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丸: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类方》卷八:金花丸|异名=栀子金花丸、金华丸|组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便秘加之)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水为丸。|性状=|用法=栀子金花丸(《医方集解》)、金华丸(《麻科活人全书》卷二)。|功用=|主治=润肠泻热。主口疮。|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类方》卷八:金花丸|异名=栀子金花丸、金华丸|组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便秘加之)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水为丸。|性状=|用法=栀子金花丸(《医方集解》)、金华丸(《麻科活人全书》卷二)。|功用=|主治=润肠泻热。主口疮。|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方剂|方名=《银海精微》卷上:金花丸|组成=黄连 黄柏各120克 黄芩 人参各90克 桔梗105克 半夏60克 栀子仁6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50丸,茶下。|功用=|主治=治胬肉攀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方剂|方名=《银海精微》卷上:金花丸|组成=黄连 黄柏各120克 黄芩 人参各90克 桔梗105克 半夏60克 栀子仁6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50丸,茶下。|功用=|主治=治胬肉攀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方剂|方名=《寿世保元》卷六:金花丸|组成=黄连2两,枯芩2两,黄柏2两,栀子1两,大黄2两(酒蒸9次),桔梗2两,白粉葛2两。|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70-80丸,白温水送下。|功用=|主治=酒皶鼻红赤。|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方剂|方名=《寿世保元》卷六:金花丸|组成=黄连2两,枯芩2两,黄柏2两,栀子1两,大黄2两(酒蒸9次),桔梗2两,白粉葛2两。|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70-80丸,白温水送下。|功用=|主治=酒皶鼻红赤。|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方剂|方名=《片玉痘疹》卷十三:金花丸|异名=金华丸|组成=栀子、黄芩、黄连、龙胆草、郁金、雄黄。|制法=上为丸。|性状=|用法=金华丸(《麻科活人全书》)。|功用=|主治=麻疹身间壮热,余毒留连。|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三}}
{{方剂|方名=《片玉痘疹》卷十三:金花丸|异名=金华丸|组成=栀子、黄芩、黄连、龙胆草、郁金、雄黄。|制法=上为丸。|性状=|用法=金华丸(《麻科活人全书》)。|功用=|主治=麻疹身间壮热,余毒留连。|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三}}


{{方剂|方名=《万病回春》卷五:金花丸|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酒煨)、桔梗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50丸,临卧时白汤送下。|功用=|主治=上焦一切火症,鼻红。|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方剂|方名=《万病回春》卷五:金花丸|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酒煨)、桔梗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50丸,临卧时白汤送下。|功用=|主治=上焦一切火症,鼻红。|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方剂|方名=《博济方》卷一:金花丸|异名=新添三黄丸|组成=黄芩1两,黄连(宣州者)1两,川大黄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新添三黄丸(《宣明论方》卷九)。|功用=|主治=流湿润燥。主急热劳,烦躁,羸,面目痿黄,头痛目涩,多困少力。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博济方》卷一}}
{{方剂|方名=《博济方》卷一:金花丸|异名=新添三黄丸|组成=黄芩1两,黄连(宣州者)1两,川大黄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新添三黄丸(《宣明论方》卷九)。|功用=|主治=流湿润燥。主急热劳,烦躁,羸,面目痿黄,头痛目涩,多困少力。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博济方》卷一}}


{{方剂|方名=《保命集》卷中:金花丸|组成=半夏(汤洗)1两,槟榔2钱,雄黄1钱半。|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另丸。|性状=|用法=每服从少至多,渐次服之,生姜汤送下。以吐止为度。|功用=|主治=治风安脾。主肝盛于脾,脾胃虚弱,呕吐不下食,脉弦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保命集》卷中}}
{{方剂|方名=《保命集》卷中:金花丸|组成=半夏(汤洗)1两,槟榔2钱,雄黄1钱半。|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另丸。|性状=|用法=每服从少至多,渐次服之,生姜汤送下。以吐止为度。|功用=|主治=治风安脾。主肝盛于脾,脾胃虚弱,呕吐不下食,脉弦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保命集》卷中}}

2023年8月20日 (日) 00:36的最新版本

《证治准绳·类方》卷八:金花丸

异 名 栀子金花丸、金华丸
组 成 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便秘加之)各等分。
制 法 上为末,水为丸。
用 法 栀子金花丸(《医方集解》)、金华丸(《麻科活人全书》卷二)。
主 治 润肠泻热。主口疮。
摘 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银海精微》卷上:金花丸

组 成 黄连 黄柏各120克 黄芩 人参各90克 桔梗105克 半夏60克 栀子仁60克
制 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丸,茶下。
主 治 治胬肉攀睛。
摘 录 《银海精微》卷上

《寿世保元》卷六:金花丸

组 成 黄连2两,枯芩2两,黄柏2两,栀子1两,大黄2两(酒蒸9次),桔梗2两,白粉葛2两。
制 法 上为细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70-80丸,白温水送下。
主 治 酒皶鼻红赤。
摘 录 《寿世保元》卷六

《片玉痘疹》卷十三:金花丸

异 名 金华丸
组 成 栀子、黄芩、黄连、龙胆草、郁金、雄黄。
制 法 上为丸。
用 法 金华丸(《麻科活人全书》)。
主 治 麻疹身间壮热,余毒留连。
摘 录 《片玉痘疹》卷十三

《万病回春》卷五:金花丸

组 成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酒煨)、桔梗各等分。
制 法 上为细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50丸,临卧时白汤送下。
主 治 上焦一切火症,鼻红。
摘 录 《万病回春》卷五

《博济方》卷一:金花丸

异 名 新添三黄丸
组 成 黄芩1两,黄连(宣州者)1两,川大黄1两。
制 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新添三黄丸(《宣明论方》卷九)。
主 治 流湿润燥。主急热劳,烦躁,羸,面目痿黄,头痛目涩,多困少力。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
摘 录 《博济方》卷一

《保命集》卷中:金花丸

组 成 半夏(汤洗)1两,槟榔2钱,雄黄1钱半。
制 法 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另丸。
用 法 每服从少至多,渐次服之,生姜汤送下。以吐止为度。
主 治 治风安脾。主肝盛于脾,脾胃虚弱,呕吐不下食,脉弦者。
摘 录 《保命集》卷中