子(炮,去皮脐)一两。上㕮咀,分作三服,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济生续方参附汤

3.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 人参(去芦)、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时。人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之气。(《局方四君子汤

4.治脾胃肾气虚弱,呕吐不下食 人参、丁香各等分。捣罗为散,每服二钱,空心热米饮调下。(《普济方参香散

5.治噤口痢 人参、黄连各一钱。水煎,频频呷之。(《婴童类萃参连饮

6.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人参汤

7.治痰喘 新罗人参一寸许,胡桃肉一个(去壳不剥皮)。上煎汤服。盖人参定喘,带皮胡桃敛肺故也。(《百一选方观音人参胡桃汤

8.治消渴引饮无度 人参、栝楼根各等分。生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麦门冬送下。(《直指方玉壶丸

9.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差暮剧,暮差朝发,狂眩 菖蒲远志各二两,茯苓、人参各三两。上四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10.治精气大亏,诸药不应,或以克伐太过,耗伤真阴 人参半斤或四两,大熟地一斤。上二味用好甜水或长流水十五碗,浸一宿,以桑柴火武火取浓汁。若味有未尽,再用水数碗,煎渣取汁,并熬稍浓。乃入瓷罐,重汤熬成膏,入真白蜜四两或半斤收之。每以白汤点服。(《景岳全书两仪膏

11.治吐血 人参一味为末 ,鸡子清投新汲水调下一钱,服之。(《胜金方》)

12.治牙衄属虚火者 人参、玄参各二钱或五七钱。水煎服。(《外科大成二参汤

13.治血气妄行,势若涌泉,口鼻俱出,须臾不救 人参、侧柏叶各一两。上为细末,饮服二钱,飞罗面二钱和匀,用新汲水调如稀面糊,服之。(《杏苑生春参柏饮

14.治癃闭 人参、麻黄各一两。水煎服。(《时方妙用》)

15.治一切水气,通身肿满 人参一两半,葶苈子四两(锅内铺纸炒黄)。为末,枣肉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桑皮汤下。空心,食前,日三服。(《卫生易简方》)

16.治小儿惊后瞳仁不正 人参、阿胶(糯米炒成珠)各一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再服,愈乃止。(《直指方》)

17.治便毒肿硬,不消不溃,疼痛无已,此一服即能止痛 人参五钱,大黄五钱。酒水各一钟,煎到一钟,入乳香没药末各一钱,空心食前服。(《赤水玄珠止痛绝妙散

18.治疮疡久不收口 人参,净口嚼烂,罨疮上自敛。(《疡医大全》)
临床报道 1.治疗心气虚证 取人参注射液 6~10 ml (每支 2 ml,含生药 200 mg) ,加人 10%~50% 葡萄糖液 20~40 ml 中,每日静脉慢注 1 次,10 d 为 1 疗程。病情较重时,每日注射 2 次。抢救时不必稀释,可重复多次用药。共治 301 例,结果:显效 237 例(78.74%),有效 21 例(6.98%),无效 43 例(14.28%),总有效率为 85.72%。疗前总积分值平均为 82.65±3.17(均值±标准差),疗后则平均为 24.60±1.27 ,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P<0.01)。对不同病种的疗效分析发现,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总有效率(89.70%)明显高于其他系统疾病的总有效率(58.97%),差异显著(P<0.01)。在心血管疾病中,以冠心病的疗效(95.34%)为最好,其次为风心病(90%)、心肌炎(89.34%)和肺心病(88%)。对高血压病、心包炎和原发性心肌炎的疗效较差[118]

2.治疗冠心病 每次取独参注射液(每支 2 ml,含小红参生药 200 mg)6~10 ml,加 10% 葡萄糖 40 ml,静脉推注,每日 1 次或 2 次。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每次 10 mg,每日 3 次。1 个月为 1 个疗程。结果:对心绞痛的疗效:独参组 31 例,总有效率为 93.54%,其中显效率为 80.64%;对照组 35 例,总有效率 85.71%,其中显效率为 4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虽差异不显著(P>0.05),但独参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电图改善:独参组 30 例,有效率为 76.66%;对照组 33 例,有效率为 39.39%,两组差异显著(P<0.01)。此外,独参组 8 例兼有心律失常,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1 例,改善 3 例[119]

3.治疗心律失常 将人参(新开河参)原药切成厚 0.5~1mm 半透明饮片,每日早晨或晚上临睡前取 1 片置口中慢慢含服,治疗阶段每日含 2 片,巩固阶段每日含 1 片。10 d为 1 个疗程。共治 25 例,均为病因治疗(如纠正心衰)后心律不能复常,或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疗法无明显效果的患者。其中房颤 8 例,经治显效 6 例(转为窦性),有效 2 例(未转复,但室率正常,症状好转);病窦综合征 6 例,经治显效 3 例;室早 9 例,经治显效 4 例,有效 3 例,无效 2 例;房早 2 例,经治均有效[120]

4.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组 80 例服北五加皮合剂(北五加皮、人参等为细末,入胶囊),每次 3 粒,每日 3 次。对照组 67 例,服地高辛每次 0.25~0.5 mg,每日 2~3 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其他处理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 59.58% ,对照组为 27.34%(P<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有效率治疗组为 97.58%,对照组为 92.75%(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4 h 显效,治疗组占 64.26% ,对照组占 35.74%(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北五加皮合剂的抗心衰作用较地高辛显著、迅速,其毒副作用两组类同,停药 1 d后即可矫正,无蓄积作用[121]

5.治疗原发性低血压 用生晒参 150 g 切片,放人 500 ml 的白酒内,浸泡 1 个月后每次饮用 10~20 ml,每日早晚各 1 次。共治疗 40 例。结果:痊愈 30 例(75%),好转 6 例(15%),无效 4 例(10%),总有效率 90%[122]

6.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 先用 2% 地卡因黏膜表面麻醉,再取红参注射液(每支 2 ml,含生药 2 mg)注入两侧下鼻甲黏膜下,1 次每侧各注 1 ml,每 4 d 1 次,4 次为 1 个疗程,治 1~2 个疗程。注后进针点有出血者,用棉球压迫片刻;有喷嚏者,按摩人中穴位制止。治疗 70 例,治愈(症状失,呼吸通畅,鼻腔黏膜转为粉红色者)35 例;好转(症状减轻,通气良好,鼻黏膜水肿明显好转)33 例;无效(流清涕少,其他情况均改善者)2 例。总有效率为97.1%[123]

7.治疗复发性口疮 先将溃疡局部进行常规消毒,隔湿后,蘸 30% 硝酸银溶液置于溃疡面上,至变白后用碘酊把多余的硝酸银吸取;取人参 20~30 g,水煎后,每日早晨空腹饮煎液 1 次,然后口服少许煮熟的人参。连续 1 星期以后,改为 1 星期服 2~3 次,半年为 1 个疗程。共观察 60 例。结果:经过 1 个疗程后,其中 12 例溃疡痊愈,48 例溃疡发作间隔时间明显延长,未见无效果者[124]

8.治疗阳痿、早泄及精子缺少症 用人参治疗 27 例阳痿患者,其中 15 例完全恢复性功能,9 例明显好转,3 例无效。用人参提取物蛋白质合成促进因子,治疗 24 例精子缺乏或减少症,对精子缺乏症无明显疗效,但对精子减少症能明显增加精子数目,70% 患者精子生成数增加,67% 患者精子活动性增强,部分患者精子数和运动恢复到正常生育的水平[125]

9.治疗慢性克山病 饭后口服人参皂苷糖衣片(每片含人参皂苷 25 mg),每次 3 片,每日 3 次,用药 3 个月。共治 64 例。结果:痊愈 9 例,临床治愈 16 例,好转 22 例,不变 17 例,显效率 39.1%,总有效率 73.5%。对心悸、失眠等症状的改善最好。除心杂音和心音渐弱改变不明显外,其余体征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或好转,其中以心动过速、过缓,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肝肿恢复最为理想,好转率达 70% 以上。64 例中有 11 例在服药 1 星期左右出现口干手脚发热、大便秘结,其中 6 例坚持原量服药,症状逐步缓解,5 例减量(每次减少 1 片),症状消失[126]
各家论述 1.《医学启源》:“善治短气,非升麻为引用,不能补上升之气,升麻一分,人参三分,可为相得也;若补下焦元气,泻肾中火邪,茯苓为之使。’

2.李东垣:“人参甘温,能补肺中之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肺主诸气之故也。仲景以人参为补血者,盖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乃生,阳生则阴长,血乃旺矣。若阴虚单补血,血无由而生,无阳故也。”(引自《本草发挥》)

3.《汤液本草》:“人参,味既甘温,调中益气,即补肺之阳,泄肺之阴也。若便言补肺,而不论阴阳寒热,何气不足,则误矣。若肺受寒邪宜此补之,肺受火邪不宜用也。肺为清肃之脏,贵凉而不贵热,其象可知。若伤热则宜沙参。'

4.《本草会编》:“丹溪言,虚火可补,须用参芪。又云,阴虚潮热,喘嗽吐血,盗汗等证,四物汤加人参、黄柏知母。又云,肺肾受伤咳嗽不愈,琼玉膏主之。又云,肺虚极者,独参膏主之。是知阴虚劳瘵之证,未尝不用人参也。古今治劳莫过于葛可久,其独参汤保真汤,何尝废人参而不用耶。”

5.《薛氏医案》:“人参,但入肺经,助肺气而通经活血,乃气中之血药也。《补遗》所谓入手太阴而能补阴火者,正此意也。人参一品,古方解散之药及行表药中多用此者,亦取其通经而走表也。

6.《本草蒙筌》:“人参诸虚兼调,五脏俱补,肥白人任多服,苍黑人宜少投。大抵人参补虚,虚寒可补,虚热亦可补,气虚宜用,血虚亦宜用。虽阴虚火动,劳嗽吐血,病久元气虚甚者,但恐不能抵当其补,非谓不可补尔。古方书云,诸痛不宜服参芪,此亦指暴病气实者而言;若久病气虚而痛,何尝拘于此耶。东垣治中汤,同干姜用治腹痛吐逆者,亦谓里虚则痛,补不足也。是以医家临床用药贵在察证虚实为先,当减当加,自合矩度。”

7.《人参传》:“人参,生用气凉,熟用气温,味甘补阳,微苦补阴...如土虚火旺之病,则宜生参凉薄之气,以泻火而补土,是纯用其气也。脾虚肺怯之病,则宜熟参甘温之味,以补土而生金,是纯用其味也。东垣以相火乘脾,身热而烦,气高而喘,头痛而渴,脉洪而大者,用黄柏佐人参。孙真人治夏月热伤元气,人汗大泄,欲成痿厥,用生脉散,以泻热火而救金水,君以人参之甘寒,泻火而补元气,臣以麦门冬之苦甘寒,清金而滋水源,佐以五味子之酸温,生肾津而收耗气。此皆补天元之真气,非补热火也。”“人参,凡人面白面黄面青黧悴者,皆脾肺肾气不足,可用也;面赤、面黑者,气壮神强,不可用也。脉之浮而芤濡虚大迟缓无力,沉而迟涩弱细结代无力者,皆虚而不足,可用也;若弦长紧实滑数有力者,皆火郁内实,不可用也。洁古谓喘嗽勿用者,痰实气壅之喘也;若肾虚气短喘促者,必用也。仲景谓肺寒而咳勿用者,寒束热邪,壅郁在肺之咳也;若自汗恶寒而咳者,必用也。东垣谓久病郁热在肺勿用者,乃火郁于内,宜发不宜补也;若肺虚火旺,气虚自汗者,必用也。丹溪言诸痛不可骤用者,乃邪气方锐,宜散不宜补也;若里虚吐利及久病胃弱虚痛喜按者,必用也。节斋谓阴虚火旺勿用,乃血虚火亢能食,脉弦而数,凉之则伤胃,温之则伤肺,不受补者也;若自汗气短,肢寒脉虚者,必用也。如此详审,则人参之可用不可用,思过半矣。”(引自《纲目》)

8.杨起:“有云肺寒、肺热、中满、血虚四证,只宜散寒、清热、消胀补营,不用人参,其说近是。殊不知各加人参在内,护持元气,力助群药,其功更捷。若曰气无补法则谬矣。古方治肺寒以温肺汤,肺热以清肺汤,中满以分消汤,血虚以养营汤,皆有人参在焉。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曰养正邪自除,阳旺则生阴血,贵在配合得宜尔。”(引自《纲目》)

9.《本草汇言》:“人参补气生血,助精养神之药也。故真气衰弱短促虚喘,以此补之,如荣卫空虚,用之可治也。精神错乱,魂魄飞扬,以此敛之,如阳亡阴脱,用之可回也。惊悸怔忡,健忘恍惚,以此宁之,如心志懒怯,用之可壮也。元神不足,虚羸乏力,以此培之,如中气衰陷,用之可升也。又若汗下过多,津液失守,用之可以生津而止渴。脾胃衰薄,饮食减常,或吐或呕,用之可以和中而健脾。小儿痘疹,灰白倒陷,用之可以起痘而行浆。妇人产理失顺,用力过度,用之可以益气而达产。若久病元虚,六脉空大者;吐血过多而面委白者;疟痢日久,精神委顿者;中热伤暑,汗渴神疲者;血崩溃乱,身寒脉微者;内伤伤寒,邪实正虚者;风虚眼黑,旋晕卒倒者,皆可用也。”

10.《本草经疏》:“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其主治也,则补五脏,盖脏虽有五,以言乎生气之流通则一也,益真气则五脏皆补矣。其曰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开心益智者,以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肾藏精与志,脾藏意与智故也。心肾虚则精神不安矣,肝肺虚则魂魄不定矣。惊悸者,心脾二经之病也,心脾虚则惊悸,心脾之气强则心窍通利,能思而智益深矣。邪气之所以久留不去者,无他,真气虚则不能敌,故留连而不解也,兹得补而元气充实,则邪自不能容。清阳之气下陷,则耳目不聪明,兼之目得血而能视,阳生则阴长,故明目。真气内虚,故肠胃中冷气旺,阳回则不冷矣。心腹鼓痛者,心脾虚故也,二脏得补,其痛自止。胸胁逆满者,气不归元也,得补则气实而归元也。脾胃俱虚则物停滞而邪客之,故霍乱吐逆也,补助脾胃之元气,则二证自除。调中者脾,治中焦,脾得补则中自调矣。消渴者,津液不足之候也,气回则津液生,津液生则渴自止矣。通血脉者,血不自行,气壮则行,故通血脉。破坚积者,真气不足则不能健行而磨物,日积月累,遂成坚积,脾主消化,真阳之气回则脾强而能消,何坚积之不磨哉。令人不忘者,心主记,脾主思,心脾二脏之精气满则虚而不忘矣。”

11.《本草通玄》:“人参,职专补气,而肺为主气之脏,故独人肺经也。肺家气旺,则心、脾、肝、肾四脏之气皆旺,故补虚之功独魁群草。”

12.《本草正》:“人参,气虚血虚俱能补。阳气虚竭者,此能回之于无何有之乡;阴血崩溃者,此能障之于已决裂之后。惟其气壮而不辛,所以能固气;惟其味甘而纯正,所以能补血。故凡虚而发热,虚而自汗,虚而眩晕,虚而困倦,虚而惊惧,虚而短气,虚而遗泄,虚而泄利,虚而头疼,虚而腹痛,虚而欲食不运,虚而痰涎壅滞,虚而咳血吐血,虚而淋沥便秘,虚而呕逆躁烦,虚而下血失气等证,是皆必不可缺者。第欲以气血相较,则人参气味颇轻而属阳者多,所以得气分者六,得血分者四,总之不失为气分之药。而血分之所以不可缺者,而未有气不至而血能自至者也。故扁鹊曰,损其肺者益其气,须用人参以益之,肺气既旺,余脏之气皆旺矣。所以人参之性多主于气,而凡脏腑之有气者,皆能补之。然其性温,故积温亦能成热。若云人参不热则可,云人参之凉,恐未必然。是以阴虚而火不盛者,自当用参为君;若阴虚而火稍盛者,但可用参为佐;若阴虚而火大盛者,则诚有暂忌人参,而惟用纯甘壮水之剂庶可收功。”

13.《药品化义》:“人参性大温,色淡黄,脾性最喜,脾主生金,兼能益肺。味甘而纯,甘则补阳,用补阳气,以固真气,为温脾之圣药也。”

14.《本草新编》:“人参能入五脏六腑,无经不到,非仅入脾、肺、心,而不入肝、肾也。五脏之中,尤专入脾、肺。其入心者十之八,人肝者十之五,人肾者十之三耳。世人止知人参为脾、肺、心之药,而不知其能入肝入肾。但肝、肾乃至阴之位,人参气味阳多于阴,少用则泛上,多用则沉下,故谓肝肾之病,必须多用人参于补血补精之中,助山萸熟地纯阴之药,使阴中有阳,反能生津血之易也。盖天地之道,阳根于阴,阴亦根于阳,无阴则阳不生,而无阳则阴不长。有如气喘之症,乃肾气之欲绝也,宜补肾以转逆,故必用人参,始能回阳于顷刻,非人参入肾,何能神效如此?又如伤寒厥症,手足逆冷,此肝气之逆也,乃宜用四逆汤等,必多加人参,始能定厥,非人参入肝,又何能至此?是人参入肝、肾二经,可供人信。肝中之血,得人参则易生,世人以人参气分之药,绝不用之以疗肝肾,此医道之所以不明也。肾中水虚,用人参可以补水;肾中火动,用人参反助火矣。盖人参入肝入肾,止能补血填精,亦必归、芍、熟地、山萸同群以共济,欲其一味自入肝肾之中,势亦不能。”“盖人气脱于一时,血失于顷刻,精走于须臾,阳绝于旦夕,他药缓不济事,必须用人参一二两或四五两作一煎服以救之,否则阳气逮散而死矣。此时未尝不可杂之他药共相挽回,诚恐牵制其手,反致功效之缓,不能返之于无何有之乡。一至阳回气转,急以他药佐之,才得保其不再绝。否则阴寒逼人,又恐变生不测。可见人参必须有辅佐之品,相济成功,未可专恃一味,期于必胜也。”“于补阴药中少用人参以生阳气,则阳生而阴愈旺。倘补阴药中,多用人参以生阴气,则阳生而阴愈亏。故用参补阴,断宜少用,而绝非不可用也。用参于补阴之内,亦有动火之虞。而制参之法何如?参之所恶者五灵脂五灵脂研细末,用一份水泡之,欲用参一钱,投之五灵脂水内,即时取起,入于诸阴药之内,但助阳以生水,断不助阳以生火,此又千秋不传之秘,全得异人之授,亲试有验。”

15.《本经逢原》:“喻嘉言曰,伤寒有宜用人参入药者,发汗时元气大旺,外邪乘势而出,若元气虚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致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人,必用人参入表药中,使药得力,一涌而出,全非补养之意。即和解药中,有用人参之大力居间,外邪遇正,自不争而退舍,亦非偏补一边之意。而不知者谓伤寒无补,邪得补弥炽,断不敢用,殊失《本经》除邪气之旨矣。古今诸方,表汗用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胡,解热用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攻下用黄龙汤,领人参深入驱邪,即热退神清。从仲景至今,明贤方书,无不用人参,何为今日医家屏绝不用?殊不知误用人参杀人者,皆是与黄芪白术干姜当归肉桂附子同行温补之误所致,不与羌、独、柴、前、芎、半、枳、桔等同行汗和之法所致也。又痘疹不宜轻用人参者,青干黑陷,血热毒盛也;若气虚顶陷、色白、皮薄、泄泻、浆清,必用也。”

16.《长沙药解》:“人参补中气,中气健运,则升降复其原职,清浊归其本位,上下之呕泄皆止,心腹之痞胀俱消。仲景理中汤、丸,用之以消痞痛而止呕泄,握其中枢以运四旁也。大建中汤大半夏汤黄连汤诸方,皆用之治痞痛呕痢之证,全是建立中气,以转升降之机。”

17.《本草经读》:“人参,《本经》止三十七字,其提纲云,主补五脏,以五脏属阴也。精神不安,惊悸不止,目不明,心智不足,皆阴虚为亢阳所扰也。今五脏得甘寒之助,则有安之、定之、止之、明之、升之、益之之效矣。曰邪气者,非指外邪而言,乃阴虚而壮火食气,火即邪气也。今五脏得甘寒助,则邪气除矣。余细味《经》文,无一字言及温补回阳,故仲景于汗、吐、下阴伤之症,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阳方中,绝不加此阴柔之品,反缓姜、附之功。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回阳第一方,皆不用人参,而四逆加人参汤,以其利止亡血而加之;茯苓四逆汤用之者,以其在汗、下之后也。”“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中,用人参者,只有一十七方,新加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生姜泻心汤旋覆代赭石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桂枝人参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吴茱萸汤理中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皆是因汗、吐之后,亡其阴津,取其救阴,如理中汤吴茱萸汤,以刚燥剂中阳药太过,取人参甘寒之性,养阴配阳,以臻于中和之妙也。”

18.《衷中参西录》:“方书谓人参不但补气,若以补血药辅之,亦善补血。愚则谓,若辅以凉润之药,即能气血双补。盖平其热性,不使耗阴,气盛自能生血也。”

19.《脏腑药式补正》:“人参最富脂液,喜阴恶阳,故专于补五脏之阴,不可谓其独益脾胃。且向来以为大补元气者,正以阴液旺而气自充。其实味厚气薄,万不可误认为气药。自明以来,几有作为补气阳分之药者,最不可解。人参滋阴生津,诚是大补脾胃之健将,然补五脏之阴,绝非阳分之药,而洁古列于补气之首者,则甘温助阳之说,有以误之也。生用泻火,亦是甘寒能退虚热,万无可泻实火之理。”

20.《增订伪药条辨》:“人参野生,历年愈久,性愈温和,其精力亦足。因其吸天空清静之气足,受地脉英灵之质厚,故效力胜也。秧种者,将山地垦成熟土,纯用粪料培养之,受气不足,故质不坚,人煎之,参渣即烂,臭之亦无香味,阴亏之证忌用。别直参,产韩国,即古之高丽。金刚山出者,曰金刚参,为最上品,即今之正官别直也。而拳头参次之。且有红白之分,红参鲜时亦是白参制成,不过加附子水以酿其色。考其性,红参又远不逮白参之平和。”

21.《本草正义》:“古称人参,今有辽参、高丽参、党参之别。形色、性情、功效各有不同。”“辽参、高丽参其力皆厚,惟一则甘而能清,一则甘而兼温,功力自别。若党参则为补脾缓和之药,而力量较为薄弱,三者之性情功用,迥乎不侔,万不能一陶同冶而无区别。”“辽参微寒,功能养阴而清虚火,今用之阴虚有火,及吐衄失血后宜于清养,或汗家、失精家,阴液耗损,虚阳偏炽者,甚有经验,证以《本草经》之所谓人参味甘微寒者,气味甚合。寻绎《本经》主治,皆滋养阴液,生津补血之功,而非补气回阳之药;是皆辽参之功用,而非高丽参之兼有温性者可比。”“辽参,富有养液,而为补阴之最,脱血、脱汗、失精家宜之,固也。而肺燥干咳,胃枯燥渴,或干呕呃逆者,皆赖以滋液生津,而无寒降戕伐,黏腻浊滞之弊。功在沙参玉竹二冬二母之上,奚啻倍蓰,此其禀中和之气,不升不降,不倚不偏,所以可贵。或有以为阳药而补阳者,固非;即以为补气而能挽回元气者,亦妄也。”“高丽参,气味浓厚,色亦重浊,具有温养生发之性。今用之于脾胃虚寒,真阳衰弱及中气不振,阴寒用事诸证,功效甚捷。较之辽参偏于养阴含有清凉气味者,性质迥异。证以《名医别录》之人参昧甘微温,气味甚合。”“高丽参之功用,本与辽参无甚差池,皆以养津滋液见长,补正固有奇功,去病亦鲜实效,故洄溪‘长于补虚,短于攻疾,八字,可为定论。但辽参禀性醇正,绝无刚烈气象,是以滋养阴液尤其独步。而高丽参则已有刚健姿态,温升之性时时流露,所以兼能振作阳气,战胜阴霾。二者所主之病,虽同为阴枯血耗之候,惟阴虚之体相火易升,则宜于辽参,而不宜于丽参;若阴液既耗,而真阳亦衰,则宜用丽参,而不宜用辽参。一则养阴而兼理虚热,一则补阴而即以扶阳,各有专主,不容或紊。”

参考文献

  1. Kim S E, Anticancer Res, 1999, 19(1A):487.
  2. Shentsova E B, Rastit Resur, 1999, 35(2):81.
  3. 3.0 3.1 3.2 3.3 Choi K T, Fiziol Rast(Moscow), 1994, 41(6):891.
  4. Park J D, etal, Arch Pharmacal Res, 1998, 21(5):615.
  5. 熊谷朗, 等. 药用人参 85(日). 日本共立出版社, 1985, 3.
  6. 杨崇仁, 等. 云南植物研究, 1988, (增刊1):47.
  7. 徐绥绪, 等. 沈阳药学院学报1989, 6(4):286.
  8. 8.0 8.1 徐东铭, 等. 中国中药杂志, 1989, 14(6):323.
  9. Shukla Y N. C A, 1990, 112:52225.
  10. Guan Y Y, et al. PCT Int Appl WO, 2001, 049704 A1 12 Jul.
  11. 高桥三雄, 等. 药学杂志(日), 1966, 86:1053.
  12. Poplawski J, et al. Phytochemistry, 1980, 19(7):1539.
  13. Dabrowsk Z, et al. Phytochemistry, 1980, 19(11):2464.
  14. 14.0 14.1 Hirakura K, et al. Phytochemistry, 1991, 30(10):3327.
  15. 15.0 15.1 Hirakura K, et al. Phytochemistry, 1992, 31(3):899.
  16. Hirakura K, et al. Phytochemistry, 1991, 30(12):4053.
  17. Hirakura K, et al. Phytochemistry, 2000, 53(11):2451.
  18. Wee J J, et al. Koryo Insam Hakhoechi, 1997, 21(3):214.
  19. Iwabuchi H, et al. Chem Pharm Bull, 1987, 35(5):1975.
  20. Iwabuchi H, et al. Chem Pharm Bull, 1988, 36(7):2447.
  21. 李树殿, 等. 人参研究, 1992, (2):13.
  22. 大浦彦吉, 等. 药用人参——その研究て进步. 日本共立出版社, 1981.
  23. 23.0 23.1 Han B H, et al. C A, 1986, 105:57927y.
  24. 24.0 24.1 Sohn K M, et al. C A, 1988, 109:215832c.
  25. 郑虎占, 等. 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应用. 第一卷. 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7:119.
  26. Park M K, et al. Yakhak Hoechi, 1994, 38(4):389.
  27. Ko Young Su, et al. C A, 1977, 87:141175u.
  28. 28.0 28.1 北川瞕, 等. 药学杂志(日), 1987, 107(7):495.
  29. Zheng G Z, et al. Faming Zhuanli Shenqing Gongkai Shuo-mingshu CN.1149587A, 14May, 1997, 28pp.
  30. Lee Sung Woo, et al. C A, 1980, 92:169117d.
  31. 张翼仲, 等.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 (2):97.
  32. 曹立亚. 中药草, 1989, 20(6):276.
  33. Kim K H, Planta Med, 1998, 64(2):111.
  34. Solovéva T F, et al. C A, 1969, 70:112397m.
  35. 李润秋, 等. 药学学报, 1984, 19(10):764.
  36. 李润秋, 等. 药学学报, 1986, 21(12):912.
  37. 徐东铭, 等. 药学通报, 1987, 22(10):597.
  38. 李树殿, 等. 人参研究, 1992, (1):6.
  39. 许益民, 等. 人参研究, 1992, (1):22.
  40. 小松曼耆, 等. 药学杂志, 1969, 89:122.
  41. 王学志, 等.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5, 2(4):284.
  42. Han B H, et al. C A, 1992, 116:46108h.
  43. 魏俊杰, 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0, 16(5):436.
  44. 曹向东, 等. 人参研究, 1992, (1):9
  45. Chen Z K, et al, J Pept Res, 1998, 52(2):137.
  46. Ng T B, et al. Life Sciences, 2001, 68(7):739.
  47. 徐绥绪, 等.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8, 5(1):16.
  48. Atopkina L N, et al. Rastitel’nye Resursy, 2001, 37(1):76.
  49. Yun T K, et al. 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 2001, 16(Suppl.):S6.
  50. 李向高, 等. 中成药研究, 1985, (12):29.
  51. 王筠默, 等. 人参的近代研究. 中国医学研究院医学情报研究所, 1979. 11, 17, 21.
  52. 李忠.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1982, 3(3):1.
  53. 53.0 53.1 吴庆夫.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9, 12(2):58.
  54. 马天才. 中草药, 1990, 21(7):326.
  55. 张均田, 等. 药学学报, 1988, 23(1):12.
  56. 张均田. 中国药理通讯, 1989, 6(3,4):4.
  57. 宗瑞义, 等. 药学学报, 1988, 23(7):464.
  58. 储国祥,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89, 3(1):23.
  59. 张英鸽,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4, 8(1):7.
  60. Samira M M Massan, et al. C A, 1986, 104:15019c.
  61. 邓文龙, 等. 中医杂志, 1983, 24(7):66.
  62. 任杰红,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2, 13(2):92.
  63. 长春中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吉林中医药, 1981, (4):41.
  64. 王本祥, 等. 药学通报, 1981, 16(6):53.
  65. 杨贵贞, 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3, 9(3):1.
  66. 吴瑞琼,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2, 8(3):214.
  67. 吴瑞琼,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1, 7(4):251.
  68. 于永利,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7, 3(1):41.
  69. 杨贵贞, 等. 医学研究通讯, 1987, 16(7):220.
  70. 朱卫岗, 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 16(2):107.
  71. 李洪珍, 等. 老年医学杂志, 1989, 9(2):114.
  72. 钟国赣, 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0, 16(5):417.
  73. 李元建, 等. 药学学报, 1987, 22(1):1.
  74. 陈修, 等. 中国药理学报, 1982, 3(4):236.
  75. 王忠山,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9, 5(7):535.
  76. 徐琳,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0, 6(2):69.
  77. 张伟, 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5, 21(3):221.
  78. 高瑞兰,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12(5):285.
  79. 徐彦君, 等. 药学通报, 1988, 23(5):284.
  80. 王陆黎, 等. 人参研究, 1991, (3):30.
  81. 中西幸三, 等.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4, 6(1):60.
  82. Hiai S, et al. Endocrinol Jap, 1979, 26(6):737.
  83. 宗瑞义, 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5, 11(3):254.
  84. 周和平.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9, 11(2):34.
  85. 许士凯, 等. 中成药, 1989, 11(9):30.
  86. 王本祥, 等. 吉林医学m, 1983, 4(1):57.
  87. 87.0 87.1 王本祥. 药学通报, 1984, 19(5):41.
  88. 李国栋, 等.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 7(6):357.
  89. 包天桐, 等. 药学通报, 1981, 16(8):618.
  90. 王本祥, 等. 药学通报, 1990, 25(6):401.
  91. 杨明, 等. 中国中药杂志, 1992, 17(8):500.
  92. 李经才, 等.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8, 5(2):114.
  93. 葛迎春, 等. 人参研究, 1992, (3):19.
  94. 王本祥, 等. 药学学报, 1990, 25(10):727.
  95. Bae Ma Jong, et al. C A, 1991, 115:554b.
  96. 横泽隆子, 等.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7, 9(1):10.
  97. 温淑荣, 等. 药学通报, 1982, 17(6):42.
  98. 王浴生, 等. 中药药理与应用.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15.
  99. 梁仲培, 等.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86, 14(2):8.
  100. 赵越,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3, 23(2):61.
  101. 李建超, 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8, 14(4):296.
  102. 曹瑞敏, 等. 中国中药杂志, 1991, 16(7):433.
  103. 田生礼, 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2, 18(3):433.
  104. 冯立明, 等.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 7(5)288.
  105. 那惠玲,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9, 11(2)"157.
  106. 林一萍, 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9, 9(3):12.
  107. 余上才,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1, 8(1):28.
  108. Sun X B, et al. J Ethnopharmacol, 1991, 31(1):101.
  109. 黄正明.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 6(5):203.
  110. Kim Hack Seang, et al. C A, 1991, 115:64585v.
  111. Odani T, et al. Chem Pharm Bull, 1983, 31(3):1059.
  112. Takino Y, et al. Chem Pharm Bull, 1982, 30(6):2196.
  113. 霍玉书, 等. 中国药理学报, 1986, 7(6):519.
  114. Odani T, et al. Chem Pharm Bull, 1983, 31(1):292.
  115. Kubo Michitoku, et al. C A, 1992, 116:158902u.
  116. 王本祥, 等. 人参研究, 1991, (2):22.
  117. 周金黄. 中药药理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238.
  118. 韩明向, 等. 中医杂志, 1992, (2):43.
  119. 俞心群. 安徽医学, 1988, 9(3):51.
  120. 寿天佑. 浙江中医杂志, 1990, (2):81.
  121. 徐利强, 等. 云南中医药杂志, 1988, 19(4):29.
  122. 李小林. 航空航天医药, 1999, 10, (3):154.
  123. 高士俊, 等.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 (11):675.
  124. 金彦. 中医药学报, 2002, 30(2):29.
  125. 王本祥. 吉林医学, 1983, (5):54.
  126. 郑荣周, 等. 地方病通讯, 1983,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